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柱縱向鋼筋間距的要求~
如果書上跟規范有沖突肯定要按規范算啊。舊規范里:如果柱是垂直澆築(現澆)柱縱筋凈距不小於50mm,中距不大於350mm;如果柱是水平澆築(預制)按梁的規定取用。
❷ 這幾面剪力牆的橫向鋼筋和豎向鋼筋間距和大小是多少
這圖不是來正規建築設計院的施工自圖,竟然把一個4米高的什麼窖體的普通混凝土牆叫成剪力牆,以為只要是混凝土牆都是剪力牆!
牆體配筋已註明清楚了的啊,豎向筋、水平筋都是HRB400級的直徑10mm,間距150mm,拉鉤HRB400級的直徑6mm,間距400mm ;
圖紙竟然標注得像標注板一樣,採用x&y(兩個方向)!接著還用括弧(2),不知道他是在哪裡抄襲來的!真好笑。
拉鉤間距400與豎向筋、水平筋間距150如何配?難道掛拉鉤還要用尺來畫線不成!
不倫不類,不像建施圖、又不像是結施圖,害人咯!
❸ 18年圖集中剪力牆豎向鋼筋起步間距sss是什麼意思
以前規范要求豎向鋼筋起步為5公分,現在更改起步鋼筋為一個牆豎筋間距「S」表示為一個豎向鋼筋間距,具體規范見下圖,明白了請採納!
❹ 柱縱向鋼筋間距是怎麼算的,要算上角筋么
1、箍筋:用來來滿足斜截面抗源剪強度,並聯結受力主筋和受壓區混筋骨架的鋼筋。分單肢箍筋、開口矩形箍筋、封閉矩形箍筋、菱形箍筋、多邊形箍筋、井字形箍筋和圓形箍筋等。箍筋應根據計算確定,箍筋的最小直徑與梁高h有關,當h≦800mm時,不宜小於6mm;當h>800mm時,不宜小於8mm。梁支座處的箍筋一般從梁邊(或牆邊)50mm處開始設置。支承在砌體結構上的鋼筋混凝土獨立梁,在縱向受力鋼筋的錨固長度Las范圍內應設置不少於兩道的箍筋,當梁與混凝土梁或柱整體連接時,支座內可不設置箍筋。 2、縱筋在混凝土構件內沿長方向布置的鋼筋,多為受力鋼筋,主要在構件中承受拉力。縱筋的作用:鋼筋有較強的抗拉、抗壓強度,但混凝土只有較高的抗壓強度,抗拉強度卻很低,所以縱筋的作用是和混凝土共同提高柱的承載力,以減小構件的截面尺寸,防止因偶然偏心產生的破壞,同時還改善破壞時構件的延性,減小混凝土的徐變變形。 3、角筋是在鋼筋工程中,位於梁、柱子的角部或者牆體的轉角處鋪設的鋼筋。其作用是分散轉移荷載,防止牆體開裂,避免出現應力集中的不利情況,以致對建築物造成破壞。一般情況下,下角鋼筋與下中鋼筋直徑相同而數量不同。
❺ 梁的縱向鋼筋間距
梁縱向受力鋼筋間距規范有規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梁的縱向受力鋼筋應符合下列規定:
1、伸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於 2 根。
2、梁高不小於 300mm 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 l0mm ;梁高小於 300mm 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 8mm。
3、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 30mm 和 1. 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 25mm 和 d。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是根據建設部建標1997108號文的要求,由中國建築科學研究院會同有關的高等院校及科研、設計、企業單位共同修訂而成。在修訂過程中,規范修訂組開展了各類專題研究,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分析。
總結了近年來我國混凝土結構設計的實踐經驗,與相關的標准規范進行了協調,與國際先進的標准規范進行了比較和借鑒。在此基礎上以多種方式廣泛徵求了全國有關單位的意見並進行了試設計,對主要問題進行了反復修改,最後經審查定稿。
(5)鋼筋豎向間距指什麼擴展閱讀:
混凝土板應按下列原則進行計算:
1兩對邊支承的板應按單向板計算;
2四邊支承的板應按下列規定計算:
1)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小於或等於2.0時,應按雙向板計算;
2)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2.0,但小於3.0時,宜按雙向板計算;當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時,應沿長邊方向布置足夠數量的構造鋼筋;
3)當長邊與短邊長度之比大於或等於3.0時,可按沿短邊方向受力的單向板計算。
❻ 鋼筋的縱橫間距的概念是什麼在一個計算鋼筋的表面積的題上見到的,鋼筋有縱向面積怎麼還有橫向面積
樓板鋼筋一般是雙層雙向的。
所以有兩個方向的間距和兩個方向的面積。
如圖所示:
❼ 剪力牆約束邊緣構件內的豎向鋼筋間距如何確定
根據規范而定,具體可參考下面的條例:
1、高規7.2.17條第款規定,抗震設計時,構造邊緣構件箍筋的無肢長度不應大於300mm,拉筋的水平間距不應大於縱向鋼筋間距的2倍。其中箍筋的無肢長度即為邊緣構件縱筋的間距。
2、構造邊緣構件和約束邊緣構件應該也屬於剪力牆的范圍。其構造也得滿足牆體的規定。2010《抗規》6.4.4條1款規定,抗震牆的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300mm,
3、根據2010《抗規》6.4.5-3表中的二、三級剪力牆。6根16,約束邊緣構件截面為400mm時,縱筋間距即為200mm,最大為300。
剪力牆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
類別
一般按照剪力牆上洞口的大小、多少及排列方式,將剪力牆分為以下幾種類型:
整體牆
沒有門窗洞口或只有少量很小的洞口時,可以忽略洞口的存在,這種剪力牆即稱為整體剪力牆,簡稱整體牆。
當門窗洞口的面積之和不超過剪力牆側面積的15%,且洞口間凈距及孔洞至牆邊的凈距大於洞口長邊尺寸時,即為整體牆。
小開口整體牆
門窗洞口尺寸比整體牆要大一些,此時牆肢中已出現局部彎矩,這種牆稱為小開口整體牆。
連肢牆
剪力牆上開有一列或多列洞口,且洞口尺寸相對較大,此時剪力牆的受力相當於通過洞口之間的連梁連在一起的一系列牆肢,故稱連肢牆。
框支剪力牆
當底層需要大空間時,採用框架結構支撐上部剪力牆,就形成框支剪力牆。在地震區,不容許採用純粹的框支剪力牆結構。
壁式框架
在連肢牆中,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牆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牆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於剪力牆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樑柱的寬度要小一些,故稱壁式框架。
開有不規則洞口的剪力牆
有時由於建築使用的要求,需要在剪力牆上開有較大的洞口,而且洞口的排列不規則,即為此種類型。
❽ 鋼筋安裝檢驗批上間距排距是指什麼
間距排距是指安裝鋼筋縱橫向或垂直水平間距等的距離,柱子一樣有箍筋間距檢查要求,柱豎向鋼筋排距要求.所以也應在表格填寫欄內表達.
❾ 鋼筋間距@指的是橫向還是豎向
@只是表示間距,橫向與豎向的表示方法都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