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基礎梁鋼筋如何驗收

基礎梁鋼筋如何驗收

發布時間:2021-01-22 12:24:32

1. 在建築施工中,梁、板柱、地基等鋼筋驗收一般有那些具體要求

重點依據11G101圖集。1暗柱內容:

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體、暗柱、聯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即位移過大要求按1:6調整,一級鋼筋的彎鉤一律朝里,不垂直的調直。

2.3起步筋要求:

2.3.1暗柱邊第一根牆筋距柱邊的距離為50mm。

2.3.2牆第一根牆筋距離混凝土板面50mm。

2.3.3暗柱第一根箍筋距離混凝土板面30mm。

2.3.4連系梁距暗柱邊箍筋起步50mm。

2.3.5連系梁箍筋如柱一個箍筋50mm。

2.4牆體豎筋搭接要求:

2.4.1搭接長度不小於45d,搭接處保證有三根水平筋。綁扎范圍不少於三個扣。牆體立筋50%錯開,其錯開距離不小於相鄰接頭中-中1.3倍搭接長度。

2.4.2牆體水平筋節點要求相鄰綁扎接頭錯開。

2.5豎向梯子筋要求:

2.5.1採用比牆筋大一個規格的鋼筋製作,以代替豎筋。

2.5.2頂模筋等於牆厚減2mm。250mm、300mm、350mm厚的牆頂模筋長度應為248mm、298mm、348mm。

2.5.3頂模筋自立筋至端頭的長度為水平筋保護層加水平筋直徑減1mm,如保護層為15mm,Φ12水平筋,長度為15+12-1=26mm,頂模的根數為3根。頂模筋端頭刷好防銹漆。

2.5.4非頂模筋每側長度為水平筋直徑。

2.5.5每段牆豎向梯子筋設置數量要求間距為1米,每段牆2個或2個以上,要求同一標高,綁扎到位。

2.6水平梯子筋要求:

2.6.1採用短斜鋼筋製作。

2.6.2水平梯子筋按圖製作並符合該段牆體的鋼筋間距,專牆專用。2.6.3牆體筋綁扎時設在牆模板口以上300mm,並綁扎到位。

2.7柱的定距框:

2.7.1要求製作準確,綁扎牢固。

2.8保護層要求:

2.8.1牆、柱、梁均採用塑料墊塊,符合保護層厚度,鋼筋直徑和強度要求。

2.8.2設置間距600mm×600mm,呈梅花形布置。

2.8.3梁、柱筋墊塊設置在主筋上,牆筋墊塊設置在牆水平筋上。

2.9對箍筋的要求:

2.9.1彎鉤必須平行,彎鉤角度為135。。

2.9.2平直部分為10d,且兩根長短一致。

2.9.3彎心符合主筋直徑,且與主筋綁扎到位。

2.9.4四個角在同一平面上。

2.9.5綁扎牢固。

2.9.6柱箍筋開口分別設在四個角。

2.9.7對柱、過梁箍筋要求直徑,間距符合設計要求。凡要求箍筋加密的,其間距按5d且10cm控制。即大於Φ20以10cm控制,小於Φ20以5d控制。

2.9.8連系梁箍筋要求不傾斜,間距均勻,開口設置在上部兩邊。

2.9.9單支箍按圖紙要求設置,彎鉤為135。,平直長度為10d.

2.10洞口加筋要求:

凡是洞口牆筋截斷處加三邊開口箍筋。並按圖紙要求附加洞口加筋。

2.11連系梁鋼筋錨固:

2.11.1長度必須符合設計和規范要求。

2.12梁主筋必須設在箍筋四角,兩排主筋間距為鋼筋直徑小於或等於25mm。

3.頂板鋼筋:

3.1板筋綁扎前的控制:

3.1.1對牆筋、連系梁筋及施工縫處板筋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3.1.2設置水平梯子筋及暗柱定距框。以上各項未做完不得進行板筋綁扎。

3.2網眼尺寸偏差不得超過10mm。

3.3起步筋第一根板筋距牆邊尺寸50mm。

3.4綁絲要求:

3.4.1上筋綁絲朝下,下筋綁絲朝上,與鋼筋垂直。

3.4.2綁絲甩頭長短基本一致,長度不超過50mm。

3.4.3相鄰綁絲呈「八」字扣。

3.5混凝土板面鋼筋:

