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混凝土鋼筋檢測項目有哪些內容

混凝土鋼筋檢測項目有哪些內容

發布時間:2021-01-23 13:58:14

Ⅰ 一般鋼筋、混泥土質檢報告有哪些項目或內容

鋼筋一般就是力學性能檢測,混凝土有原材(砂石水泥外加劑外摻料等等)、28天標養、600度天同養抗壓(彎壓)強度報告。你最好問問監理都要做哪些,到時候差了可就麻煩。

Ⅱ 在混凝土的檢驗和實驗中,混凝土的實驗項目包括哪些

混凝土結構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有哪些
一、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應依據委託方提出的檢測要求確定檢測項目和檢測方法。
二、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可根據委託方的要求進行下列項目的檢測:
1 混凝土力學性能,包括混凝土抗壓強度、抗拉強度、靜力受壓彈性模量
和表面硬度等項目;
2 混凝土使用性能,包括混凝土抗滲性、抗凍性、離子滲透性、抗硫酸鹽
侵蝕性等項目;
3 結構混凝土微觀結構及氯離子含量、鹼含量分析;
4 構件缺陷的檢查與測定;
5 構件尺寸的檢驗與偏差測定;
6 構件鋼筋的檢測,包括鋼筋位置、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鋼筋
銹蝕狀態和鋼筋力學性能等項目;
7 位移與變形的測定,
8 構件損傷的識別與測定,包括環境作用、荷載作用、火災作用、地震作
用造成損傷的識別等項目;
9 材料性能劣化的快速檢驗;
10 結構性能的檢驗和測試。
[列出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所能實施的檢測項目,也是本標准列出的檢測項目]
三、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應根據檢測類別、檢測目的、檢測項目、結構實際狀況和現場具體條件選擇適用的檢測方法。
[對檢測方法提出要求]
四、工程質量檢測,應選用直接的測試方法或間接的方法與直接方法相結合的綜合檢測方法。
[強調使用直接的檢測方法,直接檢測方法的系統不確定性(偏差)小,爭議相對較小,允許使用直接法修正或校準間接方法]
五、當將試驗室對標准試件的試驗技術用於現場的取樣檢測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 取樣試件的尺寸符合相應試驗方法對標准試件的要求;
2 取樣試件的加工水平與標准試件的質量水平接近;
3 取樣試樣的數量不少於標准試件的數量;
4 取樣試件的性能的檢驗步驟與試驗方法的規定一致。
[把成熟的試驗方法用於現場的取樣檢測是行業內的共識,條件是取樣試件與標准試件基本一致。]
六、結構功能性檢測條件受到限制,評定機構需要特定的參數且有條件選用相對保守的參數時,可對採用的方法、數量的限制適當放寬。
[結構功能性評定需要了解結構眾多的參數,在檢測條件受到限制時,目前的檢測技術不能同時滿足結果准確和評定機構對性能參數的要求,在特定情況下應以提供相應的參數為目標,參數的偏差,可以通過採用相對保守的數值的方式解決。]
七、當採用檢測單位自行開發或引進的檢測儀器及檢測方法時,應遵守下列規定:
1 該儀器或方法通過技術鑒定;
2 該方法與已有成熟的方法進行比對試驗;
3 檢測單位應有相應的檢測細則,並給出測試誤差或測試結果的不確定度;
4 在檢測方案中應予以說明,必要時應向委託方提供檢測細則。
GBT50784-2013 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准

Ⅲ 混凝土中的鋼筋檢測一般規定有哪些

混凝土中的鋼筋檢測一般規定:
1 混凝土中鋼筋的數量或間距可採用基於電磁感應法或電磁波反射法測定。
2 用電磁感應法或電磁波反射法可測定梁類和柱類構件可測定面鋼筋的數量,可測定牆板類構件鋼筋的間距。
3測定梁類和柱類構件主筋數量的檢測操作應遵守下列規定:
1) 避開其他金屬材料和較強的鐵磁性材料;
2) 選擇表面應清潔、平整的部位進行測定;
3) 在構件的可測表面標注出鋼筋每個鋼筋的位置;
4) 必要時量測鋼筋的間距。
4當遇到下列情況時應採取剔鑿驗證的措施:
1) 認為相鄰鋼筋過密,不滿足 的條件,t—鋼筋間最小凈距離(mm);c—混凝土保護層厚度(mm);
2) 鋼筋位置、數量或間距的測試結果與設計有較大偏差;
3) 混凝土(包括飾面層)含有或存在可能對鋼筋檢測造成誤判的金屬件。
5 對於牆板類構件應測定鋼筋的間距,其檢測可按下列步驟進行:
1)根據尺寸大小,在構件上均勻布置測點,每個構件上的測點不少於3個;
2) 對連續7根鋼筋進行測定,標出第一根鋼筋和最後一根鋼筋的位置,確定這兩個鋼筋的距離,計算出鋼筋的平均間距;
3) 樑柱類構件的箍筋可按此法檢測。
6 工程質量檢測時應按下列規則對單個構件進行合格性判定:
1) 柱、梁類構件受力一側鋼筋實測根數少於設計根數時,評定該構件不合格;
2) 牆板類構件的平均間距大於《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規定的允許偏差時該構件評定為不合格;
3) 樑柱類構件的箍筋間距按牆板類構件鋼筋間距規則判定。
GBT50784-2013 混凝土結構現場檢測技術標准。

