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多長計算一個搭接
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其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專對一、二級抗屬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15取用,對三級抗震等級應按相應數值乘以系數1.05取用,對四級抗震等級的結構構件不作調整;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
縱向受壓鋼筋搭接時,其最小搭接應按上述規定確定後,乘以系數0.7取用。在任何情況下,受壓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200mm。
(1)扎鋼筋多少米放一支架擴展閱讀:
鋼筋搭接要求規定:
1、當主筋為Ⅰ級鋼筋時,不應小於主筋截面面積的1.2倍;當主筋為Ⅱ、Ⅲ級鋼筋時,不應小於主筋截面面積的1.5倍。
2、為了便於施焊和使幫條與主筋的中心線在同一平面上。幫條宜採用與主筋同鋼號,同直徑的鋼筋製成,如幫條與主筋級別不同時,應按設計強度進行換算。
B. 鋼筋綁扎規范標准
1、鋼筋綁扎搭接長度規范要求不得小餘300mm。
2、最小搭接長度應滿足規范要求,根據搭接率計專算屬,25%,系數為1.2。
3、剪力牆豎向鋼筋綁扎搭接位置在本層的樓板混凝土澆搗後,上翻1m左右設置鋼筋接頭。
4、剪力牆豎向鋼筋綁扎搭接位置應該按12G901-1,它是經過徵求意見後的變動,這有利於施工,且因並不涉及結構安全。
(2)扎鋼筋多少米放一支架擴展閱讀: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4、鋼筋搭接處,應在中心和兩端用鐵絲扎牢。
5、受力鋼筋的綁扎接頭位置應相互錯開。從任一綁扎接頭中心至搭接長度Z,的1.3倍區段范圍內有綁扎接頭的受力鋼筋,其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如下:受拉區不得超過25%;受壓區不得超過50%。
C. 鋼筋是幾米一個搭接8米還是9米幾米一個搭接和鋼筋的級別有關系嗎誰有規范的,麻煩給我傳份規范哦
一般為9m或者12m一個搭接,應該根據現場實際情況確定鋼筋的定尺長度
求採納
D. 鋼筋幾米一個搭接是在哪裡有說明
關於鋼筋搭接,定額規定每8米一個搭接 這個規定是指板和圈樑計算鋼筋時的1個計算依據,現在規范已經改為9米,不是指梁
E. 橋架多少米做一個固定支架
(一)概述
就地澆築時一種傳統的施工方法,由於施工需要大量的模板支架,以前一般僅在小跨徑橋或交通不便的邊遠地區採用。
20世紀70年代以後,由於有限元法的推廣和應用以及利用電子計算機進行復雜結構分析計算技術的發展,出現了越來越多的變寬橋、彎橋等復雜的預應力混凝土結構,支架現澆技術得到了廣泛的應用。
支架法施工過程比較明確,易於控制,設計計算也比較簡單。
該工法適用於工期緊,高度小於20m,跨度48m及以上具備支架施工條件的中小跨度連續箱梁等的施工。
(二)支架法施工的優缺點
優點
梁體混凝土澆築與預應力張拉可一氣呵成,連續梁整體性好,施工平穩可靠;
施工中不需要體系轉換,不會引起恆載、徐變二次矩;
對機具和起重能力要求不高,無需大型起重設備;
可以採用強大的預應力體系,施工方便。
缺點
