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廣聯達鋼筋翻樣2014中基礎超前後澆帶怎麼繪制
選用「後澆帶」構件布置,設置下命名就可以了
B. 板後澆帶鋼筋做法
下面全有了。 閱之吧。
底板後澆帶下部須設基槽,做成後的基槽表面須比底板底面低250mm以上,兩邊放坡不大於45度,上部寬度各大出後澆帶150mm以上。
底板後澆帶下部須設防水附加層,防水附加層寬度需在兩邊各大出後澆帶300mm以上。
工藝流程:
後澆帶基槽澆築底板混凝土清理後澆帶澆築後澆帶混凝土養護節點圖:構造做法:
1、後澆帶基槽
底板下後澆帶基槽做法除在混凝土墊層上部增加一層防水附加層外,其餘順序與底板下部做法相同,防水附加層寬度需在兩邊各大出後澆帶300mm以上。
2、澆築底板混凝土
澆築底板混凝土前,須在後澆帶處安裝具有一定強度的密目鋼板網以阻擋底板混凝土流失,澆築底板混凝土時須保證鋼板網處混凝土密實。
3、清理後澆帶
清理干凈底板與後澆帶接合處的浮漿和垃圾並濕潤24小時以上;
清理干凈後澆帶內鋼筋上的附著物。
清理干凈後澆帶基槽內的垃圾和積水。
4、澆築後澆帶混凝土
後澆帶混凝土的抗滲和抗壓等級不得低於底板混凝土;後澆帶混凝土須選用具有補償收縮作用的微膨脹混凝土。
後澆帶混凝土須一次澆築完成,不得留設施工縫。5、養護
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完成後應及時養護,養護時間不少於28d。
質量控制點:
1、防水附加層、防水層施工范圍、厚度
2、鋼板網設置
3、後澆帶兩側底板混凝土清理,後澆帶內鋼筋清理,後澆帶基槽清理
4、後澆帶混凝土施工質量5、後澆帶混凝土養護。
C. 後澆帶加強鋼筋的具體做法怎麼做
在底層受力鋼筋和加強筋之間選直徑最大的作為他們的間距,底層可放加強筋就放,放不了就另綁一層,就像上部筋的二排筋一樣綁。
D. 麻煩各位大神告訴我一下這樣的後澆帶怎麼畫鋼筋,謝謝!
鋼筋不是都已經畫了么,後澆帶只是後澆而已。如果前面有把鋼筋截斷,就把截斷的鋼筋連接好
E. 後澆帶處如何留設鋼筋
一、後澆帶處留設鋼筋的方法:
⑴ 間距:高規規定為30m~40m。建議具體工程應結合建築物長度、氣候環境特點綜合考慮,一般應控制在30m左右。
⑵ 位置:
①小跨梁開間或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可在梁跨三分之一處。
②平面布置時要注意梁的布置宜平行於後澆帶以免梁截斷太多。
③視具體情況可沿平面曲折通過。
⑶ 寬度:高規規定800~1000mm。建議預留的寬度要考慮滿足鋼筋錯開搭接要求。可允許大於1000mm。
⑷ 鋼筋:目前對後澆帶內梁縱向鋼筋處理有兩種做法。
第一種:梁板鋼筋均斷開後搭接(高規要求),但由於梁鋼筋搭、焊接處理困難,質量不易保證,易給結構造成隱患。
第二種:板鋼筋斷開,梁鋼筋直通不斷。目前工程採用較多,但由於截斷梁較多時,鋼筋全部不斷會約束混凝土收縮,達不到予期效果。
二、後澆帶的概念: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後澆帶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幹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F. 後澆帶鋼筋怎麼布置
問題一:後澆帶的留設位置和後澆帶處的鋼筋預留怎麼處理? 一般設計在跨中1/3位置。後澆帶鋼筋不能斷開。
另一邊的鋼筋可以先做,用馬鐙支起來。
後澆帶的鋼筋最好不要斷開,後澆帶一般1m寬,到時候搭接焊,可能不能保證接頭錯開以及間距的要求,監理到時找你麻煩,那就慘了。
32的底筋一般用機械連接了。
