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怎樣計算鋼筋截面積
鋼筋截面積s=π·r²。
例如直徑為12的鋼筋截面積s=3.1415926×12²=452.39mm²,很簡單的。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有表格
附錄B 鋼筋的公稱截面面積、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表B.1
公稱直徑(mm) 不同根數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mm2) 單根鋼筋理論重量(kg/m)
1 2 3 4 5 6 7 8 9
6 28.3 57 85 113 142 170 198 226 255 0.222
6.5 33.2 66 100 133 166 199 232 265 299 0.260
8 50.3 101 151 201 252 302 352 402 453 0.395
8.2 52.8 106 158 211 264 317 370 423 475 0.432
10 78.5 157 236 314 393 471 550 628 707 0.617
12 113.1 226 339 452 565 678 791 904 1017 0.888
14 153.9 308 461 615 769 923 1077 1231 1385 1.21
16 201.1 402 603 804 1005 1206 1407 1608 1809 1.58
18 254.5 509 763 1017 1272 1527 1781 2036 2290 2.00
20 314.2 628 942 1256 1570 1884 2199 2513 2827 2.47
22 380.1 760 1140 1520 1900 2281 2661 3041 3421 2.98
25 490.9 982 1473 1964 2454 2945 3436 3927 4418 3.85
28 615.8 1232 1847 2463 3079 3695 4310 4926 5542 4.83
32 804.2 1609 2413 3217 4021 4826 5630 6434 7238 6.31
36 1017.9 2036 3054 4072 5089 6107 7125 8143 9161 7.99
40 1256.6 2513 3770 5027 6283 7540 8796 10053 11310 9.87
50 1964 3928 5892 7856 9820 11784 13748 15712 17676 15.42
⑵ 鋼筋工程量(Φ6,間距0.15m×0.15m)怎麼計算每平方多少米,多少噸。
以下圖為例,單向板8m×4m,雙向配筋φ6@150,梁保護層為25mm。(圖中單位為mm)
在計算板筋長度的時候,需要由板邊長減去兩端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再加上鋼筋兩端彎鉤長度,彎鉤長度根據設計要求或相關圖集要求計算,本例中按10d(d為鋼筋直徑)計算。
①短向配筋:
每根鋼筋長度:4-0.025×2+10×0.006×2=4.07m
鋼筋數量:(8-0.025×2)÷0.15+1=54根
短向鋼筋總長度:4.07×54=219.78m
②長向配筋:
每根鋼筋長度:8-0.025×2+10×0.006×2=8.07m
鋼筋數量:(4-0.025×2)÷0.15+1≈27根
長向鋼筋總長度:8.07×27=217.89m
③這塊板鋼筋總長度為:219.78+217.89=437.67米
④本塊板每平方米鋼筋長度含量為:437.67÷(8×4)≈13.68m/m²
⑤鋼筋總重量為:0.222×437.67≈97.2kg=0.097t
⑥板每平方米鋼筋重量為:0.097÷(8×4)≈0.003t/m²
備註:
在計算鋼筋重量時,需要用到鋼筋延長米重量系數。
這個系數計算公式為0.00617×d²,d為鋼筋直徑
φ6的系數:0.00617×6²≈0.222kg/m
⑶ 六支箍鋼筋怎麼算量
箍筋根數的演算法:根數=2×[(加密區長度-50)/加密間距(向上取整)+1]+ (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間距(向上取整)-1) 。
箍筋加密區長度取值:當結構為一級抗震時,加密長度為Max(2×梁高,500);當結構為二~四級抗震時,加密長度為Max(1.5×梁高,500)。
用三級抗震的建築為例,梁的高度為500,凈跨為6000,加密區長度=500*1.5。
非加密區長度=凈跨-2*加密區長度=6000-2 一個加密區箍筋根數=(500*1.5-50)/100+1=7.5(向上取整)非加密區箍筋根數=[(6000-2*500*1.5)/200-1]=22.5(向上取整為23)所以箍筋根數為:兩個加密區箍筋根數+非加密區箍筋根數=2*9+22=40。
(3)6個鋼筋面積怎麼算的擴展閱讀:
箍筋的肢數是看梁同一截面內在高度方向箍筋的根數,小截面梁因寬度較小,相應產生的梁內剪力較小,採用單肢箍即可,類似於一個S鉤。
像一般的單個封閉箍筋,在高度方向就有兩根鋼筋,屬於雙肢箍。再如,截面寬較大的同一截面採用兩個封閉箍並相互錯開高度方向就有四根鋼筋,屬於四肢箍。
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⑷ 鋼筋怎麼計算
鋼筋重量如何計算?
