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按照鋼筋使用位置的不同錨固形式也不相同,主要有以下錨固要求:
1、梁受拉鋼筋在端支座的彎錨,其彎錨直段≥0.4laE,彎鉤段為15d並應進入邊柱的「豎向錨固帶」,且應使鋼筋彎鉤不與柱縱筋平行接觸的原則(邊柱的「豎向錨固帶」的寬度為:柱中線過5d至柱縱筋內側之間);
2、受力縱筋在端支座的錨固不應全走保護層的原則,當水平段走混凝土保護層時,彎鉤段應在盡端角筋內側「扎入」鋼筋混凝土內;
3、當抗震框架梁往中柱支座直通錨固時,縱筋應過中線+5d且≥Lae的原則;
4、梁受拉縱筋受力彎鉤為15d、柱偏拉縱筋彎鉤、鋼筋構造彎鉤為12d的原則;
5、牆身的第一根豎向鋼筋、板的第一根鋼筋距離最近構件內的相平行鋼筋為牆身豎向鋼筋與板筋分布間距1/2的原則;
6、當兩構件配筋「重疊」時不重復設置且取大者的原則;
7、節點內鋼筋錨固不應平行接觸的原則。
1、 變截面柱牆插筋錨固為1.5Lae
2、 牆上柱縱筋錨固為1.6Lae
3、 上柱比下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4、 下柱比上柱多出的鋼筋錨固為1.2Lae
5、 上柱直徑大於下柱時應將下層柱的連接位置移到柱的上端,上柱連接位置下
移。
6、 頂層邊角柱外側鋼筋全部伸入梁板內,長度為梁底以上1.5Lae。也可採用12D(此時屋面樑上部彎折長度須為1.7Lae,避免節點頂部鋼筋擁擠)和1.5Lae+20D(當柱外側配筋率>1.2%)
7、 頂層中柱12D,當直錨長度大於錨固長度時可採取直錨。
8、 暗柱和牆頂層錨固為Lae (自板底)。
9、 框支柱部分縱筋延伸到上層剪力牆樓板頂,能通則通,彎錨部分伸入梁或板內Lae
10、 牆水平筋伸入端柱的長度取定:當滿足直錨時為LAE,當不能滿足直錨時為伸至端柱對邊加彎折15D,平直段長度須>=0.4LAE
11、剪力牆水平筋應伸至牆端,並向內水平面彎折。
12、轉角剪力牆外側水平筋應連續通過。
1、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直錨時為>=Lae且>=0.5支座寬+5D。
2、樓層框架梁鋼筋端支座採用彎錨時為伸至柱縱筋內側+15D彎折。平直段長度 必須>=0.4Lae,這是對設計的要求,如果不能滿足此條件,須用較小規格鋼筋代替。
3、框架梁中間支座伸入支座內>= Lae且>=0.5支座寬+5D。
5、樓層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Lae,屋面高低跨梁低跨梁鋼筋伸入高跨梁內為1.6Lae。
6、屋面框架樑上部鋼筋在端支座的彎折長度為:1)伸到梁底;2)1.7 Lae;3) 1.7Lae+20D(樑上部縱筋配筋>1.2%)。
7、井字梁、次梁和純懸挑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12D,當為光面鋼筋時,直錨長度為15D.弧形次梁下部鋼筋伸入支座為Lae。
8、純懸挑梁、井字梁和次樑上部鋼筋以及連梁端部為小牆肢時的上下鋼筋取值同樓層框架梁。
9、連梁滿足直錨時伸入牆內的長度為Lae且>=600.斜向交叉暗撐及斜向交叉構造鋼筋錨入牆內為LAE。
10、側面構造筋的錨固長度和搭接長度均為15D,當梁側面為抗扭腰筋時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鋼筋。
11、梁架立鋼筋的搭接長度為150。
12、基礎梁外伸時鋼筋彎折長度為12D,無外伸時為梁高1/2,多出部分鋼筋彎折長度為15D。
13、高低基礎梁低跨鋼筋伸入高跨內Lae。
14、基礎梁底部負彎矩鋼筋自柱中心線向跨內延伸的長度為跨度/3且>=1.2LA+梁高+0.5柱寬。
15、基礎次梁無外伸時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基礎主梁)內為>=12D且>=支座寬1/2。基礎次梁下部鋼筋>=LA,外伸時上下部鋼筋彎折12D。
16、板上部鋼筋伸入支座內為LA,底筋伸入支座內>=5D且到支座中心線。
17、梁板式筏形基礎底板上部鋼筋和中部鋼筋>=12D且到梁中心線,下部鋼筋伸到梁箍筋內側+彎折15D。
18、筏板外伸時上下鋼筋彎折12D,U型封邊筋長度:筏板厚-2*保護層+2*12D。交錯封邊縱筋彎折長度:板厚1/2-保護層+75。
19、梁腋下部斜縱筋為伸入支座梁下部縱筋根數-1且不少於2根。錨入梁內為 lae。
㈡ 鋼筋錨入長度規范
法律分析:鋼筋錨固長度是指受力鋼筋通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將所受的力傳遞給混凝土所需的長度,用來承載上部所受的荷載。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法律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標准化法》
第二條 本法所稱標准(含標准樣品),是指農業、工業、服務業以及社會事業等領域需要統一的技術要求。
標准包括國家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准和團體標准、企業標准。國家標准分為強制性標准、推薦性標准,行業標准、地方標準是推薦性標准。
強制性標准必須執行。國家鼓勵採用推薦性標准。
第三條 標准化工作的任務是制定標准、組織實施標准以及對標準的制定、實施進行監督。
㈢ 鋼筋..植筋錨入牆體的長度,有規定的嗎.大概是多少倍D.