Ⅳ 鋼筋混凝土實體檢驗的內容是什麼

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
E.0.1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和構件數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結構部位,應由監理(建設)、施工等各方根據結構構件的重要性共同選定;
2 對梁類、板類構件,應各抽取構件數量的2%且不少於5個構件進行檢驗;當有懸挑構件時,抽取的構件中懸挑梁類、板類構件所佔比例均不宜小於50%。

E.0.2 對選定的梁類構件,應對全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選定的板類構件,應抽取不少於6根縱向鋼筋的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對每要鋼筋,應在有代表性的部位測量1點。

說明:E.0.1~E.0.2 對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其檢驗范圍主要是鋼筋位置可能顯著影響結構構件承載力和耐久性的構件和部位,如梁、板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由懸臂構件上部受力鋼筋移位可能嚴重削弱結構構件的承載力,故更應重視對懸臂構件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
「有代表性的部位」是指該處鋼筋保護層厚度可能對構件承載或耐久性有顯著影響的部位。對樑柱節點等鋼筋密集產部位,檢驗存在困難,在抽取鋼筋進行檢測時可避開這種部位。
對板類構件,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對大空間結構的板,可先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然後抽查。

E.0.3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可採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方法,也可採用非破損方法度用局部破損方法進行校準。當採用非破損方法檢驗時,所使用的檢測儀器應經過計量檢驗,檢測操作應符合相應規程的規定。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檢測誤差不應大於1mm。

說明:E.0.3 保護層厚度的檢測,可根據具體情況,採用保護層厚度沒定儀器量測,或局部開槽鑽孔測定,但應及時修補。

E.0.4 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時,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對梁類構件為+10mm,-7mm;對板類構件為+8mm,-5mm。

Ⅳ 鋼筋送檢要檢測鋼筋的哪些方面

根據GB50204-2002《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強制性條文規定:

送檢的材料應符合:

A.1水泥取樣規則

A.1.1取樣執行標准:GB 175-2007 GB12573-90 GB50204-2002

A.1.2取樣工具:手工取樣器

A.1.3取樣單位:水泥抽樣檢驗應按批進行:

a) 混凝土結構中水泥檢查數量:按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等級、同一品種、同一批號且連續進場的水泥,袋裝不超過200t為一批,散裝不超過500t為一批,每批抽樣不少於一次。

b) 砌築砂漿水泥檢查數量:檢驗批應以同一生產廠家、同一編號為一批。

A.1.4取樣部位:

a) 袋裝水泥堆場;

b) 散裝水泥卸料處或輸送水泥運輸機具上。

A.1.5取樣方法:取樣應有代表性,可連續取,亦可隨機選擇20個以上不同部位取等量樣品。

A.1.6取樣數量:總量20kg以上,縮分成試驗樣和封存樣二等份。

A.1.7樣品標志:建設單位、施工單位、工程名稱、水泥廠家、品種等級、包裝日期、出廠編號以及水泥批量。

A.1.8包裝及送樣:水泥樣品要妥為包裝,特別注意防潮。取樣後應及時送試驗室,並填寫好與樣品標志相符的委託單,交試驗人員。

A.1.9其它:水泥進場後應立即取樣試驗。當在使用中對水泥質量有懷疑或水泥出廠超過三個月(快硬硅酸鹽水泥超過一個月)時,應進行復驗,並按復驗結果使用。鋼筋混凝土結構、預應力混凝土結構中,嚴禁使用含氯化物的水泥。砌築砂漿中不同品種的水泥,不得混合使用。

