❶ 梁中哪些鋼筋是貫通筋哪些不是貫通筋
一種是梁底貫通筋,即沿梁通長布置。因為梁下部受拉,尤其是跨中一般彎矩較大,故跨中鋼筋布置較多,而在遠離跨中處彎矩變小,就不需要那麼多鋼筋,鋼筋就可以部分截斷或者彎起。另一種是支座鋼筋。支座處一般上部受拉,需要布置支座負筋,而在遠離支座的位置一般受壓就不需要配置那麼多鋼筋,這時鋼筋可以截斷,僅留貫通筋。
❷ 什麼叫非貫通縱筋
非貫通縱筋就是在梁支座處用於抵抗負彎矩,不用沿梁全跨通常設置的鋼筋。
❸ 鋼筋圖紙如何辨認非貫通鋼筋,高分!
貫通鋼筋一般都是集中標注,非貫通鋼筋一般都是原位標注。兩者型號大小相同時,貫通,不同呢時(貫通筋作為架立筋時),可以按照搭接長度搭接,位置按照非貫通筋。
❹ 怎麼判斷板的貫通筋和非貫通筋
沿板跨通長的就是貫通筋
中間有折斷的就是非貫通筋
❺ 作為一個初學者,我分不清板支座上部非貫通筋與板支座負筋,求你們幫我解釋一下,順便看看這圖上表示什麼
你好,此圖表示的上層筋均是板負筋。
板的配筋方式有兩種,單向板和雙向板,單向板多採用板負筋的形式,而雙向板採用雙層雙向(上層貫通),
對於雙向板的配筋表示方法,我就簡單給你畫了個圖。
第一種是畫在圖紙上的如①,紅色的鋼筋線滿布樓面板,配筋也標出,若沒標出可以在圖紙說明中找;
第二種是圖紙上什麼鋼筋線都沒畫,直接在圖紙說明中注了這么一條「未註明的板配筋為***雙層雙向布置」,此外可能有些板受力較大,會有額外的附加鋼筋,圖紙中會標出的。
對,是這么排列的,暗紅色的是底筋,其實也不能用顏色來區分上下層鋼筋,應該說帶90°彎折的是麵筋,135°彎折的是底筋
❻ 貫通縱筋和非貫通縱筋的區別。。
一、結構不同
1、貫通縱筋是指柱、牆等豎向承重構件垂直豎向且貫通構件整體的鋼筋。內類似柱的角筋、通容長筋等。
2、非貫通縱筋是不連貫的。
二、跨度不同
1、規范的『貫通縱筋』是指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的框架樑上部縱向鋼筋應有不得小於2Φ12的貫通全數跨度並可靠錨固於兩端(邊)支座的鋼筋。
2、非貫通縱筋,達不到貫通縱筋的標准。
(6)什麼是非貫通鋼筋圖解擴展閱讀:
貫通筋,它所存在的程度為一整塊,中間是不能進行中斷或彎曲的。
當鋼筋達到足夠長度上時,可以進行搭接或是焊接,但是一定不能改變它的直徑大小,它可以稱作為一個受力鋼筋,也可以稱作為架立鋼筋。
貫通筋當鋼筋過長時可以搭接或焊接,但不改變直徑。貫通筋既可以是受力鋼筋,也可以是架力鋼筋。
貫通筋一般用於上部,從一端直接到另一端了,是全跨度的,非貫通筋是一截到一截了。
❼ 什麼是附加非貫通縱筋
非貫通的意思就是說沒有貫通·,非貫通筋··一般稱之為負筋·俗稱扁擔筋··
打個比方 一幢樓有10個軸線,柱子與柱子之間為一跨,現在共有9跨··貫通爛清筋就是貫通這9跨·既不截斷也不彎起,,而非貫通筋自然衫喚就是不貫通全跨了··在或歷凱圖紙上·設計在哪跨標出有附加非貫通筋··就表示哪跨有附加非貫通筋。
❽ 請問大神圖中①和②鋼筋的區別,是不是貫通與非貫通的區別
1是下部貫通筋也是我們常說的角筋。
2是下部負筋,負筋有時候可能也是貫通的。
❾ 板支座上部非貫通筋!!這句話怎麼理解是板上部的筋還是支座上部的筋!非貫通筋是指什麼筋
一、板支座上部非貫通筋:這個鋼筋是板的上部筋,它位於板支座處,不是通長專設置的。將這句話屬
每個詞分開來解釋如下:
板:指這個鋼筋是板筋;
支座:指這個鋼筋位於支座處(板的支座處);
上部:指這個鋼筋是上部筋(板的上部筋);
非貫通:不是通長設置的;
筋:鋼筋。
二、發個圖你就可以清楚理解了
生命愉悅!理解請採納。
❿ 貫通筋,分布筋,非貫通筋,構造筋
貫通筋,分布筋,非貫通,構造筋
以11G101第41頁為例。非貫通筋表示的是某一類鋼筋還是一種鋼筋?LB5中的鋼筋是貫通筋吧,那從哪開始到哪結束呢?分布筋和貫通筋和構造筋有什麼區別、關系呢?分布筋是計算出來的嗎?
答:因您要以11G101第41頁為例。您這題難討論了。因11G101第41頁的主題是:有梁樓蓋於法施工示冽。它不含:貫通筋、非貫通筋、構造筋。它只有底板主筋(受力鋼筋)、分布筋、負彎矩筋。
評論:那不以那一頁為例呢?他們幾個是啥關系,有啥區別呢?
答:1.我認為貫通筋,分布筋,非貫通筋,構造筋。從名稱上來說沒啥關系。只是各個構件中的組成部分吧了。
2.貫通筋、構造筋
貫通筋我認為是:建築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產生後,梁構件中產生的新名詞。原來通常梁內的鋼筋配置有:
1).縱向受力鋼筋。(平法,把.縱向受力鋼筋上部角上兩根鋼筋稱作通長筋或貫通筋。通長也好貫通也罷,只管直徑相同或不相連通了,只要按搭接規定如LlE者都可稱:貫通筋、通長筋。但按搭接規定如取150者雖是也連通了,但不能稱貫通筋、通長筋。只能稱:構造筋或架立筋了。)
非貫通筋我認為也是:建築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設計方法(簡稱平法)產生後,梁構件中產生的新名詞。原來通常梁內的鋼筋配置有:
2)彎起鋼筋。其彎起成型承受負彎矩部分,已被平法中的非貫通筋替代。平時我們也稱它負彎筋。平法規定上部端支座縱向筋第一排筋從柱(梁邊)伸出凈跨值的1/3,第二排筋從柱(梁邊)伸出凈跨值的1/4。中支座縱向筋第一排筋從柱(梁邊)伸出相鄰跨大跨凈跨值的1/3,第二排筋從柱(梁邊)伸出相鄰跨大跨凈跨值的1/4
3).架立鋼筋(對簡支梁來說,就是平法中所指的角筋)。
..架立鋼筋,.架立鋼筋的主要作用是固定箍筋的正確位置,並形成有一定剛度的鋼筋骨架。此外,架立鋼筋還可以承受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而產生的應力,防止裂縫的產生。這種鋼筋通長布置在梁的受壓區外緣兩側,平行於縱向受刀鋼筋。
4)箍筋。
3.分布筋
分布筋一般在板內出現。
通常鋼筋混凝土板內的鋼筋配置:
1)。它一般沿板的跨度方向在受拉區布置。
2)..分布鋼筋或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的作用是將板上的外力更有效地傳遞到受力鋼筋上去,防止由於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等原因,使混凝土沿垂直於跨度方向引起裂縫,並固定.受力鋼筋的正確位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