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柱鋼筋採用何種連接最好
柱鋼筋的連接方式:直徑小於等於12的用綁扎搭接;大於12的小於25的用電渣壓力焊連接;大於等於25的用機械連接。
㈡ 框剪結構柱子立筋12的是怎麼搭接
柱子立筋12的,準是邊緣構件的豎向鋼筋,搭接的長度應根據混凝土等級、結構抗震等級、立筋12的強度等級,照11G101-1第53頁表查得錨固長度後,搭接的長度按第70頁配置。
柱豎向鋼筋直螺紋接頭嚴禁設置在箍筋加密區范圍內,同一平面內豎向鋼筋接頭按50%錯開不小於35d(d為柱主筋),且不小於500mm
框架柱鋼筋綁扎要點
一般框架柱鋼筋綁扎應注意箍筋與主筋兜角綁扎到位、箍筋加密高度以及柱頂縱筋錨固符合規范要求。
1)工藝流程
套柱箍筋—連接豎向受力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按圖樣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將柱箍筋套在下層伸出的鋼筋上,然後連接框柱鋼筋,主筋接頭位置依據設計、圖集要求錯開,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用粉筆畫出箍筋間距,然後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採用纏扣綁扎。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與主筋交點均要綁扎,主筋與箍筋非轉角部分的相交點成梅花交錯綁扎,柱上下兩端應加密,加密區長度及箍筋的間距應符合設計要求,保護層塑料墊塊卡在外豎筋上,間距500mm。
2)綁扎要點
修整、清理
清理下面預留柱筋上的混凝土渣,根據柱邊線校正柱立筋位置。
豎向鋼筋連接位置
柱豎向鋼筋直螺紋接頭嚴禁設置在箍筋加密區范圍內,同一平面內豎向鋼筋接頭按50%錯開不小於35d(d為柱主筋),且不小於500mm。
對豎向鋼筋的連接接頭進行外觀檢查或按要求取樣試驗,合格後用腳手架臨時固定立直,開始綁扎箍筋。
柱鋼筋綁扎:
柱鋼筋綁扎應注意起步箍筋、底部定位卡、加密區及箍筋與主筋綁扎到位,箍筋的開口應沿柱四角主筋通轉布置(見下圖),對於圓形柱,其箍筋的搭接處應沿柱通轉布置在不同的四個面上以避免出現薄弱區。
查柱子歪、扭位現象,調整合格後在柱上口設置柱定距框(固定鋼筋的位置,可周轉使用),及限位箍筋,並設置保護層墊圈。
㈢ 柱子鋼筋的搭接有哪些要求
柱子鋼筋的搭接的要求有:
(1)加密區內不可以搭接
(2) 搭接位置基礎頂面三分之一 樓面六回分之一
具體要求:答
主要是指綁扎搭接,關於搭接位置,各種構件各有各的要求,不可一概而論。有些重要構件,當受力縱筋直徑超過規定值,16或22或 25或28時,就不允許綁扎搭接而只許機械連接,甚至不允許出現連接點。
作為鋼筋工,最最重要的一點,是要知曉鋼筋在各構件中各部位的物理作用,鋼筋在混凝土中主要起受拉作用,其次起受剪作用,受剪其實是受拉的一種變形,再次起受扭作用。
剪力牆鋼筋的搭接與眾不同,豎向鋼筋的搭接分兩種類型,一二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大於28時的搭接頭需要錯開,中間隔500mm;三四級抗震和鋼筋直徑小於28時的搭接頭可在同一區段內,搭接長度均為錨固長度的1.2倍。
鋼筋搭接是指兩根鋼筋相互有一定的重疊長度,用扎絲綁扎的連接方法,適用於較小直徑的鋼筋連接。一般用於混凝土內的加強筋網,經緯均勻排列,不用焊接,只須鐵絲固定。
㈣ 框架柱鋼筋如何搭接
1、現在框柱一般都採用電渣壓力焊,不需要搭接,一端對另一端即可。
2、第一層也就版是那1根18的伸出凈權跨1/ 3,第二層也就是2根16的伸出1/4凈跨即可。
集中標注只標注通常筋,原位標注包括通常筋和支座負筋,是對集中標注的修改,原位標取值注優先。
了解框梁框柱多看看11G101,希望對你有幫助。
㈤ 鋼筋(柱、梁)搭接用什麼方法好
鋼筋(柱、梁)的連接有三種形式:搭接,焊接,機械連接;機械連接質專量最好、最穩定,直徑16以上屬的鋼筋連接方法優先採用機械連接。
現澆鋼筋混凝土框架梁、柱縱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法,應符合下列規定:
