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有誰知道抗滑樁護壁混凝土用量及鋼筋用量是怎麼計算的呀
抗滑樁護壁混凝土用量是按照設計的護壁厚度和護壁的尺寸,以立方米計算;鋼筋用量是按照設計的配筋,以噸計算。
B. 抗滑樁配筋圖,右邊的一段一段的鋼筋是什麼意思
左邊的是配好後的鋼筋骨架,右邊的具體每種鋼筋的形狀、尺寸、規格等,相當於每種鋼筋的詳圖。
C. 抗滑樁鋼筋12N1C32表示什麼意思
表示N1編號的鋼筋,直徑為32mm,根數為12根。具體鋼筋是幾級鋼就看圖紙給出的要求了!
D. 抗滑樁的構造
1.配筋
縱向受拉鋼筋應採用Ⅱ級以上帶肋鋼筋,直徑大於16mm,凈距應在20~250mm之間,配筋困難時可適當減少,但不得小於60mm。如用束筋時,每束不宜多於3根。如配置單排鋼筋有困難時,可設置2排或3排,排距宜控制在120~200mm之內。鋼筋籠的混凝土保護層應大於50mm。
縱向受拉鋼筋的截斷點應在按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以外,其伸出長度應不小於表2-21規定的數值。
表2-21 縱向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
①表中d為鋼筋直徑(mm);月牙紋鋼筋直徑d>25mm時,其伸出長度應按表中數值增加5d採用。
箍筋宜採取封閉式。肢數不宜超過4肢,其直徑在10~16mm之間,間距應小於500mm。鋼筋應採用焊接、螺紋或冷擠壓連接。接頭類型以對焊、幫條焊和搭接焊為主。當受條件限制,必須在孔內製作時,縱向受力鋼筋應以對焊或螺紋連接為主。
樁的兩側及受壓邊,應適當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其間距宜為400~500mm,直徑不宜小於12mm。樁的受壓邊兩側,應配置架立鋼筋,直徑不宜小於16mm。
純端承樁、承受負摩擦阻力和位於坡地岩邊的樁均應沿樁身通配筋;受橫向荷載的摩擦樁,配筋長度一般採用4/α(α為樁的橫向變形系數);對於單樁承載力較高的樁應沿深度分段變截面配筋。
當樁身直徑為300~1200mm時,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樁取高值,大樁取低值)。對受橫向荷載特別大的樁,抗拔樁和嵌岩端承樁根據計算確定配筋率。
2.混凝土強度
混凝土強度不得低於C15,水下灌注不得低於C20。樁長與樁徑比l/d(簡稱長徑比)一般應符合表2-22的要求。
表2-22 樁的長徑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