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鋼筋如何驗收

鋼筋如何驗收

發布時間:2021-01-19 01:59:12

A. 鋼筋綁扎如何驗收

鋼筋綁扎質量要求及驗收標准
(1)鋼筋的品種和質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和有關標准規定。 (2)鋼筋綁扎允許偏差值符合下表,合格率控制在 90%以上。預 埋管、預埋線應先埋置正確、固定牢靠。
(3)鋼筋工程施工前須按設計圖紙提出配料清單,同時滿足設計 要求。搭設長度、彎鉤等符合設計及施工規范的規定,品種、規 格需要代換時,徵得設計單位同意,並辦妥手續。
(4)所用鋼筋具有出廠質量證明,對各鋼廠的材料均進行抽樣檢 查,並附有復試報告,未經驗收不得使用,並且做好鋼筋的待 檢、已檢待處理、合格和不合格的標識。
(5)注意滿足砼澆築時的保護層要求(可採用塑料墊塊)。砼墊 塊按設計的保護層厚度事先做好帶鐵絲預制砼墊塊。砼墊塊用普通 425#水泥按 1:1-1:2 的比例砂漿製作,墊塊設置的間距宜控制 在 1 米左右,在園砼柱中,採用圓形砂漿塊中間設洞套在鋼筋 上。
(6)鋼筋成品與半成品進場必須附有出廠合格證及物理試驗報 告,進場後必須掛牌,按規格分別堆放,並做標牌標識。 (7)施工時要對鋼筋進行復試,合格後方可投入使用。
(8)對鋼筋要重點驗收,柱的插筋要採用加強箍電焊固定,防止 澆混凝土時移位。
(9)驗收重點為鋼筋的品種、規格、數量、綁扎牢固、搭接長度 等,並認真填寫隱蔽工程驗收單交監理驗收。 分項名稱 允許偏差值(mm)鋼筋骨架的寬度、高度 ±5 鋼筋骨架的長寬度 ±10 受力筋間距 ±10 受力筋排距 ±5 箍筋、構造筋間距 ±20 受力筋保護層(梁、拄) ±5 受力筋保護層(牆、板) ±3

B. 鋼筋怎麼驗收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所用的鋼筋

C. 監理如何驗收鋼筋呢

這個問題比較籠統,監理驗收鋼筋分為原材料驗收、鋼筋加工後半成品驗收專、鋼筋綁扎完畢後驗收。屬
原材料驗收:鋼筋每批次進場後截取一段做原材料力學性能試驗;
鋼筋半成品驗收:按照設計及施工規范檢查鋼筋加工、彎曲、焊接等情況;
鋼筋綁扎完畢後驗收,一般為模板安裝或混凝土施工之前驗收,主要是參照設計圖紙檢查鋼筋間距、型號、根數等驗收

