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如何等強換算

鋼筋如何等強換算

發布時間:2022-12-31 13:22:26

鋼筋等強度代換公式

如設計圖中所用的鋼筋設計強度為f1鋼筋的總面積為A1代換後的鋼筋設計強度為 f2鋼筋的總面積為A2則應使:A1*f1≦A2*f2轉化後得n2=n1d1平方*f1/d2平方* f2

Ⅱ 關於鋼筋換算方法

鋼筋換算方法如下:
鋼筋的代換
施工中如供應的鋼筋品種和規格與設計圖紙要求不符時,可以進行代換。但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鋼材的性能,嚴格遵守規范的各項規定。對抗裂性要求高的構件,不宜用光面鋼筋代換變形鋼筋;鋼筋代換時不宜改變構件中的有效高度;凡屬重要的結構和預應力鋼筋,在代換時應徵得設計單位的同意;代換後的鋼筋用量不宜大於原設計用量的5%,亦不低於2%,且應滿足規范規定的最小鋼筋直徑、根數、鋼筋間距、錨固長度等要求。
鋼筋代換的方法有以下三種:
1.當結構構件是按強度控制時,可按強度等同原則代換,稱「等強代換」。
2.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控制時,可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稱「等面積代換」。
3.當結構構件按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鋼筋的代換需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代換後,還應滿足構造方面的要求(如鋼筋間距、最小直徑、最少根數、錨固長度、對稱性等)及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如沖擊韌性、抗腐蝕性等)。

關於你的直徑28mm鋼筋如何用25mm替代的問題還必須看你的具體情況。如果它們是同一級別的鋼筋的話,那就簡單多了,等強度即為等面積代換;如果它們是不同級別的話,那就要按等強度代換。算出來了 還要復核其他條件。
例如:
1.同級別換算:
原設計3根28的二級鋼筋,其截面積為3x3.1416x14x14=1847.26平方毫米,1847.26/(3.1416x12.5x12.5)=1847.26/490.875=3.763取整為4,相當於4根25的同級鋼筋。
2.不同級別換算:
原設計3根28的二級鋼筋,其截面積為3x3.1416x14x14=1847.26平方毫米,其強度為1847.26x300=554178N=554.178KN。現在按等強度代換為一級鋼554178/210=2639平方毫米,2638.944/(3.1416x12.5x12.5)=2638.944/490.875=5.376取整為6,相當於6根25的一級鋼筋。

Ⅲ 什麼叫鋼筋等強度代換什麼叫鋼筋等強度代換

最低0.27元/天開通網路文庫會員,可在文庫查看完整內容>
原發布者:tongyong885
鋼筋等強度代換等強度代換公式:n2≥(n1*d21*fy1)/(d22*fy2)n1d1fy1n2d2fy2Afy=原設計根數原設計鋼筋直徑原設計鋼筋設計強度代換後根數代換後直徑代換後規格鋼筋設計強度210Bfy=30010203607.6825300Cfy=360同直徑不同級別鋼筋等強代換公式n2≥(n1*fy1)/(fy2)n2n1fy1fy2Afy=代換後根數原設計根數原設計鋼筋設計強度代換後規格鋼筋設計強度210Bfy=30019.216360300Cfy=360用兩種鋼筋代替原設計一種鋼筋公式(需先確定一種鋼筋的根數和直徑帶入公式)n3≥(n1*d21*fy1-n2*d22*fy2)/(d23fy3)n1d1fy1n2d2fy2n3d3fy3Afy=原設計根數原設計鋼筋直徑原設計鋼筋設計強度代換後根數代換後直徑代換後規格鋼筋設計強度代換後根數代換後直徑代換後規格鋼筋設計強度210Bfy=300102030041430012.562516300Cfy=360同級別不同直徑鋼筋等強代換公式n2≥(n1*d21)/(d22)n2d1d2n1Afy=代換後根數原設計鋼筋直徑代換後鋼筋直徑原設計根數210Bfy=30020.66115702252216Cfy=360

