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懸挑梁箍筋加密要怎樣設置
規范沒有加密要求。事實上加密是抗震要求,所以規范只對框架梁和連專梁考慮加密。
但是一屬般的常規做法,懸挑梁都全長箍筋加密的。
至於加密間距,在11G101-1上有150間距的例子,你可以參考。我通常做100間距。
箍筋加密的原因基本如下:
一、因為懸挑梁通常會受到端部集中力作用,這樣全長的剪力都較大。
二、懸挑梁屬於靜定構件,只要一個自由度缺失就會造成傾覆,所以為了確保安全多配箍筋。
三、懸挑梁是事故多發部位,受施工操作影響較大(例如保護層厚度太厚),容易出問題,所以鋼筋多配。
⑵ 1米懸挑梁如何配筋
1米的懸挑梁,在農村的自建房中,很多都是1.5米,自己和很多的農村師傅都是一樣,都沒有學歷,沒有文憑,也不會計算,都只是用師傅口口相傳的老辦法,給自己家鄉的同鄉們建了不少的房子,文字中說話中有些粗俗,請大家見諒。
鋼筋但是在懸挑樑上很多人,都在懷疑這樣的鋼筋配置,也有在原來的小趙寫的問答中,很多人都是質疑,說我不夠專業,亂配鋼材。這點自己也不可否認,文化水平低,寫了東西也不夠全面。自己可能寫的不夠全面,但我絕對和老師傅們無關,都怪自己沒能闡述明白。
⑶ 懸挑梁的鋼筋如何設置
受力筋在上,構造筋在下,箍筋開口在下,與簡支梁相反
⑷ 懸挑梁鋼筋是上面的鋼筋受力還是底筋受力怎麼安放
懸挑梁的上部鋼筋受拉,下部鋼筋受壓。
陽台下方懸挑梁受到方向向下的均布荷載,其彎矩圖如圖所示:
(4)懸挑梁鋼筋怎麼設置擴展閱讀
懸挑梁配筋規范條文
1、入梁支座范圍內的鋼筋不應少於2根
2、梁高不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10mm;梁高小於300mm時,鋼筋直徑不應小於8mm。
3、樑上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距不應小於30mm和1.5d;梁下部鋼筋水平方向的凈間距不應小於25mm和d。當下部鋼筋多於2層時,2層以上的鋼筋水平方向的中距應比下面2層的中距增大一倍;各層鋼筋之間凈間距不用小於25mm和d,d為鋼筋的最大直徑。
4、梁的配筋密集區域宜採用並筋的配筋形式。
5、在鋼筋混凝土懸臂梁中,應不少於2根上部鋼筋伸至懸挑梁外端,並向下彎折不小於12d;其餘鋼筋不應在梁的上部截斷,而應按《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2015版)第9.2.8條的規定向下彎折,並按9.2.7條的規定在梁的下邊錨固。
6、鋼筋彎折彎起角宜取45°或60°;在彎終點外應留有平行於梁軸線方向的錨固長度,且在受拉區不應小於20d,在受壓區不應小於10d,梁底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起,頂層鋼筋中的角部鋼筋不應彎下。
7、混凝土受拉區中,彎起鋼筋的彎起點可設在按正截面受彎承載力計算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前,但彎起鋼筋與梁中心線的交點應位於不需要該鋼筋的截面之外;同時彎起點與按計算充分利用該鋼筋的截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於ho/2。
⑸ 懸挑梁的鋼筋配置。是怎麼配置的 計算鋼筋長度錨固值該怎麼取
這個問題一二句話也說不清,請你給個QQ郵箱,發給你詳細的解答書。
⑹ 懸挑梁小於端部梁是彎起鋼筋怎麼設置
紅色代表鋼筋,綠色代表紅色鋼筋所在位置的錨固長度=(1.2La*d+h)(h是挑梁梁高)(*代表乘號),並且水平錨固段不小於20d(d為鋼筋直徑)。
⑺ 懸挑梁鋼筋如何構造
懸挑梁鋼筋構造:懸挑梁受力在上面,上面的鋼筋要比下面的鋼筋大。同時要滿足鋼筋的描固長度和配筋率。
懸挑梁鋼筋一般為鋼筋混凝土材質。,截面高度一般取跨度的1/6~1/8,當懸挑長度大於1500時(建築單位除特別說明外為mm),需加彎起鋼筋。
