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筏板標注B與T有二種鋼筋什麼意思
意思是螺紋18和螺紋14隔一布一,並且這兩種直徑間的間距為150,明白了請採納!
❷ 板筋標注中,T和B各代表什麼
B=bottom,表示樓板下部鋼筋 T=top,表示樓板上部鋼筋。
❸ 在建築圖紙中基礎筏板如x:B&T。Y:B&T代表啥
X:B&T,代表筏板橫向(B)上(T)下部鋼筋的布置情況,Y:B&T,代表筏板縱向上下部鋼筋。
❹ 求:筏板基礎上的BPB中的鋼筋B和T標注的意思~! 急~!!
根據國家建築標准圖集16G101-3,第5.4.2條,筏板基礎鋼筋B為英文「Bottomn」的縮寫,表示筏板基礎底部配置的貫通縱筋;為英文「Top」的縮寫,表示筏板基礎頂部配置的貫通鋼筋。
例如:BΦ22@300;TΦ25@150表示筏板底部配置直徑為22mm,間距為300mm的貫通鋼筋;筏板頂部配置直徑為25mm,間距為150mm的貫通鋼筋。
BPB表示平板式筏基礎平板。
(4)筏板鋼筋BC和TC代表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筏板配筋集中標注中除標明底部貫通縱筋(B打頭的配筋)和頂部貫通縱筋(T打頭的配筋)外,還需註明筏板的類別,如:ZXB(柱下板帶)、KZB(跨中板帶)、BPB(平板式筏基礎平板);筏板的編號;筏板的厚度;筏板的跨數及有無外伸等信息。
當平板式筏板基礎底部貫通鋼筋或頂部貫通鋼筋的配置,在跨內有兩種不同的間距時,先注寫跨內兩端的第一種間距,並在前面加註縱筋根數(以表示其分布的范圍);再注寫跨中部的第二種間距(不需要加根數)。兩者用「/」分隔。
當集中標注不足以標明筏板配筋具體情況時,應增加原位標注,主要為底部附加非貫通鋼筋。
❺ 鋼筋圖中B和T分別代表什麼
B是表示下皮筋。T是表示上皮筋。鋼筋圖包括立面圖、截面圖和鋼版筋詳圖。立面圖及截面圖相權互對照,可看出整個構件的鋼筋排列情況。鋼筋詳圖則表示單根鋼筋的形狀及尺寸。
鋼筋圖中箍筋表示方法:φ10@100/200(2)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雙肢箍;φ10@100/200(4) 表示箍筋為φ10 ,加密區間距100,非加密區間距200,全為四肢箍。
φ8@200(2) 表示箍筋為φ8,間距為200,雙肢箍 ;φ8@100(4)/150(2) 表示箍筋為φ8,加密區間距100,四肢箍,非加密區間距150,雙肢箍。
(5)筏板鋼筋BC和TC代表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圖標注示例
1、KL7(3)300×700,KL7(3) 300×700 表示框架梁7,有三跨,斷面寬300,高700。
2、Y500×250,Y500×250 表示梁下加腋,寬500,高250。
3、φ10@100/200(2) 2Φ25,φ10@100/200(2) 2Φ25 表示箍筋和架立筋。
4、N4Φ18,N4Φ18 表示梁腰中抗扭鋼筋。
5、(-0.100)-0.100 表示樑上皮標高。
❻ 在板的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意思
板配筋圖中B表示下部鋼筋,XY分別表示橫向縱向的鋼筋。 一種分隔承重構件。樓板層中的承重部分,它將房屋垂直方向分隔為若干層,並把人和傢具等豎向荷載及樓板自重通過牆體、梁或柱傳給基矗按其所用的材料可分為木樓板、磚拱樓板、鋼筋混凝土樓
❼ 板筋標注中,T和B各代表什麼
B=bottom,表示樓板下部鋼筋 。T=top,表示樓板上部鋼筋。
一般是成對出現,B是底部,T是頂部。
X&Y:代表X和Y兩個方向。G6,K8:是設計院的代號,表示鋼筋型號和間距(G,K分別是一種鋼筋間距的代號而已,各個設計院可以代表不同間距,,6和8代表鋼筋的直徑)可以在圖紙說明上找到。