Ⅳ 梁鋼筋等強代換,三級鋼25的如何用三級鋼22的代換,代換公式及過程

公式
n2=n1*原直徑的平方*原鋼筋強度值/代換鋼筋專直徑的平方*代換鋼筋的強度值

n1,n2應該是鋼筋根屬數

例子:8根HPB235鋼筋Φ20要等強代換為HRB335鋼筋Φ18,那麼代換後的鋼筋根數n2=8*314*210/254*300=6.92,取7根。

Ⅳ 鋼筋在什麼情況下可以等強代換或等截面代換

1、當施工中遇有鋼筋的品種或規格與設計要求不符時,可參照以下原則進行鋼筋代換:

(1)等強度代換:當構件受強度控制時,鋼筋可按強度相等原則進行代換。

(2)等面積代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鋼筋可按面積相等原則進行代換。

(3)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後應進行裂縫寬度或撓度驗算。

2、鋼筋代換後,有時由於受力鋼筋直徑加大或根數增多而需要增加排數,則構件截面的有效高度h0減小,截面強度降低。通常對這種影響可憑經驗適當增加鋼筋面積,然後再作截面強度復核。

3、鋼筋代換時,必須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並嚴格遵守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各項規定;凡重要結構中的鋼筋代換,應徵得設計單位同意。

(1)對某些重要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彬架下弦等,不宜用HPB235級光圓鋼筋代替HRB335和HRB400級帶肋鋼筋。

(2)鋼筋代換後,應滿足配筋構造規定,如鋼筋的最小直徑、間距、根數、錨固長度等。

(3)同一截面內,可同時配有不同種類和直徑的代換鋼筋,但每根鋼筋的拉力差不應過大(如同品種鋼筋的直徑差值一般不大於5mm),以免構件受力不勻。

(4)梁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強度。

(5)偏心受壓構件(如框架柱、有吊車廠房柱、桁架上弦等)或偏心受拉構件作鋼筋代換時,不取整個截面配筋量計算,應按受力面(受壓或受拉)分別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控制時,如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強度等級低的鋼筋代替強度等級高的鋼筋,則可不作裂縫寬度驗算。

(5)鋼筋如何等強換算擴展閱讀:

計算公式:

(一)等強度代換

不同鋼筋種類代換時,按強度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強度代換」 。

等強度代換的條件就是代換鋼筋的總承載力等於原設計鋼筋的總承載力。

用公式可表示為:AS2׃y2≥AS1׃y1即 AS2≥AS1× ƒy1÷ƒy2或 n2×d2²×ƒy2≥n1× d2²×ƒy1即 n2≥n1×d1 ²×ƒy1÷d2²×ƒy2式中AS1、AS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總面積和代換後設計鋼筋總面積;ƒy1、ƒy 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強度和代換後鋼筋設計強度;n1、n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根數和代換後鋼筋根數;d1、d2—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直徑和代換後鋼筋直徑。

例子:有一小梁,原設計用7Φ10鋼筋,現准備用φ12鋼筋代換,該用多少根?

解: Φ10設計強度為300N/ mm²,現准備用φ12設計強度為270N/ mm²。AS2׃y2≥AS1׃y1 AS2≥AS1׃y1/ ƒy2≥7×3.14×5²300/270=610㎜²=6.10㎝²選用6φ12的鋼筋代換,總靣積為6×3.14×6²=678㎜²=6.78㎝²

(二)等面積代換用同鋼筋種類代換時,可按鋼筋截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稱為「等面積代換」 。用公式可表示為:

