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物沿外牆的陽角樓(屋)面板,其板面應配置C8@100的附加斜向構造鋼筋,該鋼筋沿45°放置。
應該在03G101圖集上,你要想要,告訴我你的郵箱,我給你發過去
❷ 板面鋼筋有哪些
一、受力筋:主要用來承受拉力。懸臂板及地下室底板等構件的受力鋼筋的配置是在板的上部。
二、分布鋼筋:它主要用來使作用在板面荷載能均勻地傳遞給受力鋼筋;抵抗四溫度變化和混凝土收縮在垂直於板跨方向所產生的拉應力。
三、構造鋼筋:為了避免板受力後,在支座上部出現裂縫,通常是在這些部們上部配置受拉鋼筋,這種鋼筋稱為負筋。
配筋混凝土的收縮徐變均小於素混凝土的收縮徐變。當配筋率較低時,其對收縮徐變的影響較小,在工程應用中,可以按素混凝土來對待;當配筋率較高時,其對收縮徐變的減小作用需進行具體的試驗研究。
(2)板面構造鋼筋是指什麼擴展閱讀:
板面鋼筋綁扎規范以及要求。
一、 將基礎墊層清掃干凈,用石筆和墨斗在上面彈放鋼筋位置線。
二、 按鋼筋位置線布放基礎鋼筋。
三、綁扎鋼筋。四周兩行鋼筋交叉點應每點綁扎牢。
四、大底板採用雙層鋼筋網時,在上層鋼筋網下面應設置鋼筋撐腳或混凝土撐腳,以保證鋼筋位置正確,鋼筋撐腳下應墊在下征鋼筋網上。
五、鋼筋的彎鉤應朝上,不要倒向一邊;雙鋼筋網的上層鋼筋彎鉤應朝下。
六、獨立基礎、為雙向彎曲,其底面短向的鋼筋應放在長向鋼筋的上面。
七、現澆柱與基礎連用的插筋,其箍筋應比柱的箍筋小一個柱筋直徑,以便連接。箍筋的位置一定要綁扎固定牢靠,以免造成柱軸線偏移。
八、基礎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40mm,當無墊層時不應小於700mm。
❸ 圖紙設計梁高於板面66公分,未註明側面鋼筋是否按腹板高度大於45公分設置構造筋
是的,必須按要求設置構造筋。
❹ 剪力牆構造邊緣件(剪力牆柱)18的變12不能採用電渣壓力焊,採用插筋,12的鋼筋從板面算起滿足1.
你的料下錯了,原來18的暗柱鋼筋你應該彎鉤錨梁或牆的,12的直接插入暗柱里一個錨固長度。可現在已經澆築過砼,原18你只伸出來10公分,那就焊接吧,影響倒是不大,就是太麻煩了,沒辦法。
❺ 什麼是板面負筋解釋得具體點,不要太抽象。
板面負筋配置在混凝土板支座(及左右一定長度)處,板的上表面,用以抵抗負彎矩版的鋼筋。權
對於單跨的板的(或多跨板的)板端、板邊,是按混凝土規范要求的、錨固在梁(或牆)里的構造負筋;對於多跨的板中間支座,是按結構受力計算需要並滿足混凝土規范最低要求配置的負筋。上述「一定長度」是自支座邊起伸向跨中的長度,為板凈跨長的1/4。「構造負筋」就是不用受力計算,只按規定設置的負筋。
❻ 請問一下,角區樓板面附加筋,懸挑板陽角放射構造筋,懸挑板陰角放射構造筋分別有什麼作用
抗扭,抗震,抗壓!
❼ 現澆混凝土板設置板面構造鋼筋應符合哪些要求
1、鋼筋直徑不來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自於200mm,且單位寬度內的配筋面積不宜小於跨中相應方向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與混凝土梁、混凝土牆整體澆築單向板的非受力方向,鋼筋截面面積尚不宜小於受力方向跨中板底鋼筋截面面積的1/3.
2、鋼筋從混凝土梁邊、柱邊、牆邊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10/4,砌體牆支座處鋼筋伸入板邊的長度不宜小於10/7,其中計算跨度對單向板按受力方向考慮,對雙向板按短邊方向考慮。
3、在樓板角部,宜沿兩個方向正交、斜向平行或放射狀布置附加鋼筋。
4、鋼筋應在梁內、牆內或柱內可靠錨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