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求鋼筋箍筋單肢箍、雙肢箍、四肢箍照片
拓展來資料
箍筋:用來滿足源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
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
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
8mm。
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
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
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製作要求:用光圓鋼筋製成的箍筋,其末端應有彎鉤(半圓形、直角形或斜彎鉤)。彎鉤的彎
曲內直徑應大於受力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 2.5倍。對一般結構,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不
應小於90°,彎鉤平直部分的長度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圓形箍筋的接頭必須釆用焊接,焊接長度不應小於10倍箍筋直
徑;矩形箍筋端部應有135°彎鉤,彎鉤伸入核心混凝土的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20cm。
『貳』 鋼筋箍圈由哪些類型
你說的是箍筋吧,有普通箍,復合箍,螺旋箍,復合螺旋箍,連續復合螺旋箍。
普通箍專:單個屬矩形或單個圓形箍;
螺旋箍:單個連續螺旋箍:
復合箍:由矩形、多邊形、圓形箍或拉筋組成的箍筋;
復合螺旋箍:由螺旋箍與矩形、多邊形、圓形箍或拉筋組成的箍筋;
連續復合螺旋箍:全部螺旋箍由一根鋼筋加工而成的箍筋。
『叄』 梁鋼筋有哪些種類
梁內的鋼筋有以下幾種類型的鋼筋:
1、縱向的受力鋼筋:當是簡支梁時,縱向的受力鋼筋在梁的下部,作用是承受因梁的正彎矩而引起的梁下部受拉。懸挑梁則該鋼筋應配置在梁的上部。
2、縱向架立鋼筋:梁的形體一般為矩形,當然其他異形梁也很多。但無論哪種截面幾何圖形,總需要用鋼筋骨架來控制住截面形狀,因此架立鋼筋的作用就是:起形成梁截面幾何形狀的作用。
3、縱向彎起鋼筋:在縱向鋼筋中往往還有彎起鋼筋,但不是所有的梁都有,只有在梁內剪力較大時才需要配置彎起鋼筋。梁內的彎起鋼筋也稱為腹筋,其作用是承受和抵抗梁內剪應力。
4、箍筋:梁內的鋼筋除了縱向鋼筋外,還需要箍筋。箍筋有開口箍筋和閉口箍筋兩種,以閉口箍筋為主,尤其有一定抗震要求的,開口箍筋是禁止使用的。箍筋的作用是:1、架立縱向鋼筋,使縱向鋼筋在箍筋的架立下形成鋼筋骨架;2、箍筋也是腹筋,來承受梁內剪應力。
當然有些幾何尺寸較大的梁內還會配置一定數量的腰筋、拉筋等等,這些都是梁內的構造鋼筋。
具體要多與工程接觸,多到工程上去看看,就很快能夠弄清楚的了。僅憑我在網上這樣給你做出的回答,弄不好還是雲里霧里的搞不清楚。
『肆』 箍筋類型有哪些
我只知道有環箍、套箍,半邊箍環箍:
閉合箍,一般都是四邊形,閉合長度加鋼筋頭各留出彎勾長度(直徑<=8毫米的彎勾長度是50毫米,直徑大於8毫米的彎勾長度是鋼筋直徑的5倍)
套箍:兩個以上的閉合箍筋相互套起來合成一個大的環箍(嵌套位置以受力筋錯開)
半邊箍:由於結構尺寸太大,因環箍的作用起不到環箍效果,因此就可以採用化整為零的辦法,將主筋一部分一部分獨立箍,然後形成一個大的閉合箍;這種方法箍筋的長度分一邊、兩邊、三邊,再加上兩彎勾。
『伍』 圖片下面的異形鋼筋的名詞叫什麼,求解答。
這是懸挑梁,上面的叫壓筋,下面的叫法很多,有紅旗筋,牛腿筋。圖集上就是懸挑樑上部縱筋
『陸』 鋼筋箍筋里,什麼叫二股箍
箍筋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凝土版使其共同工作,此權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構件(梁或者柱)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常見的箍筋有單肢箍筋(又叫拉鉤)、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異形箍筋、圓形箍筋和螺旋箍筋(常用於樁)等。
『柒』 箍筋有哪些類型
鋼筋箍筋類型有幾種;鋼筋箍筋彎鉤部分分為兩種形式一種為90度彎鉤, 一種為135度彎鉤,鋼筋箍筋類型有焊接封閉型 、搭接封閉型 ; 可選用90度彎鉤 、 也可選用135度彎鉤。開口型 ; 選用135度彎鉤。 形狀多種多樣;圓形、矩形、多邊形、異形組合型、 單肢箍筋、多肢箍筋
箍筋,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捌』 異形鋼筋是指什麼鋼筋
對任一投影面的投影,都不會顯示成直線段的鋼筋形式.