AS1=AS2或 n1×d1²=n2×d2²n2≥n1×d1²÷d2²式中符號同前。

例子:某預制板設計配筋為6φ12,倉庫無此鋼筋,現擬用φ10鋼筋代換,試計算需用代換根數

解:n2=n1·d1²/d2²=6×12²÷10²=8.64(根)取9根φ10鋼筋代用。

Ⅵ 用三級鋼筋代替一級鋼筋怎麼進行換算

鋼筋等截面及等強度代換 鋼筋理論重量:
理論重量=0.00617*d^2(kg/m) 強度系數(設計強度): Ⅰ 級鋼 2.4 Ⅱ 級鋼 3.4 Ⅲ 級鋼 3.8
(1)等截面代換:一般指原設計鋼筋和代換鋼筋的材質(設計強度)相同,但直徑不同時的代換,其計算公式為:
代換鋼筋間距=(代換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鋼筋理論重量)*原設計間距
[例] 某設計採用了圓10鋼筋,間距180mm配筋,因圓10鋼筋無貨,擬用圓8代換,代換鋼筋的間距應是多少?
代換鋼筋間距=0.395/0.617*180=115(mm).........
當施工中遇有鋼筋的品種或規格與設計要求不符是,可按鋼筋等強度代換、等面積代換原則代換:
1、等強度代換:當構件受強度控制時,鋼筋可按強度相等原則進行代換;即不同鋼號
的鋼筋按強度相等的原則代換。即代換後的鋼筋強度應大於或等於代換前的鋼筋強度; 2、等面積代換:當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鋼筋可按面積相等的原則進行代換。即同鋼號的鋼筋按鋼筋面積相等的原則代換;
3、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或撓度控制時,代換後進行雷鋒寬度或撓度驗算; 4、代換後的鋼筋應滿足構造要求和設計中提出的特殊要求;
鋼筋代換時,必須要充分了解設計意圖和代換材料性能,並嚴格遵守現行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的各項規定;凡重要結構中的鋼筋代換,要徵得設計單位同意。
(1)、對某些重要的構件,如吊車梁、薄腹梁、桁架弦等,不宜用一級光圓鋼筋代替二級帶肋鋼筋;
(2)、鋼筋替換後,應滿足配筋構造規定,如鋼筋的最小直徑、間距、根數、錨固長度等;
(3)、同一截面內,可同時配有不同種類和直徑的代換鋼筋,但每根鋼筋的拉力不應過大,以免構件受力不勻;
(4)、梁的縱向受力鋼筋與彎起鋼筋應分別代換,以保證正截面與斜截面的強度; (5)、偏心受壓構件分別代換;
(6)、當構件受裂縫寬度控制時,如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強度等級低的鋼筋代換強度等級高的鋼筋,則可不作裂縫 寬度驗算;

具體參照如下:
鋼筋代換計算公式

一、 抗彎承載力(強度)驗算:
單筋矩形截面受彎構件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基本公式為:
M≤Mu=fyAs(ho-fyAs/2a1fcb)
當砼強度等級超過C50,a1取1.0.
鋼筋代換後的截面強度:
fy2As2(ho2-fy2As2/2fcb)≥fy1As1(ho1-fy1As1/2fcb)
fy2---擬代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1---原設計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2---擬代換鋼筋的截面面積
As1---原設計鋼筋的截面面積
ho2---擬代換鋼筋合力作用點至構件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ho1---原設計鋼筋合力作用點至構件截面受壓邊緣的距離
fc---砼抗壓強度設計值
b---構件截面寬度
二、鋼筋代換抗剪承載力(強度)驗算:
鋼筋砼受彎構件,當配有箍筋和彎起鋼筋時,其:
斜截面受剪承載力的計算公式為:
v≤0.7ftbho+1.25fyvAsvho/s+0.8fyAstysinαs,
αs---斜截面上彎起鋼筋與構件縱向軸向的夾角,一般取αs=45°,當梁截面較高時取αs=60°
即鋼筋砼受彎斜截面所承受的剪力主要由三部分組成:1.砼承擔的剪力;2、箍筋承擔的剪力;3、彎起鋼筋
承擔的剪力。
其中:
箍筋所承擔的剪力為:
vsv=1.25fyvAsvho/s, 所以,
(1)、箍筋代換應滿足:
fyv2Asv2/s2≥fyv1Asv1/s1
fyv2---擬代箍筋換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v1---原設計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v2---擬代換箍筋截面積
Asv1---原設計箍筋截面積
s2---擬代換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距離
s1---原設計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距離
彎起鋼筋所能承載的剪力為:
vsb=0.8fyAsbsinαs,所以,
(2)、彎起鋼筋代換後應滿足:
fy2Asb2≥fy1Asb1
fy2---擬代換彎起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1---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b2---同一彎起平面內擬代換彎起鋼筋的截面積
Asb1---同一彎起平面內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截面積
當fy2Asb2<fy1Asb1時,即擬代換彎起鋼筋抗力小於原設計彎起鋼筋的抗力時,可通過適當增強箍筋的方法補強。
(3)、箍筋代換量計算:
Fyv2Asv2/s2≥fyv1Asv1/s1+2vj/3ho
Fyv2---擬代換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fyv1---原設計箍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Asv2---擬代換箍筋截面積
Asv1---原設計箍筋截面積
s2---擬代換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間距
s1---原設計箍筋沿構件長度方向上的間距
ho---構件截面有效高度
vj---彎起鋼筋代換引起斜截面抗剪承載力(強度)
(4)、降低值的計算式:

