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人工挖孔樁豎向鋼筋配多少根 孔徑 1 米 1.8米 2 米 2.5米 3米各配多少
建築樁基技術規范中,對灌注樁的配筋率規定為:當樁身直徑為300~2000mm時,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徑樁取高值);對受荷載特別大的樁、抗拔樁和嵌岩端承樁應根據計算確定配筋率,並不應小於上述規定值。 如果工程樁直徑為2600mm,配筋38根22mm,截面配筋率大於0.2%,應該是合理的。 樁基規范上大樁用小配筋率,小樁用大配筋率,樁配筋率在0.2%到0.65%。
⑵ 直徑一米樁,深8米,要焊多長鋼筋龍,要多少條豎筋
問的問題是如何配筋樁的豎向鋼筋。
樁的豎向鋼筋要按樁型上部荷載情回況承台位置等綜答合考慮進行計算配置並符合構造要求。
可以先構造配置鋼筋後,再進行計算復核一下,行不行
一、豎向鋼筋的長度與條數:
1、如是端承樁,抗滑樁,承受水平力的樁等,要按全長配置,從樁底到承台底再加35倍的鋼筋直徑計算出的總長度來配置。
2、其它的可按樁底到承台底加35倍鋼筋直徑計算出的總長度後取2/3來配置
豎向鋼筋的條數,可按樁截面面積的0.65%,來計算豎向鋼筋總的截面,
我配置了一下,直徑20的,需要16條,計算式子:{[(0.065%x100^2/4xpai)/314]=16}
二、螺旋鋼筋的配置
可取直徑8 的,按間距200來配置。每二米加一個加強筋,防止在安裝運輸過程中變形。加強筋可用Φ16~Φ20的鋼筋。
按以上配置好了,再計算一下,因沒有你提供的上部的荷載,沒有辦法幫你計算復核了
(另外要說一下的是,這些都是設計師的工作,你是設計的話,可問一下同事。你是施工的話,請設計師幫你計算一下為宜。)
⑶ 請問1米的孔樁24跟14的鋼筋需要用18的鋼筋替換需要多少根
1米的孔樁24根14的鋼筋,用18的鋼筋替換需要15根。
用同牌號鋼筋代換時,可按鋼筋截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等面積代換)。
公式:
AS2׃y2≥AS1׃y1
即 AS2≥AS1× ƒy1÷ƒy2
或 n2×d2²×ƒy2≥n1× d2²×ƒy1
即 n2≥n1×d1 ²×ƒy1÷d2²×ƒy2
式中AS1、AS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總面積和代換後設計鋼筋總面積;
ƒy1、ƒy 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強度和代換後鋼筋設計強度;
n1、n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根數和代換後鋼筋根數;
d1、d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直徑和代換後鋼筋直徑;
解:
n2=n1•d1²/d2²=24×14²÷18²=4704÷324=14.5(根)
取15根18鋼筋代用。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20010-2010
4.2.8當進行鋼筋代換時,除應符合設計要求的構件承載力、最大力下的總伸長率、裂縫寬度驗算以及抗震規定以外,尚應滿足最小配筋率、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鋼筋錨固長度、接頭面積百分率及搭接長度等構造要求。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GB20011-2010
3.9.4 在施工中,當需要以強度等級較高的替代原設計中的縱向受力鋼筋時,應按照鋼筋受拉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換算,並應滿足最小配筋率要求。(強制性條文)
所以不管何種代換方式,都必須要徵得設計單位同意的原則。
⑷ 工作井鋼筋用量的演算法,比如一個深6米,直徑5.6米的工作井布置Ф14@150的鋼筋 需要多少
首先算圓的周長 周長=3.14*d=3.14*5.6=17.6m
再算圓截面鋼筋根數 根數=17.6/0.15=117根
接著算鋼筋長度 長度=117*6=703m
最後專算鋼筋重量屬 重量=0.00617*14*14*703=851公斤=0.85噸
⑸ 每米孔徑為1米的灌注樁所用鋼筋是多少
分部計算這個沒有樁徑,就當樁徑是700mm的來舉例,籠子的直徑600mm。
1、主筋重量=16*16*0.00617*24*6=227.45kg
2、加勁箍重量=(24/2+1)*1.884*12*12*0.00617=21.76kg
3、箍筋重量=(24/0.2+1)*1.884*8*8*0.00617=90.02kg
鋼筋籠總重量=上面的三項相加=339.23kg
沉管灌注
指利用錘擊打樁法或振動打樁法,將帶有活瓣式樁尖或預制鋼筋混凝土樁靴的鋼套管沉入土中,然後邊澆築混凝土(或先在管內放入鋼筋籠),邊錘擊或振動邊拔管而成的樁。前者稱為錘擊沉管灌注樁,後者稱為振動沉管灌注樁。
沉管灌注樁成樁過程為:樁機就位→錘擊(振動)沉管→上料→邊錘擊(振動)邊拔管,並繼續澆築混凝土→下鋼筋籠、繼續澆築混凝土及拔管→成樁。
⑹ 橋梁井樁承台鋼筋量計算
一般樁要打到地面一下堅硬的岩層上。全國各地的地質情況不同,所以樁的長度不同。一般60米的樁,1.2米樁徑,鋼筋的用量在4.3頓左右。
⑺ 怎麼計算一個樁孔需要多少鋼筋,多少混凝土,多少鋼板
鋼筋:單根長度=錨固長+樁身長+搭接長
鋼板我不知道。
混凝土:樁深+預留的樁頭高-鋼筋、鋼板的體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