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板鋼筋的布置
在AB跨通長布置,其他也是。例如1號、2號(右邊沒顯示完的板底鋼筋)是滿布的。
⑵ 板鋼筋的布置范圍!
可以推向極限考慮,單向板:短跨方向配受力筋不論板頂板底,受力筋皆內在外側;長容跨方向配分布筋(內側);簡而言之,短跨是主受力方向,配鋼筋時在外側。
雙向板的情況類似考慮:板面鋼筋:短跨在長跨之上(外側)。
⑶ 樓板鋼筋的布置
如果是雙向受力的現澆板的受力筋及分布筋必須X,Y兩個方向布置的,圖紙中有些地方只給出了一個方向的受力筋,那麼另一個方向的按圖紙總說明處理,一般圖紙總說明有的,未標注的鋼筋為****這樣的字樣的
⑷ 建築工程板柱節點鋼筋布置要求有哪些
建築工程板構造鋼筋布置要求如下:
一、對與支承結構整體澆築或嵌固在承重砌體專牆內的現澆屬混凝土板,應沿支承周邊配置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間距不宜大於200mm,並應符合下列規定:
1、該構造鋼筋的截面面積:沿受力方向配置時不宜小於跨中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沿非受力方向配置時可根據實踐經驗適當減少;
2、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對嵌固在承重砌體牆內的板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1/7,在兩邊嵌固於牆內的板角部分不宜小於板短邊跨度的1/4(雙向配置);對周邊與混凝土梁或牆整體澆築的板不宜小於受力方向板計算跨度的1/5(單向板)、1/4(雙向板)。
二、當現澆板的受力鋼筋與梁平行時,應沿梁長度方向配置間距不大於200mm且與梁垂直的上部構造鋼筋,其直徑不宜小於8mm,且單位長度內的總截面面積不宜小於板中單位寬度內受力鋼筋截面面積的1/3。該構造鋼筋伸入板內的長度不宜小於板計算跨度l0的1/4。
三、挑檐轉角處應配置放射性構造鋼筋。鋼筋間距(按L/2處計算)不宜大於200mm;鋼筋埋入長度不應小於挑檐寬度,即a≥l。構造鋼筋的直徑與邊跨支座的負彎矩筋相同。
⑸ 板的鋼筋有哪些如何放置
板鋼筋位置上分為麵筋和底筋。功能上主要分為受力筋、跨板受力筋、跨板負筋、支專座負筋、分布筋、抗裂筋屬、溫度筋等。
也有直接雙層雙向布置的鋼筋。就是面層底層,雙向布置。一般情況下如果不是的話,就是底層雙向,面層用支座負筋。支座負筋同時搭配分布筋,負筋伸不到的地方布置溫度筋。
⑹ 混凝土板中的鋼筋網片的鋼筋應該如何布置
1、首先在軟體中打開需要布置鋼筋的工程文件。
⑺ 板鋼筋三種智能布置的區別
新鮮!板的鋼筋布置就是簡單地勞動,還用「智能」不明智的區別!明天又興「數字化」呢!集約化、自動化!
⑻ 板中一般布置哪些鋼筋如何布置這些鋼筋的作用是什麼
板中的鋼筋有受力鋼筋和分布鋼筋
一般是受力鋼筋在下面分布鋼筋在上面,原專因這樣可以最大限度屬利用板截面的受壓高度
受力鋼筋的作用就是承受板荷載所產生的力
分布鋼筋的布置與受力鋼筋垂直,其作用是承受部分的力,承受板的溫度裂縫,固定受力鋼筋,將板上的荷載均勻的傳遞給受力鋼筋
板中鋼筋的配置要符合構造要求
⑼ 請教板鋼筋如何布置
圖1是單層配筋板標準的平法標注。即只畫出非通長筋(即上部負筋),底筋會在某處標寫內B:X Φ×@××容×、Y Φ×@×××,當雙向相同時,標寫B:X&Y Φ×@×××。
當雙層雙向時,可標寫B & T: X&YΦ8@200(假設的直徑和間距)。
圖2,方格網就可能是『未標注』的,應為Φ8@200雙層雙向。
截圖比較局部,尚不能全面看清楚。
⑽ 板鋼筋布置
屬於圖紙表達不詳,或者說深度就不夠!
確定板負筋的配置范圍,制圖標準是該版負筋所跨權越的支座兩側牆或梁的最近邊界。如果僅僅按圖上的意思是:
1號筋布置在第一道白線和圖中5號筋對應的豎向牆之間。但很顯然缺了5號筋牆到第2條白線之間、第1條白線到第2條白線右側1010mm牆之間的兩部分板負筋;2號鋼筋的問題也類似。
盡管對有經驗的施工單位來說,可以「推測」所缺位置「應該」有鋼筋,但設計錯了,你也沒有必要承擔這樣的風險,至少要設計出變更單或核定單,一是保護自己二是可以有結算依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