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求問筏板基礎上什麼是主筋 什麼是負筋
1、主筋在板中有是抄板支座上部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下部縱向受力鋼筋。
主筋泛指在混凝土構件中承受重力荷載的鋼筋,相對於構造鋼筋而言,亦稱縱向受力鋼筋,僅在截面受拉區配置的受彎構件稱單筋截面受彎構件,同時在截面受壓區配置的稱為雙筋截面受彎構件。
2、在板類構件中,在板的支撐部位配置的上排鋼筋,俗稱「擔水筋」。
負筋 ,也叫負彎矩鋼筋。在鋼筋混凝土結構設計中,用來抵抗負彎矩的鋼筋叫做負彎矩鋼筋。
(1)筏板基礎鋼筋哪些是受力筋擴展閱讀:
承擔負彎矩的鋼筋,簡稱負筋,因為一般的力學把下部受拉的彎矩規定為正彎矩,上部受拉的彎矩為負彎矩。負筋是承受負彎矩的鋼筋,一般在梁支座(一般是柱子)的上部或板支座(一般是梁或牆)的上部。
一般情況,認為正常受重力作用的簡支混凝土梁跨中下側受彎拉,為正彎矩;這個概念引申到梁板等水平受彎構件中,與之受力不同的為負彎矩。
主筋在梁中是樑上部、下部縱向受力鋼筋;支座上部縱向貫通與非貫通受力鋼筋;抗扭腰筋;主筋在牆中是牆水平與豎向分布鋼筋;主筋在柱中是柱縱向受力鋼筋。
B. 筏板基礎鋼筋長筋在下還是短筋在下
你指的的筏板基礎,看結構總說明的參考圖集是不是04G101-3了,如果是的話,就是長方向筋在下,筏板基礎的作用力,正好是反受力,和樓層的現澆板正好相反。
C. 筏板基礎受力鋼筋
此為簡單規則板的抄標注!但按平襲法規則有錯漏。
平板式筏板基礎,厚度400mm;
x方向:底筋hrb400級φ16兩種間距90、180布置(此處設計漏注90間距的根數);頂部筋hrb400級φ14兩種間距100、200布置(此處設計漏注100間距的根數、且100、200前後顛倒),共1跨,一頭挑出。
y方向:底筋hrb400級φ16兩種間距90、180布置(此處設計漏注90間距的根數);頂部筋hrb400級φ14兩種間距100、200布置(此處設計漏注100間距的根數、且100、200前後顛倒),共1跨,一頭挑出。
D. 筏板基礎中哪些是縱向受壓鋼筋哪些是縱向受拉鋼筋
筏板基礎中沒有縱向受壓鋼筋,所有的受力鋼筋都是受拉的鋼筋。架立筋是計算中版不用受力的鋼權筋。
鋼筋的利用價值就是它有極高的抗拉強度,只有在不得而已的特殊情況下才用點鋼筋受壓,鋼筋的價格是混凝土的二十多倍,要受壓,有混凝土承擔,混凝土有相當大的能力承擔受壓,體積大,也更加穩定!
E. 筏板基礎的受力點在什麼地方
筏板基礎混凝土澆復築完成後,板頂面和制底面處的鋼筋都處於受壓狀態,隨著上部結構施工的進展,結構整體的剛度不斷增大,鋼筋內的預壓力逐漸減少,並轉變為拉應力,直到幾乎全部鋼筋都處於受拉狀態,這時筏板的整體彎曲逐漸變大,其中性軸在不斷的上移。最終移到筏板頂面以上,筏板整體處於受拉狀態。
F. 筏板鋼筋是受拉鋼筋還是受壓鋼筋
筏板基礎中沒有縱向受壓鋼筋,所有的受力鋼筋都是受拉的鋼筋。架立筋是計算中不用受力回的鋼筋。
鋼筋的利用答價值就是它有極高的抗拉強度,只有在不得而已的特殊情況下才用點鋼筋受壓,鋼筋的價格是混凝土的二十多倍,要受壓,有混凝土承擔,混凝土有相當大的能力承擔受壓,體積大,也更加穩定!
