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用PKPM做框架結構的時候,聽說梁的鋼筋是通過設計內力包絡圖來進行調整的如何進行調整
可以這樣做來進行優化設計,但不是建議。因為涉及的反復計算比較繁專瑣是一方面,另屬一方面你得要有一個設計前的全面的把控能力,心裡首先要有一個對配筋率,撓度,軸壓比的合理度的把握!結構設計沒有最經濟,只有更合理,一味的追求經濟性能只會誤入數據計算的歧途。結構設計更講究的是概念設計!
Ⅱ pkpm 筏板基礎鋼筋型號如何修改
先左鍵選擇起始邊,一定要連續,選擇完成後右鍵,根據提示選擇參考點,就是起始邊的任意一端。然後選擇終止邊,右鍵結束,根據軟體提示選擇鋼筋的布置參數即可。如還不明白可以加我資料里的,我可以遠程給你
Ⅲ pkpm出來的配筋圖怎麼修改
這個不是一句話能說抄清楚的,要有很多的工作經驗。我做了幾年設計,可以跟你分享一下
1.梁鋼筋一般不要大於3層,所有的梁鋼筋板鋼筋都要遵循細而密的原則,直徑和間距盡量要小,這樣有利於控制裂縫。這個PKPM一般是不會考慮的,他只會給你配夠,但畢竟是電腦,結果有些生硬。
梁縱向通長筋盡量用小直徑,這樣比較經濟。
2柱子鋼筋最好放大一些。
說不完的,有什麼你可以再問我,先給我最佳~~
Ⅳ 請高手求教,pkpm出的板配筋圖如何修改
板底通長。其他按軟體就行。
Ⅳ PKPM配筋簡圖如何校對
拿內力算出來的鋼筋截面積去對
應該錯不了
Ⅵ pkpm生成的配筋圖該怎麼修改(梁、柱、板)
用PKPM生成梁的底圖,抄按計算書改鋼筋,盡量相同梁鋼筋歸並,使施工簡單,材料節約。注意:控制撓度,裂縫。(新版全國規程已經不要求一類環境的裂縫控制,但要注意廁所等地方還是要控制的)
柱一般都是按計算書手配,需要特殊注意新版的核心區要求很高 普遍箍筋需要另配
Ⅶ PKPM中畫完結構平面圖後,各種鋼筋怎麼調整啊有什麼原則謝謝大家~~
底筋盡量拉通,麵筋盡量歸類標注,標注簡單一些,能看懂就行。
可以把PKPM的PM圖導入探索者分回圖層出答圖,改鋼筋和字體很方便,圖面也好看很多。
其實也沒什麼原則,設計師主要把圖畫清楚,能讓施工方看明白就行。不要太復雜。
Ⅷ PKPM導出的樓板鋼筋圖如何調整文字
工具-T圖轉DWG
然後進入CAD調整。
可以調整文字大小,高度,長寬比等。
但是每塊文字的位置是固定的,沒法全部對齊。
Ⅸ PKPM生成的基礎施工圖要怎麼修改
新人剛剛開始做設計時一定要養成不用PKPM帶圖的習慣,現在行業不景氣,僧多粥少必然導致整個行業競爭更加激烈,對制圖的標准也更加嚴格,無論是梁板圖還是柱圖基礎圖我都推薦你親手完成,PKPM出圖最多隻能作為參考。就獨立柱基礎圖來說,PKPM出圖的表達方法現在已經明顯落後,基礎表和基礎詳圖內容復雜,推薦你參照《11G101-3》里的平法表示,和梁、柱一樣,幾行文字就能完整表示一整個基礎的尺寸和配筋,不但省時省力也方便查改。至於PKPM出的數據如何修改,只要你模型建立的沒有問題,參數取對,那配筋基本是沒有問題的,最多是後期做一些截面以及配筋上的歸並,這問題在網上很難說清,多看看其他人以前做過的圖紙基本也就了解了。
多啰嗦幾句,無論是梁板柱、PKPM出的圖紙雖然可靠,但千萬不要隨便改改就拿來使用,這樣就算過了審但拿到施工單位手上他們也是會罵娘的,就拿梁圖來說,經常同一層上從12到32的鋼筋都有,就算是同一根梁,也有這一跨14、20、22,下一跨又16、18、25,這樣施工單位不但要備太多種類的鋼筋,施工時工期也會無形拉長,工人在施工中也更容易出錯,要知道這樣的後果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我建議你最好每一根鋼筋都對照計算結果自己手配,而不是過於依賴PKPM,雖然可能前期會做的很苦很累,但這會讓你養成很好的制圖習慣,是能讓你受益無窮的。
另,我看你昨天還在問板的問題,怎麼今天又去做基礎了,學習的時候最好循序漸進,我的建議是從板圖(包括樓梯、大樣)→梁圖→柱、基礎→建模計算,一層一層的吃透,不要朝秦暮楚。學習中遇到了問題,多翻翻規范和圖集,多問院里的前輩,不要不好意思,也不要怕問題太弱智被別人取笑,誰都是這么一步一步過來的,如果被人笑笑罵罵就能學到真功夫,那又何樂而不為,畢竟網友們是不可能用寥寥幾句簡單文字就能把一個問題說透的。
說了很多,希望能對你有幫助,加油吧。
Ⅹ 如何對pkpm自動出的梁配筋圖根據計算配筋圖進行修改求答案
G0.5-0.5 代表計算配筋,間距范圍內箍筋截面的面積。尚應符合規范抗震要求版8-0-8 兩端支座麵筋計算權值,可以配3條20 4-6-4 底部跨中鋼筋計算值,可以配2條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