Vj =0.8(fy1Asb1-fy2Asb2) sinαs
三、 鋼筋代換抗裂驗算:
構件最大裂縫寬度計算:
ωmax =αcrΨσsk(1.9c+0.08deq/ρte)Es
ωmax---構件最大裂縫寬度
αcr---構件受力特徵系數(對受彎構件取αcr=2.1)
Ψ---裂縫間縱向受拉鋼筋應變不均勻系數
Es---鋼筋彈性模量
deq---受拉區縱向鋼筋的等效直徑,deq =Σnid²i/Σniυidi
ρte---按有效受拉砼截面面積計算的縱向受拉鋼筋配筋率;在最大裂縫寬度計算中,當ρte<0.01時,
取0.01;ρte=(As+Ap)/Ate
c---最外層縱向受拉鋼筋外邊緣至受拉區底邊的距離(mm):當c<20時,取20;當c>6時,取65
當:Ψ<0.2時,取0.2;Ψ>1時,取1
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構件取Ψ=1;
Ψ=1.1-0.65ftk/ρteσsk
σsk---按荷載效應的標准組合計算的鋼筋砼縱向受拉鋼筋的應力,對受彎構件:
σsk =Mk/0.87hoA
N1*(3.14*D1^2/4)*fy1=N2*(3.14*D2^2/4)*fy2
N為鋼筋數量 D為直徑
fy1為設計鋼筋的強度 fy2為替換鋼筋的強度
鋼筋代換一般有以下幾種情況,都各有一些問題需要注意。
1.等面積代換,一般是鋼筋強度等級不變,改變鋼筋直徑,相應地,鋼筋根數也跟著改變。多見於購買不到指定直徑鋼筋的情況;或設計圖紙鋼筋種類太多,適當歸並鋼筋種類。
引起的問題:鋼筋直徑變化,會引起構件裂縫寬度計算值變化。 適應情況:以小直徑鋼筋代換大直徑鋼筋,可避免裂縫寬度的問題。
需要注意:以小換大後,鋼筋根數增多,若改變了原設計的鋼筋排數,則構件有效計算高度h0變小。
2.等強度代換,一般是改變鋼筋強度等級,以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鋼筋。如,以螺紋鋼代換圓鋼(多見於購買不到圓鋼的情況);或以高強度鋼筋代換低強度鋼筋,以節約鋼筋(多見於甲方要求)。
引起的問題:高強鋼筋延性較低強鋼筋差,對結構抗震性能影響較大。 適應情況:對板、基礎等,或其它不需考慮抗震要求的構件,可適用此法。
這兩種鋼筋代換的方法,都會改變原設計擬定的承載力和正常使用極限值,必須經原設計同意,方可進行。
一級鋼筋和二級鋼筋的抗拉強度標准值是235和335N/mm2 一級鋼筋和二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是210和300N/mm2 等強代換公式fy1As1=fy2As2 一般鋼筋出廠時,都有標牌,標牌上標明等級。當沒有時,螺紋鋼上都有標記(廠名)、規格、等級;
等級:Ⅰ、Ⅱ、Ⅲ、Ⅳ ; 代號: 、 、 、; 一般表示為:等級\標記\規格。
建築上使用的鋼筋主要是按照抗拉強度分的。
抗拉強度2400kg/c m平方稱1級鋼筋,圖紙上用ф表示;
抗拉強度2800kg/cm平方也屬1級鋼筋,圖紙上用圓圈中兩豎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400kg/cm平方的16Mn鋼屬2級鋼筋,圖紙上用下加一橫的ф表示
抗拉強度3800kg/cm平方的25MnSi鋼屬3級鋼筋,圖紙上用中間兩豎、下加一橫的ф表示。
現在資料是舊標准,現行標准應力單位是MPa,1MPa=10Kg/cm平方,需換算。
大家也許習慣於一級鋼(Ⅰ即 ),混合結構工程用一級鋼(Ⅰ即 )的量比較大,如帶型基礎、構造柱、圈樑、現澆樓板或者屋面板等;現澆框架結構的民用或者工業建築物、構築物以及水利橋梁等用二、三級鋼比較多。
但若仔細分析的話,會發現用三級鋼比一級鋼要省,板塊不大的情況下,一般板都是構造配筋,這就有最小配筋率來控制,最小配筋率與鋼筋等級直接相關,您比較一下會發現,砼等級一致的情況下,一級鋼和三級鋼相差明顯:(大板塊,受力控制時三級鋼優越性更明顯) 比如:c25砼
一級鋼時:ρmin = Max{0.20%, 0.45ft/fy} = Max{0.20%, 0.27%} = 0.27% 三級鋼時:ρmin = Max{0.20%, 0.45ft/fy} = Max{0.20%, 0.16%} = 0.20%
若板厚: h=100mm
每米需鋼筋量: AS1=1000*100*0.27%=270mm__AS3=1000*100*0.20%=200mm__ h=120mm
每米需鋼筋量: AS1=1000*120*0.27%=324mm__AS3=1000*120*0.20%=240mm__
這一比較兩者的差別就出來,而兩者價位是相差不多的用三級鋼還有個好處,支座筋不怕踩下去。底筋不需要彎鉤。
當然,由於強度高,即使按計算也會省,不僅僅是在構造的情況下。

