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怎樣識讀混凝土剪力牆中的鋼筋標注
需要看來不同標高的牆柱大樣表。
1、豎自向分布筋的直徑、間距;2、水平分布筋的直徑、間距;3、拉鉤直徑、間距,布置方式;4、邊緣柱的箍筋直徑、間距、形狀;5、邊緣柱的豎向鋼筋直徑、根數;6、邊緣柱的拉鉤直徑、個數。就這些。
『貳』 剪力牆豎向鋼筋分布圖紙上怎麼表示
剪力牆的受力就像一根豎放的懸臂梁,豎向鋼筋相當於梁縱向受力鋼筋,而橫向鋼筋相當於梁箍筋,常規做法應該是橫向鋼筋在外。
而上面那位所說的情況也很有道理,但是應該是地下室頂板作為上部結構嵌固端時才會出現這種情況,如此地下室剪力牆受力不再是純彎曲變形,而有特別大的剪切變形,故而將豎向鋼筋放在外側。
當底層需要大空間時,採用框架結構支撐上部剪力牆,就形成框支剪力牆。在地震區,不容許採用純粹的框支剪力牆結構。
如果洞口開的再大一些,使得牆肢剛度較弱、連梁剛度相對較強時,剪力牆的受力特性已接近框架。由於剪力牆的厚度較框架結構樑柱的寬度要小一些。
(2)剪力牆三排鋼筋如何標注擴展閱讀:
由於短肢剪力牆結構相對於普通剪力牆結構其抗側剛度相對較小,設計時宜布置適當數量的長牆,或利用電梯,樓梯間形成剛度較大的內筒,以避免設防烈度下結構產生大的變形,同時也形成兩道抗震設防。
短肢剪力牆結構的抗震薄弱部位是建築平面外邊緣的角部處的牆肢,當有扭轉效應時,會加劇已有的翹曲變形,使其牆肢首先開裂,應加強其抗震構造措施,如減小軸壓比,增大縱筋和箍筋的配筋率。
高層短肢剪力牆結構在水平力作用下,呈現整體彎曲變形為主,底部外圍小牆肢承受較大的豎向荷載和扭轉剪力,由一些模型試驗反映出外周邊牆肢開裂,因而對外周邊牆肢應加大厚度和配筋量,加強小牆肢的延性抗震性能。
『叄』 剪力牆鋼筋標注
Q1,1#剪力牆抄,有兩個牆肢,長1500、990。牆厚(bw)沒有標注。1#剪力牆有兩個約束邊緣構件,YBZ3是端部暗柱、YBZ1是轉角牆。邊緣構件的配筋應查找牆柱大樣表;牆肢的配筋及預留洞沒有交代清楚!
『肆』 剪力牆的鋼筋標注表示的是什麼呀
不是剪力牆,是板的配筋表示。b是板的底層鋼筋。t是指板的上層鋼筋。
『伍』 剪力牆垂直分布鋼筋有三排,如何設置
外牆牆厚600設置垂直來三排鋼源筋規格1b25@100+1b20@100+1b10@200軟體設置計算默認鋼筋數量二排數量
問題補充:
設置(1)b25@100+(1)b20@200+(1)b10@200,計算結第層第二層二排數量(1)b20@200+(1)b10@200內側垂直布筋收藏舉報
『陸』 剪力牆鋼筋標識
1、你這不像是復剪力制牆,而是地下室牆。
2、下部1.5米處是加強部位。
左圖是14@150+16@150的組合,最終間距是75。
右圖是16@150+16@150的組合,最終間距是75。
其中左圖的14@150、右圖的16@150是附加鋼筋,短的,長度只是1500+伸入底板中的長度。
3、左圖和右圖不是同一部位,右圖中有坑。
『柒』 核心筒剪力牆鋼筋是三排和四排的鋼筋怎麼定義構件
核心筒內的牆叫剪力牆。剪力牆除了承受豎向力外,更重要的是承擔水平荷載回,故稱為剪力牆。核心答筒內的牆也主要是承受水平力的,故也是剪力牆。剪力牆結構和核心筒結構是從布置上說。剪力牆結構是由x,y兩個方向分布的剪力牆形成的既能承受豎向又能承受水平力的結構。核心筒結構是指水平力主要由核心區域結構承受水平力,外圍結構主要承受豎向力的結構。
『捌』 剪力牆水平分布筋這樣標注怎麼理解
2 表示2排,剪力牆內外兩個面,每面一排;
10或者8/10表示鋼筋直徑
@200表示間距,間距200
8/10表示一根8然後一根10再然後1根8,交替布置,8和10的間距也是@200
『玖』 剪力牆鋼筋表示方法
C20@100表示的是間距100mm、直徑為20mm的三級鋼;
C10@200表示的是間距200mm、直徑為10mm的三級鋼筋
『拾』 剪力牆鋼筋排數 剪力牆三排鋼筋怎麼輸入
相同的輸入3 不同的分別用斜線隔開就行 比如3C16@150
C18@150/C14@150/C16@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