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筋按其作用分哪幾類,請做簡單敘述
鋼筋常用的分類
鋼筋種類很多,通常按化學成分、生產工藝、軋制外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一般Ⅱ、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
(二)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235/370級);Ⅱ級鋼筋(335/510級);Ⅲ級鋼筋(370/570)和Ⅳ級鋼筋(540/835)
(四) 按生產工藝分
熱軋、冷軋、冷拉的鋼筋,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強度比前者更高。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
希望我說的對你有所幫助,謝謝。
⑵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常用鋼筋有幾種
生產工藝、軋制外形:受壓鋼筋、受拉鋼筋;Ⅱ級鋼筋(HRB335);Ⅲ級鋼筋回(HRB400)和Ⅳ級鋼筋(RRB400)
(四) 按生產答工藝分
熱軋、冷軋。 (五)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通常按化學成分,強度比前者更高,一般Ⅱ,還有以Ⅳ級鋼筋經熱處理而成的熱處理鋼筋:
(一)按軋制外形分
(1)光面鋼筋:I級鋼筋(Q235鋼鋼筋)均軋制為光面圓形截面,供應形式有盤圓,直徑不大於10mm,長度為6m~12m。
(2)帶肋鋼筋:有螺旋形。
(4)冷軋扭鋼筋:經冷軋並冷扭成型、冷拉的鋼筋。
(二)按直徑大小分
鋼絲(直徑3~5mm)、細鋼筋(直徑6~10mm)、粗鋼筋(直徑大於22mm)。
(三)按力學性能分
Ⅰ級鋼筋(HPB235級)。
(3)鋼線(分低碳鋼絲和碳素鋼絲兩種)及鋼絞線、Ⅲ級鋼筋軋製成人字形,Ⅳ級鋼筋軋製成螺旋形及月牙形、供應形式、直徑大小、人字形和月牙形三種,以及在結構中的用途進行分類鋼筋種類很多、架立鋼筋、分布鋼筋
⑶ 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分為哪幾種類型
用於復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可分為制兩類:一類是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如熱軋鋼筋;另一類是沒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如鋼絲、鋼絞線和預應力螺紋鋼筋等。
(1)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
a點所對應的應力稱為比例極限。曲線到達b點後,鋼筋開始進入屈服階段,呈不穩定狀態,b點稱為屈服上限。超過b點以後鋼筋的應力下降到c點,此時應變增長,應力基本不變,比較穩定,c點稱為屈服下限,與c點相對應的鋼筋應力稱為「屈服強度」。此後應力基本不變而應變急劇增長,曲線大致呈水平狀態到d點,水平段cd稱為屈服台階或流幅。過d點以後,曲線又開始上升,至達到最高點e,此階段稱為強化階段,相應於e點的鋼筋應力稱為它的極限抗拉強度,以σb表示。過e點後,鋼筋薄弱處斷面顯著縮小,試件出現頸縮現象,當達到f點時,試件被拉斷。對於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其屈服強度作為結構設計的強度指標。
(2)沒有明顯屈服點的鋼筋。鋼筋沒有明顯的流幅,塑性變形較小。這類鋼筋在計算時,通常取鋼筋經過載入和卸載後永久殘余應變為02.%時所對應的應力值,以σ02表示,其值相當於極限抗拉強度σb的085倍。
⑷ 構造鋼筋什麼
在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
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構造鋼筋的類型有:分布筋,構造腰筋,架立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鋼筋,板角的附加鋼筋。
⑸ 結構筋與構造筋都是什麼鋼筋
首先
要正確的理解結構鋼筋和構造鋼筋.
1.結構鋼筋是結構設計是主要考慮的綜合性受力構件內.
2.由於結構容實際情況復雜而其很多內外應力是現在我們的"經驗"公式無法確定的力這就需要構造措施來解決咯.
還有很多構造鋼筋是在圖紙中找不到的哦.另外並非是450的梁就要加腰筋.而是H0.上部鋼筋和下部鋼筋的凈距離.基本是500梁高才設立
因為一般的保護層厚度是25的哦2個25就是50的說.比如說框架節點箍筋加密長度為1.5的H0
等等.
