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塑料中拱棚怎樣建造667米2需多少投資
中拱棚最大的一個特點是因它比大棚低,便於從外部用草苫覆蓋保溫;它又比小拱棚高無需掀去棚膜,人可以蹲著進入進行多項農事操作。尤其是目前薄膜的幅寬規格多種多樣,這就為搭建不同跨度的中拱棚提供了方便。也為中拱棚內建小拱棚進行多層覆蓋提供了可能。中拱棚除去前面提到的優點外,因它容積比小拱棚大,棚內溫度變化就比小拱棚平穩,土地利用率也比小拱棚高。
中拱棚建造所使用的材料一般比小拱棚要強度大些,尤其是加蓋草苫的中拱棚更要選擇耐壓力強的拱架材料。
一般中拱棚的高度和寬度(跨度)沒有嚴格要求。尤其在寬度上可根據薄膜的幅寬來確定。一般4米寬的膜可覆蓋凈畦面2.3~2.4米,其高度在1.1~1.2米,總之棚的高度1.0~1.5米。低於1.0米,人的進出、操作不便;高於1.5米,影響兩邊視線,放苫、蓋苫操作不便。
棚的寬度雖沒有嚴格要求,可根據單幅膜的幅寬,還可進行膜間焊接加大幅寬。但是在適宜的棚高下,如果一味地加大覆蓋的畦面寬度,勢必會造成棚頂過平,下雪後不易扒雪,尤其是草苫淋濕後棚頂負重過大,易發生棚架折損、膜破棚倒現象。另外,棚頂過平,也不便加蓋草苫。如果冬季只是以單層膜越冬,不加蓋草苫,因棚頂負重小其寬度可比加蓋草苫的稍寬些,但也不能搭成平棚。平棚雨水不能下滑,易在棚頂形成一個個下垂的「水袋」。平棚透光率低,不利棚溫的提高。
中拱棚的骨架應採用直徑6毫米的鋼筋或寬度在5厘米的竹片。也有的用價格低的細竹竿兩根相接做拱架,其承壓力小,但做為不加草苫的中拱棚,拱間距縮小到50~60厘米者也可使用。不論是竹片、鋼筋或竹竿做拱架都要在兩腰部和頂部用竹片、竹竿3根橫拉桿把拱架連結接緊,使之成為一個整體,增強其抗風、抗壓力。
中拱棚因棚體較大,拱架的用材雖強調其牢固性,但在棚的頂部需每隔2~3米埋一直徑3~5厘米立柱來支撐頂部橫拉桿使其棚體更加牢固。
中拱棚的長度以15~20米為宜,過長通風不便,中部濕熱氣難以排出,易造成高溫危害或發病中心。當然棚兩側也可掀膜通風。
中拱棚若不加蓋草苫應該是南北延長,東西兩面受光;若加蓋草苫則應東西延長,以南面受光為主。在棚頂部向北2/5處東西方向縱向固定一條粗竹竿壓住草苫,每日掀苫時,只要把草苫掀起甩到竹竿的北面,由於竹竿的阻擋,使草苫重疊在棚的北面會自然形成一道草苫牆,起到了阻擋北風作用,其保溫性尤如一個小型簡易溫室。這樣揭蓋苫方式不但加快了揭蓋苫的速度,減輕了勞動強度,也避免了因濕漚苫和行間踩苫損壞苫的弊端。
拱棚間不放苫,行間距只要有60~70厘米能過人就可以了,從而也增加了土地利用率。
中拱棚根據棚寬的不同,選用的拱架長度也不同,用材也略有差異。現以667米2棚寬2.4米的中拱棚為例,用4米寬膜覆蓋,棚高1.1米,拱架可採用4厘米寬、4米長的竹片200根,立桿100~150根,橫拉桿350根(拇指粗2米長竹竿),4米幅寬0.08毫米厚薄膜900米2(70~75千克),每667米2投資約1500元。若加蓋草苫還需購置長4米、寬1.2米草苫200條,約800元,一次性每667米2總投資約為2300元,若按2.5年折舊,每年合計近千元。
中拱棚可以內外進行覆蓋,更適宜種植植株高大的芹菜等綠葉菜。春季綠葉菜收後,可用果菜類接茬。由於棚體大,通過放風調節棚溫。果菜在棚內可生長較長時間,秧棵發得好,辣椒、茄子甚至在棚內可以長到采果期;早熟蕃茄可以在棚內插桿搭架,它的利用價值比小拱棚更高,從它外面可以覆蓋草苫來看,其優越性也高於大棚。從多地用戶反映來看,中拱棚是一種投資不大、效益不低、機動靈活,便於管理的保護形式,很值得在農村大力推廣。