鋼筋的理論重量計算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禒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經驗計算公式,你自己計算一個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買一本有表格的書,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鋼筋重量計算方法
1、各種型號鋼筋用量根據圖紙計算。
2、每種型號鋼筋,每米重量可以查骸(Ⅰ級鋼筋和Ⅱ級鋼筋及Ⅲ級鋼筋每米重量相同),如Φ6鋼筋為0.222kg/米、Φ8鋼筋為0.385kg/米、Φ10鋼筋為0.617kg/米、Φ12鋼筋為0.888kg/米、Φ14鋼筋為1.209kg/米、Φ16鋼筋為1.579kg/米、Φ18鋼筋為1.999kg/米、Φ20鋼筋為2.468kg/米、Φ22鋼筋為2.986kg/米、Φ25鋼筋為3.856kg/米、以上型號基本上能滿足工程計算要求。
鋼筋怎麼算重量?
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我有經驗計算公式,你自己計算一個表格就可以了。也可以去買一本有表格的書,用起來也很方便的。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鋼筋截面面積怎麼計算
鋼筋截面積s=π·r²。
例如直徑為12的鋼筋截面積s=3.1415926×12²=452.39mm²,很簡單的。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中有表格
附錄B 鋼筋的公稱截面面積、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及理論重量 表B.1
公稱直徑(mm) 不同根數鋼筋的計算截面面積(mm2) 單根鋼筋理論重量(kg/m)
1 2 3 4 5 6 7 8 9
6 28.3 57 85 113 142 170 198 226 255 0.222
6.5 33.2 66 100 133 166 199 232 265 299 0.260
8 50.3 101 151 201 252 302 352 402 453 0.395
8.2 52.8 106 158 211 264 317 370 423 475 0.432
10 78.5 157 236 314 393 471 550 628 707 0.617
12 113.1 226 339 452 565 678 791 904 1017 0.888
14 153.9 308 461 615 769 923 1077 1231 1385 1.21
16 201.1 402 603 804 1005 1206 1407 1608 1809 1.58
18 254.5 509 7供3 1017 1272 1527 1781 2036 2290 2.00
20 314.2 628 942 1256 1570 1884 2199 2513 2827 2.47
22 380.1 760 1140 1520 1900 2281 2661 3041 3421 2.98
25 490.9 982 1473 1964 2454 2945 3436 3927 4418 3.85
28 615.8 1232 1847 2463 3079 3695 4310 4926 5542 4.83
32 804.2 1609 2413 3217 4021 4826 5630 6434 7238 6.31
36 1017.9 2036 3054 4072 5089 6107 7125 8143 9161 7.99
40 1256.6 2513 3770 5027 6283 7540 8796 10053 11310 9.87
50 1964 3928 5892 7856 9820 11784 13748 15712 17676 15.42
怎樣計算一根鋼筋的重量
直徑為d的鋼筋的理論重量=d^2/100*0.617=d^2X0.00617
^2為平方,0.617為直徑為10鋼筋的理論重量,只需要記住10鋼筋的理論重量即可!
直徑12及以下的保留三位小數;直徑12以上的保留兩位小數;保留時候6舍7入!
用鋼筋直徑(mm)的平方乘以0.00617 0.617是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
每米的重量(Kg)=鋼筋的直徑(mm)×鋼筋的直徑(mm)×0.00617
其實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也很簡單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Φ22=2.98kgΦ25=3.85kgΦ28=4.837kg............
Φ12(含12)以下和Φ28(含28)的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三位數,Φ14至Φ25鋼筋一般小數點後取二位數
Φ6=0.222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Kg
Φ20=2.47Kg
Φ22=3Kg
Φ25=3.86Kg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 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2 圓鋼、線材、鋼絲 W=0.00617×直徑2 鋼管 W=0.02466×壁厚(外徑--壁厚)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怎麼計算鋼筋的重量?
