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急求。牆下無梁時,板內增加鋼筋的依據
應當有牆下加筋,取個板帶計算一下,既能算出附加鋼筋。板帶寬度=牆後+2板厚。同時要看板的專傳屬力方向,如果牆放在單向板的長向上,那麼板的短跨受力鋼筋應當加強,累死在跨中加了集中力。
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
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
(1)牆下無梁鋼筋怎麼畫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
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註明;鋼筋以盤卷交貨時,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其盤重及盤徑由供需雙方協商規定。
⑵ 牆下無梁時,板內加筋應怎麼畫
見11G101-1第92頁左下角大樣。
⑶ 擋土牆怎麼畫鋼筋
鋼筋混凝土擋土牆,可按剪力牆畫。不是矩形截面,可按異形梁畫。 在鋼筋算量中都按矩形畫。不影響鋼筋量就行。到圖形中必選異型畫。不同的標高,分段畫,分別在屬性里定義標高。那必須按異形梁畫。
擋土牆是指支承路基填土或山坡土體、防止填土或土體變形失穩的構造物。
(3)牆下無梁鋼筋怎麼畫擴展閱讀
擋土牆作用
1、路肩牆或路堤牆設置在高填土路堤或陡坡路堤的下方,可以防止路基邊坡或基地滑動,確保路基穩定,同時可收縮填土坡腳,減少填土數量,減少拆遷和佔地面積,以及保護臨近線路的既有建築物;
2、濱河及水庫路堤,在傍水一側設置擋土牆,可防止水流對路基的沖刷和侵蝕,也是減少壓縮河床或少佔庫容的有效措施;
3、設置在隧道口或明洞口的擋土牆,可縮短隧道或明洞長度,降低工程造價 ;
4、設置在橋梁兩端的擋土牆,作為翼牆或橋台,起著護台及連接路堤的作用;
5、抗滑擋土牆則可用於防止滑坡。
⑷ 牆下無梁時增設鋼筋如何處理
放在下面在上面有牆的地方,板底加筋,增強抗彎性能,一般在結構說明中有說明的。
⑸ 用CAD怎麼畫樑柱板鋼筋圖啊
1、進入相關的窗口來,需要通過梁繪自製來點擊任意截面。
⑹ 魯班鋼筋算量中怎麼布置板加筋,就是隔牆下無梁時需要加筋,該怎麼設置
如果在圖形法裡布置,可以直接在自定義線性構件里新增屬性,名稱改為「板筋加筋2c16」,版在斷權面里把不屬要的鋼筋輸為「0」,在縱向鋼筋里輸入2C16,尺寸直接把寬度改為100或者更小,因為布置在圖形法里,只計算了縱筋的長度。如果還有別的分布筋,可以直接在其他鋼筋里增加,不用自定義圖形,那樣太費時間了。
還有種做法就是在構件法里,新增個文件夾,命名為「板筋加筋」,增加單根鋼筋,為「2c16」,輸入1折,輸入總長度,就可以了,這個總長度需要手工算下。
以上名稱可以任意修改的,只要自己能讓別人看懂就行。
⑺ 填充牆下無框架梁怎麼處理
方法一:
做成分離式條形基礎.優點:簡單易操作;缺點:回填夯實不到位易形成沉降,需要將接縫做成軟連接。線荷載保守一點算0.5*(4+1.5)=2.75T/M,夯填土承載力按6T/M2,則可推算出需設計條基寬0.5M,因此,綜合考慮800寬的鋼筋砼條基好得很了.
方法二:
做成與框架成一整體的梁.優點:沉降縫沒有了,缺點:施工操作程序稍煩瑣.分2種情況:
1、 增加地梁端支座是框架柱:
假設所增地梁240*550,內配3根18(上下同),用140的角鋼寬200通過3根直徑20的膨脹螺栓梅花形對向固定在框架柱上,再將3根18鋼筋與角鋼有效焊接。
荷載較大時,還可用10厚鋼板和60角鋼形成保柱外挑鋼牛腿,然後這部分一起澆灌砼。
2、 增加地梁端支座是梁,即形成T形:
用10厚200寬鋼板包管支撐梁,形成包箍2道,間距100,再通過兩角鋼與包箍焊接,新增梁3根18(上下同)與包箍和角鋼同時有效焊接,最後砼澆灌覆蓋。
遇其他情況可參照執行。其特點是:膨脹螺栓緊固、鋼板包箍、型鋼連接、鋼筋焊接、砼鑿毛、澆新砼。
除上述焊接的方法外,再一就是結合環氧樹脂復合料灌漿,綜合運用,這種方法質量更有保證,但在小項目上、或地點偏僻的地方使用不現實。一是環氧樹脂價格昂貴,其次是施工配比和施工工藝不是專業人員無法完成達到預定的效果。
⑻ 基礎沒有梁的基礎鋼筋怎麼布置,是不是長向鋼筋在
以前施工時一般是基礎短邊方向在外側,就是下層鋼筋短邊在下層,上層鋼筋短邊在上層。現在一般圖紙上有X、Y方向的,未註明時X向的在外側。底筋短向在下,長向在上;麵筋短向在上,長向在下;無梁筏板基礎底板鋼筋先把鋼筋直徑大的或板塊跨度小的鋼筋,布置在貼近保護層,具體方法如下:現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鋼筋短跨在上,長跨在下。街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焊接接頭位置要保證50%的截面比例。建議採用上下上層配筋的。因為樓板厚度大的情況下,通長從設計的時候要考慮上部跨中負彎矩的作用,雖然理論上沒有跨中負彎矩,但是考慮現場的施工實際情況(支模、施工時人為因素等等),上部也有配置鋼筋。布置雙向鋼筋的時候,短跨是計算跨度,也就是主受力方向,也要取決於板的長寬比,當長寬比接近於1:1的時候,雙向配筋是差不多的,因此主受力筋應當配置在外側。澆板的下部鋼筋短跨在下,長跨在上。上部鋼筋短跨在上,長跨在下。街頭位置上部鋼筋在跨中1/3處,也可以搭接。下部鋼筋下支座處1/3,下部鋼筋也可以錨固入梁內並滿足錨固長度。根據受力特點,應該是短方向受力較大,對板下部受力筋來講應放在下邊,長邊方向受相對較小,應放在上邊;上層筋相反短邊放在上邊,長邊放在下邊。筏板基礎的鋼筋布置: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筏板基礎由底板、梁等整體組成。建築物荷載較大,地基承載力較弱,常採用砼底板,承受建築物荷載,形成筏基,其整體性好,能很好的抵抗地基不均勻沉降。筏板基礎分為平板式筏基和梁板式筏基,平板式筏基支持局部加厚筏板類型;梁板式筏基支持肋樑上平及下平兩種形式。一般說來地基承載力不均勻或者地基軟弱的時候用筏板型基礎。而且筏板型基礎埋深比較淺,甚至可以做不埋深式基礎。不可,這不是條形基礎
⑼ 請教各位老師,無梁板怎麼布置鋼筋
無梁板中跨中板帶與柱上板帶鋼筋搭接:柱帽視為柱上板帶的支座;柱上板帶視為跨中專板帶屬的支座。搭接可以焊接,單面焊、雙面焊、同心焊接這些適用於橫向構件的焊接方法。但要考慮搭接百分率,如果無法避免要符合JGJ107-2010《鋼筋焊接技術規程》的要求,適當提高接頭等級。
⑽ 在廣聯達中牆下未設梁時均在板底加鋼筋怎麼處理
1、用自定義線;
2、用圈樑,圈樑高度可以按板厚(鋼筋在側面鋼筋中輸入),可以智能布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