D. 怎樣驗收鋼筋

受力鋼筋的接頭宜設置在受力較小處,在同一根鋼筋上宜少設鋼筋接頭。鋼筋的接頭不應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滿足等強度要求的高質量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
同一構件中相鄰縱向受力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位置宜相互錯開。
除特別說明外,縱向受拉鋼筋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應 符合03G101-1第34頁的要求。
在任何情況下,縱向受拉鋼筋的綁扎搭接接頭的搭接長度均不得小於300mm。
構件中的縱向受壓搭接長度的0.7倍,且在任何情況下應小於200mm.
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箍筋,直徑不大於8mm,間距不大於搭接鋼筋較小直徑的5倍,且不應大於100mm:當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尚應在搭接接頭兩個端面100mm的范圍內設置兩個箍筋。
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接頭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大直徑)凡接頭中點位於該區段長度內的機械連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機械連接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大於50%。受壓鋼筋不限制。
向受力鋼筋焊接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焊接接頭連接區段的長度為35d,(d為焊接鋼筋的較大直徑)且不小於500mm,凡接頭中點位於該區段長度內的焊接接頭均屬於同一連接區段。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焊接接頭面積白分率不大於50%,受壓鋼筋不限制。
用焊接接頭時,梁類及板類構件應採用閃光對焊或搭接電弧焊,焊縫長度:雙面焊≥5d,單面焊≥10d:柱類及牆類構件可採用電渣壓力焊。
鋼筋混凝土現澆樓板
鋼筋綁扎程序:劃線→擺筋→穿箍(梁)→綁扎→安放墊塊。
板先排主筋後排負筋,梁先排縱筋,擺放有焊接接頭的鋼筋應符合規范規定。
雙排縱向受力鋼筋處,兩排鋼筋之間墊以直徑≥25mm的短鋼筋,以保持其設計距離。
梁、板鋼筋的接頭位置和數量應符合設計要求和《砼 結構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GB50204-2002)要求。
梁、板鋼筋綁扎時防止水電管線將鋼筋抬起或壓下。
雙向板與單向板相鄰共用筋時, 板、次梁、主梁鋼筋交叉處理嚴格按設計或有關規范細部構造大樣施工。
梁箍筋的接頭(彎鉤疊合處)交錯布置在架立筋上。
板內鋼筋均按雙向雙層設置,其位置:
單向板: 板麵筋:受力筋在上,分布筋在下
板底筋:短向筋在下,分布筋在上