一般可以用公式,0.00617*鋼筋直徑*鋼筋直徑=該直徑鋼筋每米重量。
例俯,直徑為10的鋼筋,每米重量0.00617*10*10=0.617kg/m。
直徑20的鋼筋,每米重量為0.00617*20*20=2.468kg/m。
當然,如果你問的是配筋,這個要根據配筋情況,搭接、彎頭等等,如果沒有實際經驗,買本「鋼筋工」看一下。
鋼筋La怎麼算
設計依據混凝土規范上面的公式來計算的。
施工時,按平法圖集或請設計直接給出這個數據。
如何計算鋼筋根數
3.15是按4根計算
平面構件凈尺寸除以間距尺寸加 1,牆的豎向分布筋鋼筋為減 1
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基礎鋼筋怎麼算根數
我們把獨立基礎水平方向定為X向,豎直方向定為Y向。
【例】X向長為2400mm,鋼筋間距(@200);Y向長為2600mm,鋼筋間距(@150)。混凝土保護層40mm,計算各向鋼筋根數各為多少?(大於2500的0.9倍的鋼筋減短根數請自扣)
解:X向長為:2400mm-40×2=2320mm;Y向長為:2600mm-40×2=2520mm。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2520mm÷200+1=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2320mm÷150+1=17(根)註:當獨立基礎底板長度≥2500mm時,除外側鋼筋外,底板配筋長度可取相應方向底板長度的0.9倍。本題17(根)中15(根)可取2088mm。
答:
X向長2320mm的根數為:14(根)
Y向長2520mm的根數為:17(根)
⑸ 6根22號鋼筋的面積是多少
6根22號鋼筋的面積是多少
答:6根公稱直徑22鋼筋,的公稱截面面積是2281mm²。
⑹ 6根直徑為16㎜的hpb300鋼筋的截面面積
6根直徑為16㎜的HPB300鋼筋的截面面積:1206mm²。
圓面積公式:F=πr²
直徑版16㎜的圓面積,F=πr²=3.1416×8²=201.0624(mm²);權
6根直徑16㎜的圓面積,201.0624mm²×6=1206.3744mm²=1206mm²。
綜合式:3.1416×8²×6=1206(mm²)。
⑺ 直徑為6的鋼筋截面積是多少
鋼筋混復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公制稱直徑6mm的鋼筋公稱橫截面面積為28.27mm2
(來自國家標准GB1499.2-2007)
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公稱橫截面面積為28.27mm2(來自國家標准GB1499.1-2008)
我就想不通怎麼來的這么多數據,樓上的各位你們的數據怎麼來的?不誤導人家了,兄弟如果有疑問留下郵箱我把國家標准發給你看看
⑻ 鋼筋的平方怎麼算
「鋼筋的平復方」沒有這種說法。制估計你是想知道這根鋼筋的重量怎樣算吧!
答案:鋼筋的重量=鋼筋直徑的平方×0.617×鋼筋長度
比方說一根Φ20鋼筋,長9米,
它的重量=2.0×2.0(鋼筋直徑的平方)×0.617×鋼筋長度(9米)=22.212kg
如果一根Φ20鋼筋,是1米長,
它的重量=2.0×2.0(鋼筋直徑的平方)×0.617=2.468kg
一根Φ25鋼筋,是1米長,
它的重量=2.5×2.5(鋼筋直徑的平方)×0.617=3.856kg
同理;其它型號的鋼筋都可以算。鋼筋的重量=鋼筋直徑的平方×0.617 是一個通式,用來計算鋼筋的重量。
⑼ 鋼筋建築面積如何計算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重量計算;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kg);其基本公式為:;W(重量,kg)=F(斷面積mm2)×L(長度,;鋼的密度為:7.85g/cm3,螺紋鋼理論重量計;W=0.00617×d2(kg/m);d=斷面直徑mm,如斷面直徑為12mm的螺紋鋼,;重量表;Φ6=0.222㎏Φ8=0.395㎏Φ10=0.;Φ16=1.58㎏Φ18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重量計算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kg)。
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F(斷面積m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鋼的密度為:7.85g/cm3,螺紋鋼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
d=斷面直徑mm,如斷面直徑為12mm的螺紋鋼,每米重量=0.00617×122=0.888kg
重量表
Φ6=0.222㎏ Φ8=0.395㎏ Φ10=0.617㎏ Φ12= 0.888㎏ Φ14= 1.21㎏
Φ16=1.58㎏ Φ18=2㎏ Φ20=2.47㎏ Φ22= 3㎏ Φ25=3.86㎏
(0.617為圓10鋼筋每米重量,鋼筋的重量與直徑的平方成正比。)
鋼筋的重量=鋼筋的直徑*鋼筋的直徑*0.00617
一般計算時Φ12以下和Φ28的鋼筋取小數點後3位,Φ14到Φ25的鋼筋取小數點後2位。
工程計算
一、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1、鋼筋工程,應區別現澆、預制構件、不同鋼種和規格,分別按設計長度乘以單位重量,以噸計算。
2、計算鋼筋工程量時,設計已規定鋼筋塔接長度的,按規定塔接長度計算;設計未規定塔接長度的,已包括在鋼筋的損耗率之內,不另計算塔接長度。鋼筋電渣壓力焊接、套筒擠壓等接頭,以個計算。
3、先張法預應力鋼筋,按構件外形尺寸計算長度,後張法預應力鋼筋按設計圖規定的預應力鋼筋預留孔道長度,並區別不同的錨具類型,分別按下列規定計算:
(1)低合金鋼筋兩端採用螺桿錨具時,預應力的鋼筋按預留孔道長度減0.35m,螺桿另行計算。
(2)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螺桿錨具時,預應力鋼筋長度按預留孔道長度計算,螺桿另行計算。
(3)低合金鋼筋一端採用徽頭插片,另一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增加0.15m,兩端採用幫條錨具時預應力鋼筋共增加0.3m計算。