Ⅶ 關於鋼筋的等強度代換

As1*fy1=As2*fy2這是鋼筋等強代換的原則。
你的問題中:As1=78.5*1000/100,fy1=fy2=300
As2=113.1*1000/S
則代換後:S=113.1/78.5*100=144
原二級Φ專10@100從等強代換的屬角度講,可代換為Φ12@140

Ⅷ 鋼筋等強代換法

有兩種代換方法。
構件按最小配筋率配筋時用等面積代換,構件受承載力專控制時用等強度代換。屬
1.代換後的構件中鋼筋總截面積,代換後鋼筋總截面積≥代換前鋼筋總截面積。
這個用鋼筋直徑等條件求截面積,乘以根數來代換。As2≥As1。
As1――原設計鋼筋的計算面積;
As2――為擬代換鋼筋的計算面積。
2.代換後的構件中鋼筋強度,代換後鋼筋總截面積≥代換前鋼筋總截面積。
n2·d2²·fy2≥N1·d1²·fy1。
d1、n1、fy1分別為原設計鋼筋的直徑、根數和設計強度;
d2、n2、fy2分別為擬代換鋼筋的直徑、根數和設計強度。

Ⅸ 鋼筋等強度等面積換算

代換後的鋼筋截面積≥代換前的鋼筋截面積。 n2.π.R2.R2≥n1.π.R1R1 n1——代換前鋼筋的根數 R1——代換前鋼筋的半徑 n2——代換後鋼筋的根數 R2——代換後鋼筋的半徑 只能是同級別的鋼筋才能等面積代換,不同級別的鋼筋還要滿足等強度代換。

閱讀全文

與鋼筋如何等強換算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蛋雞鋼管頂高和肩高個是多少 瀏覽:213
8鋼板是什麼意思 瀏覽:114
鋼材的成本率一般是多少 瀏覽:663
高光模具用什麼鋼材 瀏覽:323
200200鍍鋅方管 瀏覽:715
sc15鋼管內徑是多少 瀏覽:251
管道鋼管焊接用什麼焊條 瀏覽:797
什麼是平法鋼筋算量 瀏覽:385
哪裡有賣磨床模具 瀏覽:111
青海西礦杭蕭鋼構有限公司怎麼樣 瀏覽:96
餘姚去哪裡學模具 瀏覽:707
外架鋼管一噸要多少扣件 瀏覽:168
鉻釩鋼與鉻鎳合金鋼哪個好 瀏覽:924
鉚釘為什麼用低碳鋼 瀏覽:988
隔熱斷橋鋁合金多少錢一平 瀏覽:744
裝飾用的彩鋼板怎麼安裝 瀏覽:369
不銹鋼鍋黑印怎麼去掉 瀏覽:399
14mm螺紋鋼一噸有多少根 瀏覽:982
dnf鋼鐵之臂寶珠叫什麼 瀏覽:706
國內鋼筋的直徑最大是多少 瀏覽: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