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人防牆條形基礎有三層配筋廣聯達怎麼畫
水平鋼筋 格式1:【(排數)】<級別><直徑><間距>【[布置范圍]】; 1、常規格式:(2)B12@100; 2、左右側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但配筋間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計算時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1/2間距; 4、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且各種配筋間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計算時第一種鋼筋信息距邊一個起步距離,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本鋼筋信息1/2間距; 5、每排各種配筋信息的布置范圍由設計指定:(1)B12@100[1500]/(1)B14@100[1300]+(1)B12@100[1500]/(1)B14@100[1300]; 說明 1、排數沒有輸入時默認為2;不同排數的鋼筋信息用「+」連接;當用「+」連接時則表示水平鋼筋從左側到右側的順序布置。 2、同排存在不同的鋼筋信息用「/」隔開;此時當間距後面帶「[]」,且括弧內必須輸入數值,則表示鋼筋信息從下之上依次布置,括弧內的數值表示該水平筋布置的范圍高度; 3、加號之間輸入了不同的排數時,取第一個鋼筋信息的排數信息; 垂直鋼筋 格式1:【*】【(排數)】<級別><直徑><間距> 1、常規格式:(2)B12@100; 或*(1)B12@200+(1)B14@200;輸入「*」時表示該排垂直筋在本層錨固計算,未輸入「*」時表示該排縱筋連續伸入上層。 2、左右側不同配筋形式:(1)B14@100+(1)B12@100; 3、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但配筋間距相同:(1)B12/(1)B14@100+(1)B12/B10@100;計算時按插空放置的方式排列,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1/2間距; 4、每排鋼筋中有多種鋼筋信息且各種配筋間距不同:(1)B12@200/(1)B14@100+(1)B12@100/B10@200;計算時第一種鋼筋信息距邊一個起步距離,第二種鋼筋信息距邊的距離為起步距離加上本鋼筋信息1/2間距; 說明 1、排數沒有輸入時默認為2;不同排數的鋼筋信息用「+」連接;當用「+」連接時則表示垂直鋼筋從左側到右側的順序布置。
❷ 條基如何擺放鋼筋
根據《建築地基基礎設計規范》GB50007-2011有梁條基中一般短方向的為主受力筋,短向鋼筋(與梁垂直的)放最底下,長向鋼筋放上;無梁條基中有的長方向的為主受力筋,也有的短向鋼筋為主受力筋,這個是設計根據基礎長度、受力情況來定,施工中按粗的鋼筋放下,細的放上的原則就行。
構造鋼筋的類型有:分布筋,構造腰筋,架立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鋼筋,板角的附加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抗扭鋼筋的搭接為Ll或者Lle(抗震),其錨固長度與方式同框架梁下部縱筋,構造鋼筋錨固和搭接均取15d計算,在16G101-1中,規定梁的腹板hw大於等於(450)MM時,須配置縱向構造鋼筋。當梁寬350時,拉筋直徑為(6)MM。拉筋間距為(非加密間距的兩倍)。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❸ 條形基礎在廣聯達鋼筋算量里怎麼畫
首先,需要定義構件
1、根據圖紙:在基礎欄裡面——新建條形基礎=》建立基礎單元(好幾種,一般都是用參數化的)
(如果一個基礎單元不能滿足的話,可建立多個基礎單元,我做過一個鋼結構的杯型基礎,最多做過四合一的)
2、調整條基屬性:調整基礎底標高、偏軸等參數
3、調整條基單元屬性:調整尺寸、配筋、其他鋼筋等參數
構件定義完成之後,就可以繪制了,形式是多樣的,根據個人習慣或者統籌方法確定方式:
1、最原始的:對比藍圖畫:直線==》起點==》重點==》右鍵確定
2、描圖:導入Cad之後,把條基外輪廓顯示出來,其他隱藏了,之後比著描圖
3、智能布置:按照已經布置好的構件進行關聯布置,比如牆、基礎梁。。。等:智能布置==》牆、梁選擇==》選擇圖上的牆、梁==》右鍵確定
4、鏡像、復制、塊存、塊取等等編輯的方式進行布置
值得說的是,在智能布置的時候可以使用批量選擇功能:F3,比如我可以把條基1布置到基礎梁1的位置上,就用:智能布置==》選擇梁==》F3批量選擇基礎梁==》勾選基礎梁1==》右鍵確定