A1.10進場復驗檢測項目:混凝土及地面工程進行強度檢測、水泥安定性檢測、凝結時間檢測,抹灰工程只需對水泥的凝結時間和安定性進行檢驗即可。(對試驗不合格產品應雙倍取樣檢測)

A.2 鋼混凝土用鋼筋取樣規則

A.2.1常用鋼筋的種類及其質量標准

a) 熱軋帶肋鋼筋 GB/1499.2-2007

b) 熱軋光圓鋼筋 GB1499.1-2008

c) 余熱處理鋼筋 GB13014-91

A.2.2取樣批量:應按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重量不大於60噸。

A.2.3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的取樣

a) 熱軋帶肋鋼筋:每批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的鋼筋組成。允許由同一牌號、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注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成混合批,但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大於0.15%。

b) ] 熱軋光圓鋼筋:每批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尺寸的鋼筋組成。每批重量不大於60t。超過60 t的部分,每增加40 t(或不足40的余數),增加一個拉伸試驗試樣和一個彎曲試驗試樣。允許由同一牌號、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注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成混合批。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得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得大於0.15%。混合批的重量不大於60 t

c) 余熱處理鋼筋:每批應由同一牌號,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公稱容量不大於30t的冶煉爐冶煉的鋼坯和連鑄坯軋成的鋼筋,允許由同一牌號、同一冶煉方法、同一澆注方法的不同爐罐號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應多於6個爐罐號。各爐罐號含碳量之差不得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得大於0.15%。

d) 取樣方法:從每批外觀檢查合格的鋼材中任取兩根(或兩盤),截去端頭1250px,再截取試樣。

e) 取樣數量:在上述兩根(盤)鋼材上分別截一長試件和一短試件。

f) 試件尺寸:長試件長11d +625px;短試件長Q235 5 d+15 cm HRB335 6 d +15 cm HRB400 8 d +15 cm(d 為鋼材直徑或厚度)。

A.2.5樣品標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工程名稱、使用部位、鋼材的生產廠家、爐(批)號、牌號、直徑、合格證編號及批量。

A.2.6送樣:填寫好與樣品標志相符的委託單,交試驗人員。

A.2.7復檢:若試驗結果中,拉伸或冷彎試驗任一有不合格項,則應從同一批中再任取雙倍試樣進行該不合格項的復驗,取樣方法同上。

A.2.8其它:進口鋼材及遇有機械性能顯著不正常或冷彎發生脆斷的鋼材,須送試驗室重檢及進行化學分析。冷拉率試驗至少應取4根,且長度60mm以上。

A2.9進場復驗檢測項目:對於新進場的產品應進行拉伸、抗彎、延伸率試驗檢測(對試驗不合格產品應雙倍取樣檢測)

A.3 冷拉鋼筋取樣規則

A.3.1取樣執行標准:GB50204-92(本條為舊規范內容,未見新規范作規定,暫保留)

A.3.2取樣批量:由同級別、同直徑的鋼筋組成驗收批,每批不超過20噸。

A.3.3取樣方法:從每批外觀檢查合格的冷拉鋼筋中任取兩根,截去端頭1250px。

A.3.4取樣數量:在上述兩根鋼筋上各截取長、短試件一根,共計2根長、2根短試件。長試件長1500px,短試件長(a 為鋼筋直徑)。

A.3.5樣品標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工程名稱、使用部位、鋼筋牌號、直徑、批量及冷拉日期。

A.3.6送樣:填寫好與樣品相符的委託單,交試驗人員。

A.3.7復檢:機械性能試驗有一不合格項,應取雙倍試樣復檢,取樣方法同上。

A3.8進場復驗檢測項目:對於新進場的產品應進行拉伸和抗彎試驗檢測(對試驗不合格產品應雙倍取樣檢測)

A.4 冷拔低碳鋼絲取樣規則

A.4.1取樣執行標准:JC/T540-2006

A.4.2取樣批量:冷拔低碳鋼絲應成批進行檢查和驗收,每批冷拔低碳鋼絲應由同一鋼廠、同一鋼號、同一總壓縮率、同一直徑組成,甲級冷拔低碳鋼絲每批質量不大於30t,乙級冷拔低碳鋼絲每批質量不大於50t

A.4.3取樣方法及數量:

a) 甲級鋼絲按盤編號,逐盤取樣,截去端頭1250px後取2個試樣,分別做拉力和180°反復彎曲試驗。拉力試樣長1000px,彎曲試樣長375px。

b) 乙級鋼絲從外觀檢查合格的每批中任取3盤,截去端頭1250px,每盤各截取長、短試件各一根,分別做拉力和反復彎曲試驗。長試件長1000px,短試件長375px。