看你的名字是搞造價的說
其實廣聯達裡面已經考慮到構造要求咯.這個你無須擔心只要做好軸網/梁板/柱圖
其構造要求節點都會計算的說(還可以調整的哦根據實際施工需要)/但是一些基數需要你自己設定比如柱默認長度為8米實際當中是根據層高來定的.
⑹ 構造鋼筋和結構鋼筋有什麼區別
一、兩者概念不同
1、結構鋼筋,也叫受力鋼筋,是指在外部荷載作用下,通過計算得出的構件所需配置的鋼筋,包括受拉鋼筋、受壓鋼筋、彎起鋼筋等。
2、構造筋即為鋼筋混凝土構件內考慮各種難以計量的因素而設置的鋼筋,是按國家建築結構設計規范的強制要求布設、不用經設計人員重新計算的配筋,就是構造配筋,如單向受力板中長向配筋、柱子核心區加密等 。
二、兩者作用不同
1、結構鋼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結構計算,承受拉力或壓力的鋼筋,是所配置鋼筋中的主要部分,如縱筋,縱筋是混凝土構件中最主要受力的鋼筋,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或壓力。
2、構造鋼筋不承受主要的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構造鋼筋因構件的構造要求和施工安裝需要配置的鋼筋,架立筋、分布筋等都屬於構造鋼筋,它們布設要依據設計要求。
(6)結構鋼筋包括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構造鋼筋的類型有分布筋,構造腰筋,架立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鋼筋,板角的附加鋼筋。
構造鋼筋設置方法:一般設計圖紙中構造柱配筋為4根三級或二級12的鋼筋,一級8間距200mm箍筋,對於填充牆當牆長大於5m時可在牆中設置構造柱,也可以沿門窗洞口設置。
縱向構造鋼筋是與受力鋼筋垂直均勻分布,位於受力鋼筋內側及受力鋼筋的所有轉折處,並與受力鋼筋用細鐵絲綁扎或焊接在一起,形成鋼筋骨架。其作用是:
1、將板面上集中載荷更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
2、在施工過程中固定受力鋼筋的位置。
3、抵抗因混凝土收縮及溫度變化在垂直受力鋼筋方向而產生的拉力,避免產生豎向裂縫。
⑺ 以樁基礎為例,常見的鋼筋有哪些
一、分類
1、受力筋
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
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
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
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
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二、簡介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光圓鋼筋實際上就是普通低碳鋼的小圓鋼和盤圓。變形鋼筋是表面帶肋的鋼筋,通常帶有2道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
橫肋的外形為螺旋形、人字形、月牙形3種。用公稱直徑的毫米數表示。變形鋼筋的公稱直徑相當於橫截面相等的光圓鋼筋的公稱直徑。鋼筋的公稱直徑為8-50毫米,推薦採用的直徑為8、12、16、20、25、32、40毫米。
鋼種:20MnSi、20MnV、25MnSi、BS20MnSi。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承受拉應力。變形鋼筋由於肋的作用,和混凝土有較大的粘結能力,因而能更好地承受外力的作用。鋼筋廣泛用於各種建築結構。特別是大型、重型、輕型薄壁和高層建築結構。
以上內容參考:網路——鋼筋
⑻ 構造鋼筋包括什麼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構造鋼筋回不承受主要的答作用力,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滿足構造要求,對不易計算或是沒有考慮進去的各種因素所設置的鋼筋,(因構造要求和施工安裝所需要的:如腰筋,預埋錨固筋之類的)。。。你問的有點廣泛了,因為這個是根據具體設計和施工過程中的不同情況而確定的。
⑼ 什麼是梁的構造鋼筋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按照構造需要設置的鋼筋,是相對於受力鋼筋而言的。
構造鋼筋不承回受主要的作用力,答只起維護、拉結,分布作用。
構造鋼筋的類型有:分布筋,構造腰筋,架立鋼筋,與主梁垂直的鋼筋,與承重牆垂直的鋼筋,板角的附加鋼筋等。
在結構設計過程中,構造鋼筋一般是按照規范規定進行取用,而不通過力學計算。
⑽ 鋼筋在構件中按作用可以分為哪些種類
鋼筋混凝土構件中的鋼筋按在結構中的作用分:受壓鋼筋、受拉鋼筋、架立鋼筋、分布鋼筋、箍筋等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環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