施工中需要大量的腳手架,可能影響通航和排洪;
對於橋墩較高、水較深的橋梁,支架施工不方便;
設備周轉次數少,工期較長;
施工費用高
(三)支架類型及構造
就地澆築混凝土梁橋的上部結構,首先應在橋孔位置搭設支架,以支承模板、新澆築砼等的自重及施工荷載。
1、立柱式支架
立柱式支架構造簡單 , 常用於陸地或不通航的河道,或橋
墩不高的小跨徑橋梁 。 其特點是在橋跨下滿布支架立柱,模板直接支承在立柱上的方木或者型鋼上。
支架構成
排架+ 縱梁等構件
Φ48 ×3.5mm的鋼管搭設
2、梁式支架
梁式支架則是在兩端設立柱 , 上方設承重梁 , 模板直接支承在承重樑上。依其跨徑可採用工字鋼、鋼板梁、鋼桁梁和貝雷梁作為承重梁,梁可以支承在墩旁支架上 , 也可支承在橋墩上預留的托架或在橋墩處臨時設置的橫樑上。
3、梁-立柱組合支架
當梁式支架跨度較大時 , 在跨的中間增設幾個立柱 , 梁支承在多個立柱或臨時墩上而形成多跨樑柱式支架。通常在大跨徑橋上使用。
4、門式支架
現澆樑上跨既有道路 , 當採用立柱式支架時 , 須設置滿足道路通行 ( 人行或車行)凈空要求的門式支架以保證施工期間既有道路的通暢。
門式支架在構造上採用梁式支架 ( 單跨結構 ) 或樑柱式支架(多跨結構)。
車行道上的門式支架還需設計防撞設施、警示裝置等附屬設施。
5、危險性較大分部分項工程
搭設高度5m及以上;搭設跨度10m及以上;施工總荷載10kN/m 2 及以上;集中線荷載15kN/m及以上;高度大於支撐水平投影寬度且相對獨立無聯系構件的混凝土模板支撐工程。
施工單位在編制施工組織(總)設計的基礎上,應針對危險性較大的分部分項工程單獨編制安全專項施工方案。
6、高大模板支撐系統
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是指建設工程施工現場混凝土構件模板支撐高度超過8m,或搭設跨度超過18m,或施工總荷載大於15kN/㎡,或集中線荷載大於20kN/m的模板支撐系統。
高大模板支架工程的專項施工方案應當由施工單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實行施工總承包的,由施工總承包單位組織召開專家論證會。
高大模板支撐系統施工應嚴格遵循安全技術規范和專項方案規定,嚴密組織,責任落實,確保施工過程的安全。
(四)常用設備
1、鋼管扣件式支架
由鋼管、扣件和可調托撐等組拼而成
可調托撐
可調托撐分為底托和頂撐 ,分別設置在支架鋼管頂部和底部。一方面作為支架與模板分配梁及地基的連接構件;另一方面,在一定范圍內具有調節高差作用。
2、碗扣式支架
由碗扣介面 、 立桿 、 橫桿 、 頂桿及可調托撐等組拼而成。
WDJ碗扣式支架模數
其由立桿、橫桿、斜桿、可調托撐等組拼而成,各構配件模數如表。
碗扣支架一般要求
碗扣架鋼管規格為Φ48×3.5mm,壁厚應為3.5-3.75mm
可調底座底板的鋼板厚度不得小於6mm,可調托撐鋼板厚度不得小於5mm。
可調底座及可調托撐絲桿與調節螺母嚙合長度不得少於6扣,插入立桿內的長度不得小於150mm,頂托、底托伸出量控制在30cm以內為宜。
縱向掃地桿距立桿底部不宜大於200mm
通過縱、橫向通常水平桿及剪刀撐的搭設保障支架的整體性。
4排及以上立柱的模板支架應按下列規定設置豎向和水平剪刀撐:
(1)模扳支架外圍在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剪刀撐;支架內部中間每隔5—6根立桿或5—7m應在縱、橫向的整個長度和高度上分別連續設置剪刀撐。