1、一般情況下,植筋鋼筋的錨固長度來是15D;而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規定:深固建築抗震加固。一般拉結筋二次結構填充牆8mm或者是6mm,選擇的拉接筋10d就夠了。
2、錨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採用彎鉤,彎折等形式,也還可以指鋼筋錨入構件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自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錨固長度是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而規定的。
植筋加固在建築工程施工過程中,是相當重要的一個環節,它決定著房屋的牢固性,因此在房屋建造加固的時候。在植筋加固的時候,對於植筋長度還是有一定要求的,關於植筋的長度規范是多少
植筋加固長度
植筋的長度規范
植筋是一種不得已而選用的施工技能,如由於建築功能改變、設計變更、構造加固改造等情況下運用的一種技能,它不是應當提倡的幹流技能,
由於它的錨固強度依託錨固膠而不是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力,而且錨固膠代價不菲,盡管植筋長度比鋼筋錨固長度短但造價卻比正常的鋼筋混凝土錨固要高。一些施工單位選用國內生產的殘次錨固膠底子達不到錨固強度。經常在施工現場看到植入牆內拉結筋能夠輕松用人力拉下來,底子起不到拉結的效果,構成安全隱患和抗震薄弱環節。
植筋運用的粘結劑分為兩類:以水泥為首要成份,與微膨脹劑構成的一般粘結劑和以聚氨酯甲基丙烯酯等構成的高性能粘結劑。錨固膠的性能應經過專門的實驗斷定,施工時不得隨意增加摻料。
當被植筋的混凝土構造可提供滿足錨固長度,且受靜力效果時,可選用一般粘結劑;若被植筋的混凝土構造受動荷載效果,或其構造上難以增大錨固長度而又請求所植鋼筋不致發作脆性損壞時,應選用高性能粘結劑。」如運用環氧基錨固膠,錨固膠的性能指標應契合《混凝土構造後錨固技能規程》JGJ 145-2004的規則。
《混凝土構造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對植筋根本錨固長度的規則:
C3O混凝土,植筋范圍內箍筋距離《100
HPB235 鋼筋,HRB335鋼筋
依據《混凝土構造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核算(12.2.3)
根本植筋長度
HPB235鋼筋 fy=210MP
㈣ 懸挑梁的鋼筋錨固長度規定是多少
一般是15D。但是,圖集上有說明,如果考慮豎向抗震的(設計有說明時),要滿足錨固要求的。版
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權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鋼筋的錨固形式、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等等因素,對計算的錨固長度進行修正,可以得到鋼筋錨固長度。這樣計算的結果雖然比較精確,但卻因得出的數據太多,一般不採用。
(4)鋼筋用一般錨入多少擴展閱讀: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
㈤ 梁鋼筋伸入柱錨固長度是多少
結構柱筋在基礎中的錨固長度為La;軸心受壓時:直線(垂直段)不小於12d(軸心受壓)+100mm,偏心受壓時:直線(垂直段)不小於15d(軸心受壓)+100mm。
光面鋼筋指HPB235級鋼筋,其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d,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帶肋鋼筋系指HRB335級、HRB400級鋼筋及RRB400級余熱處理鋼筋。
柱子的3種要求:以及對應梁的要求。
1、柱錨梁:柱外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7LAE(03上是1.5) 對應梁錨固長度按梁的正常錨固長度施工。
2、梁錨柱:柱子鋼筋都是彎12D,梁鋼筋錨固在柱里,梁的鋼筋錨固長度是1.7LAE。
3、柱樑互錨:柱子鋼筋 錨固長度是40D,梁也是。
具體規定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底部框架抗震牆房屋樑的主筋和腰筋,應按受拉鋼筋的要求錨固在柱內,且支座上部的縱向鋼筋在柱內的錨固長度,應符合鋼筋混凝土框支梁的有關要求了。
㈥ 板筋錨入梁的錨固長度是多少
板筋錨入梁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200mm。
受力鋼筋依靠其表面與混凝土的粘接作用或端部構造的擠壓作用而達到設計承受應力所需要的長度。
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錨固長度對於建築來說至關重要,甚至關繫到整個工程施工的成功與否。
板筋錨入梁的意義:
板筋結構是板、筋的有效組合,但板筋優化不是板、梁優化的簡單疊加。由於連接方式不同,板筋結構分為兩大類。
優化時,需要對其類型進行判別,並進行有針對性建模;同類型的板筋結構中,不同位置的承載板,分為拉壓板、彎板及混合板三種情況,需要選用不同的中間變數。
梁、板、實體三種單元共存的模型中,應使自由度、優化變數滿足協調條件。板筋優化牽扯到尺寸、形狀、拓撲三方面內容,根據實際情況,可以選擇准則法、規劃法或混合法。對於大型板筋結構,針對有限元模型進行優化時,需要保證演算法的穩定性。
㈦ 板鋼筋錨固長度是多少
樓板鋼筋錨固長度:250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
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
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8.3.1條的規定: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普通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示計算:Lab=α×(fy/ft)×d。式中:Lab為受拉鋼筋的基本錨固長度;fy為錨固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ft為混凝土的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α為錨固鋼筋的外形系數,光圓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d為錨固鋼筋的直徑。
㈧ 植筋鋼筋的錨固長度是多少
一般情況下,植筋鋼筋的錨固長度是15D
《混凝土結構加固設計規范》GB50367-2006對植筋基本錨固長度的規定: lb=afy lb ―植筋錨固長度; fy―鋼筋抗拉強度設計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