雙向板: 板麵筋:長向筋在下,短向筋在上
板底筋:長向筋在上,短向筋在下
以受力大者為准:雙向板與雙向板相鄰共用筋的長度不一致時,以區格大者為准,雙層雙向板筋必須滿扎。
板底筋錨入支承構件內≥20d(d為主筋直徑):板麵筋錨入支承構件內≥30d,且不小於250。板筋在邊支座錨固時,應盡量伸向該支座外邊緣,再作直(彎)鉤。
板的負筋端頭做直鉤,直鉤的高度=T(板厚)-a(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板面負筋應有支托,板底鋼筋應按保護層厚度設墊塊,避免澆築混泥土時鋼筋下陷和位移,影響鋼筋位置的有效高度。
H(為上、下層鋼筋凈空高度)
各樓面及外露部分的板,在板的無筋區設置φ6@00×200的雙向鋼筋網片與板面受力筋搭接250。所有板的分布筋為φ6@00×200.
柱寬范圍內所配板麵筋伸出長度應從柱邊算起。
樓板上孔洞應預留。當空洞尺寸不大於250時,將板筋由洞邊繞過,不得截斷,當孔洞大於250時,應按設計要求設置附加鋼筋。除圖中有註明外,一般可按設計構造處理。當洞口尺寸超過大樣所示尺寸時,由設計另行處理。
需封堵的設備管井應在設備管道安裝就位後澆築。
外挑瞻口樓板轉角結構見設計圖
異型柱、剪力牆外轉角處的樓板,為防止板角開裂,在連接處樓板中按設計圖設置構造筋。
梁的主筋應盡量採用通長設置,以減少鋼筋的接頭避免鋼筋密集。
鋼筋接頭的位置應設於梁的受壓區,梁面的負筋在跨中L/3區段內,梁底正筋在跨中L/3區段以外,支座處的獨立負筋及外挑梁的負鋼筋,不應設置接頭。
框架梁的鋼筋接頭:一級抗震等級採用機械連接,二、三、四四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
梁的縱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
主次梁結構的次梁鋼筋應置於主梁鋼筋之上,板支座負筋置於次梁鋼筋之上,主梁梁面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d=次梁負筋的直徑+板面負筋直徑+板面混泥土保護層厚度,以此確定主次梁箍筋的高度。
主次梁等高時,次梁底筋應置於主梁底筋之上。
等高井字梁相交節點處主筋布置,麵筋在上排則底筋也在上排,反之則 在下排。
外挑梁和邊梁相交的節點處理見設計。
作支座的梁高小於被支承梁的高度時,其相交節點構造見設計圖。
框架梁在支座節點處均設箍筋加密區,箍筋距支座邊緣50開始設置,梁內均採用封閉箍筋。
梁支座處的鋼筋應盡量拉通設置。如設計圖紙在支座兩則配筋直徑和根數不同時,施工單位應根據現場實際情況和設計配筋,,調整鋼筋配置,必要時與設計人員協商修改配筋,否則節點處鋼筋全部彎折錨固,造成節點鋼筋密集,難以保證鋼筋的錨固質量。
樑上集中荷載處應設橫向附加鋼筋,附加箍筋的形狀及肢數,均與梁內箍筋相同,未註明時,在主梁兩側另加吊筋和箍筋或在梁每側另加四組箍筋。
樑上開洞時,孔洞四周應設置附加鋼筋。
梁的跨度>4.0米時,模板應按跨度的2‰起拱,懸臂構件模板均應按端跨節點處理。
當框架梁支座兩側高有錯位時,梁主筋在支座內的錨固。見設計圖P
當框架梁支座兩側梁寬不等時,梁主筋在支座內的錨固見設計圖。
當框架支座兩側梁平面錯位時,未連通的梁主筋在支座的錨固見設計圖
框架梁縱向鋼筋及箍筋的構造見03G101-1圖集54~56頁及63頁。
非框架梁縱向鋼筋的構造見03101-1圖集65、66頁,將La改為Lae,Li改為Lie。
梁側面縱向構造筋及拉筋
當梁高≥550時,梁側面縱筋為2ф12
當梁高≥650≤750時,梁側面縱筋為4ф12
當梁高>750≤900時。梁側面縱筋為6ф12
拉筋直徑同梁箍筋,其間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
梁高超過600的梁在綁扎鋼筋之間,只能一面關模,以保證鋼筋綁扎質量。
在安裝模板之前,間距為800mm~1000mm安裝厚度一致的墊塊以保證鋼筋的保護層厚度。
b柱筋綁扎
柱中豎向鋼筋,角部彎鉤與模板成45度,中間鋼筋彎鉤與模板成90度;
箍筋的接頭交錯布置在四角縱向鋼筋上;箍筋轉角與縱向鋼筋交叉點均應扎牢,綁扎箍筋時綁扣相互間成八字形;剪力牆暗柱單肢箍按拉筋構造設置。
柱鋼筋的綁扎,在模板安裝前進行。
柱子的縱筋不應與箍筋、拉筋及預埋件等焊接。