3Φ22,3Φ20,表示梁的底筋是3Φ20全長,麵筋是3Φ22。
6Φ25 4/2 表示支座麵筋,只放在支座長度范圍內,梁的中部用跨中麵筋連接。
(7)筏板鋼筋BC和TC代表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的表示方法:
樑上部筋:
說明:標在樑上支座處
1、2Φ20 表示兩根Φ20的鋼筋,通長布置,用於雙肢箍。
2、 2Φ22+(4Φ12) 表示2Φ22 為通長,4φ12架立筋,用於六肢箍。
3、6Φ25 4/2 表示上部鋼筋上排為4Φ25,下排為2Φ25。
4、 2Φ22+ 2Φ22 表示只有一排鋼筋,兩根在角部,兩根在中部,均勻布置。
梁腰中筋:
1、G2φ12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一根φ12。
2、 G4Φ14 表示梁兩側的構造鋼筋,每側兩根Φ14。
3、N2Φ22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一根Φ22。
4、 N4Φ18 表示梁兩側的抗扭鋼筋,每側兩根Φ18。
❽ 建築TC.bc表達的意思
BC Bottom of Curb 路牙底部標高
TC Top of Curb 路牙頂部標高
應該是這個意思。
有不清楚的請追問,謝謝。
❾ 配筋後面帶(TC)是什麼意思
鋼筋,通長
❿ 建築施工中鋼筋標注中B和T代表什麼
一般如果是成對出現,那就是底和頂的意思。其中B是底,T是頂。
如承台鋼筋有B&T:XΦ16@150;Y12@150,就是說明底板和頂板配筋都是X方向是16的間距150,Y方向是12的間距150。
一般採用引出線的方法,具體有以下兩種標注方法:
1。標注鋼筋的根數、直徑和等級 :3Ф20
3:表示鋼筋的根數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20:表示鋼筋直徑
2。標注鋼筋的等級、直徑和相鄰鋼筋中心距Ф8 @ 200:
Ф:表示鋼筋等級直徑符號8:表示鋼筋直徑 @:相等中心距符號 200:相鄰鋼筋的中心距(≤200mm)
(10)筏板鋼筋BC和TC代表什麼意思擴展閱讀:
鋼筋混凝土用鋼筋是指鋼筋混凝土配筋用的直條或盤條狀鋼材,其外形分為光圓鋼筋和變形鋼筋兩種,交貨狀態為直條和盤圓兩種。
鋼筋混凝土用余熱處理鋼筋余熱處理鋼筋:熱軋後立即穿水,進行表面控製冷卻,然後利用芯部余熱自身完成回火處理所得的成品鋼筋。
帶肋鋼筋:表面通常帶有兩條縱肋和沿長度方向均勻分布的橫肋的鋼筋。
月牙肋鋼筋:橫肋的縱截面呈月牙形,且與縱肋不相交的鋼筋。
縱肋:平行於鋼筋軸線的均勻連續肋。
橫肋:與縱肋不平行的其他肋。
帶肋鋼筋的公稱直徑:與鋼筋的公稱橫截面積相等的圓的直徑。
帶肋鋼筋的相對肋面積:橫肋在與鋼筋軸線垂直平面上的投影面積與鋼筋公稱周長和橫肋間距的乘積之比。
鋼筋加工一般要經過四道工序:鋼筋除銹;鋼筋調直;鋼筋切斷;鋼筋成型。
當鋼筋接頭採用直螺紋或圓錐螺紋連接時,還要增加鋼筋端頭鐓粗和螺紋加工工序。鋼筋配料與代換鋼筋代換
(1)以另一種鋼號或直徑的鋼筋代替設計文件中規定的鋼筋時,應遵守以下規定:
應按鋼筋承載力設計值相等的原則進行,鋼筋代換後應滿足規定的鋼筋間距、錨固長度、最小鋼筋直徑等構造要求。
以高一級鋼筋代換低一級鋼筋時,宜採用改變鋼筋直徑的方法而不宜採用改變鋼筋根數的方法來減少鋼筋截面積。
(2)用同鋼號某直徑鋼筋代替另一種直徑的鋼筋時,其直徑變化范圍不宜超過4mm,變更後鋼筋總截面面積與設計文件規定的截面面積之比不得小於98%或大於103%。
(3)設計主筋採取同鋼號的鋼筋代換時,應保持間距不變,可以用直徑比設計鋼筋直徑大一級和小一級的兩種型號鋼筋間隔配置代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