問題二:後澆帶 鋼筋怎麼布置 一般後澆帶鋼筋是跟該處的梁、板、牆鋼筋一樣的,有的需要增加附加筋,按圖紙布置就行了,只是要用模板攔出後澆帶,先澆主體混凝土,待達到規定齡期後再澆後澆帶的混凝土。就是說鋼筋上不需要特別處理,只是澆混凝土的時間不同。
問題三:在雙層雙向鋼筋中,後澆帶加強筋怎樣布置 需要加強牢固性
問題四:後澆帶需要加設加強鋼筋嗎 板、梁、牆的後澆帶,一般不需要設加強鋼筋,見11G101-1第98頁;
筏板的後澆帶,有不同功能需要的做法大樣,見11G101-3第93、94頁。
設計人有指定大樣或加設鋼筋時,應服從設計。
問題五:廣聯達鋼筋算量裡面,後澆帶的鋼筋怎麼設置 中下部雙層鋼筋,目前軟體可以設置但還無法完成計算,那也只能是用自定義范圍的布置。
縱筋也只能是用自定義范圍的布置。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問題六:鋼筋現澆板原配筋上部無鋼筋,後澆帶上部是否設置。 原板無上部筋時,此處後澆帶可不設上部筋。
但當設計圖上或說明中另有註明設置的除外,一般很觸有設計遇單層筋板設後澆帶而不另加筋的(往往設計在確定後澆帶位置時,就會將此位置的單層筋改成雙層筋)。
你說的這種情況,最好問問設計是否另行加筋或改成雙層筋板。
生命愉悅!有用請採納。
問題七:後澆帶加強筋的設置依據是什麼? 如果圖紙設計沒有明確說明,可以參考標准圖集11G101-1第98頁。
問題八:請各位建築同行看看這地下室基礎梁後澆帶鋼筋怎麼做? 你這個是後澆帶附加前置防水處理的做法
1、2號筋是分開的,分別錨固。二者中間夾一層橡膠止水帶。然後下面300可以先澆混凝土,上面再次一體澆築,在上面澆的過程中留出800寬後澆帶,二側留好鋼板止水帶
問題九:廣聯達中如何設置後澆帶的鋼筋 理論上後澆帶上無法布置鋼筋,我一般用現澆板布置,原理上是一致的
問題十:後澆帶的鋼筋怎麼處理 後澆帶的鋼筋是和澆築閥鋼筋同時綁扎,預留的鋼筋在兩月後澆築後澆帶,清除原有混凝土浮動面石子和鋼筋上的鐵銹、混凝土漿,並清洗干凈後澆築。
G. 廣聯達裡面如何繪制伸縮後澆帶,求步驟
廣聯達裡面如何繪制伸縮後澆帶,求步驟
鋼板止水帶不需要繪制,這個在土建算量內,會根據後澆帶的長度自動分析計算的
鋼筋內可以定義後澆帶,布置後澆帶配筋
H. 廣聯達軟體如何布置基礎後澆帶
1、首先打開廣聯達BIM鋼筋算量軟體,找到需要布置孔洞邊放射筋的建築模型。
I. 梁後澆帶加強筋怎麼畫
問題一:後澆帶梁縱筋要怎麼加強 請看標准圖集11G101-1的第98頁,有圖紙。但如果您是施工單位只要按圖施工就可以了。
問題二:後澆帶梁加強箍筋設置 箍筋直徑、間距由工程設計確定。
問題三:現澆板後澆帶加強筋做法 梁; 筏板的後澆帶,應服從設計、94頁板,見11G101-3第93,見11G101-1第98頁,有不同功能需要的做法大樣,一般不需要設加強鋼筋、牆的後澆帶。 設計人有指定大樣或加高唯設鋼筋時
問題四:後澆帶加強筋 後澆帶加強筋,是在原基礎上加25根,就是你原來是50根,後澆帶就需要75根。不過這都是規范裡面說的,實際施工以施工圖為准。
問題五:後澆帶加強筋需不需要分部筋 除梁後澆帶外(自身有箍筋),其他部位的加強帶,基礎、牆、板等有縱向鋼筋就該戚伍培有分布鋼筋;
問題六:施工中鋼筋混凝土梁板後澆帶部位,需要附加鋼筋進行加強嗎? 後澆帶梁縱筋加強方法:梁縱向鋼筋的上部是4成一排,只有下部縱筋也是獨一無二的4成一排,在同一表面上,有是箍筋梁縱筋外包最外層的尺寸為准,那麼其他的馬鐙是基於兩個縱向鋼梁中間外包尺寸為准,用2組5套直徑箍筋,箍筋間距為1250毫米。
後澆帶是在建築施工中為防止現澆鋼筋混凝土結構由於自身收縮不均或沉降不均可能產生的有害裂縫,按照設計或施工規范要求,在基礎底板、牆、梁相應位置留設的臨時施工縫。