屋面板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承受負彎矩的放射狀構造鋼筋.其間距沿l/2(l為挑檐長度)處應不大於200 mm,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取la>l,鋼筋的直徑與懸臂板支座處受力鋼筋相同且不小於 6 mm。
當挑檐寬度l≤5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3根,錨固長度la>500 mm;當500 mm<l≤800 mm時,構造鋼筋可用5根,錨固長度la≥800 mm。
懸挑梁的設計
設計中的常見做法 懸挑梁的設計一般先假定截面,然後再根據承載能力極限狀態及正常使用極限狀態的要求,分別進行計算和驗算。
式中:砌體牆中鋼筋混凝土挑梁的抗傾覆應按下式驗算: Mov≤Mr
Mov——挑梁荷載設計值對計算傾覆點產生的傾覆力矩。
Mr ——挑梁的抗傾覆力矩設計值。
懸挑梁的抗傾覆彎矩設計值可按下式計算。
Mr =0.8 Gr(l2-x0)
式中:
Gr ——挑梁的抗傾覆荷載;
l2—— 作用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
挑梁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按下式確定:
當 l1≥hb 時,且不大於0.13l1 。
(2) 當 l1<hb 時, 。
式中:
l1 ——挑梁埋入砌體中的長度(mm)。
x0——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mm)。
hb——挑梁的截面高度(mm)。
注意:當挑梁下有構造柱時,計算傾覆點至牆外邊緣的距離可取0.5 。
⑻ 懸挑梁鋼筋怎麼設置
懸挑梁鋼筋按照實際計算布置。 頂部鋼筋為受拉鋼筋,底部鋼筋為構造版鋼筋。 箍筋按照受剪計權算設計。
鋼筋(Rebar)是指鋼筋混凝土用和預應力鋼筋混凝土用鋼材,其橫截面為圓形,有時為帶有圓角的方形。包括光圓鋼筋、帶肋鋼筋、扭轉鋼筋。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⑼ 怎樣設計懸挑梁
設計懸挑梁的方法:
懸挑梁為單自由度構件,應有一定的安全儲備;如果用軟體算結果一般是可採用的,注意一下構造要求;如果不放心可放大1.2就足夠了,不必放大很多,沒有什麼用,還浪費。 挑梁配筋梁頂按照計算放大20%,梁底按構造配,基於安全考慮,可考慮適當的放大,但不需要太大,一般取1.2倍即可,如果真還要加大麵筋的話,順便也把與其相連的柱子相應方向的配筋增大,這才可靠。滿足擾度裂縫後,再適當放大就可以了,放大2倍就太誇張了。
對於懸挑構件,配筋適當加大是可以,應該的;更應該注意懸挑構件的底部配筋,應為懸挑大的話要考慮豎向地震作用!因為懸挑梁不能破壞,抗震地區在結構上輸入「硬抗」的構建,是不能破壞的,所以一般的話配筋都回放大的,根據重要程度和承荷多少,放大系數在1.1~1.5左右。 規范對懸挑梁要求高與一般梁。
實際操作:
(1)混凝土懸挑梁的配筋是由裂縫和撓度控制。
設計時應查驗PKPM變形計算結果,然後根據荷載、部位、實際挑出長度進行增加。
(2)延性控制:配足下部鋼筋,箍筋加密,提高截面延性。
(3)節點:注意支座錨固和臨跨延伸長度。
一般的梁我至少會做到4根或5根25的鋼筋的,不是說浪費不浪費,而是在這種地方沒必要省,按照最高配筋配就行。另外箍筋也要加大,再加上兩至四根彎起筋,防止梁根部剪力過大,引起突然斷裂。 PKPM中驗算懸臂梁
畫上去,匯總計算,回到梁界面,選中懸挑梁,點【編輯鋼筋】,修改以後,鎖定,再匯總計算 懸挑梁的計算長度按懸挑長度的兩倍取值,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第3.3.2條表3.3.2注4中提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