還有一些技巧,一時說不全,總之軟體很靈活,不要被視頻講座教科書所限制,要找到對有利於工作有利於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❹ 如圖,基礎頂部的鋼筋如何布置(廣聯達)
橫向直徑10的鋼筋間距150mm
縱向直徑8的鋼筋間距250mm
❺ 廣聯達條形基礎怎麼布置鋼筋
這樣的大樣不會比手算快多少。雙筏板繪制,牆體剪力牆。注意校對根數。16的說版大不大說小也不小的,誤差權不要超過3根,當然0根最好。尤其是貼著筏板上表面的那兩個剪力牆水平筋和高低筏板相交處角上的那根。如果你手算鋼筋不會的吧,那就洗洗睡吧。算出來肯定是錯的。別忘記撐筋。1號2號鋼筋彎折長度軟體都要改過。剪力牆水平筋校對下,估計是向上取整+0,基礎內2根設置。把剪力牆在筏板邊的起步距離改了0.筏板這一塊看下側面的3根對不對。
❻ 廣聯達鋼筋算量,條形基礎要怎麼設置像我給出來的圖,樑上面的鋼筋在條形基礎定義的時候怎麼填
梁用基礎梁定義,畫到圖中即可。條形基礎里只定義第一個圖的鋼筋就可以。到圖形中後,他們有扣減關系,砼量是不會少算的。
❼ 廣聯達鋼筋算量中,如下圖條基鋼筋怎麼布置
有梁式條基可以用基礎梁和條基組合來畫。這樣就可以布置全鋼筋了(注意梁及條基鋼筋的根數)。導到圖形後,再修改條基的屬性,將基礎梁刪除。
❽ 廣聯達獨立基礎的上部附加鋼筋怎麼布置
上下部鋼筋連接。
如果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長度相等,那麼在建獨立基礎單元時在橫向鋼筋和縱向鋼筋里用+連接下部鋼筋和上部鋼筋即可。
廣聯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立足建築業,圍繞工程項目的全生命周期,為客戶提供數字化軟硬體產品、解決方案及相關服務。
❾ 廣聯達條基怎麼畫
問題一:廣聯達這個條基怎麼繪制 20分 那是基礎底板(筏板)的一部分,不算條基,圖紙那麼說而已,2塊不一樣厚的筏板拼在一起畫,修改變截面
問題二:廣聯達條形基礎怎麼畫。如圖, 步驟:1在導航欄(左側)找到基礎選項,在基礎中找到條形基礎,選中,然後在工具欄中點擊「定義」。2在定義條形基礎里,選擇新建階形條基。3在階形條基中找到不等高的階形條基。4輸入你這個圖紙上相對應的數字和信息。
希望能幫到你,望採納。謝謝。
問題三:在廣聯達上這種區域條基怎麼畫? 用條基異形啊
問題四:廣聯達異形條基怎麼畫 德瑪西亞!!
問題五:條形基礎在廣聯達鋼筋算量里怎麼畫 首先,需要定義構件
1、根據圖紙:在基礎欄裡面――新建條形基礎=》建立基礎單元(好幾種,一般都是用參數化的)
(如果一個基礎單元不能滿足的話,可建立多個基礎單元,我做過一個鋼結構的杯型基礎,最多做過四合一的)
2、調整條基屬性:調整基礎底標高、偏軸等參數
3、調整條基單元屬性:調整尺寸、配筋、其他鋼筋等參數
構件定義完成之後,就可以繪制了,形式是多樣的,根據個人習慣或者統籌方法確定方式:
1、最原始的:對比藍圖畫:直線==》起點==》重點==》右鍵確定
2、描圖:導入Cad之後,把條基外輪廓顯示出來,其他隱藏了,之後比著描圖
3、智能布置:按照已經布置好的構件進行關聯布置,比如牆、基礎梁。。。等:智能布置==》牆、梁選擇==》選擇圖上的牆、梁==》右鍵確定
4、鏡像、復制、塊存、塊取等等編輯的方式進行布置
值得說的是,在智能布置的時候可以使用批量選擇功能:F3,比如我可以把條基1布置到基礎梁1的位置上,就用:智能布置==》選擇梁==》F3批量選擇基礎梁==》勾選基礎梁1==》右鍵確定
還有一些技巧,一時說不全,總之軟體很靈活,不要被視頻講座教科書所限制,要找到對有利於工作有利於自己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問題六:廣聯達 條形基礎怎麼畫 15分 定義異性條基,用異性畫
問題七:廣聯達異性條形基礎怎麼畫??? 這個是平面吧,平面看不是異性,你應該弄截面,如果截面是異性,在廣聯達條基定義裡面有異形條基單元
問題八:為啥用廣聯達畫的條基在軸線下方? 那是因為你的樓層表中基礎底標高比你畫的條基頂標高要高就會出現這個情況。這個是正常的,只要你的條基標高設置對了,樓層層高沒錯就沒有問題的
問題九:求大神告知,這個圖紙中的是柱下交叉條形基礎嗎?在廣聯達圖形算量軟體中怎樣畫呢?是用條形基礎畫 這種是帶型基層 (也就是條形基礎) 用條基話 定義好截面尺寸 按軸網畫就可以了(條基層上應該地梁注意下) 不懂再問
問題十:廣聯達鋼筋算量中,如下圖條基鋼筋怎麼布置? 有梁式條基可以用基礎梁和條基組合來畫。這樣就可以布置龔鋼筋了(注意梁及條基鋼筋的根數)。導到圖形後,再修改條基的屬性,將基礎梁刪除。
❿ 廣聯達條基附加鋼筋怎麼布置
若附加箍筋為在柱/梁等圖元相交位置,梁兩側設置附加的幾根箍筋,和次梁加筋的形式類似,可以在梁平法表格中次梁加筋位置輸入。若附加箍筋為其它形式,在【屬性列表】---鋼筋業務屬性---【其它箍筋】中輸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