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各個結構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一般為多少,怎樣確定
內正常環境下:板、牆保護層15mm,板、柱保護層25mm。
露天或室內高濕度環境:
1.砼強度小於等於C20時,板、牆保護層35mm,梁、柱保護層25mm,基礎按有無墊層區分,梁、柱保護層45mm。
2.牆保護層25mm,梁、柱保護層35mm。
3.砼強度大於等於C35時,板、牆保護層15mm、砼強度C25或C30時。
(1)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混凝土保護層的作用
(1)混凝土結構中,鋼筋混凝土是由鋼筋和混凝土兩種不同材料組成的復合材料,兩種材料具有良好的粘結性能是它們共同工作的基礎,從鋼筋粘結錨固角度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鋼筋與其周圍混凝土能共同工作,並使鋼筋充分發揮計算所需強度。
(2)鋼筋裸露在大氣或者其他介質中,容易受蝕生銹,使得鋼筋的有效截面減少,影響結構受力,因此需要根據耐久性要求規定不同使用環境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以保證構件在設計使用年限內鋼筋不發生降低結構可靠度的銹蝕。
(3)對有防火要求的鋼筋混凝土梁、板及預應力構件,對混凝土保護層提出要求是,為了保證構件在火災中按建築物的耐火等級確定的耐火限的這段時間里,構件不會失去支持能力。應符合國家現行相關標準的要求。
㈡ 檢測鋼筋保護層厚度用什麼規范 合格率要求多少
(GB50204-2002)中第5.5.2(表)中的具體要求,合格率應達到90%以上。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構件進行檢驗;
3. 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4.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本附錄 E.0.4 條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首先明確一個定義何為鋼筋保護層,混凝土構件中最外層鋼筋到混凝土結構邊緣的距離就是鋼筋保護層厚度,按照《混凝土鋼筋檢測技術規程》(JGJ/T152-2008)、《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15雙標准檢測方法用以確定。
2、 對照圖紙確定被檢測部位鋼筋規格,例如剪力牆鋼筋豎向鋼筋
8@200,保護層厚度為15mm那麼牆體鋼筋間距保護層厚度合格標准為保護層合格範圍為[18~28] mm (計算過程:保護層偏差范圍[-5,5]mm,而剪力牆的豎向鋼筋的保護層標准值應為保護層厚度加上水平筋直徑也即是15+8=23 mm,扣除偏差[-5,5]就是[18~28 ]mm為合格)。
3、 利用鋼筋掃描儀進行牆體鋼筋保護層檢測,並在圖紙相應位置做出標識,檢測方向及位置標識。
4、 每測一組均應及時記錄,並把檢測檢測數據填寫在提前准備好實測表格里,把為合格點進行標識,最終計算出保護層的合格率。
㈢ 基礎保護層厚度是多少
一、正常環境
板、牆保護層15mm,梁、柱保護層20mm。
二、高濕度
1、砼強度小於內等於C20時,板、牆保護容層35mm,梁、柱保護層45mm
2、砼強度C25或C30時,板、牆保護層25mm,梁、柱保護層35mm
3、砼強度大於等於C35時,板、牆保護層15mm,梁、柱保護層25mm
基礎按有無墊層區分:有墊層時40mm,無墊層時70mm
保護層具體還要按設計圖紙定,圖紙設計保護層厚度有可能有小幅調整。
(3)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1)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最小厚度對混凝土構件起著關鍵性的作用,所以在混凝土構件施工期間要重視鋼筋的混凝土最小保護層厚度的預控和檢查驗收工作。
(2)結構實體受力鋼筋完成之後應由具備相應資質的檢測單位,會同建設單位、監理單位、施工單位共同對混凝土保護層厚度進行檢驗並存檔。
㈣ 鋼筋保護層厚度是怎樣確定的
在不同的環境中,如果結構不同,厚度也不同。房子的頂梁或柱子不應小於15毫米,這樣後牆就不能小於10毫米。
GB50010-2010《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2第102頁、11G101-1第54頁對「混凝土保護層的最小厚度」的說明: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
3、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一類環境中,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中數值的1.4倍;二、三類環境中,應採取專門的有效措施;
4、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
5、基礎底面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有混凝土墊層時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㈤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準是多少允許的偏差是多少
鋼筋保護層厚度的標准因部位而異,鋼筋保護層厚度允許偏差是 10mm 。
