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板內鋼筋間距
1、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當板厚不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200;當板厚大於150mm時不宜大於板版厚的1.5倍,且不宜大於250mm。
2、板中的權受力鋼筋間距不應小於70mm,當板厚≤150mm,不宜大於200mm,當板厚>150mm,不宜大於1.5h,且不宜大於300mm,由板中伸入支座的下部鋼筋,其間距不應大於400mm。
(1)鋼筋間距標准距離是多少擴展閱讀:
板內鋼筋分布筋的出現的位置:
1、出現在單向板中,布置在受力鋼筋的上部,屬於構造鋼筋。(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和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為構造鋼筋。)
2、板的上部的鋼筋,放在最上面的就是受力筋,抵抗負彎矩的,之下的就是分布筋!正彎矩筋布置在下的鋼筋為受力筋,在之上垂直分布的鋼筋為分布筋,­負彎矩筋(如懸挑板 )相反,在下的鋼筋為分布筋,在之上的鋼筋為受力筋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分布筋
② 鋼筋之間最小間距值是多少
最小間距是25且不小於鋼筋直徑。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內變形鋼筋是表面帶容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
鋼筋的綁扎應該符合以下的規定:
1.鋼筋的交點須用鐵絲扎牢;
2.板和牆的鋼筋網片,另須在中間部分的相交點可相間隔交錯的扎牢,但要保證受力鋼筋不發生位移。雙向受力鋼筋網片,須全部扎牢;
3.梁和柱的鋼筋,除了設計有要求外,箍筋應於受力筋垂直設置。
4.板、次梁與主梁交叉處、板的鋼筋在上,次梁鋼筋居中,主梁的鋼筋在下;當有圈樑或墊梁時,主梁的鋼筋在上。
③ 混凝土樓板的鋼筋直徑和間距分別是多少
間距300毫米,直徑10毫米。
負筋長度1M。分布筋6個的一級鋼就好,板厚不應小於120;扣筋8個或10個的三級鋼間距150左右.2米 ,間距200MM這個是雙向板。
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
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3)鋼筋間距標准距離是多少擴展閱讀
1、板式樓板:單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大於2,板內受力鋼筋沿短邊方向布置,板的長邊承擔板的荷載。
雙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不大於2,荷載沿雙向傳遞,短邊方向內力較大,長邊方向內力較小,受力主筋平行於短邊並擺在下面。 板式樓板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20mm,經濟跨度在 3000mm之內。適用於小跨度房間,如走廊、廁所和廚房等。
2、肋形樓板:樓板內設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間布置,次梁與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擱置在次樑上,次梁擱置在主樑上,主梁擱置在牆或柱上,所以板內荷載通過梁傳至牆或者柱子上適用於廠房等大開間房間。
3、井字樓板:縱梁和橫梁同時承擔著由板傳下來的荷載一般為6~10m,板厚為70~80mm井格邊長一般在2.5m之內常用於跨度為10m左右、長短邊之比小於1.5的公共建築的門廳、大廳。
④ 建房子鋼筋之間的距離一般是多寬為准確
問題太泛了,我只能告訴你施工時大概的鋼筋間距范圍。
板鋼筋一般100mm~200mm。若板厚大於150mm時,最大間距為1.5h和250mm。
樑上縱筋最小間距30mm和1.5d,下縱筋最小間距25mm和1d,最大間距一般200mm。
柱縱筋50mm~300mm。
牆分布筋100mm~250mm。
具體情況應以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抗震規范、高規這三本為准。
⑤ 樓頂澆築鋼筋間距是多少
樓板鋼筋之間的間距不能夠小於70毫米,當樓板的厚度小於150毫米的時候,間距最好不要大於200毫米,當樓板的厚度大於150毫米的時候,間距最好不要大於250毫米。所以在設置間距的時候,也是需要結合實際情況來進行的。
市場上出售的樓板類型也是比較多的,不同的樓板厚度是不一樣的,所以在設置鋼筋間距的時候也有一定的要求。
簡介
1、常規使用的鋼筋都是三級鋼,鋼筋的直徑為8毫米,同時在設置鋼筋間距的時候一般不會大於200毫米。
2、同時在選擇板筋的時候,也是需要選擇梁筋的。如果使用的是300毫米×300毫米的常規量,那麼可以選擇直徑為12毫米的三級鋼,並且在進行製作的時候,需要選擇4根主筋,鋼筋固定的間距最好不要超過200毫米。
⑥ 澆樓板的鋼筋間距是多少該用多粗的
樓板的鋼筋間距一般是100毫米到200毫米,不能太大,大了樓板容易出現裂縫。鋼筋直徑是6毫米到12毫米為宜。
樓板的鋼筋間距和直徑要根據房間跨度、荷載等計算確定。
⑦ 現澆樓板鋼筋用多大的鋼筋間距多少
現澆樓板鋼筋和鋼筋間距分析如下:
(1)板中受力鋼筋的常用直徑:板厚h<100mm時為6~8mmm;h=100~150mm時為8~12mm;h>150mm時為12~16mm;採用現澆板時受力鋼筋不應小於6mm,預制板時不應小於4mm。
(2)板中受力鋼筋的間距,一般不小於70mm,當板厚h≤150mm時間距不宜大於200mm,當h>150mm時不宜大於於1.5h或250mm。板中受力鋼筋一般距牆邊或梁邊50mm開始配置。
(1)板式樓板:(1) 單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大於2,板內受力鋼筋沿短邊方向布置,板的長邊承擔板的荷載(2) 雙向板:板的長邊與短邊之比不大於2,荷載沿雙向傳遞,短邊方向內力較大,長邊方向內力較小,受力主筋平行於短邊並擺在下面 (3) 板式樓板的厚度一般不超過120mm,經濟跨度在 3000mm之內(4) 適用於小跨度房間,如走廊、廁所和廚房等。
(2)肋形樓板:樓板內設置梁,梁有主梁和次梁,主梁沿房間布置,次梁與主梁一般垂直相交,板擱置在次樑上,次梁擱置在主樑上,主梁擱置在牆或柱上,所以板內荷載通過梁傳至牆或者柱子上適用於廠房等大開間房間。
(3)井字樓板:(1)縱梁和橫梁同時承擔著由板傳下來的荷載(2) 一般為6~10m,板厚為70~80mm井格邊長一般在2.5m之內(3) 常用於跨度為10m左右、長短邊之比小於1.5的公共建築的門廳、大廳。
(4)無梁樓板:柱網一般布置為正方形或矩形,柱距以6m左右較為經濟。為減少板跨,改善板的受力條件和加強柱對板的支承作用,一般在柱的頂部設柱帽或托板。由於其板跨較大,板厚不宜小於120mm,一般為160~200mm。適宜於活荷載較大的商店、倉庫、展覽館等建築。
(5)壓型鋼板組合樓板:壓型鋼板起到現澆混凝土的永久模板作用;同時板上的肋條能與混凝土共同工作,可以簡化施工程序,加快施工速度;並且具有剛度大、整體性好的優點;同時還可以利用壓型鋼板肋間空間敷設電力或通訊管線適用於需有較大的空間的高、多層民用建築及大跨度工業廠房中。
⑧ 鋼筋之間的間距是多少
柱的縱向鋼筋凈距(不是間距哈),不得小於50mm;
梁的縱向鋼筋凈距:上部不得小內於30mm、下容部不得小於25mm且不得小於鋼筋直徑、下部的上排凈距不得小於下排凈距的兩倍;上下排的凈距不得小於25mm。
見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