G. 筏板鋼筋與樓板鋼筋受力區別,區分筏板上翻梁與下翻梁。
你的問題不太入格,筏板與樓板的受力方向不一樣,筏板是屋蓋的倒置受力構版件,筏板也有上權翻梁,也有下翻梁的。簡單地說,你就按照圖紙要求製作、安裝,嚴格執行圖集規定。是筏板的執行筏板圖集,樓板的執行樓板圖集。
H. 筏板基礎鋼筋的底層受力筋短跨在上還是短跨在下,頂層筋呢
筏板基礎鋼筋的底層受力筋短跨在下,頂層筋底層受力筋短跨也在下。
當建築物上部荷內載較大而地基容承載能力又比較弱時,用簡單的獨立基礎或條形基礎已不能適應地基變形的需要,這時常將牆或柱下基礎連成一片,使整個建築物的荷載承受在一塊整板上,這種滿堂式的板式基礎稱筏形基礎。
筏形基礎由於其底面積大,故可減小基底壓強,同時也可提高地基土的承載力,並能更有效地增強基礎的整體性,調整不均勻沉降。
選用原則
1、在軟土地基上,用柱下條形基礎或柱下十字交梁條形基礎不能滿足上部結構對變形的要求和地基承載力的要求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2、當建築物的柱距較小而柱的荷載又很大,或柱的荷載相差較大將會產生較大的沉降差需要增加基礎的整體剛度以調整不均勻沉降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3、當建築物有地下室或大型儲液結構(如水池、油庫等),結合使用要求,可採用筏形基礎。
4、風荷載及地震荷載起主要作用的多高層建築物,要求基礎有足夠的剛度和穩定性時,可採用筏形基礎。
I. 筏板基礎的鋼筋排布
根據《系列圖集施工常見問題答疑圖解》介紹:基礎底板頂面短向鋼筋在上層,長向鋼筋在下層;
基礎底板底面短向鋼筋在下層,長向鋼筋在上層;方便記憶,就記成筏形基礎板鋼筋為「短向鋼筋夾長向鋼筋」,象夾芯餅一樣,長的在中間,短的在兩面。
這樣操作的優點:
1、空間分隔靈活,自重輕,有利於抗震,節省材料;
2、具有可以較靈活地配合建築平面布置的優點,利於安排需要較大空間的建築結構;
3、 框架結構的梁、柱構件易於標准化、定型化,便於採用裝配整體式結構,以縮短施工工期;
4、採用現澆混凝土框架時,結構的整體性、 剛度較好,設計處理好也能達到較好的抗震效果,而且可以把梁或柱澆注成各種需要的截面形狀。
(9)筏板基礎鋼筋哪些是受力筋擴展閱讀:
鋼筋排布時的注意事項:
1、綁扎前應用粉筆畫好底板鋼筋的分檔標點線和鋼筋位置線,並擺放下層鋼筋。
2、鋼筋的擺放順序:底板底層鋼筋:長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底板面層鋼筋:短向筋在下,長向筋在上,所有交點均應綁扎。需要注意的是,保護層的厚度,鋼筋搭接及端部鋼筋的錨固。
3、筏板底部與頂部縱筋彎鉤交錯12d,側面構造封邊鋼筋為12@200,綁扎在筏板主筋內側,至少有一根側面構造縱筋與兩交錯彎鉤綁扎。
4、受力鋼筋焊接或搭接接頭位置應正確,在連接區內,縱筋可以搭接或焊接,但同一連接區段內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得大於50%。
5、基礎鋼筋保護層厚度:筏板底面和側面:50mm;筏板頂面25mm;柱35mm,外牆外側:50mm;外牆內側及內牆:25㎜,保護層墊塊間隔0.6-0.8m,應與鋼筋綁牢,不應漏放。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筏板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