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如何求鋼筋中as的值
求出As,是用幾級鋼筋求的,就是幾級鋼。根純銀據鋼筋配筋表(《混規》附錄A - P202),在直徑6~直徑50中選筋。
在結構設計中有一張表格,可以根據As查不同直徑不同根數鋼筋的總面積。
一要確保選定根數和直徑的鋼筋面積要略大於計算所得的As。
二是鋼筋根數、直徑要符合構造要求。
一相對比較簡單。二略微有點麻煩,但最基本的是要求鋼筋間距大於構造要求,還有就是如果一層鋼筋布置不下,要兩層或多層布置時,需要合理安排。
(1)建築結構鋼筋as怎麼求擴展閱讀: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做蔽宴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並神和冷彎試驗。
⑵ 如果有2個直徑22的鋼筋,1個直徑20的鋼筋,as怎麼求
D22鋼筋單根截面積:As1=3.801cm2
D20鋼筋單根截面積:As2=3.142cm2
總的鋼筋面積:As=2*As1+1*As2=3.801*2+3.142=10.744cm2
⑶ 鋼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離as是怎麼定的
單層鋼筋:as=c+d1+d2/2;其中,c為保護層厚度,d1箍筋直徑,d2縱筋直徑;
雙層或多層鋼筋:根據每層鋼筋的面積和到板底的距離,求合力點公式大概為:
as=(A1*as1+A2*as2)/(A1+A2)
⑷ 鋼筋截面積計算公式是什麼
鋼筋來截面面積計算公式為:自As=π*r*r*n
式中:
π為圓周率,近似取值3.14
r為鋼筋的半徑,r=d/2(d為鋼筋的直徑)
n為鋼筋的根數
(4)建築結構鋼筋as怎麼求擴展閱讀
鋼筋的橫截面一般為圓形,鋼筋的截面面積即為圓的面積,按照圓的面積計算公式進行計算即可。
根據圓面積計算公式,1根直徑6mm的鋼筋截面積為28.3平方豪米;1根直徑8mm的鋼筋截面積為50.3平方豪米;1根直徑10mm的鋼筋截面積為78.5平方豪米;1根直徑12mm的鋼筋截面積為113.1平方豪米;1根直徑14mm的鋼筋截面積為153.9平方豪米;
1根直徑16mm的鋼筋截面積為201.1平方豪米;1根直徑18mm的鋼筋截面積為254.4平方豪米;1根直徑20mm的鋼筋截面積為314.2平方豪米;1根直徑22mm的鋼筋截面積為380.1平方豪米;1根直徑25mm的鋼筋截面積為490.9平方豪米;
1根直徑28mm的鋼筋截面積為615.3平方豪米;1根直徑32mm的鋼筋截面積為804.3平方豪米;1根直徑36mm的鋼筋截面積為1018平方豪米;1根直徑40mm的鋼筋截面積為1257平方豪米。
⑸ 建築結構中,As'表示什麼,怎麼算
As是受拉區縱向鋼筋配筋面積,As/2是配筋面積的一半。見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術語版、符號』權第2.2.3 『幾何參數』。
鋼筋中心到混凝土邊的距離,如果是雙排或多排鋼筋那要從他們換算的中心點到混凝土邊的距離。
⑹ 縱向受力鋼筋直徑20,箍筋為8,求as等於多少
首先了解以下兩個概念:
1)as為縱向受拉鋼筋合力點到構件外邊緣的距離。
2)保護內層厚度容c,可以查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8.2.1條規定,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從最外層鋼筋算起的厚度。
假定,題主的題意是混凝土梁,環境類別為一類,則c=20
as=20+8+20/2=38mm
故縱向受力鋼筋合力點到外邊緣的距離為38mm。
⑺ 梁配筋面積as計算公式
梁配筋面積as計算公式是As=M/0.9fyh0,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
鋼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簡稱為鋼筋砼(tong)。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
⑻ 結構設計原理中,as實際值該怎麼確定有公式嗎
混凝土結構設計原理中, as是受拉鋼筋合力點到受拉區邊緣的距離。截面有效高度ho=h-as as『是受壓鋼筋合力點到受壓區邊緣的距離。 As是鋼筋面積
⑼ AS 受拉鋼筋面積怎樣計算
取一米板帶,根據支承情況按簡支或者連續的受彎構件計算。
計算信息
1. 幾何參數
截面類型: 矩形 截面寬度: b=400mm 截面高度: h=800mm
2. 材料信息
混凝土等級: C20 fc=9.6N/mm2 ft=1.10N/mm2
鋼筋種類: HRB335 fy=300N/mm2
最小配筋率: ρmin=0.200%
縱筋合力點至近邊距離: as=35mm
3. 受力信息
M=500.000kN*m
4. 設計參數
結構重要性系數: γo=1.0
計算過程
計算截面有效高度
ho=h-as=800-35=765mm
計算相對界限受壓區高度
ξb=β1/(1+fy/(Es*εcu))=0.80/(1+300/(2.0*105*0.0033))=0.550
確定計算系數
αs=γo*M/(α1*fc*b*ho*ho)=1.0*500.000*106/(1.0*9.6*400*765*765)=0.222
計算相對受壓區高度
ξ=1-sqrt(1-2αs)=1-sqrt(1-2*0.222)=0.255≤ξb=0.550 滿足要求
計算縱向受拉筋面積
As=α1*fc*b*ho*ξ/fy=1.0*9.6*400*765*0.255/300=2497mm2
驗算最小配筋率
ρ=As/(b*h)=2497/(400*800)=0.780%
ρ=0.780%≥ρmin=0.200%, 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
⑽ 梁截面的有效高度問題「h0=h-as」中的「as」怎麼求
梁截面的有效高度問題「知檔答h0=h-as」中的「as」求法
as=保護層厚度+箍筋直徑+縱筋直徑的一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