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鋼筋機械連接的接頭位置的規范要求是什麼
徑向擠壓連接和軸向擠壓連接。
通過擠壓力使連接件鋼套筒塑性變形與帶版肋鋼筋緊密咬合形成權的接頭。有兩種形式,徑向擠壓連接和軸向擠壓連接。由於軸向擠壓連接現場施工不方便及接頭質量不夠穩定,沒有得到推廣。
徑向擠壓連接技術,連接接頭得到了大面積推廣使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擠壓連接接頭,都是徑向擠壓連接。由於其優良的質量,套筒擠壓連接接頭在我國從二十世紀90年代初至今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中。
剝肋滾壓直螺紋連接接頭與其它滾壓直螺紋連接接頭相比具有如下特點:
①螺紋牙型好,精度高,牙齒表面光滑;
②螺紋直徑大小一致性好,容易裝配,連接質量穩定可靠;
③滾絲輪壽命長,接頭附加成本低。滾絲輪可加工5000~8000個絲頭,比直接滾壓
壽命提高了3~5倍;
④接頭通過200萬次疲勞強度試驗,接頭處無破壞;
⑤在-40ºC低溫下試驗,其接頭仍能達到與母材等強,抗低溫性能好。
『貳』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距鋼筋端部多遠有規定嗎
鋼筋接頭形式有:綁扎搭接、焊接和螺紋連接。接頭的設置位置詳見11G101-1中有各種形式的明細。
『叄』 框架梁機械連接接頭應在什麼位置
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
接頭應盡量設置在受力較小處,應避開結構受力較大的關鍵部位。抗震設計時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范圍,如必須在該區域連接,則應採用機械連接或焊接。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
在鋼筋連接區域應採取必要的構造措施,在縱向受力鋼筋搭接長度范圍內應配置橫向構造鋼筋或箍筋。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如桁架和拱的拉桿)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的直徑d>28mm時,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3)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位置怎麼規定擴展閱讀:
機械連接要求規定:
1、鋼筋機械連接的鏈接區段長度為35d,d為連接鋼筋的較小直徑。同一連接區段內縱向受拉鋼筋接頭百分率不宜大於50%,受壓時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縱向受力鋼筋的機械連接接頭宜相互錯開。
2、抗震設計的框架梁端、柱端頭=箍筋加密區,不宜設置接頭。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Ⅱ級接頭或Ⅰ級接頭,接頭百分率均不應大於50%。
3、縱向受力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保護層條件允許時,鋼筋連接件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應符合《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有關鋼筋的最小保護層厚度要求,條件不允許時,連接件保護層不得小於15㎜。
『肆』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位置相關要求
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位置相關要求:
大於50%。
『伍』 鋼筋機械連接的接頭位置的規范要求
徑向擠壓連接和軸向擠壓連接。
通過擠壓力使連接件鋼套筒塑性變形與版帶肋鋼筋緊密咬合形成權的接頭。有兩種形式,徑向擠壓連接和軸向擠壓連接。由於軸向擠壓連接現場施工不方便及接頭質量不夠穩定,沒有得到推廣。
徑向擠壓連接技術,連接接頭得到了大面積推廣使用。工程中使用的套筒擠壓連接接頭,都是徑向擠壓連接。由於其優良的質量,套筒擠壓連接接頭在我國從二十世紀90年代初至今被廣泛應用於建築工程中。
