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叫鋼筋馬凳,有什麼作用
指在工程施工中,臨時用於站人放料的凳子。
馬凳在鋼筋混凝土構件中,是必不可少的工件之一,特別是懸挑板,如陽台、雨蓬,受力鋼筋在上部,呈懸浮狀態,工人操作務必要在上面踩踏,最容易把受力鋼筋踩到下面而失去抗拉作用,無數陽台雨蓬坍塌事件都是由此造成。
為了保證懸挑構件的施工質量,馬凳的作用絕對不可輕視,施工中,在懸挑部位的根部墊上馬凳,使受力縱筋的位置穩固,就不會出現質量事故。
在現澆板中,有許多支座上部鋼筋都處於漂浮狀態,這些受力鋼筋的位置決定了構件的承載能力,而保證上部受力縱筋的位置,全靠馬凳來架起並固定。
(1)什麼是板面鋼筋馬凳擴展閱讀
大型筏板基礎中措施鋼筋不一定採用馬鐙鋼筋而往往採用鋼支架形式,支架必須經過計算才能確定它的規格和間距,才能確保支架的穩定性和承載力。在確定支架的荷載時除計算上部鋼筋荷載外考慮施工荷載。
支架立柱間距一般為1500MM,在立柱上只需設置一個方向的通長角鐵,這個方向應該是與上部鋼筋最下一皮鋼筋垂直,間距一般為2000mm。
除此之外還要用斜撐焊接。支架的設計應該要有計算式,經過審批才能施工,不能只憑經驗,支架規格、間距過小造成浪費,支架規格、間距過大可能造成基礎鋼筋整體塌陷嚴重後果。
Ⅱ 鋼筋工程的馬蹬筋是什麼意思需要焊接
馬凳筋,即馬凳鋼筋,施工術語。它的形狀象凳子故俗稱馬凳,也內稱撐筋。用於上容下兩層板鋼筋中間,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
馬蹬筋是撐起板筋的分布筋,其主要作用是支撐在板的上皮和下皮鋼筋間,確保兩皮鋼筋間距符合規范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是要縱橫方向間距600予以支撐。
需要焊接。
Ⅲ 什麼是馬凳筋在什麼位置怎麼布置為什麼要布置其鋼筋量怎麼算
馬凳筋是俗稱,指板面的負彎矩配筋(上皮板筋)的支撐鋼筋,多呈「幾」字型。主要是為版了工作作業時權支撐板面上皮筋的作用,防止板上皮鋼筋被踩、壓下去,造成砼板的有效配筋載面不足。
鋼筋量一般可按3-5個/平方米計算。
Ⅳ 裝修師傅所說的馬凳筋是什麼馬凳筋工程量怎麼計算
在建造房屋或者鋪設混凝土地面的時候,都會鋪設鋼筋,其實鋼筋的鋪設也有很多種,裝修師傅所說的,馬凳筋就是其中一個廣泛運用的建築方式,所謂的馬凳筋是一個比較節約的方式,它利用於馬凳的原理來澆築鋼筋,中間出現了一個鏤空的狀態,但是搭接的很密集,很符合工程標准。
在自建房的時候我們會運用到,但是我覺得對於家庭自建房,最好還是使用傳統的建築方式,因為鋼筋使用的越多,在堅固性上就能夠得到很大的提升。
Ⅳ 馬鐙鋼筋是什麼
馬凳鋼筋,施工術語。它的形狀象凳子故俗稱馬凳,也稱撐筋。用於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馬鐙筋是當鋼筋籠自重太大自身無法承重,為避免在澆注混凝土前變形太大不符合設計的要求,加設的輔助鋼筋。
Ⅵ 馬鐙鋼筋是什麼
馬鐙筋是當鋼筋籠自重太大自身無法承重,為避免在澆注混凝土前變形太大不符合回設計答的要求,加設的輔助鋼筋。依現場情況而設。無須計算,當然是越少越好了。以下是我去年施工的工程的情況,供你參考:我們工程的筏基厚度為2米,上下鋼筋均為32的,我們採用的馬鐙為工字形的通長馬鐙,高度為板厚-上下保護層厚度-上筋直徑-下皮下筋直徑,下支腿長度為鋼筋間距加50mm,馬鐙筋採用的是25的鋼筋,支撐間距為1500mm。
拉結筋,豎向一般是500一道,水平方向一般是砌體均分就可以了。
連接可以有植筋、預埋、綁扎等方式。 普通每500高設一道拉結筋。也就是0.5米。
在抗震地區,板底設有圈樑時,預制板應在板端每塊板縫處設1Φ8的拉接鋼筋,中間牆處鋼筋每邊伸入板中1000mm,端牆處伸入牆中並彎折。板跨大於4.8m的,還應在順板跨方向靠牆邊的第一塊預制板的側面,按1000mm的間距用1Φ8的鋼筋拉接,一端通過板上伸入到第一、二塊板間的板縫向下彎折,另一端伸入牆體內彎折。抗震等級7度及以下地區,上述拉接筋不必與圈樑拉接;8、9度地區,除設上述拉接筋外,還應在板下圈樑中預埋鋼筋與上述拉接筋相連。
Ⅶ 什麼是馬櫈筋
馬櫈筋又名掌撐和板凳筋,每1平方米設1個,是支撐混凝土板的上部鋼筋網片用的目的是防止施工人員把上部鋼筋踩下來。由於其形狀象馬鞍,俗稱馬凳筋。
Ⅷ 鋼筋工程的馬蹬筋是什麼意思
馬蹬筋是指在綁紮上部鋼筋的時候,設置上下兩層板鋼筋中間,起固定上層板鋼筋的作用。要不上部鋼筋不好固定。有了馬凳筋以後,上部鋼筋在打灰的時候就不容易跑偏。
Ⅸ 什麼是馬凳筋
馬凳筋是雙層配筋板中,固定並保證上下兩層鋼筋的距離的鋼筋件,是施工技術措施,納入結算。在結構施工圖中不需繪制大樣,必須在說明中交待清楚。
Ⅹ 什麼叫馬凳筋
馬凳筋.其主要作用是支撐在板的上皮和下皮鋼筋間,確保兩皮鋼筋間距符合規范要求,板筋採用鋼筋馬凳,是要縱橫方向間距600-1000左右予以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