3.5.1不準用電弧點焊。

3.5.2有出電線管時應採用「z」字形鋼筋綁扎牢固。

3.6雙層網片間的鋼筋馬凳設置。

3.6.1設置間距不大於1米,且高度滿足保護層要求,製作符合要求。

3.6.2馬凳高度=板厚-保護層×2-兩排鋼筋直徑。

3.7保護層頂板15mm,梁筋25mm,偏差不能超過3mm。

3.8板筋墊塊:

3.8.1採用塑料墊塊,厚度和強度符合保護層要求。

3.8.2墊塊間距不大於600mm,梅花形設置。

3.9板面預留洞,周圍鋼筋預留洞直徑大於200mm,小於300mm時,板筋應彎曲繞管通過。

3.10鋼筋端頭錨固要求:錨固至外側豎筋邊。

2. 梁板鋼筋驗收

不管是監理還是設計人員和甲方人員驗收的依據就是設計文件和現行施工規范版。設計文件即權設計圖紙和設計變更,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對於鋼筋一般檢查以下方面: 鋼筋安裝完成之後,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鋼筋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前,應提供鋼筋出廠合格證與檢驗報告及進場復驗報告,鋼筋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

3. 梁鋼筋搭接的驗收規范

《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 03G101--1修正版圖集。鋼筋搭接、焊接接頭在構件彎矩最小處,加密區不允許有接頭。

4. 怎樣驗收鋼筋

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鋼筋接頭。鋼筋的接頭不應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滿足等強度要求的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
除特別說明外,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 符合03G101-1第34頁的要求。
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均不得小於300mm。
構件中的縱向受壓搭接長度的0.7倍,且在任何情況下應小於200mm.
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直徑不大於8mm,間距不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當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100mm的范圍內設置兩個箍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大直徑)凡接頭中點位於該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於50%。受壓鋼筋不限制。
向受力鋼筋焊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焊接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區段長度內的焊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焊接接頭面積白分率不大於50%,受壓鋼筋不限制。
用焊接接頭時,梁類及板類構件應採用閃光對焊或搭接電弧焊,焊縫長度:雙面焊≥5d,單面焊≥10d:柱類及牆類構件可採用電渣壓力焊。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
鋼筋綁扎程序:劃線→擺筋→穿箍(梁)→綁扎→安放墊塊。
板先排主筋後排負筋,梁先排縱筋,擺放有焊接接頭的鋼筋應符合規范規定。
雙排縱向受力鋼筋處,兩排鋼筋之間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
梁、板鋼筋的接頭位置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砼 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要求。
梁、板鋼筋綁扎時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
雙向板與單向板相鄰共用筋時, 板、次梁、主梁鋼筋交叉處理嚴格按設計或有關規范細部構造大樣施工。
梁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交錯布置在架立筋上。
板內鋼筋均按雙向雙層設置,其位置:
單向板: 板麵筋:受力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板底筋:短向筋在下,分布筋在上

