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鋼筋中的拉筋指的是什麼
拉筋指的是為提高鋼筋骨架的整體性而起拉結作用。
拉筋同時勾住主筋和箍筋時,其回長度計算公式答如下:
拉筋長度=(h【梁寬】-保護層*2+2d1)+11.9【抗震彎鉤長】*d1*2 d1為箍筋直徑
(2)拉筋只勾住主筋時,其長度計算公式如下:
拉筋長度=(h【梁寬】-保護層*2)+11.9【抗震彎鉤長】*d*2
(1)鋼筋拉筋如何做方擴展閱讀:
配置在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鋼筋,按其作用可分為下列幾種:
1、受力筋—承受拉、壓應力的鋼筋。
2、箍筋—承受一部分斜拉應力,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多用於梁和柱內。
3、架立筋—用以固定梁內鋼箍的位置,構成梁內的鋼筋骨架。
4、分布筋—用於屋面板、樓板內,與板的受力筋垂直布置,將承受的重量均勻地傳給受力筋,並固定受力筋的位置,以及抵抗熱脹冷縮所引起的溫度變形。
5、其它—因構件構造要求或施工安裝需要而配置的構造筋。如腰筋、預埋錨固筋、預應力筋,環等。
❷ 廣聯達鋼筋抽樣中拉筋,馬凳筋怎樣定義
1.拉筋,在梁的腰筋里有,在計算設置里有規定,一般350內的梁是A6的鋼筋,間距是梁箍筋間距的兩倍。
2.馬凳筋,在現澆板的設置里有,馬凳筋的圖形,可以輸入。
❸ 側面鋼筋的拉筋如何排列的
當梁寬≤350 時,拉筋直來徑為自6mm;梁寬>350 時,拉筋直徑為8mm。拉筋間
距為非加密區箍筋間距的兩倍。當設有多排拉筋時,上下兩排拉筋豎向錯開設置。
即多排隔一拉一梅花形,單排隔一拉一(指非加密區)
❹ 鋼筋拉筋有什麼作用
1、保持梁骨架的剛度
腰筋和拉筋的直徑和間距要考慮到施工中的荷載作用。當混凝土梁很高時,高大的鋼筋骨架要承受鋼筋自重,特別是施工中的施工機具、施工人員和施工材料的荷載,就可能使鋼筋骨架發生位移和變形,導致鋼筋尺寸跑位,這樣便會影響鋼筋與混凝土的粘結力,保護層厚度,從而影響梁的耐久性。設置適量的腰筋和拉筋,與鋼筋骨架中的箍筋綁扎在一起形成一個整體,有效地約束鋼筋骨架的變形,增大了鋼筋骨架的剛度和穩定性。
2、限制混凝土的收縮裂縫
混凝土澆築後必須保持足夠的濕度和溫度,才能保證水泥的不斷水化,以使混凝土的強度不斷發展,如果過早失水,會造成強度的下降,而且形成的結構疏鬆,產生大量的干縮裂縫。由於在混凝土梁的上下部都配置了鋼筋,可以約束混凝土的收縮和阻止裂縫的產生。當梁高超過700mm,裂縫就會出現在梁的中部,進而向四周延伸,影響梁的外部觀感、完整性和耐久性。在梁的中部設置腰筋,便可以控制這些裂縫的出現和產生。
3、減少受拉區裂縫的伸展
當梁承受的荷載較大時,梁的受拉區混凝土會開裂,隨著荷載的增加,這些裂縫會匯集成寬度較大的根狀裂縫向梁的上部延伸,從而影響梁的受力性能。設置腰筋便可以約束這些根狀裂縫的伸展,提高梁的承載力。
❺ 拉筋鋼筋量計算公式
設拉鉤製作尺寸(包外)為L,鋼筋直徑為d,對於HRB335、HRB400級鋼筋,則每根的下料長度為L+5.78d+10d(抗震的為20d)。
❻ 鋼筋拉筋有哪些要求
又叫小拉鉤,其鉤長與彎鉤角度同箍筋的彎鉤。 拉筋必須鉤住箍筋並緊靠梁或回柱的縱筋。 柱內復合箍筋答可全部採用拉筋。 梁中拉筋間距一般為箍筋間距的2倍,一般為400mm。 梁中拉筋多於兩排時,其位置應上下相互錯開。 拉筋的計算不同於箍筋,應按內皮尺寸計算,按箍筋內皮尺寸再加上兩個箍筋直徑才對。
❼ 鋼筋拉筋有什麼作用
主筋就是在結構中起關鍵作用的鋼筋,你看到結構體,一眼就可以看出,一般鋼筋直徑較專大,多數為25mm以上。
負筋屬應為「副筋」在結構體中起到輔佐、支撐作用,一般協助主筋,比如梁中四角的鋼筋為主筋,環著主筋的四方格鋼筋就是副筋,俗稱箍筋。
受拉鋼筋:在結構中以力學方向起到拉伸的鋼筋。
相反則為受壓鋼筋。
一般鋼筋多為受拉,很少受壓。
❽ 什麼叫構造鋼筋,通長筋、拉筋
構造鋼筋在圖紙上以G字開頭,指位於梁中部,主要是構造作用
通長筋指沒有斷開的一根鋼筋,可以是通梁的鋼筋,也可以是板筋
拉筋是起拉接作用的鋼筋,部分柱、剪力牆、梁都設有拉筋
❾ 鋼筋拉筋是不是必須做成S
沒有見到統一復的說法,意見不制統一啊,正常情況都是同向彎曲,從理論上講也解釋不通為什麼是S形,不過根據現場施工的經驗,這個主要看結構設計總說明,有說明就按照說明,未說明的話看甲方或者上級部門意見,或者地方規范或者地方行業的一些要求,如果有要求,就按要求做,反正是彎曲機彎曲一下,不會浪費人工。以上純屬個人意見。
個人認為,拉筋的彎曲方向並不是主要影響因素,主要因素為1、2端135度彎鉤,一般為1端90度便於施工;2、彎鉤長度設置不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