(5)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位置怎麼規定擴展閱讀:
鋼筋機械連接要求規定:
1、適用於承受拉、壓雙向作用力的各類構築物鋼筋混凝結構中的鋼筋連接施工。
2、在同一跨度或同一層高內的同一受力鋼筋上宜少設連接接頭,不宜設置2個或2個以上接頭。接頭位置宜互相錯開,在連接范圍內,接頭鋼筋面積百分率應限制在一定范圍內。
3、正反絲扣型套筒適用於拐鐵鋼筋籠等不能轉動處鋼筋的連接。施工速度快,螺紋加工提前預制和現場加工,裝配施工。
『陸』 樑上部鋼筋機械連接規范要求
4.0.3結構構件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應按 35d計算版, 當直徑不同的鋼筋連接權時,按直徑較小的計算。位於該連接區段內的鋼筋機械連接接頭的面積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 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力鋼筋應力較小部位,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於 25% ,Ⅱ級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於 50%。Ⅰ級接頭面積百分率除本款和第4款所列情況外可不受限制。
2 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Ⅱ級接頭或Ⅰ級接頭,且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於 50% 。
3 受力鋼筋應力較小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 對直接承受重復荷載的結構構件,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大於 50% 。
參考資料:《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JGJ107-2016
『柒』 鋼筋機械連接時是不是不用考慮它的接頭位置
當然抄考慮,接頭要錯開,不可以在同一截面,「無梁基礎筏板」這有點念不通。
雖然連接後他的抗壓比原來好但抗剪、抗拉比原來差,所以必須考慮接頭位置。鋼筋機械連接時不用考慮它的位置,(但前提是,必須使用一級接套筒連接)在任何地方都可以。
把框架柱看成是被地梁連著,這樣,鋼筋構造就和梁筏式基礎一樣了。
一般下部鋼筋是跨中1/3區。上部鋼筋是支座1/4區。 具體參見圖集《11G101-3》第81、82頁。
『捌』 鋼筋機械連接注意事項
鋼筋機械連接是通過鋼筋與連接件的機械咬合作用或鋼筋端面的承壓作用,將一根鋼筋中的力傳遞至另一根鋼筋的連接方法。
鋼筋機械連接有以下注意事項:
1 接頭的加工
1.1 在施工現場加工鋼筋接頭時,應符合下列規定:
(1)加工鋼筋接頭的操作工人,應經專業人員培訓合格後才能上崗,人員應相對穩定;
(2 )鋼筋接頭的加工應經工藝檢驗合格後方可進行。
1.2 直螺紋接頭的現場加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端部應切平或鐓平後加再工螺紋;
(2 )墩粗頭不得有與鋼筋軸線相垂直的橫向裂紋;
(3 )鋼筋絲頭長度應滿足企業標准中產品設計要求,公差應為0~2.0p(p 為螺距):
(4 )鋼筋絲頭宜滿足6f 級精度要求,應用專用直螺紋量規檢驗,通規能順利旋入並達到要求
的擰入長度,止規旋入不得超過3p。抽檢數量10%,檢驗合格率不應小於95%。
1.3 錐螺紋接頭的現場加工應符合下列規定:
(1) 鋼筋端部不得有影響螺紋加工局部彎曲;
(2 )鋼筋絲頭長度應滿足設計要求,使擰緊後的鋼筋絲頭不得相互接觸,絲頭加工長度公差應
為—0.5p~1.5p;
(3 )鋼筋絲頭的錐度和螺距應使用專用錐螺紋量規檢驗;抽檢數量10%,檢驗合格率不應小於
95%。
2 接頭的安裝
2.1 直螺紋鋼筋接頭的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安裝接頭時可用管鉗扳手擰緊,應使鋼筋絲頭在套筒中央位置相互頂緊。標准型接頭安
裝後的外露螺紋不宜超過2p。
(2)安裝後應用扭力扳手校核擰緊扭矩,擰緊扭矩值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規程的相關規定:
(3)校核用扭力扳手的准確度級別可選用10 級。
2.2 錐銀螺紋鋼筋接頭的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接頭安裝時應嚴格保證鋼筋與連接套筒的規格相—致:
(2)接頭安裝時應用扭力扳手擰緊,擰緊扭矩值應符合鋼筋機械連接規程的相關規定:
(3 )校核用扭力扳手與安裝用扭力扳手應區分使用,校核用扭力扳手應每年校核1 次,准確度
級別應選用5 級。
2.3 套筒擠壓鋼筋接頭的安裝質量應符合下列要求:
(1)鋼筋端部不得有局部彎曲,不得有嚴重銹蝕和附著物;
(2)鋼筋端部應有檢查插入套筒深度的明顯標記,鋼筋端頭離套筒長度中心點不宜超過
10mm;
(3)擠壓應從套筒中央開始,依次向兩端擠壓,壓痕直徑的波動范圍應控制在供應商認定的
允許波動范圍內, 並提供專用量規進行檢查。
(4)擠壓後的套筒不得有肉眼可見裂紋。
『玖』 鋼筋梁下部鋼筋機械連接的具體位置。
鋼筋在混凝土梁中主要承受拉力,鋼筋接頭是鋼筋受力時的薄弱環節,鋼筋的接頭應設置在構件受力較小處。
1、單跨梁板的下部縱向受力筋接頭不宜設在跨中1/2范圍內。
2、連續梁板的縱向受力筋接頭,上部負彎矩筋應設在跨中附近,下部主筋應設在支座處。但對滿堂基礎底板,因其彎矩圖和樓板方向相反,鋼筋的接頭位置也應相反,即上部鋼筋應在支座處,下部鋼筋則在跨中。
3、鋼筋接頭不宜設置在梁端、柱端的箍筋加密區范圍內。
4、鋼筋接頭不應該集中,要盡量錯開位置,讓薄弱環節分散開來。
鋼筋的檢驗首先要檢查鋼筋的標牌號及質量證明書;其次要做外觀檢查,從每批鋼筋中抽取5% ,檢查其表面不得有裂紋、創傷和疊層,鋼筋表面的凸塊不得超過橫肋的高度,缺陷的深度和高度不得大於所在部位的允許和偏差,鋼筋每一米彎曲度不應大於四毫米。
接下來力學性能試驗,每批若小於60噸則從中抽取2根,每根截取兩段,分別做拉伸和冷彎試驗。在截取試件時應除去鋼筋兩端100-500MM,在截取試件大於60噸還需在取相應的鋼筋。
(9)鋼筋機械連接接頭位置怎麼規定擴展閱讀:
鋼筋綁扎時,鋼筋交叉點用鐵絲扎牢;板和牆的鋼筋網,除外圍兩行鋼筋的相交點全部扎牢外,中間部分交叉點可相隔交錯扎牢,保證受力鋼筋位置不產生偏移。
梁和柱的箍筋應與受力鋼筋垂直設置,彎鉤疊合處應沿受力鋼筋方向錯開設置。受拉鋼筋和受壓鋼筋接頭的搭接長度及接頭位置符合施工及驗收規范的規定。
鋼筋通常按定尺長度交貨,具體交貨長度應在合同中註明;鋼筋以盤卷交貨時,每盤應是一條鋼筋,允許每批有5%的盤數(不足兩盤時可有兩盤)由兩條鋼筋組成。
鋼筋按定尺交貨時的長度允許偏差不得大於+50mm。直條鋼筋的彎曲變應不影響正常使用,總彎曲度不大於鋼筋總長度的0.4%;鋼筋端部應剪切正直,局部變形應不影響使用。
『拾』 鋼筋機械連接I級接頭是否可以在結構任意位置連接。謝謝
鋼筋機械連接是受拉鋼筋最可靠的連接,I級連接質量的接頭,接頭面積百分率的限內制可以放寬,但是,接頭位置容仍然應避開受力較大部位,不應隨便布置。見JGJ107-2010《鋼筋機械連接技術規程》
4.03、結構構件中縱向受力鋼筋的接頭宜相互錯開,鋼筋機械連接的連接區段長度應按35d計算(d為被連接鋼筋中的較大直徑)。在同一連接區段內有接頭的受力鋼筋截面面積占受力鋼筋總截面面積的百分率(以下簡稱接頭百分率),應符合下列規定:
1、接頭宜設置在結構構件受拉鋼筋應力較小部位,當需要在高應力部位設置接頭時,在同一連接區段內Ⅲ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25%;Ⅱ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I級接頭的接頭百分率除下面b條款所列情況外可不受限制。
2、接頭宜避開有抗震設防要求的框架的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當無法避開時,應採用Ⅱ級接頭或I級接頭,且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
3、受拉鋼筋應力較小部位或縱向受壓鋼筋,接頭百分率可不受限制。
4、對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接頭百分率不應大於50%。
4.04、當對具有鋼筋接頭的構件進行試驗並取得可靠數據時,接頭的應用范圍可根據工程實際情況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