樑柱節點的構造、柱子縱筋的錨固、連接方式以及接頭位置,按樓層和接頭部位分別見03G101-1圖集35—40頁。
柱子縱筋在頂層伸至柱頂並錨固在梁內,當柱寬大於梁寬,梁寬之外的縱筋無法錨入梁內時,應將這部分縱筋錨入現澆板中,無法錨入梁內和板內的柱縱筋,應互相焊接封閉。
c、牆筋綁扎
牆筋綁扎時,四周兩排鋼筋交叉點應每點扎牢,中間部分每隔一根相互梅花式扎牢,雙向主筋的鋼筋必須將全部鋼筋的交叉點扎牢,注意相鄰綁扎點的鐵絲扣要成八字形綁扎(左右扣綁扎)。
在牆兩層鋼筋之間設置φ6@600鋼筋撐腳,梅花形排 列,以保持兩層鋼筋之間的距離。牆筋綁紮好後,應在鋼筋上綁扎斜向鋼筋,以使之不變形。
剪力牆豎向分布筋由端柱、暗柱、翼牆等邊緣構件側50開始設置,配筋採用雙向雙層,一般情況下,水平筋在外,豎向筋在內,並應設置呈梅花形布置的拉筋,拉筋均鉤在外排水平筋上,拉筋的直徑6mm,間距不大於600mm。
剪力牆的轉角、相交及牆端盡頭,均應設置鋼筋混泥土構件或約束邊緣構件,詳見設計圖,構造邊緣構件的構造見03G101-1圖集50頁,約束邊緣構件的構造見03G101-1圖集49頁。
剪力牆牆身豎向及水平分布鋼筋構造應根據抗震等級、構件部位和鋼筋直徑、分別按03G101-1圖集47、48頁大樣處理。
剪力牆暗柱及端柱等邊緣構件內縱向鋼筋連接和錨固與框架相同。
剪力牆連梁配筋的構造要求,請見03G101-1圖集51頁。
穿越剪力牆連梁的洞口應預埋鋼套管,洞口上下的有效高度不小於1/3連梁高及200,鋼套管的外徑不大於150。洞邊的補強構造按設計圖紙。樑上水電預留洞口尺寸,位置必須准確,在綁扎鋼筋之前,在模板上標識出來。同一樑上最多可留兩個孔,孔距應大於3倍孔徑,孔位詳設備圖
剪力牆內預留洞≤300×300或套管D≤300時,牆內鋼筋應繞過洞口不截斷,否則牆內鋼筋遇洞截斷,洞邊設置邊緣構件。筒體剪力牆出樓面出用梯子型鋼筋架固定位置及保護層厚度。
5、鋼筋的砼最小保護層厚度
縱向受力鋼筋混泥土的最小保護層厚度除圖中有特別註明外,應符合表一的規定:縱向受力鋼筋的混泥土保護層厚度(mm)
環境類別 板、牆 梁 樁
一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C20 C25—C45 ≥C50
二 D 20 15 30 一 30 30 一 30 30
二 D 一 20 20 一 30 30 一 30 30
受力鋼筋混泥土保護層厚度(從鋼筋的外邊緣算起)除滿足表中的要求外,尚不應小於受力鋼筋的直徑。
板、牆中分布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相應的數減10mm,且不小於10mm,梁、柱中箍筋和構造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15mm。
剪力牆連梁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按梁的要求處理,暗柱的主筋保護層按剪力牆的水平分布筋或暗柱的箍筋滿足保護層的要求後向內排列。
異型柱和短肢剪力牆的混泥土保護層厚度,可按箍筋或水平分布筋滿足保護層厚度後向內排列保護層厚度。牆柱用厚度一致的墊塊牢固的安裝在鋼筋上。
鋼筋綁扎做到:水平筋水平,縱向筋豎直,牆柱第一個箍筋距樓地面5cm,梁第一個箍筋距邊5cm,剪力牆豎向筋距邊緣構件5cm。
6、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
鋼筋在混泥土中的錨固分為自然錨固和機械錨固,一般情況下應盡量採用自然錨固,確有困難時可選用機械錨固。
除特別說明外,結構受拉鋼筋的最小錨固長度應符合03G101-1第33、34、35頁的有關要求。
在任何情況下,鋼筋的錨固長度不得下於250mm。
HP235級鋼筋鋼筋(1級鋼筋)兩端必須加彎鉤。
7、鋼筋工程安裝允許偏差(如下圖)
項 目 允許偏差
受力鋼筋的排距 5
鋼筋彎起點位置 20
箍筋、橫向鋼筋間距 綁扎骨架 20
焊拉骨架 10
焊接預埋件 中心線位置 5
水平高差 +3.0
受力鋼筋的保護層 基礎 10
柱、梁 5
板、牆、殼 3
8、鋼筋成品保護
鋼筋綁紮好後嚴禁在板筋上走動造成鋼筋變形,澆砼時架子架空在麵筋上,人只能在架子上行走,架子隨砼澆注方向移動並有專人隨砼澆築地點護筋。

