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板的負筋長度計算公式
負筋:負筋是承受負彎矩的鋼筋,一般在梁的上部靠近支座的部位或板的上部靠近支座部位。
相關計算公式:
1.負筋長度=負筋凈長度+左彎折+右彎折;
2.負筋根數=(布筋范圍-扣減值)/布筋間距+1;
3.分布筋長度=負筋布置范圍長度-負筋扣減值;
4.負筋分布筋根數=負筋輸入界面中負筋的長度/分布筋間距+1。
② 板鋼筋怎麼計算負筋長度啊。圖只標注了長度和間距吧。負筋不是還要計算什麼伸進長度。都沒標注怎麼算
標注尺寸(圖中1000)一律自梁邊起算。
圖中負筋長度=標注長度+梁寬+2(板厚-上下保護層)-鋼筋直徑。
③ 板的鋼筋工程量怎麼計算需要詳細步驟
在進行板的鋼筋工程量計算時,需要遵循一系列詳細的步驟。首先,底筋的長度包括凈長、支座寬度、鋼筋直徑和搭接長度,計算公式為:底筋長度 = 凈長 + 2 * max(支座寬/2, 5d) + 2 * 6.25d (一級鋼筋) + 搭接。鋼筋根數則根據凈長、間距和50mm的扣除長度來確定,公式為:根數 = (凈長 - 2 * 50) / 間距 + 1。
麵筋長度的計算與底筋類似,但使用的是抗震鋼筋的計算長度,即lae。端支座負筋長度則包括抗震要求,計算公式為:端支座負筋長度 = 凈長 + lae + 6.25d + (板厚 - 2 * 保護層)。中間支座負筋長度則根據兩端凈長和板厚減去保護層來計算。分布筋的長度考慮了兩端負筋的露出,以及150mm的固定長度,計算時注意間距和起步距離的處理。
溫度筋長度與分布筋類似,但還需加上一級鋼筋的直徑,計算方式略有不同。對於板中開洞,左右兩端的長度需要分別計算,洞口寬度和間距也會影響根數的確定。懸挑部分的長度則根據懸挑方式和板厚、保護層等因素來計算,一端在柱子內的長度與兩端都在板內的長度有所不同。
總的來說,板的鋼筋工程量計算涉及到多種類型的鋼筋長度和根數的計算,需要根據具體情況進行詳細精確的計算。記住每個部分的計算公式和注意事項,確保工程量的准確無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