(4)低合金鋼筋採用後張硅自錨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0.35m計算。
(5)低合金鋼筋或鋼絞線採用JM,XM,QM型錨具孔道長度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度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計算。
(6)碳素鋼絲採用錐形錨具,孔道長在20m以內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lm;孔道長在20m以上時,預應力鋼筋長度增加1.8m.
(7)碳素鋼絲兩端採用鐓粗頭時,預應力鋼絲長度增加0.35m計算。
(二)各類鋼筋計算長度的確定 鋼筋工程量計算規則
鋼筋長度=構件圖示尺寸-保護層總厚度+兩端彎鉤長度+(圖紙註明的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
式中保護層厚度、鋼筋彎鉤長度、鋼筋搭接長度、彎起鋼筋斜長的增加值以及各種類型鋼筋設計長度的計算公式見以下:
1、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
受力鋼筋的砼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直徑,並應符合下表的要求。
註:(1)輕骨料砼的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國家現行標准《輕骨料砼結構設計規程》。
(2)處於室內正常環境由工廠生產的預制構件,當砼強度等級不低於C20且施工質量有可靠保證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規定減少5mm,但預制構件中的預應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處於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的預制構件,當表面另作水泥砂漿抹面且有質量可靠保證措施時其保護層厚度可按表中室內正常環境中的構件的保護層厚度數值採用。
(3)鋼筋砼受彎構件,鋼筋端頭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10mm;預制的肋形板,其主肋的保護層厚度可按梁考慮。
(4)板、牆、殼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0mm;梁、柱中的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2、鋼筋的彎鉤長度 Ⅰ級鋼筋末端需要做1800、1350、900、彎鉤時,其圓弧彎曲直徑D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2.5倍,平直部分長度不宜小於鋼筋直徑d的3倍;HR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d的4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彎起鋼筋的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的彎起角度一般有300、450、600三種,其彎起增加值是指鋼筋斜長與水平投影長度之間的差值。
4、箍筋的長度
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用Ⅰ級鋼筋或低碳鋼絲製作的箍筋,其彎鉤的彎曲直徑D不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小於箍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一般結構的,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有抗震要求的結構構件箍筋彎鉤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箍筋的長度兩種計算方法:
(1)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減去8個砼保護層厚度再加2個彎鉤長度計算。
(2)可按構件斷面外邊周長加上增減值計算。
增減值P
抗震結構1350/1350-88-33-202278133增減值=25×8-27.8d
一般結構900/1800-133-100-90-66-330增減值=25×8-16.75d
一般結構900/900-140-110-103-80-50-20增減值=25×8-15d
(三)鋼筋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是指各種構件相互交接處彼此的鋼筋應互相錨固的長度。設計圖有明確規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按圖計算;,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則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規定計算。
GB50010—2002規范規定:(1)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2)圈樑、構造柱鋼筋錨固長度
(四)鋼筋計算其他問題
在計算鋼筋用量時,還要注意設計圖紙未畫出以及未明確表示的鋼筋,如樓板中雙層鋼筋的上部負彎矩鋼筋的附加分布筋、滿堂基礎底板的雙層鋼筋在施工時支撐所用的馬凳及鋼筋砼牆施工時所用的拉筋等。這些都應按規范要求計算,並入其鋼筋用量中。
計算實例
(1)鋼筋混凝土現澆板如圖所示計算10塊板的鋼筋工程量
解:①Φ8=(2.7-0.015×2)×[(2.4-0.015×2)÷0.15+1]×0.395=2.67×13×0.395=13.71kg ②Φ8=2.37×19×0.395=17.79kg
③Φ12=(0.5+0.1×2)×[(2.67+2.3)×2÷0.2+4]×0.888=33.56kg
④Φ6.5=(2.67×6+2.37×6)×0.26=7.86kg
小計:Φ10以內:(13.71+17.79+7.86)×10=393.60kg
Φ10以上:33.56×10=335.60kg
鐵馬鋼筋按經驗公式1%計算:
Φ10以內:(393.60+335.60)×0.01=7.29kg.
