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鋼筋一般怎麼進行驗收
查看型號.規格.有無銹蝕.綁扎間距.
Ⅱ 鋼筋驗收有哪些規范
鋼筋在我們生活當中並不陌生,我們住的房子、辦公室、公共場所等大大小小的建築物都離不開鋼筋,它是一頓大樓的骨架,整頓大樓的安全鋼筋起了決定性的作用,既然鋼筋對我們大家的安危如此的重要,那麼鋼筋的驗收規范及標準是值得大家去探討的,接下來小編將系統完整地介紹一下鋼筋驗收的規范及標准。
鋼筋驗收規范詳情
第一條鋼筋所用材料類型必須符合工程項目的施工要求和規范,產品的物理性能以及合格證書符合國家的相關規范,進口鋼筋必須進行相關化學性能實驗,化學檢定合格後才可以投放到工程項目中使用。
第二條鋼筋的基本規格,間距、形狀、接頭位置、尺寸、保護層的厚度符合相關規定的設計要求和施工項目規則的規范。
第三條施工過程中如果進行鋼筋的更換,新的鋼筋必須了解其材料的基本性能,嚴格執行國標中鋼筋設計的各種規定,不能使用等尺寸和低強度的鋼筋來代替高強度的鋼筋,施工項目中重要部位的鋼筋替換,必須取得相關設計單位的批准,有相關內容的書面材料證明即可。
第四條利用鋼尺檢測鋼筋受力時的彎折小於九十度角時,在彎折的九十度處彎弧內的直徑至少是鋼筋直徑5倍以上。同一類型的鋼筋應在同一生產設備中抽查大於3次以上。
第五條在加工鋼筋過程中保證其尺寸和形狀符合國家的基本設計要求,受力鋼筋長度尺寸允許偏差在10mm以內,彎起鋼筋彎折范圍的允許誤差在20mm以內,用鋼尺檢測是至少抽查3個。
第六條鋼筋在每一個檢驗批次內要求每一個標准都要求符合標准,在每一個隨機的抽樣檢測中必須符合真實性。
鋼筋的質量是工程質量的基礎保障,現如今的鋼筋質量有待考證,在鋼筋項目的施工過程中,不符合國家規范的情況也並不少見,施工項目和驗收工作不是協調配合的,這樣的項目給我們留下了太多的隱患。對於這種嚴重的安全問題,有關部門應該重視鋼筋驗收規范及標准,嚴禁不符合標準的鋼筋流入每一個施工項目中,從源頭抓管理是對我們每一個人的安全負責。
Ⅲ 怎樣做好結算時的鋼筋工程量審核 詳細
●施工管理 怠辯做姆結算日曲 鋼筋Z翟量審菝 現今使用鋼筋軟體不僅僅可用於招投 標階段快速計算鋼筋的用量。更重要的是在 後期r程竣工後。用於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 對鋼筋工程量的對比審核過程。其實計算鋼 筋工程量不僅僅是計算鋼筋的總用量,更重 要的環節也是後期的對量工作,往往需要花 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而且工程竣工結算關 繫到建設單位與承包單位的切身利益,在鋼 筋工程量計算的過程中,由於工程量計算人 員所處的地位、立場和目的不同。業務水平 也存在差異,從而導致工程量計算的結果存 在不同程度的差距;但如果相差太大,就有 故意壓低1=程造價或高估冒算的可能。 首先列舉當前工程竣工結算中鋼筋工 程量計算存在的問題。 (1)對沒有明確規定的演算法理解不一 在對量過程中發生爭吵是由於對結構 設計理解不一致造成的。鋼筋的構造及計算 口張 大部分參照03G101系列圖集,但是圖集也 不能包打天下,圖集上所列出的也是普遍存 在的構造做法,在實際計算鋼筋丁程量過程 中遇到的很多問題是圖集目前不能解決的。 而且在國家相關的規范或標准中也無法找 到依據。 12)對如何計算措施筋用■存在爭議 由於在施工方案中沒有明確措施筋是 否需要列入鋼筋工程量的計算中.也沒有寫 出措施筋的計算方法.有的雖然寫明了但是 缺少建設單位簽字,因此在如何計算措施筋 用量的問胚上存在爭議。 13)設計變更洽商簽證不嚴 目前國內有一部分T程項目建設單位 採取自行工程竣工結算的審核.也有一些項 目的建設單位委託造價咨詢部門審核。而搞 結算審核的造價工程師施工時一般不在現 場,結算時鋼筋丁程量的計算依據主要是工 程竣工圖、洽商變更和施工方案。雖然有這 些資料和簽字證明,但不排除在施丁=各個環 節(尤其是鋼筋隱蔽1=程)存在情況不實的 可能,例如施工中遇到問題沒有及時辦理洽 商變更,竣工結算時搞突擊,事後補簽,致使 根本沒有發生的事項也被列入結算資料。 (4)設計變更審批手續不嚴 有的項目建設單位不重視控制設計變 更,不及時辦理設計變更的審批手續,結算 時沒有正式的設計變更通知單,從而導致沒 有鋼筋工程量與投資增減的記錄。 (5)不按規定計算鋼筋工程■ 鋼筋工程量不按竣工圖紙尺寸和圖紙 指定的規范(圍家注冊構造圖集)中規定的 鋼筋工程構造計算。如招標文件《技術條款> 中規定:鋼筋的計量應按施工圖紙所示的凈 值計量;鋼筋應按監理人批準的鋼筋下料 表,以直徑和長度計算,不計入鋼筋損耗和 架設定位的附加鋼筋量。而施。r單位在編報 竣1=結算時往往加入鋼筋損耗和架設定位 的附加鋼筋量.由於沒有按規定計算.造成 竣工結算時鋼筋1二程晝增加。 (6)一方故意虛增鋼筋工程量 有的送審結算是由項目法人委託中介 機構進行審核,施丁單位為了給審核留足審 查空間,故意多報鋼筋工程量。虛增造價。 針對工程竣工結算中鋼筋工程量計算 時出現的上述問題。應抓好以下幾個主要環 節。 (1)明確竣工結算依據 結算時計算鋼筋工程量的重要依據是: 工程竣工圖,有設計、監理、施工方共同簽字 的洽商變更資料.有建設單位、施工方、監理 共同簽字認可的鋼筋工程施工方案,圖紙總 說明指定的國家相關規范和標准構造圖集。 (2)重視洽商變更資料 洽商變更的資料特別重要.所以在施工 過程中,凡是規范、圖集不能解決的問題.一 定要聯系設計人員,辦理洽商變更或補充構 造做法說明,不要擅自根據以往的施工經驗 進行鋼筋工程施工。否則後期很難說服建設 單位這樣施丁是對的。 (3)咨詢設計人員意見 如果在施工中遇到,規范或圖集不能 解決的問題時,最好的辦法就是咨詢設計人 員,因為結構施r時只有該工程的結構設計 人員才最有發言權。除了結構設計人員外任 何入給出的建議只能當作參考,不能作為工 程結算肘計算鋼筋r程最的依據。 (4)落實設計變更簽證 設計變更應由原設計單位出具設計變 更通知單和修改圖紙.設計、校審人員應簽 字並加蓋公章。並由建設方駐現場代表、監 理丁程師審查同意。重大的設計變更應經原 審批部門審批.否則不應列入鋼筋工程量計 算依據之中。在審查設計變更時.除應有完 整的變更手續外,還要注意設計變更後鋼筋 工程量的計算。對計算有誤的鋼筋工程量應 進行調整,不符合變更手續要求的不能列入 鋼筋工程量計算依據之中。 (5)嚴格審核鋼筋工程■ 竣工結算時,鋼筋¨呈最的計算過程具 有較大的彈性和隱蔽性。審核鋼筋工程量是 重點、難點。在審核中,如果發現結算的鋼筋 工程量與實際完成的鋼筋丁程量有出入.對 於多報的鋼筋工程量應該扣除。否則就直接 損害了建設投資方的利益;對於漏算漏報的 鋼筋工程量,在反復核實後,應本著實事求 是的原則進行補充,避免工程承包商的利益 受到損失。對於某些可疑的鋼筋工程量.必 須查找洽商及施工記錄、鋼筋隱蔽工程驗收 資料,確保准確無誤。 綜上所述,工程竣T結算階段審核鋼筋 工程量是控制鋼筋丁程用量及造價最重要 的一關,如果把關不嚴格將會造成不可挽回 的損失。這是一項重要而具體的丁.作。計算 鋼筋工程最時要認真、細致、不少算、不漏 算;同時還要尊重客觀事實,不多算,不隨意 高估冒算。在以上基礎上保證鋼筋工程量盡 可能准確合理.去虛存實。促使竣r結算的 審核過程嚴謹、和諧、高效,達到建設單位與 承包單位均能滿意接受的結果。 (張志峰:南通五建建設工程有限公司) 33萬方數據
Ⅳ 鋼筋的間距是怎樣測量驗收
拉一米至兩米,一般十個間距吧,數間距看偏差
Ⅳ 驗收鋼筋的規范
GBT 232-2010
Ⅵ 關於監理對進場鋼筋的數量的驗收問題
你查看他本批的發票.就知.他不會多付錢出去。
Ⅶ 鋼筋驗收需要檢查哪些項
鋼 筋 分 項 工 程
說明:5 鋼筋分項工程
鋼筋分項工程是普通鋼筋進場檢驗、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鋼筋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工序和驗收的需要確定。
5.1 一 般 規 定
