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鋼筋配料的算料方法
鋼筋因彎曲或彎鉤會使其長度變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據圖紙中尺寸下料;必須了解對混凝土保護層、鋼筋彎曲、彎鉤等規定,再根據圖中尺寸計算其下料長度。各種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的長度
上述鋼筋需要搭接的話,還應增加鋼筋搭接長度 。
下料長度:是按鋼筋彎曲後的中心線長度來計算的,因為彎曲後該長度不會發生變化。
外包標註:簡圖尺寸或設計圖中註明的尺寸不包括端頭彎鉤長度,它是根據構件尺寸、鋼筋形狀及保護層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進行標注的,他有幾種不同的標注方法,具體見下圖。
彎曲量度差:鋼筋彎曲時,其外壁伸長,內壁縮短,而中心線長度並不改變,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是按中心線的長度計算的。顯然外包尺寸大於中心線長度,它們之間存在一個差值,我們稱之為「量度差值」。
彎鉤增加長度:當使用不同的外包標注方法時,有可能外包標注的長度沒有彎鉤按中心線長度增加的大,這樣就存在一個實際下料長度和外包標注之間的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下料時應按外包標注所增加的長度,具體右圖。如上圖90度彎鉤,當按如下兩種外包標注時其彎鉤的計算方法不同
如果外包尺寸只標注L,那麼就存在一個彎鉤增加長度,即實際下料長度應是鋼筋中心線的長度,也就是鋼筋垂直彎曲部分長度AB,加上90圓弧長度,再加上底部除圓弧部分的長度S,大於外包標注尺寸L,即AB+R+S與L的差值就是彎鉤的增加長度。
如果外包尺寸標注L,L1,則這時的實際下料長度AB+R+S明顯小於外包標注長度L1+L,這時L1+L與AB+R+S的差值就為彎曲量度差。
總結:從以上解釋可以看出,對於不同的標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當90彎鉤按第二種方法標注時,其下料長度為外包尺寸之和減去彎曲量度差,若按第一種方法標注時,則下料長度為外包之寸加上彎鉤增加長度。因此不同的外包標注方法就會存在不同的鋼筋下料計算方法。
B. 鋼筋的配料怎麼弄
1 先要能正確識讀結構施工圖,這需要一些專業知識
2 把鋼筋從構件中抽出來,配版合圖集,算上構造要求
3 鋼筋下權料長度=各段平直段長度+彎鉤增長值(180度彎鉤取6.25倍D)-量度差
找本施工手冊吧,上面介紹有一些簡便計算的方法
C. 怎麼樣才能學好鋼筋配料 要按照什麼步驟
關鍵是熟悉施來工圖紙自的基礎上,掌握標准圖集,了解設計規范。
目前設計均採用平標法,千萬要弄懂以下基本標准圖集:
03G101-1 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
03G101-2 現澆混凝土板式樓梯
04G101-3 筏形基礎平法配筋圖集
04G101-4 現澆砼樓面與屋面板
06G101-6獨立、條形基礎
推薦一本書:中國建築工業出版社,平法識圖與鋼筋計算設疑解惑 陳達飛著
D. 鋼筋的配料單怎麼編制
你到建築書籍里可以買到鋼筋草圖單!然後按照草圖單分類配置鋼筋就可以了!
鋼筋草圖單一般是分以下幾項的:
構件名稱
構件數量
鋼筋編號
草圖
直徑
斷料長度
斷料根數
構件重量
備注
等等!
