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板的鋼筋如何看是上部筋還是下部筋
底筋是板下邊的主筋,如果是一級鋼筋會有向上的180的半圓彎鉤,如果是二級或版者是三級的主筋端權部會有45度的小彎折,代表主筋的起、止位置。麵筋是板上邊的通長主筋,端部一般有90度的彎折,在計算時是從支座邊緣伸入支座內一錨固長度。
在配筋圖中B開頭表示底部鋼筋;T開頭表示上部鋼筋。
有時設計就畫了線表示鋼筋大小沒在圖上沒註明哪個方向的鋼筋應放在底部,這種情況很常見。在設計說明裡有特別說明。
結構圖板的鋼筋,表示方法是下部受力筋彎鉤表示是向上向左,180度(一級鋼)或45度(二級及以上),上部受力筋彎鉤表示是向下向右,180度(一級鋼)或45度(二級及以上)。
Ⅱ 板筋受力鋼筋兩端要彎180°彎鉤
主要是看你板筋採用什麼級別的鋼筋,HPB300級鋼筋是可以彎180°的彎鉤,HRB335級和HRB400級鋼最多隻能彎135°的彎鉤,但是要求只需要90°的彎鉤就可以了。
Ⅲ 這一塊板上的兩個鋼筋有什麼區別
制圖規矩 向上看字、向左看字,無論什麼形狀彎鉤,底筋鉤朝上、麵筋鉤朝下。
Ⅳ 結構板筋圖中:板筋標注90度彎鉤與180度彎鉤對鋼筋級別是否有區別
1、有區別。
2、一般來說:
一級鋼筋下筋畫為180度彎鉤
二、三級鋼筋下筋畫為135度彎鉤
樓板蓋筋均畫為90度向下彎鉤
只有1級鋼可以彎折180度
Ⅳ 板中分布筋布法的一個問題
板的分布鋼筋屬構造鋼筋,其作用是將荷載更好地分布給受力鋼筋,同時在澆灌混凝土時版起固定受力鋼筋位置及抵權抗收縮和溫度變化所產生的拉應力的作用。
在板的配筋中,如果受力鋼筋是端部帶180度彎鉤的光面圓鋼筋或端部帶直角彎鉤的螺紋鋼筋,則分布筋應從支座邊緣處開始布置,即分布筋的根數為板的凈跨長÷間距(商有小數時進1成整數)+1。
當受力鋼筋的端部無彎鉤時(如焊接的鋼筋網),則在板的支座內應至少應有一根分布筋,作用是增加支座處的錨固。
這項規定在現行的設計規范中並無明確規定,但在混凝土設計構造手冊或其它的技術資料中可以找到。
雙向板兩個方向的鋼筋均屬受力鋼筋,不屬分布筋,但配置方法與上述相同。
Ⅵ 一塊板里只有一條彎鉤180度的鋼筋他是什麼筋
應該從左向右看,180°彎鉤朝上,它是底筋,鋼筋等級HPB300。180°彎鉤的彎芯直徑為2.5d,平直段長不應小於3d。你的截圖范圍太小,應該有標注直徑和間距。
Ⅶ 土木施工圖中樓板結構里鋼筋畫的彎鉤方向代表什麼意義,施工的時候必須按照圖紙來做彎鉤嗎
樓上朋友說得對,我想補充一點,現在板筋大多用冷扎帶肋鋼筋,作底筋是可以是直條,麵筋即常說的蓋筋是要向下成90度的彎錨的
底筋如果是一級鋼(常說的圓鋼或盤圓)就作180度彎錨的
其實你可以問一下工地上的技術人員,
另外不叫土木施工圖 應該叫結構施工圖
Ⅷ 你說有180度彎鉤的是下部鋼筋,那180度的彎鉤是怎麼做,從哪算起我只知道90度和135度的演算法
一般只有1級鋼筋—就是光圓鋼筋做180度彎鉤,1級鋼筋做受力鋼筋端部必須做180度彎鉤。
計算長度時一般是凈長每端加6.2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