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鋼筋含量和圖紙用量一般能差多少
本來鋼筋含量就是以圖紙為前提算出來的。這個就要看看算的人精不精,會算的可以多算一點。
② 鋼筋算量軟體鋼筋量與實際施工鋼筋用量差多少才是正常
以計算原則為准,雙方抄要好好對對數了!不可能相差一百多噸的,因為計算原則都是一樣的!雙方計算會存在差異,但只要計算原則一致,偏差不會很大! (但施工下料的鋼筋量會偏大,一般現場都是交給鋼筋放樣人員去計算下料的,再加上製作誤差
③ 建築工地鋼筋用量誤差范圍
如果是提材料計來劃,考慮實源際用量的話,只能多不能少,鋼筋加工是有損耗的,切出的短頭有些是沒用的,比如套絲之前要切掉端頭保證端部平整,這時切掉的端頭就沒法用了,有的鋼筋下料剩的短頭也用不上,再或者有一些下錯料的,也會造成浪費,所以,進料一定要有餘量,不能到最後就差3根鋼筋,也沒法去單獨拉一趟,也沒人賣啊。
如果是預結算,你是施工單位的,那就多算點,反正最後甲方結算時也會往下扣,如果你是甲方的,那就正好相反了,少算點,扣施工單位,即使沒扣下來,也不虧。
總之,現場用量只能大不能小。誤差一般控制在1-3%左右,具體要看實際用量,1噸的3%跟100噸的3%那差別就大了。實際控制中,最多別超過0.5噸,基本就算正常。
④ 廣聯達抽筋軟體算出來的鋼筋量與實際相差多少
這個問題抄 要看實際情況,
你根據施工圖紙 全部設置正確的話 相差很少
05年剛開始用廣聯達鋼筋抽樣的時候,我們幾個同事就做過比較, 用廣聯達計算鋼筋 和手工計算鋼筋(前提廣聯達鋼筋信息 及計算方式 一定要設置正確) 廣聯達比手工大點,可以忽略不計,所以 廣聯達鋼筋計算還是比較准確的。
祝工作順利。
⑤ 預算的鋼筋與實際用量差多少
根據圖紙,按照規范計算就是了……如板,雙向Φ10@150,就要根據圖紙上板的長/150、寬/150,得出根數,再由每根鋼筋的長:錨固、彎鉤一定的折耗算出一根鋼筋的長度,在乘根數,再按規格根據每米的質量,求得一個板的鋼筋用量。所有構件都如此計算。說復雜了,其實大同小異……
⑥ 關於鋼筋用量的計算
我可以負責任地告訴你,純粹的圖紙算量還要加上8%~10%才能足夠保證實際使用專量,原因如下:屬
1.構造、措施鋼筋(馬鐙、梯子筋等)是圖紙上沒有標示的,一般佔2%~3%,你都算了么?
2.洞口防護用鋼筋,模板支撐用的地錨,佔到1.5%左右,你考慮了么?
3.鋼筋是定尺的,如9m長的規格,加工為8.6m,那麼剩下的4%就是加工損耗了,加工損耗在2.5%左右,你算了么?
4.鋼筋的公差(出廠的時候就有,國家規定允許正負2%以內),雖然正負都有,但除非大的鋼廠,其它都是負差,這個你考慮了么?