E. 鋼筋進場時如何進行驗收

首先檢查進場廠家是否與業主指定相同或是否與本地禁止使用鋼材相沖突,如無內,可略過。其次,檢查外觀質容量,是否銹蝕嚴重、螺紋是否清晰、鋼號是否清晰等。第三,堆放場地是否正確,長期堆放鋼材下面需墊墊木防止銹蝕,不同規格鋼筋是否分類堆放等。第四,現場取樣送檢。第五,台帳記錄等。

F. 鋼筋怎麼檢驗

1.鋼筋
1.1.鋼筋進場必須按批量檢查驗收,鋼筋進場必須持有出廠證明,應有鋼種、牌號、數量、化學成分、力學性能、廠家、出廠日期等。 按批進行檢查驗收。每批由同牌號、同爐罐號、同規格、同交貨狀態的鋼筋組成。對小於30T的冶煉爐和連續坯軋的鋼筋,允許由同牌號、同冶煉方法、同澆注方法、不同爐號組成混合批,但每批不多於6個爐號,每爐號含碳量之差不得大於0.02%,含錳量之差不大於0.15%;檢查包括外觀檢查和試驗等。
1.2.鋼筋試驗 鋼筋進場使用前,必須按規定代表數量和取樣方法取樣,進行力學性能復驗。
1.2.1.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低碳鋼熱軋盤圓條、預熱處理鋼筋批量取樣:每批≤60T,每批取一組試樣。 熱軋帶肋鋼筋,熱軋光圓鋼筋、預熱處理鋼筋,取樣時在該批中任選兩根鋼筋,在每根上截取兩段,一個拉件、一個彎件,即二個拉件、二個彎件為一組,用鐵絲捆好,並附上寫明該鋼筋規格的標牌。試件不允許進行車削加工。 低碳鋼熱軋圓盤條取樣時任選兩盤,去掉端頭500mm,截取一個拉件,兩個彎件(兩個彎件分別在二盤上取)為一組,用鐵絲捆好並附上寫明該鋼筋規格的標牌送試驗室試驗。
1.2.2.取樣長度 ≥φ20mm: 1拉=10d+200. 1彎=5d十200 <φ20mm: 1拉=10d+250. 1彎=5d十200 以上取樣試驗結果,如有一項不符合要求,則從同一批中另取雙倍數量的試樣重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樣不合格,則該批鋼筋為不合格品。
1.2.3.試驗結論 每個試驗最後要有結論,結論中寫明依據什麼規范標准,符合哪條標准或不符合哪條標准。例如: 熱軋帶肋鋼筋,依據GBl499-1998標准,符合HRB335要求。 熱軋光圓鋼筋,依據GBl30l 3-91標准,符合I級鋼要求。 低碳鋼熱軋盤圓條,依據GB/T701-1997,符合Q235要求。 預熱處理鋼筋,依據GB13014-91標准,符合III級鋼要求。
1.3.冷軋帶肋鋼筋檢驗 冷軋帶肋鋼筋進場時,應按批進行檢查驗收,每批由同鋼號、同規格和同級別的鋼筋組成,重量不大於50T。 鋼筋的力學性能應逐盤逐捆進行檢驗,從每盤、每捆取兩個試樣,分別進行拉伸和冷彎試驗。
1.4.冷拉鋼筋檢驗 冷拉鋼筋應分批驗收,每批由不大於20T的同級別、同直徑的冷拉鋼筋組成。做力學性能試驗時,從每批中抽取兩根鋼筋,每根取一拉一彎兩個試樣,四個試樣為一組分別進行拉伸和冷彎試驗,
1.5.冷拔鋼絲檢驗 冷拔低碳鋼絲應逐盤檢驗。相同材料盤條冷拔成同直徑的鋼絲,以5T為一批。做力學性能試驗時,甲級鋼絲從每盤中任一端先去掉500mm,然後取一拉一彎兩個試樣,分別做拉力和l 80"ο反復彎曲試驗,按其抗拉強度確定該盤鋼絲的組別。 乙級鋼絲分批比取樣,同一直徑的鋼絲5T為一批,任選3盤,每盤截取2個試樣,分別做拉力和反復彎曲試驗;如有一個不合格,應在未取過試樣的盤中另取雙倍數量試樣,再做各項試驗;如仍有一個試驗不合格,則應對該批鋼絲逐盤取樣試驗,合格者方可使用。 試驗結論依據GB50204—92規范評定。

