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混凝土構件為什麼設置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
由於我不是設計師!我不是很清楚一個一類環境是什麼環境!我先回答回第一個問題:保護層字面答意思,就是保護作用,保護什麼呢?就是保護鋼筋混凝土裡面的鋼筋的,鋼筋如果外漏了,就會被空氣中的水分和氧氣腐蝕,生銹,影響結構,保護層就是不給鋼筋和空氣直接接觸用得!那麼通常情況下,保護層厚度無論梁還是柱或者板,保護層厚度都是2.5~3公分。游泳池,水池與水接觸的所有構建以及地下室剪力牆的保護層是4~5公分。這些就是我知道的全部!十年施工的經驗以及以前學校學的東西還有見過的圖紙的總結。
2. 鋼筋和混泥土為什麼能共同工作
鋼筋混凝土之所以可以共同工作是由它自身的材料性質決定的。鋼筋與混凝土有著近似相同的線膨脹系數,不會由環境不同產生過大的應力。
鋼筋與混凝土之間有良好的粘結力,有時鋼筋的表面也被加工成有間隔的肋條來提高混凝土與鋼筋之間的機械咬合,當此仍不足以傳遞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的拉力時,通常將鋼筋的端部彎起180 度彎鉤。
此外混凝土中的氫氧化鈣提供的鹼性環境,在鋼筋表面形成了一層鈍化保護膜,使鋼筋相對於中性與酸性環境下更不易腐蝕。
鋼筋混凝土結構:
鋼筋混凝土中的受力筋含量通常很少,從占構件截面面積的1%至 6%不等。鋼筋的截面為圓型。在美國從0.25至1英尺,每級1/8英尺遞增;在歐洲從8至30毫米,每級2毫米遞增;在中國大陸從3至40毫米,共分為19等。在美國,根據鋼筋中含碳量,分成40鋼與60鋼兩種。後者含碳量更高,且強度和剛度較高,但難於彎曲。在腐蝕環境中,電鍍、外塗環氧樹脂、和不銹鋼材質的鋼筋亦有使用。
在潮濕與寒冷氣候條件下,鋼筋混凝土路面、橋梁、停車場等可能使用除冰鹽的結構則應使用環氧樹脂鋼筋或者其他復合材料混凝土,環氧樹脂鋼筋可以通過表面的淺綠色塗料輕松識別。
網路--鋼筋混凝土
3. 為什麼現在建築工程在用鋼筋混凝土
鋼筋混凝土結構好處多啊,用於民用建築比較經濟
1,取材方便。
2.節約鋼材。相比素混凝專土承載力好,受屬力性能得到很大改善。大多數情況下還可以代替鋼結構,鋼結構不經濟。。
3,耐火,耐久。混凝土可以保護鋼筋,耐腐蝕,耐火。不像鋼結構般容易很快軟化破壞
4.可模性好。可以用模板澆築成任何形狀
嗯。。能想到的就這些。
4. 鋼筋混凝土中鋼筋和混凝土為什麼能共同工作
鋼筋與混凝土能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的原因如下:
1、硬化之後的混凝土與回鋼筋的表面兩答者的粘結力是非常強的;2、鋼筋和混凝土之間有較接近的溫度膨脹系數(混凝土為0.82X10-5~1.1X10-5,鋼筋為1.2X10-5),不會因溫度變化產生變形不同步,從而使鋼筋與混凝土之間產生錯動;3、混凝土包裹在鋼筋表面,能防止鋼筋銹蝕,起保護作用。混凝土本身對鋼筋無腐蝕作用,從而保證了鋼筋混凝土構件的耐久性。4、凝土抗壓強度高,抗拉強度低(混凝土的抗拉強度一般僅為抗壓強度的1/10左右),鋼筋的抗壓和抗拉能力都很強,但鋼材的造價又很高,為了合理利用混凝土的高抗壓性能,也為了節約鋼材,將鋼筋和混凝上兩種材料結合在一起共同工作,充分利用了混凝土抗壓強度高,鋼筋抗拉強度強,在受壓構件中主要靠混凝土受力,而配置鋼筋為輔助,但在受拉構件中,則配置鋼筋的主要目的是用來承受外加荷載作用下的拉力,使兩種材料各盡其能、相得益彰,組成性能良好的結構構件。
5. 鋼筋混凝土為什麼能得到廣泛的應用
它可以用模板組成不同的形狀,用鋼筋去承擔拉力,用混凝土去承擔壓力,混專凝土還可以保護鋼筋避屬免銹蝕,二者變形也相近,這是其廣泛應用的重要原因。
鋼筋混凝土結構定義:
是指用配有鋼筋增強的混凝土製成的結構。承重的主要構件是用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包括薄殼結構、大模板現澆結構及使用滑模、升板等建造的鋼筋混凝土結構的建築物。用鋼筋和混凝土製成的一種結構。鋼筋承受拉力,混凝土承受壓力。具有堅固、耐久、防火性能好、比鋼結構節省鋼材和成本低等優點。
應用范圍:
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土木工程中的應用范圍極廣,各種工程結構都可採用鋼筋混凝土建造。鋼筋混凝土結構在原子能工程、海洋工程和機械製造業的一些特殊場合,如反應堆壓力容器、海洋平台、巨型運油船、大噸位水壓機機架等,均得到十分有效的應用,解決了鋼結構所難於解決的技術問題。
6. 為什麼鋼筋和混凝土要一起使用呢
混凝土:也就是俗稱水泥,比起鋼筋便宜得多,而且又不會生銹,因此內被廣泛採用。但是混凝容土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必須要用鋼筋來補救。秘密在於它們在受力時有不同的表現。混凝土在受壓時雖然很堅固,但是受張力或扭力時郄很脆弱,很易破裂
。相反,鋼筋就可以承受很大的張力,所以我們就把鋼筋加進混凝土的內部,使它能抵受更大的張力。在這混合材料中,混凝土與鋼筋在受熱時的擴張系數是一樣的,你知道原因嗎?其實這是經過刻意選取的,如果不一樣的話,受熱時其中一種材料比另一種膨脹得較多,便很容易使它破裂了。所以,它們常常一起出現,並不是偶然的!
