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梁內鋼筋每個位置叫什麼鋼筋一排一排的說,
對於簡支梁,上面第一排鋼筋有兩個概念,第一是構造筋,即在箍筋版時,箍筋能起到權環箍作用;第二是受力筋,即使梁截面上緣受壓,但鋼筋的受壓能力遠大於混凝土;
梁側面鋼筋:主要是起到防裂作用(在混凝土受外界溫度變化,或者混凝土本身有收縮徐變時,起到防裂作用;
梁底面鋼筋:主要是受力鋼筋,起到抗彎矩(正彎矩)作用(抗拉)。
以上是對於簡支梁而言,對於懸臂梁,正好相反。
㈡ 請問什麼是梁側面構造鋼筋和側面受扭縱向鋼筋
按我們這里說的是叫「腰筋」 分寸在梁的側面…腰筋共分兩種 一種是側面構造鋼筋和 側面受扭縱向鋼筋…詳細情況見圖集「03G101-1」
㈢ 梁集中標注中側面鋼筋 N7*2C16表示什麼
梁集抄中標注中側面鋼筋 N7*2C16表示:
梁側面抗扭鋼筋一共布置14根,用直徑16mm的HRB400鋼筋,沿著側面均勻布置。
N表示側向抗扭縱筋。
7*2表示鋼筋根數,一側7根,兩側14根。
C表示三級鋼(PKPM中ABC分別表示一、二、三級鋼),一般指HRB400級鋼筋。
16是鋼筋的直徑。
㈣ 梁側邊中間鋼筋是什麼筋
一樓回答正確。
二樓回答是架立鋼筋欠妥。構造鋼筋不等於架立鋼筋。凡是根據設內計規范可以按照構造規定容設置,但無需進行力學計算的鋼筋屬於構造鋼筋。構造鋼筋也要受力。例如一般梁的箍筋屬於構造筋,和梁縱筋共同承擔剪力(抗斜拉破壞)。而架立鋼筋根本不考慮該鋼筋受力問題。
梁側面的鋼筋,無論是構造鋼筋還是抗扭鋼筋,規范規定,間距不大於200mm。一般梁高在500以上,都設置梁側鋼筋。
㈤ 連梁表中的側面鋼筋是什麼鋼筋
這個就是平常說的腰筋
連梁的腰筋做法同牆水平鋼筋。
㈥ 梁需要配置側面構造鋼筋。要滿足什麼條件
構造鋼筋:是梁的腹板高度大於450時要設,可以參考11G101-1圖集的87頁。
還有一種是要設抗扭鋼筋,如雨蓬梁
㈦ 在鋼筋混凝土梁中,梁側面縱向鋼筋標注有 N 和 G 兩種符號,請問他們有什麼區別
在鋼筋混凝土梁中,側面縱向鋼筋分為抗扭鋼筋和構造鋼筋,分別標注為 N 和版 G,應該 依據他們的設權計用途不同而分別計算他們的工程量。標注 N 的鋼筋為抗扭鋼筋,應該按照規 范對抗扭鋼筋的錨固要求計算工程量,標注為 G 的鋼筋鋼筋為構造鋼筋,應該按照構造鋼筋的錨固要求計算工程量。
㈧ 這是框梁的圖紙,兩側標注的鋼筋分別代表什麼意思
這是梁的平面整體抄標注方法制圖規則中,最基本、簡單的標注。應該自學圖集就知道。
集中標註:這里有三排,KL4(2) 200×400表示4#框架梁,共計兩跨,梁截面寬200mm、梁截面高400mm ; Φ8@100/200(2)表示HRB400級箍筋,直徑8mm,加密區間距100mm,非加密區間距200mm,兩肢箍;2Φ20表示HRB400級上部通長筋兩根直徑20mm ;
原位標註:左上角3Φ20,表示HRB400級鋼筋,是包括上部通長筋2Φ20在內的支座負筋;右上角沒有標注,是同於左邊(平法規則規定可省略不標);梁下部2Φ16表示HRB400級底筋兩根直徑16mm。
㈨ 梁的側面構造鋼筋和側面抗扭鋼筋是什麼
都屬腰筋(梁中部的配筋),而構造筋和抗扭鋼筋僅僅是受力不同而名稱專不同。
側面構造筋主屬要是由於梁高過大(超過500),考慮到鋼筋綁扎骨架的成型因素,而增設的鋼筋,一般不起受力做用;
抗扭鋼筋主要是由於梁身受扭而增配的鋼筋,參於砼梁受力
㈩ 鋼筋G,N 都是側面鋼筋么有什麼區別
G,N 都是側面鋼筋。一個構造鋼筋,一個抗扭鋼筋。兩個都受力,只是受力情況不內一樣,因此長度也不一樣。容
G構造筋其搭接與錨固長度一般取值15d,而N受扭縱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或Lle(抗震);其錨固長度為L或Lae(抗震)。在匯總計算的時候G
N鋼筋和普通鋼筋是一起計算的在鋼筋匯總表中已包含在梁鋼筋里
G,N
都是側面鋼筋。一個構造鋼筋,一個抗扭鋼筋。兩個都受力,只是受力情況不一樣,因此長度也不一樣。
G構造筋其搭接與錨固長度一般取值15d,而N受扭縱筋時,其搭接長度為L或Lle(抗震);其錨固長度為L或Lae(抗震)。在匯總計算的時候G
N鋼筋和普通鋼筋是一起計算的在鋼筋匯總表中已包含在梁鋼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