E. 鋼筋配料程序是什麼
配料程序:看懂構件配筋圖→繪出單根鋼筋簡圖→編號→計算下料長度和根數→填寫回配料表→申答請加工。
鋼筋配料是根據構件配筋圖,先繪出各種形狀和規格的單根鋼筋簡圖並加以編號,然後分別計算鋼筋下料長度和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鋼筋配料是確定鋼筋材料計劃,進行鋼筋加工和結算的依據。鋼筋配料是根據構件配筋圖,先繪出各種形狀和規格的單根鋼筋簡圖並加以編號,然後分別計算鋼筋下料長度和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鋼筋配料是確定鋼筋材料計劃,進行鋼筋加工和結算的依據。
F. 鋼筋配料表怎麼算 怎麼配
鋼筋下料長度計算
鋼筋因彎曲或彎鉤會使其長度變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據圖紙中尺寸下料;必須了解對混凝土保護層、鋼筋彎曲、彎鉤等規定,再根據圖中尺寸計算其下料長度。各種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
上述鋼筋需要搭接的話,還應增加鋼筋搭接長度。
下料長度:是按鋼筋彎曲後的中心線長度來計算的,因為彎曲後該長度不會發生變化。
外包標註:簡圖尺寸或設計圖中註明的尺寸不包括端頭彎鉤長度,它是根據構件尺寸、鋼筋形狀及保護層的厚度等按外包尺寸進行標注的,他有幾種不同的標注方法,具體見下圖。
彎曲量度差:鋼筋彎曲時,其外壁伸長,內壁縮短,而中心線長度並不改變,計算鋼筋的下料長度是按中心線的長度計算的。顯然外包尺寸大於中心線長度,它們之間存在一個差值,我們稱之為「量度差值」。
彎鉤增加長度:當使用不同的外包標注方法時,有可能外包標注的長度沒有彎鉤按中心線長度增加的大,這樣就存在一個實際下料長度和外包標注之間的一個差值,這個差值就是下料時應按外包標注所增加的長度,具體右圖。
如上圖90度彎鉤,當按如下兩種外包標注時其彎鉤的計算方法不同
如果外包尺寸只標注L,那麼就存在一個彎鉤增加長度,即實際下料長度應是鋼筋中心線的長度,也就是鋼筋垂直彎曲部分長度AB,加上90圓弧長度,再加上底部除圓弧部分的長度S,大於外包標注尺寸L,即AB+R+S與L的差值就是彎鉤的增加長度。
如果外包尺寸標注L,L1,則這時的實際下料長度AB+R+S明顯小於外包標注長度L1+L,這時L1+L與AB+R+S的差值就為彎曲量度差。
總結:從以上解釋可以看出,對於不同的標注,需要使用不同的計算方法,當90彎鉤按第二種方法標注時,其下料長度為外包尺寸之和減去彎曲量度差,若按第一種方法標注時,則下料長度為外包之寸加上彎鉤增加長度。因此不同的外包標注方法就會存在不同的鋼筋下料計算方法。
彎曲量度差的計算
以下以彎心直徑D=2.5d為例進行講解
彎曲90度時的彎曲量度差(其外包標注方法如上圖,同時標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2(2.5d/2+d)=4.5d
中心線尺寸:(D+d)π/4=(2.5d+d)π/4=2.75d
量度差:4.5d-2.75d=1.75d
彎曲45度時的彎曲量度差(外包標注如下圖,同時標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tg(45/2)=(2.5d+2d)tg22.5=4.5d*0.414=1.86d
中心線尺寸:(D+d)π45/360=3.5dπ*0.125=1.37d
量度差:1.86d-1.37d=0.49d
對於彎曲量度差的計算,因為存在爭議,對於135度和180的情況就不計算了,具體數值可參考標准
彎鉤增加長度的計算
以上圖180度,外包只標注L,彎鉤平直部分L1取3d為例進行講解)
如上圖,彎鉤180度,外包只標注L,其彎鉤增加長度計算如下
鋼筋中心線長度為:Z=3d+(D+d)π / 2+S=3d+(2.5d+d)π / 2+S=3d+3.5dπ /
2+S=3d+5.5d+S=8.5d+S
外包標注長度為L=S+D/2+d=S+2.5d/2+d=S+2.25d
彎鉤增加長度為:Z-L=8.5d+S-(S+2.25d)=6.25d
對於彎鉤90度的彎鉤增加長度,注意外包尺寸只能標注底部平直段部分L(圖見上面彎90度)
鋼筋中心線長度Z=S+L1+(D+d)π/4=S+L1+(2.5d+d)π/4=S+L1+3.5dπ/4=S+L1+2.25d=S+3d+2.25d=S+5.25d
外包標注長度為:L=S+D/2+d=S+2.25d
彎鉤增加長度為:Z-L=S+5.25-(S+2.25d)=3d
彎鉤135度的彎鉤增加長度,外包只標注底部平直部分L(圖見上面彎135度的情況)
鋼筋中心線長度:Z=S+3d+(D+d)135π /
360=S+3d+(2.5d+d)π*0.375=S+3d+4.11d=S+7.11d
外包標注長度:L=S+D/2+d=S+2.25d
彎鉤增加長度為:Z-L=S+7.11d-(S+2.25d)=4.86d≈4.9d
彎鉤增加長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主要看彎心直徑和彎鉤平直部分長度,應根據實際情況和標准計算
G. 鋼筋配料
首先告訴你就是要分清楚,什麼是鋼筋施工的下料長度,什麼是鋼筋工程預算的長度.1,鋼筋施工的下料長度: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2個保護層厚度+2個彎鉤增加長度-2個製作伸長率(角度彎曲的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有180度6.25d,135度4.90d和90度3.5d。它對應的製作伸長率分別是3.25d,1.9d.和1.75d.