7. 鋼筋混凝土為什麼會發熱
這是由於鋼筋混凝土中的水泥在和水發生的水化反應生熱。
鋁酸三鈣的水化迅速,放熱快,其水化產物組成和結構受液相CaO濃度和溫度的影響很大,先生成介穩狀態的水化鋁酸鈣,最終轉化為水石榴石(C3AH6)。
在有石膏的情況下,C3A水化的最終產物與起石膏摻入量有關。最初形成的三硫型水化硫鋁酸鈣,簡稱鈣礬石,常用AFt表示。若石膏在C3A完全水化前耗盡,則鈣礬石與C3A作用轉化為單硫型水化硫鋁酸鈣(AFm)。
(7)為什麼鋼筋混凝土擴展閱讀
從物理、化學觀點來看,水泥混凝土的凝結和硬化是連續進行的、不可截然分開的一個過程,凝結是硬化的基礎,硬化是凝結的繼續。
但是在施工中為了保證施工質量,要求在水泥漿體失去其可塑性以前必須結束施工,因此人們根據需要以及水泥漿體的這個特性,人為地將這整個過程劃分為凝結和硬化兩個過程。
凝結指水泥漿體從可塑性變成非可塑性,並有很低的強度的過程;硬化是指漿體強度逐漸提高能抵抗外來作用力的過程。
此外,對凝結過程還人為地進一步劃分為初凝和終凝,用加水後開始計算的時間來表示。例如,國家標准規定:硅酸鹽水泥初凝不得早於45min,終凝不得遲於6.5h。使用時必須在初凝前完成澆築振搗等工序。終凝後,才能脫去模板開始下一個周期生產。
8. 為什麼普通鋼筋混凝土構件不適宜採用高強度鋼筋和高強度混凝土
第一,不經濟,普通鋼筋混凝土價格比高強鋼筋混凝土價格低,這對施工單位內是很重要的。另外容在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使用高強度鋼筋發揮不了其本身的材料強度,
只能將其作為低強度鋼筋來用,
忽略了採用高強度鋼筋的意義,
第二,在普通鋼筋混凝土結構中,不採用高強度鋼筋的另一個重要原因是,結構構件的變形和裂縫展開滿足不了要求。由於鋼筋強度高,所需截面面積小,就導致構件在標准荷載作用下鋼筋的應力提高,使得構件的裂縫寬度加大。簡單的說,高強度混凝土強度高,脆性大,產生裂縫的幾率加大,必須配置高強度鋼筋來承受拉應力,造成施工困難。
9. 為什麼現代建築常用鋼筋混凝土結構
1、取材容易:混來凝土所用的砂、石自一般易於就地取材。另外,還可有效利用礦渣、粉煤灰等工業廢料。
2.
合理用材:鋼筋混凝土結構合理地發揮了鋼筋和混凝土兩種材料的性能,與鋼結構相比,可以降低造價。
3.
耐久性:密實的混凝土有較高的強度,同時由於鋼筋被混凝土包裹,不易銹蝕,維修費用也很少,所以鋼筋混凝土結構的耐久性比較好。
4.
耐火性:混凝土包裹在鋼筋外面,火災時鋼筋不會很快達到軟化溫度而導致結構整體破壞。與裸露的木結構、鋼結構相比耐火性要好。
5.
可模性:根據需要,可以較容易地澆築成各種形狀和尺寸的鋼筋混凝土結構。
6.
整體性:整澆或裝配整體式鋼筋混凝土結構有很好的整體性,有利於抗震、抵抗振動和爆炸沖擊波。
這么多有點,先到建築肯定要常用鋼筋混凝土結構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