建築面積計算規則 全國統一的建築面積計算規則,是國家經委於1982年頒布的法規性文件,其主要計算規則如下: 1.
[1]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1)單層建築物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其建築面積按建築物外牆勒腳
以上的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單層建築物如帶有部分樓層者,亦應計算建築面積。 (2)高低聯跨的單層建築物,如需分別計算建築面積,當高跨為邊跨時,其建築面積按勒腳以上兩端山牆外表面間的水平長度乘以勒腳以上外牆表面至高跨中柱外邊線的水平寬度計算;當高跨為中跨時,其建築面積按勒腳以上兩端山牆外表面間的水平長度乘以中柱外邊線間的水平寬度計算。 (3)多層建築物的建築面積按各層建築面積的總和計算,其底層按建築物外牆勒腳以上外圍水平面積計算;二層及二層以上按外牆外圍水平面積計算。 (4)地下室、半地下室、地下車間、倉庫、商店、地下指揮部等及相應出入口的建築面積按其上口外牆(不包括採光井、防潮層及其保護牆)外圍的水平面積計算。 (5)用深基礎做地下架空層加以利用,且層高超過2.2米的,按架空層外圍的水平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6)坡地建築利用工作之便吊腳做架空層加以利用,且層高超過2.2米,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7)穿過建築物的通道,建築物內的門廳、大廳不論其高度如何,均按一層計算建築面積。門廳、大廳內迴廊部分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8)圖書館的書庫按書架層計算建築面積。 (9)電梯井、提物井、垃圾道、管道井等均按建築物自然層計算建築面積。 (10)舞台燈光控制室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乘以實際層數計算建築面積。 (11)建築物內的技術層,層高超過2.2米的,應計算建築面積。 (12)有柱雨篷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獨立柱的雨篷按頂蓋的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3)有柱的車棚、貨棚站台等按柱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單排柱、獨立柱的車棚、貨棚、站台等按頂蓋的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4)突出屋面的有圍護結構的樓梯間、水箱間、電梯機房
等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15)突出牆外的門斗按圍護結構外圍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 (16)封閉式陽台、挑廊,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凹陽台、挑陽台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7)建築物牆外有頂蓋和柱的走廊、檐廊按柱的外邊線水平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柱的走廊、檐廊按其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8)兩個建築物之間有頂蓋的架空通廊,按通廊的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無頂蓋的架空通廊按其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19)室外樓梯作為主要通道和用於疏散的均按每層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樓內有樓梯的,室外樓梯按其水平投影面積的一半計算建築面積。 (20)跨越其他建築物、構築物的高架單層建築物,按其水平投影面積計算建築面積,多層者按多層計算。 2.不計算建築面積的范圍 (1)突出牆面的構件、配件和藝術裝飾,如柱、垛、勒腳、台階、無柱雨篷等。 (2)檢修、消防等用的室外爬梯。 (3)層高2.2米以內的技術層。 (4)構築物,如獨立煙囪、煙道、油罐、水塔、儲油(水)池、貯倉、圓庫、地下人防干支線等。
(5)建築物內外的操作平台、上料平台及利用建築物的空間安置箱罐的平台。 (6)沒有圍護結構的屋頂水箱。舞台及後台懸掛幕布、布景的天橋、挑台。 (7)單層建築物內分隔的操作間、控制室、儀表間等單層房間。 (8)層高小於2.2米的深基礎地下架空層、坡地建築物吊腳架空層。 3.其他 在計算建築面積時,如遇上述以外的情況,可參照下述規則精神辦理。
⑽ 鋼筋的截面積怎麼算
實際上所用的公式就是計算圓形面積公式:S=πr^2
25鋼筋截面面積為πr^2=3.14×(25/2)^2=490.625mm^2
25是鋼筋直版徑,除以2變成半徑權r
鋼筋截面是有專門的鋼筋表查詢,直接對應查詢即可,如下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