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單筋矩形截面 和 雙筋矩形截面 計算時 as as』分別怎麼求呢
as 、as』分別是底筋、麵筋截面形心到樑上下表面的距離。先教你一個求as的方法,同樣道理可得到as』。照下圖片,你若能懂,就是有基礎的人,否則,還得加勁努力!
㈡ 梁配筋面積as計算公式
梁配筋面積as計算公式是As=M/0.9fyh0,配筋率是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縱向受力(拉或壓)鋼筋的面積與構件的有效面積之比(軸心受壓構件為全截面的面積)。
鋼筋混凝土,工程上常被簡稱為鋼筋砼(tong)。是指通過在混凝土中加入鋼筋網、鋼板或纖維而構成的一種組合材料與之共同工作來改善混凝土力學性質的一種組合材料。
㈢ 鋼筋合力重心到板底距離as是怎麼定的
單層鋼筋:as=c+d1+d2/2;其中,c為保護層厚度,d1箍筋直徑,d2縱筋直徑;
雙層或多層鋼筋:根據每層鋼筋的面積和到板底的距離,求合力點公式大概為:
as=(A1*as1+A2*as2)/(A1+A2)
㈣ 如果有2個直徑22的鋼筋,1個直徑20的鋼筋,as怎麼求
D22鋼筋單根截面積:As1=3.801cm2
D20鋼筋單根截面積:As2=3.142cm2
總的鋼筋面積:As=2*As1+1*As2=3.801*2+3.142=10.744cm2
㈤ 設計雙筋截面梁,當A's與As均未知時,如何求解,為什麼
先按單筋來計算,受壓區為最大,求出AS1,這樣的情況下,有個M1,與M比。還不足,差M2
即M1+M2=M
然後配受壓鋼筋AS',與受拉鋼筋AS2,使二鋼筋所產生的力矩與M2相等。
這樣總的受拉鋼筋就是AS=AS1+AS2
受壓鋼筋就是AS'
如此配鋼筋的話,因混凝土充分受壓,配的鋼筋量最小,比較經濟。(鋼筋的價值比較高,所以要少用,)
㈥ as是如何求出來的 具體步驟 求大神詳解 急!
又發了啊。
鋼筋合力點到梁底邊的距離啊。
公式就是
as=(F1*A1+F2*A2+F3A3...)/(F1+F2+F3+...)
(Fi i號鋼筋的拉力,Ai i號鋼筋的到梁底的距離 )
Fi=fy*Si (抗拉強度計算值*鋼筋面積)
這樣式子變成了。
as=(S1A1+S2A2+S3A3+。。。)/(S1+S2+S3+。。。)了
對一個題中的式子,是不是一樣啊。
㈦ 建築結構中,As'表示什麼,怎麼算
As是受拉區縱向鋼筋配筋面積,As/2是配筋面積的一半。見GB50010-2002《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術語版、符號』權第2.2.3 『幾何參數』。
鋼筋中心到混凝土邊的距離,如果是雙排或多排鋼筋那要從他們換算的中心點到混凝土邊的距離。
㈧ as是如何求出來的 具體步驟 求大神詳解 急!
AS是鋼筋合力的中心到混凝土梁底的距離。你按這個思路去列式子計算。別人的計算式就不要去分析了。如果有錯,還不急死啊。
㈨ 剪力牆轉角牆牆體配筋量As怎麼計算出來
As根據實配鋼筋來算的,比如你配8@200,面積就是251mm2/米。
As1的配筋量小於等於As2,對應的是上面那句「上下相鄰兩層水平分布鋼筋在轉角配筋量較小一側交錯搭接」。
保證整個牆長范圍內的配筋均不少於原配筋。
如有疑問請追問,滿意的畫麻煩採納一下,謝謝~
㈩ 兩排鋼筋的as是多少
as是受拉縱向鋼筋合力點至構件邊緣的距離。以梁,一類環境,鋼筋直徑d=20mm,為例說明。混凝土保護層厚度c=20mm,兩排鋼筋時,兩排縱筋之間凈距離不小於25mm。as=c+d+25/2=20+20+25/2=52.5mm,近似取60m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