2. 目前韭菜有哪些栽培方式
在長期的韭菜生產實踐中,我國廣大農業科技人員和菜農創造出多種多樣的栽培方式,如露地栽培、陽畦栽培、溫室栽培、無土栽培、韭黃栽培等。生產者可以結合本地具體的氣候條件、經濟條件來選擇適當的栽培方式,利用較低的成本生產出高產、優質的商品韭菜,周年供應市場,從而取得較好的經濟效益。下面就目前韭菜生產中常見的栽培方式做一簡單介紹:
(1)露地栽培
露地栽培是一種最傳統也最經濟的栽培方式,韭菜從播種到收獲整個過程一直在露地條件下進行,其生長和發育基本上利用自然的環境條件,再加上人工肥水管理和病蟲草防治,就可以在春、秋兩季收獲優質、高產的韭菜。冬季由於沒有防寒條件,韭菜處於低溫休眠狀態。夏季高溫時期,露地生長的韭菜品質較差,一般也不採收青韭,可以採收韭薹。
(2)風障栽培
在我國北方地區,冬季低溫來臨至土地封凍之前,在韭菜畦北側設立一排東西方向的籬笆,有的地區在東西兩端向南再連接架設一小段同樣的籬笆,這就是風障。風障的材料一般是就地取材,如玉米稈、高粱稈、蘆葦等。風障的作用主要是截擋寒冷的北風,在風障南側形成一個背風向陽的小氣候,提高韭菜畦的氣溫和地溫,使韭菜萌發早、生長快,可以比露地韭菜提前上市10天。
(3)陽畦栽培
陽畦也稱冷床,是由風障畦發展而來的,一般由風障、畦框、透明覆蓋物和草苫組成,透明覆蓋物現在大多使用塑料薄膜。陽畦的防寒保溫性能比風障畦更為優越和突出,在黃淮海地區可進行韭菜冬季生產,在高寒地區可以用於春提前栽培,比露地韭菜可提早2個月上市。
(4)地膜栽培
地膜覆蓋是一種投資少、效果較好的簡易型保護地生產形式。通過地膜覆蓋可以比露地提高2~4℃地溫,增加土壤墒情,可以減少澆水,減少中耕和除草工作。地膜覆蓋用於早春韭菜生產可以提早採收期10天左右。
(5)塑料小拱棚栽培
塑料小拱棚是利用細竹竿、竹片、荊條、φ6~8毫米鋼筋等材料在1.5~2.5米寬的畦面上,搭建成約1米高的拱形支架,再覆蓋塑料薄膜而成的一種簡易設施。在寒冷的北方地區利用這樣的塑料小拱棚可以進行韭菜早春促成栽培,如果進行韭菜越冬栽培,則還要在塑料薄膜外面加蓋1~2層草苫,以增強其保溫能力,同時在拱棚骨架內還要增設一定密度的立柱,以增加承壓能力。因為塑料小拱棚投資少、建造和拆除都很方便、保溫性能良好,所以在華北和其他地區應用非常廣泛,農民的生產效益較高。不過,在小拱棚內進行各種農事操作不太方便,這是它的不足之處。
(6)塑料大棚栽培
塑料大棚是利用鋼架、竹木或水泥支柱等建築材料搭建的,跨度為6~10米左右,高度為2~3米左右,長度在30~60米,以塑料薄膜為透明覆蓋材料的保護地設施。有的地區將跨度較小的塑料大棚另稱為塑料中棚。因為塑料大棚一般不再進行草苫覆蓋,所以,其保溫性能相對較差,只用於韭菜秋延後或春提前栽培。
(7)日光溫室栽培
日光溫室是我國北方地區進行韭菜保護地生產的又一種主要設施。日光溫室主要由北、東、西三面牆體、後屋面和採光前屋面組成,其優點是採光保溫性能良好、室內操作方便,生產效率高,可以進行韭菜周年生產。
(8)加溫溫室栽培
加溫溫室是在日光溫室的基礎上再附加人工加溫設施,以維持室內較高溫度,保證韭菜正常和快速生長。這種栽培形式主要應用於囤韭栽培或在高寒和高緯度地區的韭菜越冬栽培。
(9)遮陽網栽培
遮陽網栽培是在高溫季節利用保護地支架在韭菜上方覆蓋遮陽網,以減少陽光輻射,降低畦面溫度,為韭菜提供較為適宜的環境條件,從而加快韭菜生長,明顯改善韭菜品質。
(10)防蟲網栽培
