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柱子鋼筋植筋長度規范 其植筋外露長度規范上是多少
一般在牆里是5公分左右,看你牆的長一般在50公分左右,牆短牆里一是5公分左右,外面就看牆的長度
❷ 剪力牆、柱鋼筋錯位300MM怎麼處理
剪力牆、柱鋼筋錯位300MM應該鑿除根部砼保護層,按不大於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折彎范圍回箍筋另加密答50%。
對鋼筋偏位可採取以下處理方法: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20mm以內的,將鋼筋輕微彎斜調整到規定的位置。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在20mm及以上的,鑿除根部砼保護層,按不大於1:6坡度進行斜彎調整(如圖一),折彎范圍箍筋另加密50%。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超出50mm的,待混凝土強度達到設計強度70%以上時,可按照同側牆柱豎筋根數構造重新值筋,在不影響使用功能的情況下,在偏移側把剪力牆柱尺寸加寬10~30㎜(應經設計人員及建設單位同意)。
牆、柱豎向鋼筋偏位較大時,應根據專項加固方案拆除原混凝土重新澆築。
❸ 基礎柱子鋼筋位置偏了700怎麼處理
請設計校核,一般偏移不大的話,就基礎承台放大,對稱方向補樁等也是種方法,具專體要設計定。屬
1、對於基礎柱鋼筋偏位的問題:因為柱基礎偏位,可以在設計位置結構植筋,再按照101圖集中單邊縮頸變截面鋼筋處理方式將偏移鋼筋復位與植筋綁扎在一起即可。
2、對於基礎梁鋼筋搭接位置的問題:施工單位搭接在柱中,可以按照鋼筋錨固的方式處理,增加的搭接長度屬於施工單位自己的問題,不須調整費用,不用擔心。
以上內容均根據學員實際工作中遇到的問題整理而成。
❹ 柱筋偏位如何整改
可通過植筋的方式進行整改,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內鋼筋位置,標注容出植筋位置。
採用植筋技術對混凝土結構進行加固改造時,原構件的混凝土強度等級應按現場檢測結果確定。根據設計圖的配筋位置及數量,錯開原結構鋼筋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請有關部門驗線,合格後就可鑽孔。
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80%即可。孔內注滿膠後應立即植筋操作。在注膠前梁底模板就已支好,便於植筋後鋼筋定位。鋼筋植入後,在梁底模板上定位,在強力植筋膠完全固化前不能振動鋼筋。強力植筋膠在常溫下就可完成固化,50h後便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4)柱子鋼筋偏位多少需要植筋擴展閱讀:
柱筋的相關要求規定:
1、植筋後,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熱量把混凝土燒炸,用於降溫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
3、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面不能有油漬等雜物。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❺ 柱子鋼筋植筋長度規范 其植筋外露長度規范上是多少
構造柱不低於700mm,腰梁不低於梁凈長的1/3。
根據規范要求,混凝土構造柱植筋的深度(或長度)與下列因素有關:
1、混凝土的強度等級;
2、鋼筋的級別及直徑;
3、受拉還是受壓。一般情況下,如果植筋僅承受靜荷載,受拉時植筋長度在150和10d之間取較大。
具體規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錨固長度
❻ 鋼筋偏位多少以上需植筋
當箍筋間距不超過100 mm時。
植筋技術只能用於鋼筋混凝土結構、構件,而不版能用於素混凝土構件。之所以這么規定,主要權是因為鋼筋混凝土中配有箍筋。當箍筋間距不超過100 mm,且箍筋直徑和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能滿足《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的規定時,它能起到防止混凝土劈裂的約束作用。
(6)柱子鋼筋偏位多少需要植筋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植筋後,一般不允許在所植鋼筋上焊接,如確實需要焊接時,焊點距離基材混凝土表面應大於15d,且應採用冰水浸漬的毛巾包裹植筋外露部分的根部(防止焊接熱量把混凝土燒炸,用於降溫用)。
2、承台圍堰必須牢固,確保在植筋期間不能有水流入承台范圍,承台要保持乾燥。如果不能保障承台乾燥,那此方案不可行。
3、注意天氣變化,植筋施工開始前要查看天氣預報,要確保在植筋施工期間天氣狀況良好,不要在陰雨天氣施工。