2,鋼筋工程預算的長度: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2個保護層厚度+2個彎鉤增加長度,它不考慮製作伸長率。
其二就是(135和90)度彎鉤的箍筋(施工下料長)=構件外邊尺寸a和b(2a+2b-8個保護層)-3個90度彎曲角度調整值(製作伸長值)+2個135度彎鉤增加值。
135度 具體等於是:箍筋4邊外包尺寸--3x1.75d+2x11.9d
90度 具體等於是:箍筋4邊外包尺寸--3x1.75d+2x6.25d(3個90度角度調整值.2個180度彎鉤增加值。
而在預算中計算鋼箍筋時.也是不考慮製作伸長率!
H. 鋼筋配料的詳細計算
彎曲量度差的計算
以下以彎心直徑D=2.5d為例進行講解
彎曲90度時的彎曲量度差(其外包標注方法如上圖,同時標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2(2.5d/2+d)=4.5d
中心線尺寸:(D+d)π/4=(2.5d+d)π/4=2.75d
量度差:4.5d-2.75d=1.75d
彎曲45度時的彎曲量度差(外包標注如下圖,同時標注L和L1)
外包尺寸:2(D/2+d)tg(45/2)=(2.5d+2d)tg22.5=4.5d*0.414=1.86d
中心線尺寸:(D+d)π45/360=3.5dπ*0.125=1.37d
量度差:1.86d-1.37d=0.49d
對於彎曲量度差的計算,因為存在爭議,對於135度和180的情況就不計算了,具體數值可參考標准
彎鉤增加長度的計算
以上圖180度,外包只標注L,彎鉤平直部分L1取3d為例進行講解)
如上圖,彎鉤180度,外包只標注L,其彎鉤增加長度計算如下
鋼筋中心線長度為:Z=3d+(D+d)π / 2+S=3d+(2.5d+d)π / 2+S=3d+3.5dπ / 2+S=3d+5.5d+S=8.5d+S
外包標注長度為L=S+D/2+d=S+2.5d/2+d=S+2.25d
彎鉤增加長度為:Z-L=8.5d+S-(S+2.25d)=6.25d
對於彎鉤90度的彎鉤增加長度,注意外包尺寸只能標注底部平直段部分L(圖見上面彎90度)
鋼筋中心線長度Z=S+L1+(D+d)π/4=S+L1+(2.5d+d)π/4=S+L1+3.5dπ/4=S+L1+2.25d=S+3d+2.25d=S+5.25d
外包標注長度為:L=S+D/2+d=S+2.25d
彎鉤增加長度為:Z-L=S+5.25-(S+2.25d)=3d
彎鉤135度的彎鉤增加長度,外包只標注底部平直部分L(圖見上面彎135度的情況)
鋼筋中心線長度:Z=S+3d+(D+d)135π / 360=S+3d+(2.5d+d)π*0.375=S+3d+4.11d=S+7.11d
外包標注長度:L=S+D/2+d=S+2.25d
彎鉤增加長度為:Z-L=S+7.11d-(S+2.25d)=4.86d≈4.9d
彎鉤增加長度視具體情況而定,主要看彎心直徑和彎鉤平直部分長度,應根據實際情況和標准計算
I. 如何進行鋼筋的配料
過去是手工算,費時費力;現有好多軟體,很輕松,比如廣聯達,魯班算量等等
J. 什麼是鋼筋配料
鋼筋配料是根據構件配筋圖,先繪出各種形狀和規格的單根鋼筋並加以編號,回然後分別計算鋼答筋下料長度和根數,填寫配料單,申請加工。
鋼筋因彎曲或彎鉤會使其長度變化,在配料中不能直接根據圖紙中尺寸下料;必須了解對混凝土保護層、鋼筋彎曲、彎鉤等規定,再根據圖中尺寸計算其下料長度。
(10)鋼筋如何配料擴展閱讀
各種鋼筋下料長度計算如下:
直鋼筋下料長度=構件長度-保護層厚度+彎鉤增加長度
彎起鋼筋下料長度=直段長度+斜段長度-彎曲調整值+彎鉤增加長度
箍筋下料長度=箍筋周長-箍筋調整值+彎鉤增加的長度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配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