A.4.4樣品標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工程名稱、使用部位、鋼絲的牌號、直徑和盤號。

A.4.5送樣:填寫好與樣品相符的委託單,交給試驗人員。

A.4.6復檢:乙級鋼絲經試驗,若有一試樣不合格,應從未取過試樣的盤中截取雙倍試樣復檢,如仍有一根不合格,則該批鋼絲應逐盤檢驗。

A4.7主要檢測項目:甲級冷拔低碳鋼絲應進行直徑、抗拉強度、斷後伸長率、及反復彎曲次數的檢驗。如有某項檢驗項目不合格時,不得進行復檢。乙級冷拔低碳鋼絲應進行直徑、抗拉強度、斷後伸長率、及反復彎曲次數的檢驗。如有某項檢驗項目不合格時,可從該批冷拔低碳鋼絲中抽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進行復檢。

A.5 冷軋帶肋鋼筋取樣規則

A.5.1取樣執行標准:GB13788-2000

A.5.2取樣批量:鋼筋應按批進行驗收,每批應由同一牌號、同一外形、同一規格和同一生產工藝和同一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每批不大於60噸。

A.5.3取樣方法和數量:應逐盤取樣。對直條成捆供應的550級應逐捆取樣。

a) 對盤狀鋼筋,從每盤的任一端截去500mm後切取3個試件,1個做抗拉強度和伸長率試驗,另2個做彎曲試驗。

b) 對捆狀鋼筋,從每捆中同一根鋼筋上截取3個試件,1個做抗拉強度和伸長率試驗,另2個做彎曲試驗。

A.5.4試件尺寸:抗拉試件長1500px,抗彎試件長625px。

A.5.5樣品標志:施工單位、建設單位、工程名稱、使用部位、鋼筋牌號、直徑、出廠廠家和進場批量。

A.5.6送樣:填寫好與樣品相符的委託單,交給試驗人員。

A5.7進場復驗檢測項目:對於新進場的產品應進行拉伸、抗彎試驗、伸長率試驗檢測(對試驗不合格產品應雙倍取樣檢測)

A6 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筋取樣規則

A.6.1每批鋼筋或連接件進場後,應進行鋼筋的力學及工藝性能試驗或其他性能的復檢,合格後方可使用。

A.6.2批量劃分:按下列規定:

A.6.2.1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絲及預應力混凝土用鋼絞線以同一牌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不大於60t為一批。

A.6.2.2鋼絞線、鋼絲束無粘結預應力筋以同一鋼號、同一規格、同一生產工藝生產的鋼絞線、鋼絲束不大於30t為一批。

A.6.2.3預應力筋用錨具、夾具和連接器以同一類產品、同一批原材料、用同一種工藝一次投料生產不超過1000套組為一驗收批。外觀檢查抽取10%,且不少於10套。對其中有硬度要求的零件,硬度檢驗抽取5%,且不少於5套。靜載錨固能力檢驗抽取3套試件的錨具、夾具或連接器。

A.6.2.4預應力混凝土用金屬螺旋管每批抽檢9件圓管試件(12件扁管試件)。

A6.2.5進場復檢測項目:對於新進場的產品應進行抗拉強度、規定非比例延伸強度、伸長率、彎曲試驗、應力鬆弛試驗、疲勞試驗檢測(對試驗不合格產品應雙倍取樣檢測)