5.1.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說明:5.1.1 在施工過程中,當施工單位缺乏設計所要求的鋼筋品種、級別或規格時,可進行鋼筋代換。為了保證對設計意圖的理解不產生偏差,規定當需要作鋼筋代換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滿足原結構設計的要求,並明確鋼筋代換由設計單位負責。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1.2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 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說明:5.1.2 鋼筋隱蔽工程反映鋼筋分項工程施工的綜合質量,在澆築混凝土之前驗收是為了確保受力鋼筋等的加工、連接和安裝滿足設計要求,並在結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2 原 材 料
主 控 項 目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1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普通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的要求。鋼筋進場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並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由於工程量、運輸條件和各種鋼筋的用量等的差異,很難對各種鋼筋的進場檢查數量作出統一規定。實際檢查時,若有關標准中對進場檢驗數量作了具體規定,應遵照執行;若有關標准中只有對產品出廠檢驗數量的規定,則在進場檢驗時,檢查數量可按下列情況確定:
1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大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旬劃分為若干個出廠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2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作為一個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3 對連續進場的同批鋼筋,當有可靠依據時,可按一次進場的鋼筋處理。
本條的檢驗方法中,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是對產品質量的證明資料,通常應列出產品的主要性能指標;當用戶有特別要求時,還應列出某些專門檢驗數據。有時,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可以合並;進場復驗報告理進場抽樣檢驗的結果,並作為判斷材料能否在工程中應用的依據。
本規范中,涉及原材料進場檢查數量和檢驗方法時,除有明確規定外,都應按以上敘述理解、執行。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2 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結構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其強度實測值就滿足本條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在地震作用下,結構某些部位出現塑性鉸以後,鋼筋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2.3 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檢驗方法: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
說明:5.2.3 在鋼筋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若發現鋼筋性能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對同批鋼筋進行專項檢驗。
一 般 項 目
5.2.4 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檢查數量:進場時和使用前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2.4 為了加強對鋼筋外觀質量的控制,鋼筋進場時和使用前均應對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彎折鋼筋不得敲直後作為受力鋼筋使用。鋼筋表面不應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以免影響鋼筋強度和錨固性能。本條也適用於加工以後較長時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觀質量達不到要求的鋼筋半成品的檢查。
5.3 鋼 筋 加 工
主 控 項 目
5.3.1 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 HPB235級鋼筋未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 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 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5.3.2 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5.3.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直 徑;
2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
135°;
3 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3.1~5.3.2 對各種級別普通鋼筋彎鉤、彎折和箍筋的彎弧內直徑、彎折角度、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分別提出了要求。受力鋼筋彎鉤、彎折的形狀和尺寸,對於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協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據構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於保證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特別是對配筋率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更為重要。
對規定抽樣檢查的項目,應在全數觀察的基礎上,對重要部位和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進行抽樣檢查。抽樣檢查的數量通常採用「雙控」的方法。這與本規范第4.2.5條的說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項 目
5.3.3 鋼筋調直宜採用機械方法,也可採用冷拉方法。當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的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3.3 盤條供應的鋼筋使用前需要調直。調直宜優先採用機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調直鋼筋的質量;也可採用冷拉方法,但應控製冷拉伸長率,以免影響鋼筋的力學性能。
5.3.4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5.3.4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就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表5.3.4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 ±20