1、不回同部位鋼筋保護層答厚度的標准:
3、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在耐久性設計中,如無特殊標明,這一保護層應為最外側鋼筋的保護層,通常情況下應為箍筋保護層。
(5)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鋼筋保護層的作用:
1、保護鋼筋不被銹蝕(空氣中含水量,空氣中二氧化碳含量越高需要的保護層越厚)
2、粘結錨固(鋼筋要通過保護層把均勻力傳到混凝土中,保護層厚度不夠的話,會過早出現裂縫,鋼筋不能充分受力,同時水和二氧化碳又能大量入侵,銹蝕鋼筋)
3、鋼筋內部是由無數三角組成,並不是一塊直板,為了承受車輛而設計的保護作用
㈥ 梁的保護層的厚度是多少
梁、柱源保護層20mm。
1、砼強度小於等於C20時,板、牆保護層35mm,梁、柱保護層45mm
2、砼強度C25或C30時,板、牆保護層25mm,梁、柱保護層35mm
3、砼強度大於等於C35時,板、牆保護層15mm,梁、柱保護層25mm
基礎按有無墊層區分:有墊層時40mm,無墊層時70mm
保護層具體還要按設計圖紙定,圖紙設計保護層厚度有可能有小幅調整。
(6)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擴展閱讀
1、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指最外層鋼筋外邊緣至混凝土表面的距離,適用於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
2、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應增加5mm;
3、鋼筋混凝土基礎宜設置混凝土墊層,基礎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mm;
4、當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50mm時,應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防裂構造措施,當在保護層內配置防裂、防剝落的鋼筋網片時,網片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25mm;
5、對有防火要求的建築,其混凝土保護層尚應符合國家現行有關標準的要求;
6、混凝土構件的環境類別劃分詳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㈦ 鋼筋保護層厚度合格率要求是多少了
根據是《混凝土結構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gb50204-2002)中第5.5.2(表)中的具體要求專,合格率應達屬到90%以上。
結構實體鋼筋保護層厚度驗收合格還應符合下列規定:
1.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應判為合格;
2.
當全部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的合格點率小於90%但不小80%,可再抽取相同構件進行檢驗;
3.
當按兩次抽樣總和計算的合格點率為90%及以上時,,鋼筋保護層厚度檢驗結果仍應判為合格;
4.
每次抽樣檢驗結果中不合格點的最大偏差均不應大於本附錄
e.0.4
條規定允許偏差的1.5倍。
㈧ 鋼筋混凝土墊層的鋼筋保護層厚度是多少
不同的等級的混凝土(c30.c35),不同的構件(梁,柱,板)。保護層厚度也是不一樣的。圖集西南03g101上面就有
㈨ 鋼筋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是多少
8.2.1 構件中來普通鋼筋及預源應力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滿足下列要求。
1 構件中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鋼筋的公稱直徑d;
2 設計使用年限為50年的混凝土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應符合表8.2.1的規定;設計使用年限為100年的混凝土結構,最外層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表8.2.1中數值的1.4倍。
註:1 混凝土強度等級不大於C25時,表中保護層厚度數值應增加5mm;
2 鋼筋混凝土基礎宜設置混凝土墊層,基礎中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從墊層頂面算起,且不應小於40mm。
8.2.2 當有充分依據並採取下列措施時,可適當減小混凝土保護層的厚度。
1 構件表面有可靠的防護層;
2 採用工廠化生產的預制構件;
3 在混凝土中摻加阻銹劑或採用陰極保護處理等防銹措施;
4 當對地下室牆體採取可靠的建築防水做法或防護措施時,與土層接觸一側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可適當減少,但不應小於25mm。
8.2.3 當梁、柱、牆中縱向受力鋼筋的保護層厚度大於50mm時,宜對保護層採取有效的構造措施。當在保護層內配置防裂、防剝落的鋼筋網片時,網片鋼筋的保護層厚度不應小於25mm。
㈩ 基礎鋼筋保護層厚度多少
混凝土驗收規范規定,基礎鋼筋保護層厚度為40MM(有墊層,無墊層時70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