1)框架柱:一、二級抗震等級及三級抗震等級的底層,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也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三級抗震等級的其他部位和四級抗震等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2)框支梁、框支柱: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
3)框架梁:一級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二、三、四級可採用綁扎搭接或焊接接頭。
位於同一連接區段內的受拉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宜超過50%;
當接頭位置無法避開梁端、柱端箍筋加密區時,宜採用機械連接接頭,且鋼筋接頭面積百分率不應超過50%;
㈥ 柱子鋼筋搭接。
框架柱鋼筋最好用電渣壓力焊並且錯開連接區段對焊的方法,搭接回焊工藝不太適於框答架柱鋼筋施工,畢竟柱鋼筋豎向受壓及橫向受拉都要承受,搭接焊鋼筋不能達到軸向受力。工藝標准要求一般情況搭接焊焊縫長度為單面焊10d,雙面焊5d。縱筋搭接長度要滿足規范要求,具體計算辦法見《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8.4款的規定,因為內容較多,而且公式在這里沒法打。
在《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規定:軸心受拉及小偏心受拉桿件的縱向受力鋼筋不得採用綁扎搭接接頭。
當受拉鋼筋的直徑d>25mm及受壓鋼筋直徑d>28mm時候,不宜採用綁扎搭接接頭(2010版新《混規》對這兩個數據作出了更嚴格的要求,舊規范定的是:28mm和32mm)
鋼筋的搭接長度一般是指鋼筋綁扎連接的搭接長度,也有是不嚴格的指鋼筋焊接的焊縫長度。
㈦ 磚混結構柱子鋼筋搭接採用什麼搭接方法
磚混結構柱子鋼筋來搭接一般採用以下源搭接方法:
1,首先搭接長度70應該是20的鋼筋,構造柱的鋼筋搭接一般不宜在中間部位搭接。
2,在搭接處鋼筋上套上箍筋。
3,然後再將構造柱預制鋼筋骨架立起來,對正伸出的搭接筋,搭接倍數不低於35d。
4,再對好標高線,在豎筋搭接部位各綁3個扣。
5,最後在搭接區進行箍筋加密。
㈧ 16的柱鋼筋上面變成12的時候按16的搭接還是接12的搭接
這個是按12的來算搭接的。
㈨ 柱子鋼筋在什麼部位搭接
搭接部位:
在樓層柱基礎凈高3分之一處以上,基礎梁下鐵在軸跨中部3分之一處連接,上鐵在軸跨4分之一處連接。在樓層處柱的連接部位,在柱凈高6分之一處、大於等於500、大於等於柱截面處。樓層梁和基礎梁連接,相反。只不過是,基礎是軸跨,樓層梁是凈跨。
拓展資料:
鋼筋混凝土柱具有下列基本特點:
1. 承載力大大提高:試驗和理論分析證明,鋼管混凝土受壓構件的強度承載力可以達到鋼管和混凝土單獨承載力之和的1.7~2.0倍。
2. 具有良好的塑性和抗震性能:在鋼管混凝土構件軸壓試驗中,試件壓縮到原長的2/3,構件表面已褶曲,但仍有一定的承載力,可見塑性非常好。鋼管混凝土構件在壓彎剪循環荷載作用下,水平力P與位移;之間的滯回曲線十分飽滿,表明有很好的吸能能力,基本無剛度退化,它的抗震性能大大優於鋼筋混凝土。
3. 經濟效果顯著:和鋼柱相比,可節約鋼材50%,降低造價45%;和鋼筋混凝土柱相比,可節約混凝土約70%,減少自重約70%,節省模板100%,而用鋼量約略相等或略多。
4. 施工簡單,可大大縮短工期:和鋼柱相比,零件少,焊縫短,且柱腳構造簡單,可直接插入混凝土基礎預留的杯口中,免去了復雜的柱腳構造;和鋼筋混凝土柱相比,免除了之模、綁扎鋼筋和拆模等工作;由於自重的減輕,還簡化了運輸和吊裝等工作。
㈩ 12號鋼筋的搭接長度是多少
綁扎搭接,在樓板上下各樓層高度的1/6處,柱寬度和取大值,如果是底層大於等於1/3層高,在這個區段內不能把鋼筋斷開,剛筋的接頭率不能大於50%,在那個區段外,剛筋的搭接長度為Lae,接頭和接頭的距離最好大於0.3La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