箍筋內凈尺寸 ±5
說明:5.3.4 本條提出了鋼筋加工形狀、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內凈尺寸是新增項目,對保證受力鋼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較為重要。
5.4 鋼 筋 連 接
主 控 項 目
5.4.1 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1 本條提出了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方式的基本要求,這是保證受力鋼筋應力傳遞及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鋼筋的連接方式已有多種,應按設計要求採用。
5.4.2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說明:5.4.2 近年來,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技術發展較快,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對其應用、質量驗收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驗收時應遵照執行。對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除應按相應規定進行型式、工藝檢驗外,還應從結構中抽取試件進行力學性能檢驗。
一 般 項 目
5.4.3 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3 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鋼筋在同一受力區段內不宜多次連接,以保證鋼筋的承載、傳力性能。本條還對接頭距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作出了規定。
5.4.4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4 本條對施工現場的機械連接接頭和焊接接頭提出了外觀質量要求。對全數檢查的項目,通常均採用觀察檢查的方法,但對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可輔以量測檢查。
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5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應用范圍、連接區段的定義以及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5.4.6)。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 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 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圖5.4.6書館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及接頭面各百分率
註:圖中所示搭接接頭同一連接區段內的搭接鋼筋為兩根,當各鋼筋直徑相同時,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
說明:5.4.6 為了保證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傳力性能,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定義、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以及最小搭接接長度的要求。在本規范附錄B中給出了各種條件下確定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的方法。
5.4.7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 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 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就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
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4.7 搭接區域的箍筋對於約束搭接傳力區域的混凝土、保證搭接鋼筋傳力至關重要。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給出了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直徑、間距等構造要求。
5.5 鋼 筋 安 裝
主 控 項 目
5.5.1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5.1 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對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一 般 項 目
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5.5.2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行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表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鋼尺檢查
網眼尺寸 ±20 鋼尺量連續三當,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 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護層厚度 基 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量連接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註:1 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到其中的較大值;
3 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說明:5.5.2 本條規定了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梁、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位置對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響。由於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移位而引發的事故通常較為嚴重,應加以避免。本條通過保護層厚度偏差的要求,對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差的合格點率要求規定為90%及以上。對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合格點率要求仍為80%及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