雙向板: 板麵筋:長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
板底筋:長向筋在上,短向筋在下
以受力大者為准:雙向板與雙向板相鄰共用筋的長度不一致時,以區格大者為准,雙層雙向板筋必須滿扎。
板底筋錨入支承構件內≥20d(d為主筋直徑):板麵筋錨入支承構件內≥30d,且不小於250。板筋在邊支座錨固時,應盡量伸向該支座外邊緣,再作直(彎)鉤。
板的負筋端頭做直鉤,直鉤的高度=T(板厚)-a(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板面負筋應有支托,板底鋼筋應按保護層厚度設墊塊,避免澆築混泥土時鋼筋下陷和位移,影響鋼筋位置的有效高度。
H(為上、下層鋼筋凈空高度)
各樓面及外露部分的板,在板的無筋區設置φ6@00×200的雙向鋼筋網片與板面受力筋搭接250。所有板的分布筋為φ6@00×200.
柱寬范圍內所配板麵筋伸出長度應從柱邊算起。
樓板上孔洞應預留。當空洞尺寸不大於250時,將板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斷,當孔洞大於250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附加鋼筋。除圖中有註明外,一般可按設計構造處理。當洞口尺寸超過大樣所示尺寸時,由設計另行處理。
需封堵的設備管井應在設備管道安裝就位後澆築。
外挑瞻口樓板轉角結構見設計圖
異型柱、剪力牆外轉角處的樓板,為防止板角開裂,在連接處樓板中按設計圖設置構造筋。
梁的主筋應盡量採用通長設置,以減少鋼筋的接頭避免鋼筋密集。
鋼筋接頭的位置應設於梁的受壓區,梁面的負筋在跨中L/3區段內,梁底正筋在跨中L/3區段以外,支座處的獨立負筋及外挑梁的負鋼筋,不應設置接頭。
框架梁的鋼筋接頭:一級抗震等級採用機械連接,二、三、四四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
梁的縱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
主次梁結構的次梁鋼筋應置於主梁鋼筋之上,板支座負筋置於次梁鋼筋之上,主梁梁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d=次梁負筋的直徑+板面負筋直徑+板面混泥土保護層厚度,以此確定主次梁箍筋的高度。
主次梁等高時,次梁底筋應置於主梁底筋之上。
等高井字梁相交節點處主筋布置,麵筋在上排則底筋也在上排,反之則 在下排。
外挑梁和邊梁相交的節點處理見設計。
作支座的梁高小於被支承梁的高度時,其相交節點構造見設計圖。
框架梁在支座節點處均設箍筋加密區,箍筋距支座邊緣50開始設置,梁內均採用封閉箍筋。
梁支座處的鋼筋應盡量拉通設置。如設計圖紙在支座兩則配筋直徑和根數不同時,施工單位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設計配筋,,調整鋼筋配置,必要時與設計人員協商修改配筋,否則節點處鋼筋全部彎折錨固,造成節點鋼筋密集,難以保證鋼筋的錨固質量。
樑上集中荷載處應設橫向附加鋼筋,附加箍筋的形狀及肢數,均與梁內箍筋相同,未註明時,在主梁兩側另加吊筋和箍筋或在梁每側另加四組箍筋。
樑上開洞時,孔洞四周應設置附加鋼筋。
梁的跨度>4.0米時,模板應按跨度的2‰起拱,懸臂構件模板均應按端跨節點處理。
當框架梁支座兩側高有錯位時,梁主筋在支座內的錨固。見設計圖P
當框架梁支座兩側梁寬不等時,梁主筋在支座內的錨固見設計圖。
當框架支座兩側梁平面錯位時,未連通的梁主筋在支座的錨固見設計圖
框架梁縱向鋼筋及箍筋的構造見03G101-1圖集54~56頁及63頁。
非框架梁縱向鋼筋的構造見03101-1圖集65、66頁,將La改為Lae,Li改為Lie。
梁側面縱向構造筋及拉筋
當梁高≥550時,梁側面縱筋為2ф12
當梁高≥650≤750時,梁側面縱筋為4ф12
當梁高>750≤900時。梁側面縱筋為6ф12
拉筋直徑同梁箍筋,其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
梁高超過600的梁在綁扎鋼筋之間,只能一面關模,以保證鋼筋綁扎質量。
在安裝模板之前,間距為800mm~1000mm安裝厚度一致的墊塊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b柱筋綁扎
柱中豎向鋼筋,角部彎鉤與模板成45度,中間鋼筋彎鉤與模板成90度;
箍筋的接頭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成八字形;剪力牆暗柱單肢箍按拉筋構造設置。
柱鋼筋的綁扎,在模板安裝前進行。
柱子的縱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
