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廣聯達約束邊緣構件的鋼筋怎樣繪制計算正確
我一般就是用採用異性構件編輯,簡單的構件就在附加箍筋處增加。
㈡ 約束邊緣構件它的列表標注的那些數據及鋼筋是什麼意思啊
題主泛泛而問,只能請你自己看16G101-1(或11G101-1第71頁).
最好有圖片示例,才能獲得具體的解答!
㈢ 剪力牆邊緣構件(構造邊緣構件鋼筋、約束邊緣構件鋼筋)鋼筋如何布置,非陰影區縱筋分布筋如何布置
根據規范而定,具體可參考下面的條例:
1、高規7.2.17條第3款規定,抗震設計時,構造邊緣構件箍筋的無肢長度不應大於300mm,拉筋的水平間距不應大於縱向鋼筋間距的2倍。其中箍筋的無肢長度即為邊緣構件縱筋的間距。
2、構造邊緣構件和約束邊緣構件應該也屬於剪力牆的范圍。其構造也得滿足牆體的規定。2011《抗規》6.4.4條1款規定,抗震牆的豎向和橫向分布鋼筋的間距不宜大於300mm,
3、根據2011《抗規》6.4.5-3表中的二、三級剪力牆。6根16,約束邊緣構件截面為400mm時,縱筋間距即為200mm,最大為300。
剪力牆又稱抗風牆、抗震牆或結構牆。房屋或構築物中主要承受風荷載或地震作用引起的水平荷載和豎向荷載(重力)的牆體,防止結構剪切(受剪)破壞。
它分平面剪力牆和筒體剪力牆。平面剪力牆用於鋼筋混凝土框架結構、升板結構、無梁樓蓋體系中。為增加結構的剛度、強度及抗倒塌能力,在某些部位可現澆或預制裝配鋼筋混凝土剪力牆。現澆剪力牆與周邊梁、柱同時澆築,整體性好。筒體剪力牆用於高層建築、高聳結構和懸吊結構中 ,由電梯間、樓梯間、設備及輔助用房的間隔牆圍成,筒壁均為現澆鋼筋混凝土牆體,其剛度和強度較平面剪力牆高可承受較大的水平荷載。
㈣ 剪力牆結構中的牆柱(約束邊緣構件、構造邊緣構件、暗柱等)要用帶E鋼筋嗎請權威人士簡答
你好!
不太明白什麼是帶E的鋼筋。一般邊緣構件用二級鋼或更高級的,至少都是螺紋鋼。
僅代表個人觀點,不喜勿噴,謝謝。
㈤ 剪力牆水平鋼筋遇見約束邊緣構件,是不是只要達到一個錨固長度還是必須要伸到構件豎向鋼筋的內側再彎錨
剪力牆水平鋼筋遇見約束邊緣構件,是必須達到一個錨固長度,還必須要伸到構件豎向鋼筋的內側再彎錨,兩個條件都要滿足。
㈥ 當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計算中計入牆身水平分布鋼筋時 什麼意思
一、當約束邊緣構件體積配箍率計算中計入牆身水平分布鋼筋時意思就是把牆身水平分布鋼筋也按其面積計算進入體積配箍率計算;
1、因為約束邊緣構件本身是有其箍筋的,這里是要求按兩種鋼筋的總面積,計算體積配箍率。
2、附對於框架柱,式中各參數含義為:
Acor-箍筋范圍內的混凝土核心面積,其重心應與柱截面的重心重合,計算中仍按同心、對稱的原則取值。對框架柱,Acor=l1·l2;
ρv-框架柱的體積配筋率(核心面積Acor范圍內單位混凝土體積所含箍筋的體積);n1、As1-b方向的箍筋肢數、單根箍筋的截面面積;n2、As2--h方向的箍筋肢數、單根箍筋的截面面積;l1-b方向箍筋寬度;l2-h方向箍筋寬度;s-箍筋的間距。
(6)算鋼筋的時候哪些約束邊緣構件擴展閱讀:
對於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剪力牆肢,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其他的部位應設置構造邊緣構件。約束邊緣構件對體積配箍率等要求更嚴,用在比較重要的受力較大結構部位;構造邊緣構件要求松一些。
計算公式為:方格網式配筋:ρv=(n1×As1×l1+n2×As2×l2)/(Acor×s);螺旋式配筋:ρv=(4×Ass1)/(dcor×s)。
式中,l1和l2為混凝土核心面積內的長度,即需減去保護層厚度;計算復合箍的體積配筋率時,不必扣除重疊部分的箍筋體積 。在計算復合螺旋箍的體積配筋率時,其中非螺旋箍筋體積應乘以系數0.8。