『玖』 異形柱箍筋有什麼要求
異形柱結構特點
1、由於截面的這種特殊性,使得牆肢平面內外兩個方向剛度對比相差較大,導致各向剛度不一致,其各向承載能力也有較大差異;
2、對於長柱(H/h>4)可以不考慮剪切變形的影響,控制軸壓比較小時,受力明確,變形能力較好。而對短柱(H/h<4),剪切變形佔有相當比例,構件變形能力下降。異形柱通常在短柱范圍,且屬薄壁構件,即使發生延性的彎曲形破壞,也因截面曲率M/EI或εcu/χ(εcu為砼的極限壓應變,χ為截面受壓區高度)較小,使彎曲變形性能有限,延性較差;
3、異形柱由於是多肢的,其剪切中心往往在平面范圍之外,受力時要靠各柱肢交點處核心砼協調變形和內力,這種變形協調使各柱肢內存在相當大的翹曲應力和剪應力,而該剪應力的存在,使柱肢易先出現裂縫,也使得各肢的核心砼處於三向剪力狀態,它使得異形柱較普通截面柱變形能力低,脆性破壞明顯;
4、特別是異形柱不同於矩形柱,它存在著單純翼緣柱肢受壓的情況,其延性更差。由國內外大量的試驗資料和理論分析[2],異形柱的破壞形態為:彎曲破壞、小偏壓破壞、壓剪破壞等,影響其破壞形態的因素有:荷載角、軸壓比、柱凈高與截面肢長比(剪跨比),配箍率以及箍筋間距S與縱筋直徑D的比值等。由於其受力性能的復雜,設計中必須通過可靠的計算和必要的構造措施來保證其強度和延性。
02
異形柱結構適用條件
1、居住建築(住宅及宿舍);
2、抗震設防烈度為7度(0.10g及0.15g)和8度(0.20g,I、II、III類場地);
3、柱網尺寸不宜大於6.6m;
4、房屋總高度的限制。
03
異形柱結構的平面布置
1、在異形柱結構的一個獨立結構單元內,宜使結構平面形狀簡單、規則,剛度和承載力分布均勻。
2、結構平面布置應減小扭轉效應的不利影響。在考慮偶然偏心影響的地震作用下,樓層豎向構件的最大水平位移和層間位移分別不宜大於該樓層兩端相應平均值的1.2倍,不應大於該樓層兩端相應平均值的1.4倍。結構扭轉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t與平動為主的第一自振周期T1之比不應大於0.85。
3、異形柱框架結構和異形柱框架-剪力牆結構均應設計成雙向抗側力結構體系。
4、異形柱結構的框架縱橫柱網軸線宜對齊拉通;異形柱肢截面厚度中線與梁及剪力牆中線宜對齊重合。
5、異形柱結構不應用於單跨框架結構。
04
異形柱結構的豎向布置
1、結構豎向抗側力構件宜上下連續貫通。
2、異形柱結構的側向剛度沿豎向宜均勻分布,樓層側向剛度不宜小於相鄰上部樓層側向剛度的75%,或其上相鄰三層剛度平均值的85%。
3、樓層抗側力結構的受剪承載力不宜小於其上一層受剪承載力的85%,不應小於其上一層受剪承載力的70%。
4、異形柱框架不應採用樓層錯層的設計方案。
5、異形柱不宜在樓層半層處單面設置挑梁。
05
異形柱結構應按下列原則考慮地震作用
1、抗側力結構正交布置時,應允許在結構兩個主軸方向分別考慮水平地震作用。
2、有斜交抗側力構件的結構,當相交角度大於15度時,應分別計算各抗側力構件方向的水平地震作用。
3、質量與剛度明顯不對稱、不均勻的結構,應計入雙向水平地震作用下的扭轉影響;其他情況,應允許採用調整地震作用效應的方法計入扭轉影響。
06
應根據不同情況,分別採用下列地震作用計算方法