Ⅵ 在澆築混凝土前,鋼筋工程的檢查內容有哪些

  1. 首先是模板來的幾何尺寸自,是否有偏差。就位與軸線和標高以及圖紙是否統一。

  2. 固定的支撐是否牢固,會不會跑模,塌陷以及跨長以後的起拱。

  3. 模板的接縫是否會跑漿,模板面是否會平整。

  4. 模板面與鋼筋距離,是否保護層符合要求。

  5. 鋼筋檢查主要是主副筋截面是否符合圖紙設計,箍筋加密區的距離符合規范,綁扎是否牢固,間距均勻符合規范要求。

  6. 鋼筋的焊接是否符合要求,焊接尺寸合適,焊頭符合要求,跨距內焊接頭的數量合適,擺放錯開合適,搭接的位置和長度符合規范要求。

  7. 鋼筋的表面是否有銹蝕。主筋是否有損傷。

Ⅶ 混凝土結構實體檢驗哪些項目

結構實體檢驗的內容應包括混凝土強度、鋼筋保護層厚度以及工程合同約定專的項目;必要時屬可檢驗其他項目。

對涉及混凝土結構安全的後要部位應進行結構實體檢驗。結構實體檢驗應在監理工程師(建設單位項目專業技術負責人)見證下,由施工項目技術負責人組織實施。承擔結構實體檢驗的試驗室應具有相應的資質。
1、對混凝土強度的檢驗,應以在混凝土澆築地點制備並與結構實體同條件養護的試件強度為依據。混凝土強度檢驗用同條件養護試件的留置、養護和強度代表值應符合規范附錄的規定。
對混凝土強度的檢驗,也可根據合同的約定,採用非破損或局部破損的檢測方法,按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
當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的檢驗結果符合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強度檢驗評定標准》的有關規定時,混凝土強度應判為合格。
2、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檢驗,抽樣數量、檢驗方法、允許偏差和合格條件應符合規范附錄的規定。
3、當未能取得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同條件養護試件強度被判為不合格或鋼筋保護層厚度不滿足要求時,應委託具有相應資質等級的檢測機構按國家有關標準的規定進行檢測。

Ⅷ 混凝土應做的常規檢驗項目有哪些

混凝土質量檢驗可分為內在質量(抗壓強度,抗折強度,抗凍性、抗滲性,抗氯離子滲透性和鋼筋保護層厚度等)、表面質量和外形尺寸質量三大方面。

混凝土強度的評定應分批進行同一驗收批的混凝土應用強度等級相同配合比和生產工藝基本相同的混合混凝土組成,對現澆混凝土按分項工程劃分驗收批,對預制混凝土的構件按月劃分批次。

對同一驗收收批的混凝土強度,因以該批內全部留置標准試件組數強度代表值作為統計數據來進行評定,除非常明確系試驗失誤,不得任意拋棄一個統計數據。

抗折強度標准試件的留置要求,水運工程,水工建築物混凝土木結構,如果有抗折強度要求,扛折強度的留置要與前面混凝土,抗壓強度試件留置要求相同。

(8)混凝土鋼筋檢測項目有哪些內容擴展閱讀

混凝土分類

1、按定額

(1)、 普通混凝土。普通混凝土分為:普通半干硬性混凝土,普通泵送混凝土和水下灌注混凝土,他們每個又分為:碎石混凝土和卵石混凝土;