G. 如何驗收鋼筋

鋼筋安裝後,施工方就會通知甲方和監理到現場進行驗收,有時還要通知質量監督專員來屬對驗收進行監督.驗收鋼筋工程的質量,是每一個甲方土建工程師或監理工程師最基本的功底.驗收鋼筋要:1.熟悉施工圖紙,對照施工圖紙核對鋼筋規格與大小.2.查驗鋼筋間距,起點,列距、排距。3.鋼筋錨固長度3.保護層墊塊,馬凳的放置與厚度.4.軸線是否偏移5.梁高,板厚6.鋼筋搭接位置,搭接率,搭接長度,搭接焊接,套筒連接的質量7.箍筋加密區的長度,高度8.樑柱節點處的柱箍筋的綁扎質量9.主次梁交接處的加強處理10.飄板受力鋼筋的放置與綁扎.11.綁扣的質量,數量,方向12.洞口側邊,砌體牆下的加強筋

H. 監理怎樣驗收鋼筋

鋼筋進場復驗的項目應當按照《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的規定執回行。對於熱答軋光圓鋼筋和熱軋帶筋鋼筋一般應復驗鋼筋的力學性能,包括強度、伸長率和彎曲試驗。
主要抽樣方法和數量如下:
(1)熱軋光圓鋼筋和熱軋帶筋鋼筋:
同一廠別、同一爐罐號、同一規格、同一交貨狀態,每60t為一驗收批,不足60t也按一批計。每批取試件2組,每組2根,試件長度為500mm。
超過60t的部分,每增加40t(或不足40t的餘量),增加1個拉伸試件和1個彎曲試件。
(2)冷軋帶肋鋼筋:以60t為一驗收批。取樣時在每(任一)盤中的任意一端栽去500mm後切取試件。強度試驗1根、彎曲試驗2根/批。
(3)冷軋扭鋼筋:以10t為一驗收批,不足10t也按一批計。試件為各3根/批。
(4)預應力混凝土鋼絞線:以60t為一驗收批。試件為各3根/批。
(5)預應力混凝土鋼絲:以60t為一驗收批。試件為各1根/盤

I. 監理如何驗收鋼筋

這個學問可大了,看你是按照書本照抄還是按照行業規則驗收,按照內書本分為主控項目和一般容項目,主控項目:直徑 規格 間距 連接方式 錨固長度等,一般項目:綁扎是否均勻和跳扎等,實際施工時候一般看主要節點,鋼筋根數,間距,懸挑梁鋼筋走向,保護層厚度,二排鋼筋位置

閱讀全文

與鋼筋如何驗收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300給水管焊接安裝多少錢一米 瀏覽:417
鋼材一噸怎麼化成米 瀏覽:959
鑽鋼板的鑽頭什麼樣 瀏覽:987
鋼鐵是怎樣練成的潘什麼拉 瀏覽:532
20mm不銹鋼板多少公斤 瀏覽:221
規格20的無縫鋼管多少錢一噸 瀏覽:62
無縫鋼管大櫃裝多少噸 瀏覽:699
取了鋼板術後多久拆線後走絡 瀏覽:324
solidworks模具中的塑料如何建模 瀏覽:508
承重牆上鋼筋生銹怎麼處理 瀏覽:881
梁鋼筋平面表示法包括哪些內容 瀏覽:839
橡膠鋁合金樹脂哪個最環保 瀏覽:970
不銹鋼焊縫怎麼防腐蝕 瀏覽:371
焊接是什麼活 瀏覽:192
精密鋼管氣筒怎麼打氣 瀏覽:596
折疊鍛打用什麼鋼板 瀏覽:409
如何測630不銹鋼 瀏覽:262
萬用板焊接導線叫什麼 瀏覽:901
不銹鋼點焊多少錢 瀏覽:324
兩層wifi如何無縫 瀏覽:9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