後澆帶將結構暫時劃分為若幹部分,經過構件內部收縮,在若干時間後再澆搗該施工縫混凝土,將結構連成整體的地帶。後澆帶的澆築時間宜選擇氣溫較低時,可用澆築水泥或水泥中摻微量鋁粉的混凝土,其強度等級應比構件強度高一級,防止新老混凝土之間出現裂縫,造成薄弱部位。設置後澆帶的部位還應該考慮模板等措施不同的消耗因素。
注意事項
1 、後澆帶的橘坦設置應遵循「抗防兼備,以防為主」的設計原則。因為普通混凝土存在開裂問題,設置後澆縫的目的就是將大部分的約束應力釋放,然後用膨脹混凝土填縫以抗衡殘余應力。
2 、結構設計中由於考慮沉降原因而設計的後澆帶,在施工中應嚴格按設計圖紙留設;由於施工原因而需要設置後澆帶時,應視工程具體情況而定,留設的位置應經設計單位認可。
3、後澆帶的間距應合理,矩形構築物後澆帶間距一般可設為30~40m,後澆帶的寬度應考慮便於施工操作,並按結構構造要求而定,一般寬度以700 ~1000mm為宜。
4、通過後澆帶的板、牆鋼筋應斷開搭接,以便兩部分的混凝土各自自由收縮;梁鋼筋可不斷開。筏板基礎底板及基礎底板梁受力鋼筋必須貫通。受力主筋宜採用焊接連接。
5 、後澆帶在未澆注混凝土前不能將部分模板、支柱拆除,否則會導致梁板形成懸臂造成變形;施工後澆帶的位置宜選在結構受力較小的部位,一般在梁、板的反彎點附近,此位置彎矩不大,剪力也不大;也可選在梁、板的中部,該位置雖彎矩大,但剪力很小。
6 、後澆帶的斷面形式應考慮澆注混凝土後連接牢固,一般應避免留直縫。對於板,可留斜縫;對於梁及基礎,可留企口縫,可根據結構斷面情況確定。
7、混凝土澆築和振搗過程中,應特別注意分層澆築厚度和振搗器距鋼絲網模板的距離。為防止混凝土振搗中水泥漿流失嚴重,應限制振搗器與模板的距離,為保證混凝土密實,垂直施工縫處應採用鋼釺搗實。
8、澆築結構混凝土後垂直施工縫的處理:對採用鋼絲網模板的垂直施工縫,當混凝土達到初凝時,用壓力水沖洗,清除浮漿、碎片並使沖洗部位露出骨料,同時將鋼絲網片沖洗干凈。混凝土終凝後將鋼絲網拆除,立即用高壓水再次沖洗施工縫表面;在後澆帶混凝土澆築前應清理表面。
9、後澆帶混凝土澆築 不同類型後澆帶混凝土的澆築時間不同:伸縮後澆帶視先澆部分混凝土的收縮完成情況而定,一般為施工後60d;沉降後澆帶宜在建築物基本完成沉降後進行。在一些工貳中,設計單位對後澆帶的保留時間有特殊要求,應按設計要求進行澆築後澆帶混凝土;後澆帶混凝土必須採用無收縮混凝土可採用膨脹水泥配製,也可採用添加具有膨脹作用的外加劑和普通水泥配製,混凝土的強度應提高一個等級,其配合比通過試驗確定。
10、板支撐 對地下室較厚底板、大梁等屬大體積混凝土的後澆帶,兩側必須設置專用模板和支撐以防止混凝土漏漿而使後澆帶斷不開,對地下室有防水抗滲要求的還應留設止水帶或作企口模板,以防後澆帶處滲水。後澆帶保留的支撐,應保留至後澆帶混凝土澆築且強度達到設計要求後,方可逐層拆除。...>>
問題七:後澆帶的梁與現澆板的鋼筋應怎樣做加強處理 1、首先應該看圖紙說明,因為這個東西沒有具體標準的
2、一般在後澆帶中加底部縱筋,可錨入後廠帶二側或全跨布置,以加強
問題八:800後澆帶梁鋼筋怎麼加強 圖紙總說明裡有,一般是按加強15%
問題九:後澆帶中加強筋為板受力筋截面面積的一半怎麼理解 後澆帶中除了與常規配筋(不考慮後澆帶時的配筋,或都說旁邊板相同的配筋外),另還須增加 加強筋, 一般的加強筋為50%(一半).
加強筋50%的意思是: 鋼筋截面為常規配筋的50%, 即當常規為400平方毫米每米時, 加強筋為200平方毫米(例:當常規配筋為20根16時,加強筋為10根16 或 等同於10根16截面積之和的鋼筋).
問題十:在雙層雙向鋼筋中,後澆帶加強筋怎樣布置 需要加強牢固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