(2). 抗凍混凝土。抗凍混凝土分為:抗凍半干硬性混凝土,抗凍泵送混凝土,他們每個又分為:碎石混凝土和卵石混凝土。

2、按使用功能

結構混凝土、保溫混凝土、裝飾混凝土、防水混凝土、耐火混凝土、水工混凝土、海工混凝土、道路混凝土、防輻射混凝土等。

3、按施工工藝

離心混凝土、真空混凝土、灌漿混凝土、噴射混凝土、碾壓混凝土、擠壓混凝土、泵送混凝土等。

4、按配筋方式

素(即無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鋼絲網水泥、纖維混凝土、預應力混凝土等。

5、按拌合物

干硬性混凝土、 半干硬性混凝土、塑性混凝土、流動性混凝土、高流動性混凝土、流態混凝土等。

Ⅸ 鋼筋驗收需要檢查哪些項

鋼 筋 分 項 工 程
說明:5 鋼筋分項工程
鋼筋分項工程是普通鋼筋進場檢驗、鋼筋加工、鋼筋連接、鋼筋安裝等一系列技術工作和完成實體的總稱。鋼筋分項工程所含的檢驗批可根據施工工序和驗收的需要確定。
5.1 一 般 規 定
5.1.1 當鋼筋的品種、級別或規格需作變更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
說明:5.1.1 在施工過程中,當施工單位缺乏設計所要求的鋼筋品種、級別或規格時,可進行鋼筋代換。為了保證對設計意圖的理解不產生偏差,規定當需要作鋼筋代換時應辦理設計變更文件,以確保滿足原結構設計的要求,並明確鋼筋代換由設計單位負責。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1.2 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 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 鋼筋的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 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 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說明:5.1.2 鋼筋隱蔽工程反映鋼筋分項工程施工的綜合質量,在澆築混凝土之前驗收是為了確保受力鋼筋等的加工、連接和安裝滿足設計要求,並在結構中發揮其應有的作用。
5.2 原 材 料
主 控 項 目
5.2.1 鋼筋進場時,應按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 1499等的規定抽取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必須符合有關標準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的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和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1 鋼筋對混凝土結構構件的承載力至關重要,對其質量應從嚴要求。普通鋼筋應符合現行國家標准《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帶肋鋼筋》GB1499、《鋼筋混凝土用熱軋光圓鋼筋》GB13013和《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GB13014的要求。鋼筋進場時,應檢查產品合格證和出廠檢驗報告,並按規定進行抽樣檢驗。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由於工程量、運輸條件和各種鋼筋的用量等的差異,很難對各種鋼筋的進場檢查數量作出統一規定。實際檢查時,若有關標准中對進場檢驗數量作了具體規定,應遵照執行;若有關標准中只有對產品出廠檢驗數量的規定,則在進場檢驗時,檢查數量可按下列情況確定:
1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大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旬劃分為若干個出廠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2 當一次進場的數量小於或等於該產品的出廠檢驗批量時,應作為一個檢驗批量,然後按出廠檢驗的抽樣方案執行;
3 對連續進場的同批鋼筋,當有可靠依據時,可按一次進場的鋼筋處理。
本條的檢驗方法中,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是對產品質量的證明資料,通常應列出產品的主要性能指標;當用戶有特別要求時,還應列出某些專門檢驗數據。有時,產品合格證、出廠檢驗報告可以合並;進場復驗報告理進場抽樣檢驗的結果,並作為判斷材料能否在工程中應用的依據。
本規范中,涉及原材料進場檢查數量和檢驗方法時,除有明確規定外,都應按以上敘述理解、執行。
5.2.2 對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結構,其縱向受力鋼筋的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對一、二級抗震等級,檢驗所得的強度實測值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的抗拉強度實測值與屈服強度實測值的比值不應小於1.25;
2 鋼筋的屈服強度實測值與強度標准值的比值不應大於1.3。
檢查數量:按進場的批次和產品抽樣檢驗方案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進場復驗報告。
說明:5.2.2 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按一、二級抗震等級設計的框架結構中的縱向受力鋼筋,其強度實測值就滿足本條的要求,其目的是為了保證在地震作用下,結構某些部位出現塑性鉸以後,鋼筋具有足夠的變形能力。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5.2.3 當發現鋼筋脆斷、焊接性能不良或力學性能顯著不正常等現象時,應對該批鋼筋進行化學成分檢驗或其他專項檢驗。
檢驗方法:檢查化學成分等專項檢驗報告。
說明:5.2.3 在鋼筋分項工程施工過程中,若發現鋼筋性能異常,應立即停止使用,並對同批鋼筋進行專項檢驗。
一 般 項 目
5.2.4 鋼筋應平直、無損傷、表面不得有裂紋、油污、顆粒狀或片狀老銹。
檢查數量:進場時和使用前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2.4 為了加強對鋼筋外觀質量的控制,鋼筋進場時和使用前均應對外觀質量進行檢查。彎折鋼筋不得敲直後作為受力鋼筋使用。鋼筋表面不應有顆粒狀或片狀老銹,以免影響鋼筋強度和錨固性能。本條也適用於加工以後較長時期未使用而可能造成外觀質量達不到要求的鋼筋半成品的檢查。
5.3 鋼 筋 加 工
主 控 項 目
5.3.1 受力鋼筋的彎鉤和彎折應符合下列規定:
1 HPB235級鋼筋未端應作180°彎鉤,其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2.5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倍;
2 當設計要求鋼筋末端需作135°彎鉤時,HRB335級、HRB400級鋼筋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4倍,彎鉤的彎後平直部分長度應符合設計要求;
3 鋼筋作不大於90°的彎折時,彎折處的彎弧內直徑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5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5.3.2 除焊接封閉式箍筋外,箍筋的末端應作彎鉤,彎鉤形式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彎鉤的彎弧內直徑除應滿足本規范第5.3.1條的規定外,尚應不小於受力鋼筋直 徑;
2 箍筋彎鉤的彎折角度:對一般結構,不應小於90°;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應為
135°;
3 箍筋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對一般結構,不宜小於箍筋直徑的5倍;對有抗震等要求的結構,不應小於箍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3.1~5.3.2 對各種級別普通鋼筋彎鉤、彎折和箍筋的彎弧內直徑、彎折角度、彎後平直部分長度分別提出了要求。受力鋼筋彎鉤、彎折的形狀和尺寸,對於保證鋼筋與混凝土協同受力非常重要。根據構件受力性能的不同要求,合理配置箍筋有利於保證混凝土構件的承載力,特別是對配筋率較高的柱、受扭的梁和有抗震設防要求的結構構件更為重要。
對規定抽樣檢查的項目,應在全數觀察的基礎上,對重要部位和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進行抽樣檢查。抽樣檢查的數量通常採用「雙控」的方法。這與本規范第4.2.5條的說明是一致的。
一 般 項 目
5.3.3 鋼筋調直宜採用機械方法,也可採用冷拉方法。當採用冷拉方法調直鋼筋時,HPB235級的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4%,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鋼筋的冷拉率不宜大於1%。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應少於3件;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3.3 盤條供應的鋼筋使用前需要調直。調直宜優先採用機械方法,以有效控制調直鋼筋的質量;也可採用冷拉方法,但應控製冷拉伸長率,以免影響鋼筋的力學性能。
5.3.4 鋼筋加工的形狀、尺寸應符合設計要求,其偏差應符合表5.3.4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每工作班同一類型鋼筋、同一加工設備抽查不就少於3件。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表5.3.4 鋼筋加工的允許偏差
項 目 允許偏差(mm)
受力鋼筋順長度方向全長的凈尺寸 ±10
彎起鋼筋的彎折位置 ±20
箍筋內凈尺寸 ±5