(2)當模板支架高度大於8m(包括8m)時,除應在其底部、頂部設置水平剪刀撐外;還應在模板支架中間的豎向剪刀撐的頂部平面內設置水平剪刀撐。4排以下立桿的模板支架,應在外圍縱向外側立面整個長度和高度上連續設置豎向剪刀撐;模板支架外圍橫向外側立面(即兩端外立面)和沿縱向每隔4根立桿從下至上設置一道連續的豎向剪刀撐;當設置剪刀撐有困難時,可採用之字斜桿支撐。
剪刀撐與地面的夾角應控制在45~60度范圍內。
3、貝雷梁
也稱貝雷片 、 貝雷架 , 其每一片桁架片形式相同 , 通過銷子或螺栓接長 ,適用於不同長度及荷載的臨時承重結構,常用作門式支架、梁式支架、樑柱式支架的縱梁。
4、萬能桿件
以角鋼、鋼板、螺栓製成,運輸方便,裝拆方便,適用范圍廣, 常用於拼裝各種施工構架或常備桿件。
5、軍用梁
由桁架通過銷接組裝而成 , 主桁架為全焊結構。
6、卸落設備
卸落設備用於將模板松動 、 下落一定距離 , 以便拆除模板 。滿堂支架法中頂托即為卸落設備,梁式、樑柱式支架中常常在支墩頂部設置如下卸落設備。
二、支架設計(一)概述
支架雖為臨時結構,但它要在施工中承受橋梁的大部分恆載及施工荷載,因此從受力和使用性能上要求必須有足夠的強度和剛度;同時支架的基礎應可靠,構件之間的結合要緊密,並有足夠的縱、橫、斜向的連接桿件,使支架成為空間穩定的整體。支架在受荷後將有變形和擾度,故應設置合理的預拱度,使結構的外形尺寸和標高符合設計要求。
(二)一般要求
1、模板、支架和拱架的設計,應根據結構型式、設計跨徑、施工組織設計、荷載大小、地基土類別及有關的設計、施工規范進行。
2、繪制模板、支架和拱架總裝圖、細部構造圖
3、制定模板、支架和拱架結構的安裝、使用、拆卸保養等有關技術安全措施和注意事項。
4、編制模板、支架及拱架材料數量表。
5、編制模板、支架及拱架設計說明書。
(三)設計荷載
1、計算模板、支架和拱架時,應考慮下列荷載並按表2-3進行荷載組合。
(1)模板、支架和拱架自重;
(2)新澆築混凝土、鋼筋、預應力筋或其他圬工結構物的重力;
(3)施工人員、施工設備及施工材料等荷載;
(4)振搗混凝土時產生的振動荷載;
(5) 新澆築混凝土對側面模板的壓力;
(6)傾倒混凝土時產生的水平沖擊荷載;
(7) 設於水中的指甲所承受的水流壓力、波浪力、流冰壓力、船隻及其他漂浮物的撞擊力;
(8) 其他可能產生的荷載,如風荷載、雪荷載、冬季保溫設施荷載等。
2、鋼、木模板,支架及拱架的設計,可按《公路橋涵鋼結構及木結構設計規范》(JTJ025)的有關規定執行。
3、計算模板、支架和拱架的強度和穩定性時,應考慮作用在模板、支架和拱架上的風力。設於水中的支架,尚應考慮水流壓力、流冰壓力和船隻漂流物等沖擊力荷載。
(四)設計計算內容
1、根據梁板結構平面圖,繪制模板支撐架立桿平面布置圖;
2、繪制架體頂部梁板結構及頂桿剖面圖;
3、面板、次楞和主楞等受彎構件計算;
4、計算最不利單肢立桿軸向力及承載力;
5、 繪制架體風荷載結構計算簡圖,架體傾覆驗算
6、 斜桿扣件連接強度驗算;
7、 地基承載力驗算。
(五)強度、剛度及穩定性要求
1、驗算模板、支架及拱架的剛度時,其最大變形值不得超過下列數值:
(1)結構表面外露的模板,撓度為模板構件跨度的1/400;
(2)結構表面隱蔽的模板,撓度為模板構件跨度的1/250;
(3)支架、拱架受載後撓曲的桿件(橫梁、縱梁),其彈性撓度為相應結構跨度的1/400;
(4)鋼模板的面板變形為1.5mm,鋼棱和柱箍的變形為L/500和B/500(其中L為計算跨徑,B為柱寬)。
