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鋼筋錨固的作用
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9.3 鋼筋的錨固
第9.3.1條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αfyd/ft (9.3.1-1)
預應力鋼筋
la=αfpyd/ft (9.3.1-2)
式中
la--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
fy、fpy--普通鋼筋、預應力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按本規范表4.2.3-1、4.2.3-2採用;
ft--混凝土軸心抗拉強度設計值,按本規范表4.1.4採用;當混凝土強度等級高於C40時,按C40取值;
d--鋼筋的公稱直徑;
α--鋼筋的外形系數,按表9.3.1取用。
鋼筋的外形系數 表9.3.1
鋼筋類型 光面鋼筋 帶肋鋼筋 刻痕鋼絲 螺旋肋鋼絲 三股鋼絞線 七股鋼絞線
α 0.16 0.14 0.19 0.13 0.16 0.17
註:
光面鋼筋指HPB235級鋼筋,其末端應做180°彎鉤,彎後平直段長度不應小於3d,但作受壓鋼筋時可不做彎鉤;帶肋鋼筋系指HRB335級、HRB400級鋼筋及RRB400級余熱處理鋼筋。
當符合下列條件時,計算的錨固長度應進行修正:
1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的直徑大於25mm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2HRB335、HRB400和RRB400級的環氧樹脂塗層鋼筋,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25;
3當鋼筋在混凝土施工過程中易受擾動(如滑模施工)時,其錨固長度應乘以修正系數1.1;
4當HRB335、HRB400和RRB400級鋼筋在錨固區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大於鋼筋直徑3倍且配有箍筋時,其錨固長度可乘以修正系數0.8;
5除構造需要的錨固長度外,當縱向受力鋼筋的實際配筋面積大於其設計計算面積時,如有充分依據和可靠措施,其錨固長度可乘以設計計算面積與實際配筋面積的比值。但對有抗震設防要求及直接承受動力荷載的結構構件,不得採用此項修正。
6當採用驟然放鬆預應力鋼筋的施工工藝時,先張法預應力鋼筋的錨固長度應從距構件末端0.25ltr處開始計算,此處ltr為預應力傳遞長度,按本規范第6.1.9條確定。
經上述修正後的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按公式(9.3.1-1)、(9.3.1-2)計算錨固長度的0.7倍,且不應小於250mm.
第9.3.2條 當HRB335級、HRB400級和RRB400級縱向受拉鋼筋末端採用機械錨固措施時,包括附加錨固端頭在內的錨固長度可取為按本規范公式(9.3.1-1)計算的錨固長度的0.7倍。
機械錨固的形式及構造要求宜按圖9.3.2採用。
採用機械錨固措施時,錨固長度范圍內的箍筋不應少於3個,其直徑不應小於縱向鋼筋直徑的0.25倍,其間距不應大於縱向鋼筋直徑的5倍。當縱向鋼筋的混凝土保護層厚度不小於鋼筋公稱直徑的5倍時,可不配置上述箍筋。
第9.3.3條 當計算中充分利用縱向鋼筋的抗壓強度時,其錨固長度不應小於本規范第9.3.1條規定的受拉錨固長度的0.7倍。
第9.3.4條 對承受重復荷載的預制構件,應將縱向非預應力受拉鋼筋末端焊接在鋼板或角鋼上,鋼板或角鋼應可靠地錨固在混凝土中。鋼板或角鋼的尺寸應按計算確定,其厚度不宜小於10mm。
2. 為何受拉鋼筋要設置錨固長度,請詳細一點,從原理講
先給你舉個例子, 你應該見過晾曬東西的繩子吧,那個繩子 是受拉的吧。那個繩子兩端內肯定 栓在什麼東西上的。容
這個你應該知道吧。
受拉鋼筋是一個受拉結構,和這個繩子比較類似,如果兩端不設置任何措施的話,鋼筋兩端沒有 固定的東西,它還怎麼去承受拉力呢。
如果鋼筋 在端部或者在 有錨固的地方,可以 用 錨固結構 把它給錨起來,就相當於栓上了。
如果什麼都沒有,只有混凝土,那就 伸進混凝土裡面,利用 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摩擦力來達到 「拴上」的效果。 伸的長度 有計算公式可以計算。參照《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
不知道這么通俗的說 你明白了沒
3. 鋼筋混凝土梁中鋼筋錨固長度是怎麼規定的
錨固長度就是鋼筋來伸入錨固自節點的長度,分直伸長度和彎錨長度。根據圖集要求來確定錨固長度。
這與抗震等級、混凝土標號、鋼筋型號、直徑等有關,《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 50010—2010 第 8.3條 鋼筋的錨固 有規定,具體可根據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表
4. 關於鋼筋的錨固概念
鋼筋的錨固是指鋼筋被包裹在混凝土中,增強混凝土與鋼筋的連接,目的是使兩者能共同工作以承擔各種應力(協同工作承受來自各種荷載產生壓力、拉力以及彎矩、扭矩等)。
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
