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構造柱鋼筋常見問題
構造柱鋼筋常見問題:
一:構造柱主筋錯位。
出現這種情況的原因在於在澆築圈樑和混凝土時,構造柱主筋統一移位.其次構造柱端部箍筋和密區露箍或未綁紮好,特別是在圈樑處,主筋不到位,成捆狀.從而導致錯位.
二:構造柱混凝土有蜂窩、孔洞及露鋼筋等
模板與牆體接觸面不嚴密而漏漿或者混凝土配料中粗骨料粒徑過大,砂率偏低以及水灰比過大,這樣一方面降低了房屋的整體性以及構造柱的承載能力,另一方面是鋼筋的加速腐蝕,影響建築物的耐久性.
三:尺寸把握不到位。
比如放線時,軸線的移位,馬牙槎不垂直,施工時未吊鉛垂線等一些原因,最終導致了整體數據出現偏差.
四:鋼筋捆綁不夠扎實緊湊。
有些建築人員對施工規范認識不夠,出現主筋搭接不夠、錨固不夠.箍筋加密區不夠高,特別是在圈樑處不進行綁箍筋.支模前未校正箍筋,致使箍筋成束、松動等.在此過程中,每一步驟都要切實把握好,一定確保整體質量的嚴密性,不可以大意,不能出現一點細節上的問題,從而保證了整體的協調安全性。
㈡ 底排未伸入柱的鋼筋稱什麼鋼筋
未伸入支座的梁下部縱向鋼筋稱不伸入支座的鋼筋。
㈢ 柱子上露出幾根鋼筋,這樣的鋼筋有沒有什麼叫法,叫什麼什麼筋的,這樣的做法叫什麼,這樣的目的和作用是
這都是圈樑的鋼筋,後植筋做的,主要是增加砌體的抗震構造。不過你們沒有砌體沒有放拉結筋。
㈣ 柱子裡面的鋼筋為什麼參差不齊
這樣可以增大混泥土與鋼筋的摩擦 使其更堅固 耐用 不滑落
㈤ 柱鋼筋間距不均勻對質量有什麼影響
1:受力不均勻
2:影響上層的柱鋼筋
㈥ 框架柱角部的四根鋼筋叫角筋那麼角筋之間的鋼筋專業術語或施工現場用語叫什麼
框架柱角部的四根鋼筋叫角筋那麼角筋之間的鋼筋專業術語或施工現場用語:一般叫做側面鋼筋或者叫做B邊(柱截面寬底)鋼筋,H(柱截面高度)邊鋼筋,還有的叫做X邊側面鋼筋,Y邊鍘面鋼筋。
㈦ 地樑上部鋼筋中間加了一個不貫通的鋼筋叫什麼,在柱堆上
支座負筋。一排在三分之一處截斷,二排在四分之一處截斷。相對於一跨來說的。
㈧ 鋼筋梁的上下鐵 柱子豎筋 ... 都叫縱筋鋼筋中竟什麼部位的鋼筋稱縱筋具體解釋下 現在我對這個有點迷糊
對於豎向構件如柱、牆,豎著的鋼筋叫縱筋;對於梁,順著梁長方向的鋼筋就是縱筋。過去俗稱為主筋,不認識箍筋的重要性,這種說法不妥當,現在正名為縱筋或叫縱向鋼筋。在結構專業里,柱子、梁的箍筋都叫橫向鋼筋。
㈨ 房建柱子上的鋼筋為什麼長短不齊
故意的 長短一樣就會出現幾根鋼筋斷口平齊需要焊接的地方 這種地方因為是後天焊接的,力學性能不好!如果一樣長這個地方幾根鋼筋都是焊接的 容易斷裂啊
㈩ 鋼筋工程中採用並筋是什麼意思
並筋,又叫「鋼復筋制束」,當構件中需要擺放的普通鋼筋數量太多,按常規的布筋方法無法滿足鋼筋間距的要求,引起設計與施工困難,或因大直徑鋼筋規格不齊,無法滿足配筋需求時,可採用並筋方式,將二、三根鋼筋捆綁成柬。
等效鋼筋的等效直徑應按截面面積相等的原則換算確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的條文說明說:相同直徑的二並筋等效直徑可取為1.41倍單根鋼筋直徑;三並筋等效直徑可取為1.73倍單根鋼筋直徑。
二並筋可按縱向或橫向的方式布置;三並筋宜按品字形布置,並均按並筋的重心作為等效鋼筋的重心。
(10)柱鋼筋不齊叫什麼擴展閱讀
並筋的相關規范
柱子的並筋說明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里有提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中:
1、並筋指為解決無法獲得足夠直徑鋼筋及配筋密集引起設計、施工的困難,將幾根鋼筋並在一起的布置方式。也指用此種布置方式布置的鋼筋束。
2、對適用於並筋的鋼筋最大直徑及鋼筋數量進行了限制:
直徑28mm及以下的鋼筋並筋數量不應超過3根;
直徑32mm的鋼筋並筋數量宜為2根;
直徑36mm及以上的鋼筋不應採用並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