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鋼材的性能,屈強比的影響因素是什麼 急急急
屈強比(σs/σb)
鋼材的屈服點(屈服強度)與抗拉強度的比值,稱為屈強比。屈強比越大,結構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鋼屈強比為0.6-0.65,低合金結構鋼為0.65-0.75合金結構鋼為0.84-0.86。
1.屈服點(σs)
鋼材或試樣在拉伸時,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即使應力不再增加,而鋼材或試樣仍繼續發生明顯的塑性變形,稱此現象為屈服,而產生屈服現象時的最小應力值即為屈服點。
設Ps為屈服點s處的外力,Fo為試樣斷面積,則屈服點σs=Ps/Fo(MPa),MPa稱為兆帕等於N(牛頓)/mm2,(MPa=106Pa,Pa:帕斯卡=N/m2)
2.屈服強度(σ0.2)
有的金屬材料的屈服點極不明顯,在測量上有困難,因此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規定產生永久殘余塑性變形等於一定值(一般為原長度的0.2%)時的應力,稱為條件屈服強度或簡稱屈服強度σ0.2。
3.抗拉強度(σb)
材料在拉伸過程中,從開始到發生斷裂時所達到的最大應力值。它表示鋼材抵抗斷裂的能力大小。與抗拉強度相應的還有抗壓強度、抗彎強度等。
設Pb為材料被拉斷前達到的最大拉力,Fo為試樣截面面積,則抗拉強度σ
b=Pb/Fo(MPa)。
⑵ 三級鋼筋焊接後母材屈服強度降低是什麼原因
排除熱處理的影響,那就是延伸過,唯一的可能。
⑶ 為什麼鋼材強度隨著厚度(直徑)的增加反而減少呢
前面已經有很多熱心網友參與了相應討論,看後,我也想參與其中,說兩句,不對之處請指正,謝謝!
1、首先,我不知道你是從哪裡得來的這個結論:「鋼材強度隨著厚度(直徑)的增加反而減少」?這句話是有 歧義的,鋼材的強度,基本上可以看成一個定值,諸如:抗拉強度、屈服強度……等,例如:常用的鋼材Q235A的抗拉強度為373~461MPa,不管它是一個訂書釘,還是一個巨大的鋼錠,這個強度值都不會因體積的改變而改變。
2、由於上述原因,我是不是要這樣理解你的題意:「為什麼構件的強度隨著材料厚度(直徑)的增加反而減少」?如果是這樣的話,題意就很明朗,下面繼續討論:
3、用一個矩形截面的簡支梁來進行討論:
最大彎矩為:M=PL/4
梁的抗彎截面模量:W
根據材料力學公式,有:σmax=M/W≤=[ σ ] (未計安全系數)
式中:
σmax:最大正應力強度
M:彎矩
W:抗彎截面模量
[ σ ]:材料的需用強度
(材料的需用強度以屈服極限為基數進行計算,並考慮安全系數、沖擊載荷等,一般是將屈服極限乘以一定系數進行計算)
4、從上上式可以看出:抗彎截面模量W與最大正應力σmax是成反比的,而W恰巧是與材料截面的大小形狀有直接的關系,在外形不變的前提下,材料越多,則抗彎截面模量W就越大,比如:實心矩形的抗彎截面模量就要大於相同外形的空心矩形的抗彎截面模量(這在材料力學里有詳盡的解說),於是:
5、構件的截面材料越多,材料的抗彎截面模量W就越大,構件的正應力σmax反而更小,這就是你要的結果
6、可能是在概念上有點混淆,需要澄清一下:
。
7、σmax是構件所受到的外力,而不是材料的強度,材料的強度是一個可視為恆定的值。
希望能夠幫助到你!
⑷ 鋼筋屈服強度不合格有哪些原因
看是哪種鋼筋,最可能的原因是碳含量或者錳等其他元素含量不符合國標
⑸ 為什麼鋼筋的強屈比小於鋼筋抗拉比小於
這是由抗震要求的鋼筋須滿足的條件,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小於1.30,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大於1.25。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的比值是指鋼筋實際的屈服強度測量值與標准規定的該等級鋼筋允許最小值的比值。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是鋼筋的強屈比。
(5)鋼筋屈服強度偏小是什麼原因擴展閱讀:
加工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鋼筋
網路-屈服強度
⑹ 鋼筋力學性能、屈服強度的影響因素
應該還有試驗機器,試驗人員。我見過檢測公司里把十二的原材放在100噸的萬能試驗機上做試驗。
⑺ 為什麼鋼筋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小於1.3
鋼筋質量不合格,沒有達到規范要求。
⑻ 帶肋鋼筋屈服強度不合格用與工程會出現什麼後果
屈服強度與設計強度不是一回事。結構設計時用設計強度,只要設計強度版滿足要求,且設計無權誤,屈服強度差一些對正常情況下使用應無影響。
但在特殊情況下會有不利影響。如:
1、施工、材料有問題時,設計時按規程預留的安全儲備就不夠了。此時如果鋼筋應力超過設計強度到一定程度,結構垮塌會較屈服強度正常的鋼筋提前。
2、地震或其他災害對建築物造成破壞時,逃生時間可能小於屈服強度正常時。
建議使用所有指標都合格的材料,不抱任何僥幸心理,這是即對工程負責、對老闆負責,也是對自己負責。
⑼ 什麼是鋼筋屈服強度不明顯急急急
屈服強度又稱為屈服極限 ,是材料屈服的臨界應力值。 (1)對於屈服現象明顯的材料,屈服強度就是屈服點的應力(屈服值); (2)對於屈服現象不明顯的材料,與應力-應變的直線關系的極限偏差達到規定值(通常為0.2%的永久形變)時的應力。通常用作固體材料力學機械性質的評價指標,是材料的實際使用極限。因為在應力超過材料屈服極限後產生頸縮,應變增大,使材料破壞,不能正常使用。 當應力超過彈性極限後,進入屈服階段後,變形增加較快,此時除了產生彈性變形外,還產生部分塑性變形。當應力達到B點後,塑性應變急劇增加,應力應變出現微小波動,這種現象稱為屈服。這一階段的最大、最小應力分別稱為上屈服點和下屈服點。由於下屈服點的數值較為穩定,因此以它作為材料抗力的指標,稱為屈服點或屈服強度(ReL或Rp0.2)。 有些鋼材(如高碳鋼)無明顯的屈服現象,通常以發生微量的塑性變形(0.2%)時的應力作為該鋼材的屈服強度,稱為條件屈服強度(yield strength)。 所以,如果其它的外部和內部條件都一樣的話,內徑尺寸增加0.1mm對屈服強度沒有任何影響.提問者評價謝謝啦 評論(1)|贊同4
小雪jack
自己繼續網路 看看看看你的題解
⑽ 屈服實測值與屈服強度標准值小於1.30.這是為什麼
屈服強度實測值大於屈服強度特徵值才說明鋼筋質量好。
規范中規定的是「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是強度標准值。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