說明:5.3.4 本條提出了鋼筋加工形狀、尺寸偏差的要求。其中,箍筋內凈尺寸是新增項目,對保證受力鋼筋和箍筋本身的受力性能都較為重要。
5.4 鋼 筋 連 接
主 控 項 目
5.4.1 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應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1 本條提出了縱向受力鋼筋連接方式的基本要求,這是保證受力鋼筋應力傳遞及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所必需的。目前,鋼筋的連接方式已有多種,應按設計要求採用。
5.4.2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抽取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試件作力學性能檢驗,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按有關規程確定。
檢驗方法:檢查產品合格證、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說明:5.4.2 近年來,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技術發展較快,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對其應用、質量驗收等都有明確的規定,驗收時應遵照執行。對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除應按相應規定進行型式、工藝檢驗外,還應從結構中抽取試件進行力學性能檢驗。
一 般 項 目
5.4.3 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縱向受力鋼筋不宜設置兩個或兩個以上接頭。接頭末端至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3 受力鋼筋的連接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同一鋼筋在同一受力區段內不宜多次連接,以保證鋼筋的承載、傳力性能。本條還對接頭距鋼筋彎起點的距離作出了規定。
5.4.4 在施工現場,應按國家現行標准《鋼筋機械連接通用技術規程》JGJ107、《鋼筋焊接及驗收規程》JGJ18的規定對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焊接接頭的外觀進行檢查,其質量應符合有關規程的規定。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
說明:5.4.4 本條對施工現場的機械連接接頭和焊接接頭提出了外觀質量要求。對全數檢查的項目,通常均採用觀察檢查的方法,但對觀察難以判定的部位,可輔以量測檢查。
5.4.5 當受力鋼筋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或焊接接頭時,設置在同一構件內的接頭宜相互錯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及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倍d(d為縱向受力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及焊接的接頭面積在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在受拉區不宜大於50%;
2 接頭不宜設置在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對等強度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不應大於50%;
3 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中,不宜採用焊接接頭;當採用機械連接接頭時,不應大於50%。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4.5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機械連接和焊接的應用范圍、連接區段的定義以及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
5.4.6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宜相互錯開。綁扎搭接接頭中鋼筋的橫向凈距不應小於鋼筋直徑,且不應小於25mm。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1.3ll(ll為搭接長度),凡搭接接頭中點位於該連接區段長度內的搭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為該區段內有搭接接頭的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與全部縱向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比值(5.4.6)。
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搭接接頭面積百分率應符合設計要求;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對梁類、板類及牆類構件,不宜大於25%;
2 對柱類構件,不宜大於50%;
3 當工程中確有必要增大接頭面積百分率時,對梁類構件,不應大於50%;對其他構件,可根據實際情況放寬。
縱向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最小搭接長度應符合本規范附錄B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圖5.4.6書館 鋼筋綁扎搭接接頭連接區段及接頭面各百分率
註:圖中所示搭接接頭同一連接區段內的搭接鋼筋為兩根,當各鋼筋直徑相同時,接頭面積百分率為50%。
說明:5.4.6 為了保證受力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傳力性能,本條給出了受力鋼筋搭接接頭連接區段的定義、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制以及最小搭接接長度的要求。在本規范附錄B中給出了各種條件下確定受力鋼筋最小搭接長度的方法。
5.4.7 在梁、柱類構件的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按設計要求配置箍筋。當設計無具體要求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箍筋直徑不應小於搭接鋼筋較大直徑的0.25倍:
2 受拉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
3 受壓搭接區段的箍筋間距不應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10倍,且不應大於200mm;
4 當柱中縱向受力鋼筋直徑大於25mm時,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外100mm范圍內各設置兩個箍筋,其間距宜為50mm。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就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
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少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檢驗方法:鋼尺檢查。
說明:5.4.7 搭接區域的箍筋對於約束搭接傳力區域的混凝土、保證搭接鋼筋傳力至關重要。根據現行國家標准《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的規定,給出了搭接長度范圍內的箍筋直徑、間距等構造要求。
5.5 鋼 筋 安 裝
主 控 項 目
5.5.1 鋼筋安裝時,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檢查數量:全數檢查。
檢驗方法:觀察,鋼尺檢查。
說明:5.5.1 受力鋼筋的品種、級別、規格和數量對結構構件的受力性能有重要影響,必須符合設計要求。本條為強制性條文,應嚴格執行。
一 般 項 目
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偏差應符合表5.5.2的規定。
檢查數量:在同一檢驗批內,對梁、柱和獨立基礎,應抽查構件數量的10%,且不少於3件;對牆和板,應按有代表性的自然間抽查10%,且不行於3間;對大空間結構,牆可按相鄰軸線間高度5m左右劃分檢查面,板可按縱、橫軸線劃分檢查面,抽查10%,且均不少於3面。
表5.5.2 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和檢驗方法
項 目
允許偏差(mm)
檢驗方法