柱箍筋加密區最小配筋率計算公式為:ρv,min=λv×fc/fyv;λv為最小配箍特徵值,fc為混凝土軸心抗壓強度設計值,fyv為箍筋及拉筋抗拉強度設計值。其中,fc≥16.7N/mm2,fyv不受360N/mm2的限制。
㈦ 約束邊緣構件拉筋鋼筋規格怎麼確定
這個C10-100隻有單獨指向的長箍筋才用
其餘的箍筋和拉筋按表格下在的標注C8-100
㈧ 什麼叫約束邊緣構件
指用箍筋約束的柱,其混凝土用箍筋約束,有比較大的變形能力。在剪力牆兩端和洞口兩側應設置邊緣暗柱。
對於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剪力牆肢,底層牆肢截面軸壓比大於高規7.2.14所規定的限值才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其他的部位應設置構造邊緣構件。(GB50011-2010 6.4.5條;JGJ3-2010 7.2.14條)
約束邊緣構件對體積配箍率等要求更嚴,用在比較重要的受力較大結構部位;構造邊緣構件要求松一些。
(8)算鋼筋的時候哪些約束邊緣構件擴展閱讀
抗震牆牆肢兩端應設置邊緣構件,邊緣構件分為約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兩類。抗震牆牆肢的延性與受壓區混凝土的變形能力即箍筋的約束有關,抗震牆設置邊緣構件是避免牆肢在軸壓力和彎矩共同作用下,受壓區混凝土壓碎破壞。
約束邊緣構件指用箍筋約束的暗柱、端柱和翼牆,其混凝土用箍筋約束,有比較大的變形能力;構造邊緣構件相對約束邊緣構件,其對混凝土的約束較差。約束邊緣構件和構造邊緣構件的長度分別按抗震規范圖6.4.7和圖6.4.8的要求採用。
對於約束邊緣構件,陰影部分必須採用箍筋,陰影范圍之外可以採用箍筋或拉筋,採用箍筋時箍筋應伸入陰影區一個縱筋間距(即在約束邊緣構件邊界處形成一個封閉箍),也可採用拉筋(應每一對縱筋均拉結),箍筋及拉筋級別和直徑由設計人員標注。
對於構造邊緣構件,在底部加強部位及抗震牆轉角處宜用箍筋,構造邊緣構件的邊界處應為箍筋,箍筋范圍內的其他部位用拉筋即可。
㈨ 約束邊緣構件與剪力牆水平筋錨固關系
剪力牆內外側水平筋伸入約束邊緣柱(約束邊緣柱分:約束邊緣暗柱、約束邊緣端柱)、(構造邊緣柱分:構造邊緣暗柱、構造邊緣端柱)。
剪力牆內外側水平筋伸入約束邊緣柱、構造邊緣柱的長度。約束邊緣暗柱、約束邊緣端柱,剪力牆,內外側水平筋伸入到柱端,約束邊緣暗柱彎折10d;約束邊緣端柱彎折15d。 構造邊緣柱也同約束邊緣柱。
混凝土結構設計使用一個計算公式來計算錨固長度,這個公式內含有一項「鋼筋外形系數」,對光面鋼筋、帶肋鋼筋、刻痕鋼絲、螺旋肋鋼絲、鋼絞絲等不同類型的鋼筋規定了不同的系數。
(9)算鋼筋的時候哪些約束邊緣構件擴展閱讀:
以鋼筋的錨固形式、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等等因素,對計算的錨固長度進行修正,可以得到鋼筋錨固長度。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規定,混凝土結構構件應合理地選擇尺寸,配置縱向受力鋼筋和箍筋避免剪切破壞先於彎曲破壞,混凝土的壓潰先於鋼筋的屈服,鋼筋的錨固粘結破壞先於構件破壞。
無柱帽柱上板帶的板底鋼筋,宜在距柱面為2倍縱筋錨固長度以外搭接鋼筋,端部宜有垂直於板面的彎鉤。
對於抗震等級一、二、三級的剪力牆底部加強部位及其上一層的剪力牆肢,應設置約束邊緣構件。其他的部位應設置構造邊緣構件。(GB50011-2010 6.4.5條;JGJ3-2010 7.2.14條)
約束邊緣構件對體積配箍率等要求更嚴,用在比較重要的受力較大結構部位;構造邊緣構件要求松一些。
從11G101圖集中的配筋情況也可以看出構造邊緣構件(如端柱)僅在矩形柱范圍內布置縱筋和箍筋,類似於框架柱,當然也不能說構造邊緣端柱一定沒有翼緣。
約束邊緣構件除端部或角部有一個陰影部分外,在陰影部分和牆身之間還有一個「虛線區域」,該區域的特點是加密拉筋或同時加密豎向分布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