4、鋼筋必須按要求除銹,鋼筋表面不能有油漬等雜物。
5、植筋所用的錨固膠必須是合格產品,各項性能指標要符合規范要求。
6、為了保證植筋質量,必須避免第四條中提到的影響植筋質量缺陷的各個因素發生,我們要從工、料、機、工藝、環境以及方法等幾個方面綜合考慮,要做到萬無一失。
❼ 框架柱植筋的控制要求
1、彈線定位
根據變更設計圖紙的鋼筋數量及位置,標注出植筋位置。經我質檢部門驗收,位置符合設計要求後才可以鑽孔。
2、鑽孔
用沖擊鑽鑽孔,鑽頭直徑應比鋼筋直徑大4~8mm左右,鋼筋直徑為Φ25,鑽頭選用φ32的合金鑽頭。鑽孔深度不小於20d(d為鋼筋直徑),實際鑽孔深度應取600mm,鑽頭始終與承台保持垂直。
備註:按照《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中提供的植筋基本錨固長度公式計算:錨固深度ls=434mm,小於實際鑽孔深度,故實際鑽孔深度符合要求。
3、洗孔
洗孔是植筋中最重要的一個環節,因為孔鑽完後內部會有很多灰粉、灰渣,直接影響植筋的質量,所以一定要把孔內雜物清理干凈。方法是:用不掉毛的毛刷,套上加長棒,伸至孔底,來回反復抽動,把灰塵和碎渣帶出,再用空壓機吹出浮沉。吹完後再用脫脂棉沾酒精或丙酮擦洗孔壁。但不能用水擦洗,因為用酒精或丙酮容易揮發,水不易揮發。再者用水後孔內不會很快乾燥。洗孔完成後需要經我質檢部門驗收,自檢合格後報監理驗收,驗收合格後方可注膠。
4、鋼筋處理
鋼筋錨固部分要清除表面銹跡及其他污物,一般採用角向磨光機配鋼絲刷除銹,打磨至露出金屬光澤為止,若鋼筋銹蝕嚴重,要用稀鹽酸浸泡除銹10-15分鍾,後用石灰水中和,再用清水沖洗後擦乾方可使用。
5、注膠
錨固膠要選用合格的植筋專用膠水,產品要有合格證明,要能夠滿足我項目承台植筋施工要求。注膠要從孔底開始,這樣可以排出孔內的空氣,為了使鋼筋植入後孔內膠液飽滿,又不能使膠液外流,孔內注膠達到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孔內注完膠後應立即植筋。
6、植筋
首先將配置好的結構膠注入孔內(宜孔深的1/3或計算孔內的用膠量,應扣除鋼筋體積),並將結構膠塗於鋼筋錨固端(宜2-3㎜),然後緩慢將鋼筋插入孔內,同時要求鋼筋旋轉,使結構膠從孔口溢出,排出孔內空氣,鋼筋外露部分長度保證工程需要。
7、養護
植筋施工完畢後注意保護,24小時之內嚴禁有任何擾動,以保證結構膠的正常固化。
8、檢測試驗
在植筋前,要對所用鋼筋及植筋膠進行現場拉拔試驗,以確定鋼筋及植筋膠是否符合設計要求。
方法是:製作與要植筋部位混凝土結構相同強調等級的混凝土試件,按植筋步驟,植入3組鋼筋,待植筋膠完全固化後,進行拉拔試驗。試驗用專用的鋼筋測力計,當加力達到Ⅱ級鋼筋屈服強度時,鋼筋出現頸縮現象,繼而拉斷,這表明鋼筋和植筋膠都是合格的。
植筋後進行非破損性拉拔試驗,用來檢測工作狀態的植筋質量,檢測的數量是植筋總數的10%。檢測中,測力計施加的力要小於鋼筋的屈服強度,大於設計部門提供的植筋設計錨固力值。公式為:FM<FC<FYK(FC:測力計施加的力,N/mm2;FYK:鋼筋的屈服強度,N/mm2;FM:植筋設計錨固力,N/mm2)。
8、綁鋼筋澆築混凝土
檢測試驗合格後就可進行下道工序施工。
施工現場做植筋施工是是有專項施工方案和施工技術交底的,具體的規范和做法可以看《建築植筋技術規范》《施工手冊》。 建研→傾城 為您解答
❽ 柱子鋼筋移位應該怎樣處理
如果是向外位移不大的話可以鑿掉一部分砼,鋼筋校正後再綁扎,如果是向里位移就以按1/6向外彎折然後加同級別鋼筋補強。
❾ 柱子鋼筋扁移怎樣處理6分之1是怎麼回事
柱鋼筋偏位一般用折彎處理,具體做法是:沿偏位鋼筋四周鑿除砼,並將之鑿成回一個小坑,然後在坑的答高度范圍內對鋼筋進行糾偏(在坑底把鋼筋向柱內折,到近坑面高度時再把鋼筋向上折成垂直),最後用高一級的砼把坑補滿.
柱子鋼筋糾偏時要注意保證鋼筋的垂直度偏差不得大於1/6, 也就是說要使鋼筋 糾偏段的 垂直高度 必須大於或等於 鋼筋水平移位尺寸的6倍.
當柱鋼筋偏位太多,無法採用折彎處理時,則採取植筋.
❿ 柱子鋼筋偏位處理參照哪本規范,常規的處理方法。偏位多少可以打彎,偏位多少以上要求植筋
柱鋼筋偏位處理
放完線,,把鋼筋搞好放好的線中
如果柱鋼筋偏位,應在頂板內鋼筋綁扎後適時調整容,如果頂板打完灰後,柱鋼筋還偏位,應在放完線後,按1:6比例調整到位,必要時可將柱根處頂板混凝土向下剔剔。
柱鋼筋偏位尚在柱框范圍線內,可以在與水平結構的端部稍做彎曲調整過來,若比較嚴重,則可以在柱框內相同的延伸線上種植同規格的鋼筋與原偏位鋼筋綁扎搭接
在現場因為梁鋼筋的限制,一般不會偏出柱的范圍,不嚴重的可以機械將其彎至適當位置,嚴重的只有搭接焊了。個人覺得將柱根處往下鑿,作用不是很大,因為:一、不知道開始彎曲的位置,二、樓板已打再鑿難度較大,三、鑿完混凝土後對鋼筋等的處理比較麻煩。其實在施工過程中就應該進行控制,如打柱時在驗收柱的幾何尺寸時應注意柱頂鋼筋有否偏位,綁扎梁的鋼筋時也不應過分彎曲柱縱筋(如果是因為設計所導致應在圖紙會審時提出),且在梁、板混凝土施工前應將柱筋點焊一下最好梁面加個箍筋(特別是底層)。當然如果施工單位做出來的東西老是嚴重偏筋,建議要他們梁、柱節點內按要求做柱箍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