防蟲網栽培是韭菜進行無公害栽培的一種有效輔助形式。通過防蟲網覆蓋,可以將許多害蟲隔離於韭菜栽培畦之外,從而避免各種蟲害發生,有效減少噴葯次數和強度,使生產出的韭菜產品達到無公害要求。在春、秋兩季,防蟲網還在一定程度上能夠改善網內溫度條件,促進韭菜生長。
(11)無土栽培
韭菜是一種非常適合於無土栽培的蔬菜,利用一些像河沙、草炭、蛭石之類的栽培基質和營養液或腐熟有機肥在一定設施內進行韭菜無土栽培,可以大幅度提高產量,改善品質,減少污染。
(12)軟化栽培
軟化栽培是把韭菜植株的一部分或全部置於一種黑暗或弱光環境中,同時提供溫暖潮濕條件,生產出具有獨特風味或色彩的產品,以提高韭菜食用檔次,豐富韭菜上市品種,充分利用本地生產條件的一類栽培形式。包括韭黃、三色韭、五色韭生產等。
3. 我想蓋一個80米長8米寬的溫室大棚 鋼筋 水泥 磚 基礎80深 毛石基礎大概需要多少錢
你沒交代哪個地方,你敘述的也不清楚。。計算基礎還是整個溫室的價格?專
我以北京市物價為例,概屬算基礎工程費用:
溫室軸線面積480m2,無室內獨立基礎,溫室周長176m
概算:(1)、基礎挖土方42.4m3,單價230元每方,總計9715元(含人工費7410元)
(2)、基礎現澆墊層5.28m3,單價261,總計:1378元
(3)、條形基礎176m長,每米136元,總計:23936
(4)、主體工程費((1)+(2)+(3))總計:35029
工程造價=零星工程費((4)*3%)+利潤((4)*9%)+稅金((4)*4%)=40283元
說明:計算過程中,有簡化哈~實際計算要復雜些,但是這個演算法用於估價夠了~
4. 建築施工鋼筋棚是如何製作的
用腳手架鋼管搭一個棚子,覆蓋整個鋼筋機械加工區域,頂上蓋專石棉瓦或者彩鋼瓦,瓦上面再屬滿鋪兩層竹笆腳手板。鋼管架要加必要的剪刀撐保持穩定,竹笆腳手板要用鐵絲綁扎牢固。為了體現標准化文明工地,一般還要在鋼筋棚的屋頂四周張掛標識牌、警示牌、宣傳標語等。
5. 如何建造鋼筋結構的塑料大棚
鋼筋結構塑復料大棚為無柱式塑料制大棚,拱桿是由兩道鋼筋做成的桁架,上弦用16圓鋼,下弦14圓鋼,腹桿 (拉花)12圓鋼,每隔1米一道。桁架下弦處用5道16圓鋼做成縱向拉桿,拉桿上用14圓鋼焊接2個斜向小立柱支撐在拱架上,以防拱架扭曲(圖17b)。拱架兩端埋於地下,最好有磚填襯或預設水泥墩,將拱架焊接在水泥墩上的預埋鐵上,以提高其抗風雪壓力(圖17b)。
6. 種韭菜用的小拱棚每畝建設需要多少投資
多年不接觸了,不是很清楚啦
7. 鋼架無柱大棚怎樣建造
鋼架大棚的骨架採用輕型鋼材焊接而成。由於不設立柱,建材的截面又版比較小,大棚不但採光好權,作業也方便,但是造價高,一次性投資多。鍍鋅管架大棚大棚跨度10m左右,脊高2.5〜2.7m。鋼筋骨架每米設一道桁架,桁架上弦用416鋼筋,下弦用014鋼筋,拉花用410〜12鋼筋。上下弦距離25cm,桁架下弦每2m左右設16鋼筋縱向拉梁。在桁架兩側用014鋼筋各設一斜的小立柱,上連上弦,下連立柱拉樑上,以防桁架扭曲變形。鋼管骨架是用4分鋼管或6分鋼管作拱桿,每隔3道拱桿設一道桁架,桁架上弦為6分鋼管,下弦為514鋼筋,拉花用10〜12鋼筋,縱向拉梁和小立柱與鋼筋桁架相同。製作鋼架時先在水泥地面上劃一條超過10m長的直線,按10m跨度,取9個點向上引垂線,中間垂線高度定為矢高。
8. 怎樣利用小拱棚覆蓋生產韭菜
利用塑料小拱棚扣韭菜,在直播和移栽養根時,應做成2米寬(1米寬的畦兩畦也可以)、8~10米長的畦,隔畦培養韭菜根,空畦栽培茄果類或瓜類蔬菜,以便於扣棚,也可以連續應用。
保護地韭菜育苗養根技術見前所述。小拱棚生產韭菜主要有春提早生產和秋延遲生產兩種方式。