綁扎鋼筋網
長、寬 ±10 鋼尺檢查
網眼尺寸 ±20 鋼尺量連續三當,取最大值
綁扎鋼筋骨架 長 ±10 鋼尺檢查
寬、高 ±5 鋼尺檢查

受力鋼筋 間 距 ±10 鋼尺量兩端、中間各一點,
排 距 ±5 取最大值
保護層厚度 基 礎 ±10 鋼尺檢查
柱、梁 ±5 鋼尺檢查
板、牆、殼 ±3 鋼尺檢查
綁扎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20 鋼尺量連接三檔,取最大值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鋼尺檢查
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鋼尺檢查
水平高差 +3,0 鋼尺和塞尺檢查
註:1 檢查預埋件中心線位置時,應沿縱、橫兩個方向量測,並到其中的較大值;
3 表中梁類、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的合格點率應達到90%及以上,且不得有超過表中數值1.5倍的尺寸偏差。
說明:5.5.2 本條規定了鋼筋安裝位置的允許偏差。梁、板類構件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的位置對結構構件的承載能力和抗裂性能等有重要影響。由於上部縱向受力鋼筋移位而引發的事故通常較為嚴重,應加以避免。本條通過保護層厚度偏差的要求,對上部縱向受力鋼筋保護層厚度偏差的合格點率要求規定為90%及以上。對其他部位,表中所列保護層厚度的允許偏差合格點率要求仍為80%及以上。

Ⅹ 鋼筋及混凝土進場後需進行哪幾項檢測,檢測內容是什麼合格標準是什麼請高人指點!

鋼筋進場檢測:材料合格證,然後對鋼筋進行復檢(見證取樣)
混凝土進場檢測:你說的是商砼,主要檢測塌落度。
以上的驗收標准請看《建築工程質量驗收統一標准》

閱讀全文

與混凝土鋼筋檢測項目有哪些內容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做包子模具多少錢一個 瀏覽:888
用方管陽台好嗎 瀏覽:952
哪裡可以復制模具 瀏覽:113
304不銹鋼全硬度是多少 瀏覽:323
2o1不銹鋼2毫米多少錢1平 瀏覽:535
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屬於什麼鋼筋 瀏覽:808
從哪裡能買到不銹鋼檯面 瀏覽:390
鋼鐵俠官方手辦多少錢 瀏覽:430
彩鋼板填充物什麼最好 瀏覽:530
鋁合金吊頂燈怎麼拆卸圖解 瀏覽:740
腿上鋼板手術做多久能恢復 瀏覽:577
美隊為什麼打不過鋼鐵俠 瀏覽:339
如何擰開鋼管腳手架螺母 瀏覽:393
不銹鋼管光面怎麼磨粗糙 瀏覽:687
手臂取出的鋼板有什麼用 瀏覽:916
不銹鋼鍋內膽脫落怎麼辦 瀏覽:173
用CAD畫圖如何畫鋼筋符號 瀏覽:527
高郵市注塑模具頂桿哪裡買 瀏覽:277
鋼板是屬於什麼工種 瀏覽:332
鋼材2316H密度是多少 瀏覽:4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