樑柱節點的構造、柱子縱筋的錨固、連接方式以及接頭位置,按樓層和接頭部位分別見03G101-1圖集35—40頁。
柱子縱筋在頂層伸至柱頂並錨固在梁內,當柱寬大於梁寬,梁寬之外的縱筋無法錨入梁內時,應將這部分縱筋錨入現澆板中,無法錨入梁內和板內的柱縱筋,應互相焊接封閉。
c、牆筋綁扎
牆筋綁扎時,四周兩排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梅花式扎牢,雙向主筋的鋼筋必須將全部鋼筋的交叉點扎牢,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要成八字形綁扎(左右扣綁扎)。
在牆兩層鋼筋之間設置φ6@600鋼筋撐腳,梅花形排 列,以保持兩層鋼筋之間的距離。牆筋綁紮好後,應在鋼筋上綁扎斜向鋼筋,以使之不變形。
剪力牆豎向分布筋由端柱、暗柱、翼牆等邊緣構件側50開始設置,配筋採用雙向雙層,一般情況下,水平筋在外,豎向筋在內,並應設置呈梅花形布置的拉筋,拉筋均鉤在外排水平筋上,拉筋的直徑6mm,間距不大於600mm。
剪力牆的轉角、相交及牆端盡頭,均應設置鋼筋混泥土構件或約束邊緣構件,詳見設計圖,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見03G101-1圖集50頁,約束邊緣構件的構造見03G101-1圖集49頁。
剪力牆牆身豎向及水平分布鋼筋構造應根據抗震等級、構件部位和鋼筋直徑、分別按03G101-1圖集47、48頁大樣處理。
剪力牆暗柱及端柱等邊緣構件內縱向鋼筋連接和錨固與框架相同。
剪力牆連梁配筋的構造要求,請見03G101-1圖集51頁。
穿越剪力牆連梁的洞口應預埋鋼套管,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小於1/3連梁高及200,鋼套管的外徑不大於150。洞邊的補強構造按設計圖紙。樑上水電預留洞口尺寸,位置必須准確,在綁扎鋼筋之前,在模板上標識出來。同一樑上最多可留兩個孔,孔距應大於3倍孔徑,孔位詳設備圖
剪力牆內預留洞≤300×300或套管D≤300時,牆內鋼筋應繞過洞口不截斷,否則牆內鋼筋遇洞截斷,洞邊設置邊緣構件。筒體剪力牆出樓面出用梯子型鋼筋架固定位置及保護層厚度。
5、鋼筋的砼最小保護層厚度
縱向受力鋼筋混泥土的最小保護層厚度除圖中有特別註明外,應符合表一的規定:縱向受力鋼筋的混泥土保護層厚度(mm)
環境類別 板、牆 梁 樁
一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二 D 20 15 30 一 30 30 一 30 30
二 D 一 20 20 一 30 30 一 30 30
受力鋼筋混泥土保護層厚度(從鋼筋的外邊緣算起)除滿足表中的要求外,尚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板、牆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相應的數減10mm,且不小於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剪力牆連梁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按梁的要求處理,暗柱的主筋保護層按剪力牆的水平分布筋或暗柱的箍筋滿足保護層的要求後向內排列。
異型柱和短肢剪力牆的混泥土保護層厚度,可按箍筋或水平分布筋滿足保護層厚度後向內排列保護層厚度。牆柱用厚度一致的墊塊牢固的安裝在鋼筋上。
鋼筋綁扎做到:水平筋水平,縱向筋豎直,牆柱第一個箍筋距樓地面5cm,梁第一個箍筋距邊5cm,剪力牆豎向筋距邊緣構件5cm。
6、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
鋼筋在混泥土中的錨固分為自然錨固和機械錨固,一般情況下應盡量採用自然錨固,確有困難時可選用機械錨固。
除特別說明外,結構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應符合03G101-1第33、34、35頁的有關要求。
在任何情況下,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得下於250mm。
HP235級鋼筋鋼筋(1級鋼筋)兩端必須加彎鉤。
7、鋼筋工程安裝允許偏差(如下圖)
項 目 允許偏差
受力鋼筋的排距 5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綁扎骨架 20
焊拉骨架 10
焊接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水平高差 +3.0
受力鋼筋的保護層 基礎 10
柱、梁 5
板、牆、殼 3
8、鋼筋成品保護
鋼筋綁紮好後嚴禁在板筋上走動造成鋼筋變形,澆砼時架子架空在麵筋上,人只能在架子上行走,架子隨砼澆注方向移動並有專人隨砼澆築地點護筋。