(1)春提早生產 初冬封凍前插上拱架,並在拱架四周挖好溝,以便固定棚膜。在韭菜地每隔15~20米挖一道風障溝,以便春天夾設風障。
一般華北地區在2月上旬,東北在2月中下旬,選無風晴天將塑料薄膜覆蓋到骨架上,四周埋入溝中培土壓實。當棚內表土層化凍10厘米時,選無風晴天揭開薄膜,鏟除枯葉,中耕劃鋤,然後覆蓋薄膜閉棚保溫,最後夜間加蓋草苫。
當韭菜長至10厘米以上時,進行追肥,每棚追施硫酸銨500~600克,可順水沖施,澆水後可選擇晴天中午進行短時通風散濕,防棚內濕度過大引發韭菜病害。當韭菜長至20厘米以上時可收割第一刀上市。
第一刀韭菜收割後外溫逐漸升高,應進行放風,使棚內溫度不高於30℃。放風一般從小拱棚兩端揭開棚膜進行,放風時間的早晚及長短應根據天氣情況而定。第二刀韭菜長至5厘米時應進行第二次追肥,可選擇晴天中午揭開棚膜,每畦施硫酸銨600克,然後澆水扣棚。隨外溫升高,植株生長加快,應增加澆水次數,保持土壤濕度。第二刀韭菜收割後撒下拱棚,轉扣到果菜畦上。
(2)秋延遲生產 小拱棚韭菜秋延遲生產是在初冬韭菜未受凍害前加蓋塑料薄膜拱棚和草苫,使韭菜延長生長期,比露地多收割一刀的栽培方式。華北地區一般在10月下旬早霜前後,嚴霜未到的時候開始覆蓋。
為了提高韭菜的生長質量,在小拱棚覆蓋前15天左右露地收割1次,在新韭葉長出3~5厘米時追肥澆水,然後覆蓋薄膜和草苫。若露地收割過晚或扣棚覆蓋過晚,韭菜會因低溫進入強制休眠,達不到延遲栽培的目的。
扣棚初期因外溫還不太低,應在晴天中午揭開小拱棚兩端薄膜放風。以後隨外溫下降應加強防寒保溫,保持畦內白天溫度在20℃左右,夜間10℃左右。扣棚30~40天後可收割第一茬韭菜。
秋延遲小拱棚韭菜通常只收割一刀即撤除覆蓋物,使其停止生長。
9. 如何建造鋼筋結構無柱式大棚
鋼筋結構塑料大棚為無柱式塑料大棚,其骨架是兩道鋼筋焊接而成的桁架。上回弦用?16(?代表答直徑,?16表示直徑為16毫米)圓鋼,下弦用?14圓鋼,腹桿(拉花)用?12圓鋼。焊接好的桁架每隔1米設置一道,兩端埋入土中焊接水泥墩的預埋鐵上。桁架下用5道?16的圓鋼做縱拉桿,拉桿上用?14圓鋼焊成兩個斜向的小立柱支撐著拱架,以防拱架扭曲。
10. 韭菜保護地生產的設施建造與扣棚時間如何安排
保護來地設施本身的堅固性來考源慮,以在雨季過後及早建造為宜。由於目前的陽畦、溫室等設施多為土打牆,建造過程中很容易被大雨沖壞,因此等雨季過後再建比較保險。建造得早一些,可在溫度較高的秋季干透,這樣不僅能增加冬季的保溫性能,而且還能減少冬季凍融交替,避免土牆強度降低而出現過早坍塌現象。不過,在前茬作物還沒有收獲的情況下,建造時間過早是不現實的,一般在前茬作物收獲後,在當地土壤開始結凍前10天建造好為佳。爭取土建部分和地基部分建好後有10多天的乾燥時間。華北地區一般於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打好牆體,挖好坑。
越冬栽培時,陽畦的風障不宜過早建造,如建造得太早,則會提高氣溫,致使韭菜貪青生長,遲遲不回根休眠,這樣對越冬栽培不利。風障的建造以韭菜植株開始回根休眠後進行為佳。對於秋冬連續栽培,陽畦和風障的建造在溫度降低後,進行越早越好。這是因為秋冬連續栽培的韭菜品種不存在回根休眠問題,可以連續生長。
陽畦、溫室、塑料拱棚的骨架建好後,千萬不能急於扣塑料薄膜,必須根據品種的休眠習性來決定扣棚時間。休眠型品種必須等到其休眠結束,才能扣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