2、拱架的強度驗算,應根據拱架結構型式及所承受的荷載,驗算拱頂、拱腳及1/4跨等截面的應力,鐵件及節點的應力,同時還應驗算分階段澆築或砌築時的強度及穩定性。
3、抗傾覆驗算時不論板拱架或桁拱架,均作為整體截面考慮,驗算傾覆穩定系數不得小於1.3。
(六)預拱度設置
支架和拱架應預留施工拱度,在確定施工拱度值時,應考慮下列因素:
(1)支架和拱架承受施工荷載引起的彈性變形;
(2)超靜定結構由於混凝土收縮、徐變及溫度變化而引起的撓度;
(3)承受推力的墩台,墩台水平位移所引起的拱圈撓度;
(4)由結構重力引起梁或拱圈的彈性撓度,以及1/2汽車荷載(不計沖擊力)引起的梁或拱圈的彈性撓度;
(5)受載後由於桿件接頭的擠壓和卸落設備壓縮而產生的非彈性變形;
(6)支架基礎在受載後的沉陷。
根據混凝土澆注的方式,分為非泵送和泵送混凝土,並規定不同的損耗系數:
F. 鋼筋混凝土路面施工時鋼筋擺放方式
針對你的一系列問題給出以下解析:
1、 首先鋼筋的排列問題,道路的受力鋼筋是垂直於道路,而分布鋼筋平行於道路。
2、受力鋼筋設置於下層,分布鋼筋在上層。
3、問題的第二點理解是錯誤的,35d指的是鋼筋的搭接長度。
4、問題的第三點指的是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對於道路來說,5公分是最小值,施工中是大於它的。
5、問題中的另外一個5公分指的是兩層鋼筋網片之間的垂直距離,施工時用馬凳筋墊起來(提示:馬凳筋在設計圖紙中是不出現的,屬於施工措施)。
6、道路混凝土的標號應該在C30~c50之間,小了不抗壓,容易損壞,太高造價高且脆性大。
鋼筋支架
鋼筋標高採用支架固定,鋼筋支架不僅要能夠保證鋼筋網的穩固,其自身也要足夠穩定,以防攤鋪混凝土時被推倒。
另外,鋼筋支架不得嵌人基層,以避免鋼筋支架阻礙cRcP面板的自由伸縮,或防止面板伸縮造成支架鋼筋破壞基層。為此,採用中16鋼筋彎拉製作成「廳』形,並且高度符合要求的支架。
鋼筋支架橫向間距約為150cm,縱向間距為120Cm,即每隔一根橫向鋼筋下設置支架。施工時將部分鋼筋支架點焊在橫向鋼筋下方,然後將已焊接好的縱向鋼筋綁扎在橫向鋼筋之上,從而形成穩固支撐的鋼筋網。
只點焊部分支架主要原因是:在攤?鋪混凝土時,其它部分的鋼筋網會受到一定的推力,點焊在橫筋上的支架較少,鋼筋網受到基層表面的阻力也較小,比較容易產生滑移,可以避免產生翹曲變形。
實踐證明,該鋼筋支架在攤鋪混凝土時,確保了鋼筋網的穩固定位,而且該支架還具有加工簡便、施工方便、牢固可靠與經濟實用等優點
G. 鋼筋多少米一個搭接
一般10毫米以上鋼筋均為直條供應,6或9米定尺。在混凝土構件內的搭接既要考慮構件的受力性質又要兼顧便於施工綜合設置鋼筋搭接位置。
H. 底板鋼筋綁扎規范
沒有專門的「鋼筋綁扎規范」,只有規范對鋼筋綁扎的要求。在施工規專范里有鋼筋綁扎的屬條文規定,在驗收規范里有鋼筋綁扎的合格標准。
板的鋼筋綁扎要求見GB50666-2011《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規范》5.4.7條1、2、3、4、5各款。以及5.4節相關條文;
板的鋼筋綁扎容許誤差見GB50204-2015《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表5.5.3。
I. 雙向鋼筋支架間距是多少
雙向鋼筋支架間距一般是雙向各1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