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沉井的沉井結構
主要由刃腳抄、井壁、內隔牆、取土井、凹槽、封底、頂板等構成。
1.井壁:沉井的外壁,是沉井的主要部分,它應有足夠的強度,以便承受沉井下沉過程中及使用時作用的荷載;同時還要求有足夠的重量,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能順利下沉
2.刃腳:井壁下端一般都做成刀刃狀的「刃腳」,其功用是減少下沉阻力
3.隔牆:設置在沉井井筒內,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沉井在下沉過程中的剛度,同時,又把整個沉井分隔成多個施工井孔(取土井),使挖土和下沉可以較均衡地進行,也便於沉井偏斜時的糾偏
4.凹槽:設置在刃腳上方井壁內側,其作用時使封底混凝土和底板與井壁間有更好的聯結,以傳遞基底反力
5.封底:當沉井下沉到設計標高,經過技術檢驗並對井底清理整平後,即可封底,以防止地下水滲入井內
6.頂蓋:井頂澆築鋼筋混凝土頂蓋,待頂蓋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砌築墩。
2. 鋼筋砼結構工程主要由哪三個工種組成
如果單純澆築鋼筋砼來說:鋼筋工,模板工,混凝土工,
如果指鋼筋砼結構的房子,那建築的所有工那要用到,,,,,
不知道你要問的是那一種,供參考,,
3. 求一套完整的鋼筋混凝土沉井資料
4.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形式主要有哪些各種形式的結構主要由哪幾個部分組
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形式:
框架結構、框架-剪力牆結構、剪力牆結構、筒體結構(框筒、筒中筒)
主要由基礎、梁、板、柱、剪力牆、支撐組成。
5. 沉井的主要分類有哪些
沉井分類
按沉井形狀分
1、按平面形狀分
沉井
圓形沉井:形狀對稱、挖土容易,回下沉不易傾斜,但答與墩、台截面形狀適應性差
矩形沉井:與墩、台截面形狀適應性好,模板製作簡單,但邊角土不易挖除,下沉易產生傾斜
圓端形沉井:適用於圓端形的墩身,立模不便,但控制下沉與受力狀態較矩形好
2、按立面形狀分
柱形:構造簡單,挖土較均勻,井壁接長較簡單,模板可重復使用
階梯形:除底節外,其他各節井壁與土的摩擦力較小,但施工較復雜,消耗模板多
按沉井的建築材料分
混凝土沉井:下沉時易開裂
鋼筋混凝土沉井:常用
鋼沉井:多用於水中施工
6. 沉井是由哪些部分組成
沉井主要構造包括:
1、井壁:沉井的外壁,是沉井的主要部分,它應有足夠的強度,以便承受沉井下沉過程中及使用時作用的荷載;同時還要求有足夠的重量,使沉井在自重作用下能順利下沉。
2、刃腳:井壁下端一般都做成刀刃狀的「刃腳」,其功用是減少下沉阻力。
3、隔牆:設置在沉井井筒內,其主要作用是增加沉井在下沉過程中的剛度,同時,又把整個沉井分隔成多個施工井孔(取土井),使挖土和下沉可以較均衡地進行,也便於沉井偏斜時的糾偏。
4、凹槽:設置在刃腳上方井壁內側,其作用時使封底混凝土和底板與井壁間有更好的聯結,以傳遞基底反力。
5、封底:當沉井下沉到設計標高,經過技術檢驗並對井底清理整平後,即可封底,以防止地下水滲入井內。
6、頂蓋:井頂澆築鋼筋混凝土頂蓋,待頂蓋達到設計強度後方可砌築墩、台。
沉井基礎的特點:
1、優點
①埋置深度可以很大,整體性強、穩定性好,有較大的承載面積,能承受較大的垂直荷載和水平荷載;
②沉井既是基礎,又是施工時的擋土和擋水結構物,下沉過程中無需設置坑壁支撐或板樁圍壁,簡化了施工;
③沉井施工時對鄰近建築物影響較小。
2、缺點
①施工期較長;
②施工技術要求高;