錨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採用彎鉤,彎折等形式,也還可以指鋼筋錨入構件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錨固長度是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而規定的。
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分。
根據《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02的規定:
在混凝土中受拉鋼筋的錨固長度L=a×(f1/f2)×d。
式中:f1為鋼筋的抗拉設計強度;
f2為混凝土的抗拉設計強度;
a為鋼筋外形系數,光面鋼筋取0.16,帶肋鋼筋取0.14;
d為鋼筋的公稱直徑。
另外,當鋼筋為HRB335級和HRB400級其直徑大於25mm時,錨固長度應再乘1.1的修正系數。
在地震區還應根據抗震等級再乘一個系數:抗震等級一、二級時系數為1.15;三級時系數為1.05;;四級時系數為1.0。
混凝土中受壓鋼筋的錨固長度為受拉鋼筋錨固長度的0.7倍。
以上是鋼筋錨固長度的計算方法,在施工圖中的設計說明部分,一般都有對鋼筋錨固長度的要求,可以根據圖中的要求進行檢查。
鋼筋錨固長度規范
在混凝土結構基本理論中,受混凝土的極限應變值的限制,強度過高的鋼筋發揮不出其全部作用(這正是混凝土設計規范和施工規范不設Ⅳ級鋼筋的理論依據)。所以,即便是Ⅳ級鋼筋,其強度設計值也只能取到360N/mm2(與Ⅲ級鋼筋相同),且當用於軸心受拉和小偏心受拉構件時只能按300N/mm2取用。因此,高於Ⅲ級的鋼筋的錨固長度取值按Ⅲ級鋼筋即可。
還有,Ⅳ級鋼筋的塑性性能和可焊性比新Ⅲ級鋼筋差,用在普通混凝土結構中並不合適,也不經濟。
5. 鋼筋錨固是指什麼它的作用是什麼
鋼筋錨固就是鋼筋伸入支座的長度,設計和規范有規定,一般為Lae(是縱向受拉鋼筋的抗震錨固長度)任何情況下不得小於250mm.錨固長度是指鋼筋伸入砼支座的長度。鋼筋的錨固長度就是為了加強鋼筋與混凝土的機械咬合力.以上就是告訴你,錨固長度的作用,它能提高抗震系數和加強機械咬合力.最好要達到錨固長度,假如你家不是震區,經濟又比較緊的話.可以減少錨固長度.但最少也要伸入柱子的2/3的長度.你不彎勾決不會掉下來,只是梁和柱的械咬合力的強度降低了.鋼筋錨固是混凝土結構受力的基礎,鋼筋混凝土結構中鋼筋能夠受力,主要是依靠鋼筋和混凝土之間的粘結錨固作用,如錨固失效,則結構將喪失承載能力並由此導致結構破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可以直線錨固和彎折錨固。彎折錨固長度包括直線段和彎折段.在工程中常用「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詞,鋼筋的錨固長度一般指梁、板、柱等構件的受力鋼筋伸入支座或基礎中的總長度,包括直線及彎折部份。錨固的部位和形式,可以採用彎鉤,彎折等形式,也還可以指鋼筋錨入構件的長度,如果沒有足夠的錨固長度,鋼筋受力就不能有效傳遞給錨固體,錨固長度是為保證鋼筋傳力效果而規定的。鋼筋彎勾是為了保證構件的牢固性,增加鋼筋與混凝土的結合程度,從而把鋼筋的尾部做成彎勾型,以達到設計要求。
6. 鋼筋為何一定要找混凝土中錨固
鋼筋抗拉能力強,混凝土抗壓能力高,兩者結合是取其長避其短的完美結合;鋼筋為何一定要找混凝土中錨固。
7. 混凝土結構中鋼筋錨固.搭接的作用
鋼筋搭接-------鋼筋連接時,採用兩鋼筋重合一定長度用辦法;
錨固--------混凝土與鋼筋咬合(粘結)一定長度後,能達到規定的「拉不脫」力的方法,稱錨固。
8. 為什麼鋼筋要有一定的錨固長度
鋼筋的錨固長度為此構件中的縱筋伸入彼構件內的長度,以彼構件的完整邊線起算回。
如:梁伸入答柱中;柱伸入梁中;次梁伸入主梁中;柱伸入基礎中;牆或板伸入梁中;等等。
「錨固長度」應成為鋼筋工的第一概念。
錨固長度是圖集中的固定值。在《平法》各本圖集中均有列表。
錨固長度在101-1.3.4圖集中總分兩種:非抗震與抗震,內容是不同的。
9. 為什麼鋼筋要有一定的錨固長度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兩種性能不同的材料能夠共同受力是由於它們之間存在著粘結錨專固作用,這種屬作用使接觸界面兩邊的鋼筋與混凝土之間能夠實現應力傳遞,從而在鋼筋與混凝土中建立起結構承載所必須的工作應力。鋼筋在混凝土中的粘結錨固作用有:膠結力——即接觸面上的化學吸附作用,但其影響力不大;摩阻力——它與接觸面的粗糙程度及側壓力有關,且隨滑移發展,其作用逐漸減小;咬合力——這是帶肋鋼筋橫肋對肋前混凝土擠壓而產生的,為帶肋鋼筋錨固力的主要來源;機械錨固力——這是指彎鉤、彎折及附加錨固等措施(如焊鋼筋、焊鋼板等)提供的錨固作用。
10. 鋼筋在什麼時候要錨固
所有的受力鋼筋都需要錨固!只是根據不同的受力情況需要選擇不同的『錨固』長版度——比如受拉區、受壓權、支座等(當然還和砼的標號、環境、鋼筋的強度及外觀形狀等有關)。
鋼筋的錨固要求由《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要求的。
《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GB50010—2010鋼筋錨固計算
鋼筋的錨固當計算中充分利用鋼筋的抗拉強度時,受拉鋼筋的錨固應符合下列要求:
基本錨固長度應按下列公式計算:
普通鋼筋 Lab=α×(ƒy/ƒt)×d
式中:Lab—受拉鋼筋基本錨固長度; ƒy—普通鋼筋的抗拉強度設計值;
鋼筋錨固長度(anchorage length of steel bar)受力鋼筋通過混凝土與鋼筋的粘結將所受的力傳遞給混凝土所需的長度,用來承載上部所受的荷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