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綁扎搭接的原理
官方回答:綁扎搭接鋼筋之間能夠傳力是由於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粘結版錨固作用。兩根權相背受力的鋼筋分別錨固在搭接連接區段的混凝土中,都將應力傳遞給混凝土,從而實現了鋼筋之間的應力過渡。因此,綁扎搭接傳力的基礎是錨固。但是搭接鋼筋之間的縫間混凝土會因剪切而迅速破碎,握裹力受到削弱。因此,搭接鋼筋的錨固強度減小,與錨固長度相比,搭接長度應予加長。此外,由於錐楔作用造成的徑向力引起了兩根鋼筋之間的分離趨勢。因此,搭接鋼筋之間容易發生縱向劈裂裂縫,必須有較強的圍箍約束以維持錨固。
其實在分析的時候要注意鋼筋的優勢在於受拉,混凝土在於受壓。鋼筋綁扎只是為了防止縱向的劈裂。
❷ 鋼筋的錨固長度和綁扎長度有什麼區別嗎
有區別!錨固長度是指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為了使鋼筋不被拔出就必須使鋼筋在混凝土中有一定的埋入深度使得鋼筋能通過粘接力把拉拔傳遞給混凝土,此埋入長度就是剛進的錨固長度。錨固是沒有接頭的,比如一根梁的鋼筋端部埋入進柱子中,在錨固長度內這根鋼筋是完整的。
同一構件中,兩根鋼筋採用搭接連接時就會有一個綁扎搭接長度,這個長度跟錨固長度完全是兩個概念,但是搭接長度是通過錨固長度計算出來的。
11G101-1圖集55頁有規定:綁扎搭接長度=接頭面積百分率修正系數×基本錨固長度
當接頭面積百分率為25%、50%、100%時修正系數分別為1.2、1.4、1.6,其餘採用內插值。所以綁扎搭接比基本錨固長度大。
在任何情況下受拉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300mm。在任何情況下,受壓鋼筋的最小搭接長度不應小於200mm。
❸ 鋼筋的錨固,搭接等具體要求是什麼
錨固是鋼筋在構件端部為保證結構整體性而伸入支座或相鄰構件端部構造; 搭接是鋼筋專在同一個屬構件中由於鋼筋材料的長度或施工方面等其他因素而採取的鋼筋接長。
鋼筋錨固長度規范: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所以,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
❹ 鋼筋的搭接與錨固的區別是什麼
搭接:是在混凝土結抄構構件中,鋼筋長度不夠時,按一定要求將兩根鋼筋互相疊合而形成的連接。鋼筋連接的基本形式有:綁扎搭接,焊接,和機械連接幾類.
如:鋼筋搭接,把鋼筋重合一定的長度綁扎,靠混凝土的握裹力使兩根鋼筋形成一體同步受力。
錨固:在岩石或土壤鑽孔或挖井後灌入混凝土,也有在底部用高壓灌漿的固定方法。錨固後,被錨固體的承載力決定周邊的剪力和錨底的阻抗力。
如: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使建築物更牢固,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協同工作承受來自各種荷載產生壓力、拉力以及彎矩、扭矩等)。
❺ 鋼筋綁扎跟錨固的概念規范上,長度怎麼計算
歌名接龍
歌名大接龍,就是樓上的提出問題,樓下的用歌名來回答
並再次提出問題,專依次類推........
例:屬
1樓:忘記1個曾經愛的人要多久?
2樓:十年 —— 陳奕迅
問:六一節快樂嗎?
3樓:你快樂所以我快樂——王菲
問:你那邊天氣如何?
4樓: rain-范曉宣
❻ 鋼筋錨固與彎折以及搭接的區別是什麼
這是三個不同的名詞概念:
1、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目的版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權種應力。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
2、鋼筋的彎折:常見一般指兩種情況:第一種情況是受力鋼筋的彎折。舉個比較簡單的例子吧:為了不浪費鋼筋在支座處的強度運用,把原本位於梁底部的受拉鋼筋彎折45°,另其承受支座處的上部彎矩(負彎矩)。第二種情況一般指箍筋的端部的彎折。目的是為了保障箍筋的強度復合結構要求。
3、鋼筋的搭接:鋼筋搭接分為綁扎搭接鏈接和焊接或機械鏈接兩種。其中綁扎搭接鏈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鐵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簡單來說,搭接是因為鋼筋不夠長而進行的操作。)
我是學土木的,以上說法可以保證無誤,希望對你有幫助!如果有什麼不懂歡迎追問~O(∩_∩)O~
❼ 鋼筋綁扎搭接長度是怎麼計算的
按新規范不可能有具體數值,治學要嚴謹,不可僅憑經驗,要找到經驗的出處專
做一個總結性的說屬明吧:
說明一下,用ll來表示一個搭接長度(含抗震lle),ll及抗震lle計算參見圖集(即附圖)
下面以新版G101圖集從不常用部位向常用部位說明
1、後澆帶,如果採用搭接構造,必須是搭接區段100%,也就是後澆帶寬度且不小於800mm
2、板搭接,取一個ll,抗裂板筋取150mm,
3、剪力牆水平筋通常不搭接,豎向鋼筋錯位搭接一個ll,同部位搭接1.2ll
4、條基底板鋼筋網搭接取150mm
5、主梁一般不採用綁扎搭接鏈接,主梁通長鋼筋不可避免採用綁扎接頭時,按ll搭接,且注意鋼筋錯開(錯開兩個目的,1按混凝土規范省鋼筋,或者鋼筋整根排放容易滿足規范,2澆築振搗混凝土方便),架立筋按150mm搭接
(註:新規范8米凈跨,主梁採用綁扎搭接時,9米計算後通長整根不滿足規范搭接錨固要求,還請注意)
6、混凝土規范8.4章,縱向受拉鋼筋不小於300,縱向受壓鋼筋不小於200
❽ 鋼筋綁扎長度與綁扎錨固長度與綁扎區域長度分別是多少
綁扎搭接長度計算是系數乘以錨固長度
。在同一區段內不應大於不百分之五十、在1.3被的搭接范圍內。看一下11G101-1圖集的55頁的內容
❾ 鋼筋綁扎與錨固如何區分
有支座的地方叫錨固 ,通過支座形成一個連續整體 ,綁扎就是鋼筋形成一根是一個連續整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