③施工中易發生流砂造成沉井傾斜或下沉困難等。
沉井的適用條件:
1、上部荷載較大,而表層地基土的容許承載力不足,擴大基礎開挖工作量大,以及支撐困難,但在一定深度下有好的持力層,採用沉井基礎與其它深基礎相比較,經濟上較為合理時;
2、在山區河流中,土質雖好,但沖刷大或河中有較大卵石不便樁基礎施工時;
3、岩層表面較平坦且覆蓋層薄,但河水較深;採用擴大基礎施工圍堰製作有困難時。
7. 鋼筋混凝土結構工程由幾部分的組成
混凝土是由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等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回摻合料)答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
最早的混凝土裡面是沒有鋼筋的,這種混凝土稱作素混凝土,成分為水泥、砂、碎石、水、有些也摻外加劑。
而素混凝土是很脆的,因此這樣的混凝土只能用於房屋的基礎、柱子等主要承受壓力的結構,而不能用於房屋的大梁、樓板等主要承受拉力的結構。
混凝土科學的第一次革命是在素混凝土裡面加入了鋼筋,混凝土將鋼筋緊緊地包裹在一起,這樣的混凝土叫做鋼筋混凝土。鋼筋混凝土在受到外來荷載的時候,兩種材料發揮了各自的受力特性:素混凝土主要用來承受壓力,鋼筋主要用來承受拉力。
8. 混凝土由什麼組成
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集料;與水(可含外加劑和摻合料)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高強度混凝土原材料選擇及配合比設計:
1.水灰比的確定
高強混凝土水灰比的計算不能採用普通混凝土的強度的公式,應根據試驗資料進行統計,提出混凝土強度和水灰比的關系式,然後用作圖法或計演算法求出與混凝土配製強度(fcu.0)相對應的水灰比。當採用多個不同的配合比進行混凝土強度試驗時,其中一個應為基準配合比,其他配合比的水灰比,宜較基準配合比分別增加和減少0.02~0.03。
2.集料用量
(1)每立方碎石用量G0 高強混凝土每立方的碎石用量VS 為0.9~0.95m3,則每立方中碎石質量為:G0=VS×碎石鬆散容重
(2)每立方砂用量S0S0=[G0/(1-QS)]QSQS-砂率,應經試驗確定,一般控制在28~36%范圍內。
3.用水量
計算高強混凝土配合比時,其用水量可用普通混凝土用水量的基礎上用減水率法加以修正。在不摻外加劑的混凝土用水量中扣除按外加劑減水率計算得出的減水量即為摻減水劑時混凝土的用水量。此時注意一定要通過試驗確定外加劑的減水率。
4.水泥用量
生產高強混凝土時,水泥的用量是至關重要的,它直接影響到水泥膠砂與骨料的粘結力。為了增加砂漿中膠質結料的比例,水泥含量要比較高,但要注意的是,水泥用量又不宜過高,否則會引起水化期間放熱速度過快或收縮量過大等問題。高強混凝土水泥用量一般不宜超過550 kg/m3。
5.試拌調整
對計算所得的配合比結果要通過試配、試拌來驗證。拌制高強混凝土必須使用強制式攪拌機,振搗時要高頻加壓振搗,保證拌和物的密實。要注意試拌量應不小於拌和機額定量的1/4,混凝土的攪拌方式及外加劑的摻法,宜與實際生產時使用的方法一致。
6.配合比的確定
當拌和物實測密度與計算值之差的絕對值不超過計算值2%時,可不調整。大於2%時按《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設計規程》JGJ55—2000 規定進行相應的調整。混凝土配合比確定後,應對配合比進行不少於6 次的重復試驗進行驗證,其平均值不應低於配製的強度值,確保其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