5. 基礎承台、基礎柱、基礎梁鋼筋安裝工程檢驗批質量驗收規范

1、《建築工程施工質量驗收統一標准》GB50300-20012、《建築地基基礎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2-20023、《砌體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3-20024、《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5、《鋼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5-20016、《木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6-20027、《建築裝飾裝修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10-20018、《建築地面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9-20029、《地下防水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8-200210、《屋面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207-200211、《建築電氣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303-200212、《電梯安裝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10-200113、《通風與空調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3-200214、《智能建築工程質量驗收規范》GB50339-200315、《建築給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42-200216、GB50328-2001 建築工程文件歸檔整理規范.pdf17、JGJ52-2006 普通混凝土用砂、石質量及檢驗方法標准

6. 如何驗收鋼筋

鋼筋安裝後,施工方就會通知甲方和監理到現場進行驗收,有時還要通知質量監督專員來屬對驗收進行監督.驗收鋼筋工程的質量,是每一個甲方土建工程師或監理工程師最基本的功底.驗收鋼筋要:1.熟悉施工圖紙,對照施工圖紙核對鋼筋規格與大小.2.查驗鋼筋間距,起點,列距、排距。3.鋼筋錨固長度3.保護層墊塊,馬凳的放置與厚度.4.軸線是否偏移5.梁高,板厚6.鋼筋搭接位置,搭接率,搭接長度,搭接焊接,套筒連接的質量7.箍筋加密區的長度,高度8.樑柱節點處的柱箍筋的綁扎質量9.主次梁交接處的加強處理10.飄板受力鋼筋的放置與綁扎.11.綁扣的質量,數量,方向12.洞口側邊,砌體牆下的加強筋

7. 梁板鋼筋驗收規范及標准

不管是監理還是設計人員和甲方人員驗收的依據就是設計文件和現行施工規范。設計文件即設計圖紙和設計變更,施工單位要嚴格按照設計圖紙進行施工。對於鋼筋一般檢查以下方面: 鋼筋安裝完成之後,在澆築混凝土之前,應進行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其內容包括: (1)縱向受力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位置等; (2)鋼筋連接方式、接頭位置、接頭數量、接頭面積百分率等; (3)箍筋、橫向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間距等。 (4)預埋件的規格、數量、位置等。 鋼筋隱蔽工程驗收前,應提供鋼筋出廠合格證與檢驗報告及進場復驗報告,鋼筋焊接接頭和機械連接接頭力學性能試驗報告。下面是一份非常詳細的建築工程鋼筋綁扎隱蔽驗收內容,對實際工作有非常強的執導作用: 1暗柱內容: 1.1柱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1.2為保證暗柱主筋位置准確,採用定距框控制 1.3柱鋼筋綁扎: 1.3.1柱箍筋的個數根據圖紙要求確定,第一根箍筋距兩端50mm開始設置。 1.3.2在立筋上畫箍筋位置線,然後從上往下採用纏扣法綁扎。 1.3.3箍筋的接頭應沿柱子立筋交錯布置綁扎,箍筋與立筋要垂直,綁扣絲頭應向里。 1.3.4暗柱箍筋與牆筋綁扎要求:暗柱箍筋與牆水平筋錯開20mm以上,不得並在一起。 2.牆體、暗柱、聯系梁鋼筋: 2.1牆根部鋼筋上水泥漿已清理干凈。 2.2牆體鋼筋已經調整。

8. 基礎鋼筋驗收應注意什麼

主體框架結構鋼筋驗收應注意什麼?簡單的說就是:框架柱應檢查柱變截面內及變截方向是容否正確,鋼筋加密區及肢數是否有遺漏,柱位移是否有加強措施。梁、柱節點抗震箍筋設置是否正確,主次梁吊筋或吊箍是否安裝,梁箍筋錨固長度是否滿足,梁高大於450mm抗扭筋是否設置,梁寬300mm以上箍筋肢數是否與規范一致,負彎矩箍筋位置是否正確,板箍筋間距及綁扎是否正確。其次是箍筋保護層是否墊起,負彎矩馬蹬筋是否設置,與設計圖紙和03g101-1對照是否有誤等。

閱讀全文

與基礎梁鋼筋如何驗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鋼板焊縫與焊縫的間距是多少 瀏覽:875
鋁合金製品怎麼生產 瀏覽:285
日照不銹鋼仙鶴雕塑哪裡有 瀏覽:449
13怎樣魯管最爽方 瀏覽:73
為什麼說低碳鋼是抗壓等強度材料 瀏覽:223
不銹鋼焊條保溫多少度 瀏覽:34
鏈接鋼筋什麼意思 瀏覽:390
管片鋼筋籠鋼筋圖怎麼看 瀏覽:379
四川鋁合金焊接多少錢 瀏覽:823
8號鋼筋多少錢一斤 瀏覽:300
DN800鋼管一米能裝多少方水 瀏覽:985
廣州lft汽車模具多少錢 瀏覽:299
說的焊接質量如何提高 瀏覽:298
10螺紋鋼一根多少斤 瀏覽:673
防爆鋼管比鋼管貴多少錢一個 瀏覽:111
鋼鐵雄心4為什麼核反應堆 瀏覽:319
彩鋼夾蕊泡沫板上怎麼固定置物架 瀏覽:659
王家梁鋼材市場怎麼走 瀏覽:401
不銹鋼台下盆什麼牌子好 瀏覽:445
橋梁鋼筋生銹怎麼處理 瀏覽:3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