5.現場浪費很嚴重的,工人是不喜歡利用廢短鋼筋的,如果現場管理不好,被偷盜也是非常有可能的哦。
6.至於搭接,你應該是算量的時候就算上的,而不是最後加一個比率的。
尤其是你的工程是甲方供應鋼筋,你一定不能少提,否則最終甲方會以你們管理不善造成大量鋼筋浪費來索賠你們,你們就麻煩了。建議你加到10%以上報出去(肯定甲方還要和你們對這個量,所以要在期望值上再加點),以後節約了就是你們自己的,或者甲乙雙方不都很高興嘛。
⑦ 鋼筋的理論重量與實際重量差多少
規范允許鋼筋有重量偏差,其允許最大偏差值為:
6-12:7%;
14-20:5%;
22及以上:4%
鋼格板理論重量(指經過包邊和表面處理)後的理論重量。由於包邊、開孔和切口的不同,實際重量與理論重量會出現差異,理論重量就是按照具體的數量計算出來的重量,跟實際重量有個下差,是在標准范圍之內的,所以鋼格板的理論重量和實際重量有所不同。
1、扁鋼偏差
生產鋼格板所使用的扁鋼,扁鋼是有下差的,一般所選用的的扁鋼,其實他的下差是符合標準的,所以在扁鋼上就會有一些的重量差距。
2、扭絞方鋼偏差
扭絞方鋼的使用也是有一定下差的,所以在扭絞方鋼上也會有一些差距,會影響到鋼格板的實際重量。
3、鍍鋅量偏差
鋼格板的鍍鋅也是有明確的標准規定的,一般鍍鋅量也會有一定的差距,所以鍍鋅量也是影響鋼格板實際重量的一個因素。
鋼筋理論重量計算公式
用鋼筋直徑 (mm)的平方乘以 0.00617;0.617 是圓 10 鋼筋每米重量。鋼筋重量與直徑(半徑)的平方成正比。
G=0.617*D*D/100;每米的重量 (Kg)=鋼筋的直徑 (mm) ×鋼筋的直徑 (mm) ×0.00617。
記住建設工程常用的鋼筋重量:
φ6=0.222 Kg φ6.5=0.26kg φ8=0.395kg
φ10=0.617kg φ12=0.888kg Φ14=1.21kg
Φ16=1.58kg Φ18=2.0kg Φ24=2.47kg
Φ22=2.98kgΦ25=3.85kg Φ28=4.837kg
⑧ 怎麼計算鋼筋理論 跟實際重量偏差
計算簡式
材料名稱 理論重量W(kg/m)
扁鋼、鋼板、鋼帶W=0.00785×寬×厚
方鋼 W=0.00785×邊長²
圓鋼、線材、鋼絲W=0.00617×直徑²
鋼管W=0.02466×壁厚(外徑--內徑)
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2邊寬--邊厚)
不等邊角鋼 W=0.00785×邊厚(長邊寬+短邊寬--邊厚)
工字鋼 W=0.00785×腰厚[高+f(腿寬-腰厚)]
槽鋼 W=0.00785×腰厚[高+e(腿寬-腰厚)]
備注
1、角鋼、工字鋼和槽鋼的准確計算公式很繁,表列簡式用於計算近似值。
2、f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34,帶b的為2.65,帶c的為2.26。
3、e值:一般型號及帶a的為3.26,帶b的為2.44,帶c的為2.24。
4、各長度單位均為毫米
(8)圖算鋼筋與實際用量相差多少擴展閱讀
計算方法
1、毛重
毛重 是「凈重」的對稱,是鋼材本身和包裝材料合計的總重量。運輸的企業計算運費時按毛重計算。
2、凈重
凈重 是「毛重」的對稱。鋼材毛重減去包裝材料重量後的重量,即實際重量,稱之為凈重。在鋼材購銷中一般按凈重計算。
3、皮重
皮重 鋼材包裝材料的重量,稱之為皮重。
4、重量噸
重量噸 按鋼材毛重計算運費時使用的重量單位。其法定計量單位為噸(1000kg),還有長噸(英制重量單位1016.16kg)、短噸(美製重量單位907.18kg)。
5、計費重量
計費重量 亦稱「計費噸」或「運費噸」。運輸部門收取運費的鋼材重量。不同的運輸方式,有不同的計算標准和方法。如鐵路整車運輸,一般以所使用的貨車標記載重作為計費重量。公路運輸則是結合車輛的載重噸位收取運費。鐵路、公路的零擔,則以毛重若干公斤為起碼計費重量,不足時進整。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理論重量表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螺紋鋼理論重量表
⑨ 實際工程中的鋼筋用量與計算的鋼筋用量有什麼關系
【陸國智】
實際用用量=計算用量X(1+損耗率)
損耗率一般在3%-5%,根據工程實際和單位控制水平而異。
鋼筋的損耗一般發生在:抽樣送檢、焊接搭接、余料、廢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