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什麼是梁的左支座筋,跨中筋,下部筋,右支座筋。 在圖紙上怎麼表示的
梁的左支座鋼筋指的是:梁的左邊支座位置的上部鋼筋;跨中筋指的是:梁跨中位置的上部鋼筋;下部筋指的是:梁的下部鋼筋;右支座鋼筋指的是:梁的右邊支座位置的上部鋼筋。
施工圖中,將梁的左支座鋼筋標在樑上方左邊支座附近;跨中筋標在樑上方跨中位置;下部鋼筋標在梁下方跨中位置;右支座筋標在樑上方右邊支座附近。
(1)梁的跨中鋼筋是什麼擴展閱讀
梁的支座鋼筋位於樑上部承受負彎矩作用,左右端支座鋼筋長度遵循如下規則:
第一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3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3 +錨固);
第二排鋼筋長度 = 本跨凈跨長 / 4 + 錨固(相鄰兩跨都有負筋時取長跨凈跨長/ 4+錨固)。
註:錨固長度同樑上部貫通筋錨固; 當梁的支座負筋有三排時,第三排鋼筋的長度計算同第二排。
梁配筋圖中當梁的支座鋼筋跨中鋼筋和底部鋼筋與集中標注不同時,均需用原位標注進行表示。梁的支座鋼筋表示支座位置含通長鋼筋在內的所有縱筋;跨中鋼筋表示跨中位置包括通長鋼筋在內的所有縱筋;下部鋼筋表示所有下部縱向鋼筋。
當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不同時,需在支座兩邊分別標注;當梁中間支座兩邊的上部縱筋相同時,可僅在支座的一邊標注配筋值,另一邊省去不注。
Ⅱ 求解,梁跨中是什麼意思,遇到很多鋼筋的問題
跨中一般指的就是梁支座負筋延伸不到的部分。
一跨樑上部鋼筋不是有左支座負筋和右支座負筋嗎?他們的長度一排是1/3,二排是1/4.跨中,就是拋開左右支座所佔位置的中間部分。
Ⅲ 建築施工圖中梁原位標注跨中括弧內的鋼筋表示什麼意思
用了(4C16)毫無架立筋之意和4C16是一個意思:上部縱筋4C16。因下面支座原位標注也回是4C16和所謂的(4C16)是答通長的。
建築施工圖中梁:原位標注,跨中括弧內(4C16)是不符合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規則的。括弧用得毫無意義。雖是短跨只要去括弧,用4C16表示應按:11G101-1(替代03G101-1、04G101-4)混凝土結構施工圖平面整體表示方法制圖規則和構造詳圖(現澆混凝土框架、剪力牆、梁、板)中圖4.2.4-1大小跨的注寫示意中,中間跨625
4/2相同,用4C16即可。
Ⅳ 怎麼判斷梁有沒有跨中鋼筋
判斷梁有沒有跨中鋼筋可以從圖紙上來判斷,梁中部有標注就證明該梁有跨中鋼筋。
梁由支座支承,承受的外力以橫向力和剪力為主,以彎曲為主要變形的構件稱為梁。梁承托著建築物上部構架中的構件及屋面的全部重量,是建築上部構架中最為重要的部分。
梁是建築結構中經常出現的構件。在框架結構中,梁把各個方向的柱連接成整體;在牆結構中,洞口上方的連梁,將兩個牆肢連接起來,使之共同工作。
作為抗震設計的重要構件,起著第一道防線的作用。在框架-剪力牆結構中,梁既有框架結構中的作用,同時也有剪力牆結構中的作用。
(4)梁的跨中鋼筋是什麼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梁的施工階段:
1、梁所受荷載較小,混凝土未開裂,梁的工作情況與勻質彈性梁相似,混凝土纖維變形的變化規律符合平截面假定,應力與應變成正比。但在此階段的末尾(圖中A點),受拉區混凝土進入塑性狀態,應力圖形呈曲線形狀,邊緣纖維應力達到抗拉強度fct,混凝土終於開裂。
2、當混凝土開裂後,拉力主要由鋼筋承擔,但鋼筋處於彈性階段,受拉區尚未開裂的混凝土只承受很小的拉力,受壓區混凝土開始出現非彈性變形。
3、隨著荷載的繼續增加,受拉鋼筋終於達到屈服,裂縫寬度隨之擴展並沿梁高向上延伸,中和軸不斷上移,受壓區高度進一步減小,最後受壓區混凝土達到極限抗壓強度而破壞。 鋼筋混凝土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梁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鋼筋混凝土梁
Ⅳ 關於梁跨中上部鋼筋的問題
因為正常樑上部都要至少兩根通長的
如果支座配筋比較大的話,梁的通長筋也會比較大,導致上部的配筋較大。這樣會比較浪費材料。
而且pkpm導出來的配筋圖不建議直接使用,一般就當做模板圖,然後自己重新配一遍。
Ⅵ 靠近梁支座或是跨中的原位標注鋼筋是什麼鋼筋,怎麼計算其長度
一、是梁的復底部鋼筋,其計算方製法如下:
1、跨中筋=支座寬-保護層+彎折+凈長+支座寬-保護層+彎折;
2、端支座:下部鋼筋=直錨+凈長+支座寬-保護層+彎折。
二、梁底部鋼筋的搭接位置:
1. 梁 底部鋼筋在支座處,上部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接頭鋼筋同一斷面不得超過50%(焊接)或25%(綁扎搭接),位置錯開45d。
2. 牆、柱豎向鋼筋每層樓板面處錯開45d接頭。
3. 樓板受力通長鋼筋接長底筋在支座處,負鋼筋在跨中1/3范圍內, 其它短鋼筋則按設計長度配料製作。
4. 樓面施工縫處鋼筋處理;一般樓面不留施工縫,如遇特殊情況需留施工縫時,斷面處應增加設置施工插鐵,數量為主鋼筋面積的30%,長度取3.0m, 兩端各伸入縫內1.5m。板插鐵採用Φ12鋼筋,放置於板中部,梁插鐵用Φ20的鋼筋放於上、下受力鋼筋位置。
Ⅶ 梁的跨中鋼筋是什麼含義
首先梁鋼筋分為上筋和底筋,底筋一般是通常設置的,所以你說的跨中鋼筋應該是上部的通常筋。
Ⅷ 什麼是梁的跨中筋
跨中筋一般是:單跨上筋、通長筋、也可以是架力筋。計算通長的跨中筋是凈跨加錨回固。跨中筋答與架立筋在輸入時是有區別的,架立筋必須在()內輸入,而跨中筋沒有的;架立筋是構造筋,用於多肢箍筋中間無縱筋時,為保證鋼筋骨架整體性按構造要求增加的構造鋼筋,梁的架立鋼筋是不貫通的,是放置在梁的中部,連接樑上部支座負筋,一般有通長筋時與負筋兩端各搭接150mm,無通長筋時與負筋兩端各一個LIE。
Ⅸ 單跨梁的跨中鋼筋和通常筋有區別嗎
受力鋼筋可以通長配置,也可以不通長配置。單跨梁的跨中鋼筋也是受力鋼筋,但是,單跨梁的底部鋼筋可以根據受力情況設計有彎起鋼筋,做為抗剪鋼筋;也可以設計不彎起。
Ⅹ 基礎梁下部跨中鋼筋表示什麼意思
意思是說一條基礎梁的底部,在中間位置的鋼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