1、異形柱結構宜採用振型分解反應譜法,當質量和剛度不對稱、不均勻時應採用考慮扭轉耦聯振動影響的振型分解反應譜法。
2、高度不超過40m,以剪切變形為豬,且質量與剛度沿高度分布較均勻的異形柱結構,可採用底部剪力法。
07
異形柱結構構造做法
1、異形柱截面各肢肢高與肢厚之比不應大於4,且肢厚不應小於200mm,肢高不應小於500mm。
2、框架梁截面高度Hb可按(1/10~1/15)L b確定(Lb為計算跨度),且不應小於 400mm.梁的截面寬度Bb不宜小於1/4Hb及200mm。
3、異形柱的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小於C25和不大於C50,這是由於異形柱截面尺寸薄,混凝土強度等級小於C25的話可能達不到其與鋼筋之間保證粘結的要求。強度等級為C50以上的異形柱構件及結構科學研究相對較少,還不足以行成編制規程條文的基礎,所以這次規程未列入。
4、異形柱截面上受力縱筋的位置如下圖所示。試驗和模擬計算表明這些位置上的縱筋均發揮大的作用,特別是當軸壓較大時處於各肢內折角處的縱筋的作用不容忽視,一定要作為受力筋處理。
5、異形柱結構框架梁截面高度抗震設計時不應小於400mm
08
異形柱結構設計時應注意的問題
1、異形框架的計算
由於其截面的特殊性,在柱截面對稱軸內受水平力作用時,彈性分析計算其翹曲應力很小,此時如同承受水平力的偏壓構件,仍可按平截面假定分析,按砼設計規范計算,特別是在框——剪,框——筒結構中,對6度及其以下烈度區的Ⅰ、Ⅱ類場地,框架柱只承擔水平風載的一小部分,如按一般偏壓柱計算,誤差較小。此時異形柱可用等剛度等面積代換成矩形柱後由程序進行整體分析。而在水平力較大,且水平力作用在非主軸方向,則翹曲應力不容忽視,按平截面假定誤差較大,則應對異形柱框架結構進行有限元分析,決定內力和配筋位置及大小。在進行內力計算和配筋計算時,宜選用帶有異形柱計算功能的計算軟體。現在有一些軟體沒有異形柱截面形式,如要用它進行計算,要先進行等剛度等面積換算成矩形柱,進行整體分析,得到雙向內力後再進行異形柱的截面設計,其工作量相當大,且截面設計的可靠性不高。目前,國內可直接進行異形柱截面內力計算和截面設計的軟體有建研院的TAT、SATWE程序,廣東省建院的SS、SSW程序以及天津大學的鋼筋砼異形柱結構配筋計算程序CRSC。這些程序均用數值積分法進行正截面配筋設計,准確性較高,經過大量工程校算,能有效地滿足結構安全性要求。
『拾』 怎樣分辨柱箍筋肢數
箍筋的作用主要是用來滿足斜截面抗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凝土回使其共同工作答,此外,用來固定主鋼筋的位置而使構件(梁或者柱)內各種鋼筋構成鋼筋骨架的鋼筋。常見的箍筋有單肢箍筋(又叫拉鉤)、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異形箍筋、圓形箍筋和螺旋箍筋(常用於樁)等。
在鋼筋工程中,以梁斷面鋼筋為例,箍筋的每一個立邊叫作一個肢,一個立邊的箍筋稱為單肢箍,閉合矩形的箍筋因為有兩個立邊,稱為雙肢箍,由兩個雙肢箍筋組合而成的一組箍筋稱為四肢箍,除此而外,還有用3個雙肢箍組成的六肢箍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