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拉勾鋼筋間距為40*25如何計算根數
計算出需要安裝拉鉤鋼筋的總面積S;
用S/(0.4*0.25)+1就是拉鉤的個數。
拉鉤是按面積進行布置的,所以可以根據這個公式進行計算;也就是說是按照面積進行配筋的;
希望能幫到你,謝謝。
B. 牆拉筋數量如何計算
需要先看拉筋的擺放方式和擺放距離,有梅花形和普通形,我的計算方法是普通拉筋根數=剪力牆面積÷(行距×根距);如果是梅花形的拉筋根數=普通拉筋根數×2。
C. 剪力牆的拉鉤怎麼算
這個沒有公式,只有圖紙中標注及圖集規范要求。比如人防拉鉤不大於500mm間距,梅花布置(大梅花、小梅花)。
D. 梅花形布置的鋼筋怎麼計算,拉勾,個數。舉例說明
以牆體或者板面計算為例,間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積尺寸取0.6*0.9米為算例:
梅花布回置個數:(0.6/0.3+1)*0.9/0.3*2=18個 ,注意答這個計算順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弧內,順序一變,計算結果就不對。
矩形布置個數:(0.6/0.3+1)*(0.9/0.3+1)=12個。
梅花形布置計算
剪力牆的鋼筋為雙向雙排鋼筋直徑16間距200*200,兩排之間應用拉筋拉接,拉筋間距400,即隔一個雙向鋼筋交叉點(一般水平鋼筋在外,豎向鋼筋在內)設一拉筋,拉筋與剪力牆面垂直。 梅花形布置,就是像梅花花瓣那樣的形狀的布置,多為五點式的那種。
技術要求
成梅花布置(如五樁台的樁位布置),拉筋應與外皮水平鋼筋鉤牢。
E. 求計算鋼筋拉鉤的公式或例子
比如牆是3公分保護層,那麼拉鉤平直段長就應該是,350-30-30+16=306. (是拉鉤外皮到外皮,所以加了16)
下料長度:306+160+20=486
拉鉤個數計算, 這樣算會多幾個,但是一般都這樣算。
牆的平方(牆寬*4500) / 拉鉤間距的平方(600*600) * 2。
箍筋長度=(梁寬-2×保護層+梁高-2×保護層)*2+2×11.9d+8d
箍筋根數=(加密區長度/加密區間距+1)×2+(非加密區長度/非加密區間距-1)+1
注意:因為構件扣減保護層時,都是扣至縱筋的外皮,那麼,我們可以發現,拉筋和箍筋在每個保護層處均被多扣掉了直徑值;並且我們在預算中計算鋼筋長度時,都是按照外皮計算的,所以軟體自動會將多扣掉的長度在補充回來,由此,拉筋計算時增加了2d,箍筋計算時增加了8d。
(5)牆鋼筋拉鉤數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鋼材理論重量計算的計量單位為公斤(kg)。其基本公式為:
W(重量,kg)=F(斷面積m2)×L(長度,m)×ρ(密度,g/cm3)×1/1000
鋼的密度為:7.85g/cm3,螺紋鋼理論重量計算公式如下:
W=0.00617×d2(kg/m)
d=斷面直徑mm,如斷面直徑為12mm的螺紋鋼,每米重量=0.00617×144=0.888kg
F. 剪力牆拉勾400×400梅花形布置如何計算個數
總平方米除以單個間距
1/0.4^2=6.25個每平方米
明白了請採納
G. 梁構造鋼筋的拉鉤梅花形布置是否和牆中拉鉤梅花形布置拉鉤的根數計算方法相同
1、先看建築層高抄,;
2、層高除以豎向間距均為200=「道數」即幾根;
3、計算一根的長度(包括彎鉤、搭接長度)
依混凝土構件的類型(梁、柱、板等)而不是依具體尺寸而設置的鋼筋叫構造配筋,依混凝土構件類型(梁、柱、板等)的具體尺寸而設置的鋼筋叫結構配筋,也叫非構造配筋。
縱向構造鋼筋:當梁較高(hw>=450mm)時,為防止砼收縮和溫度變形而產生的豎向裂縫,同時加強鋼筋骨架的剛度,在梁兩側沿梁高每隔200mm處各設一根直徑不小於10mm的腰筋,用拉筋聯系。
構造配筋:鋼筋混凝土梁中的構造配筋即:A、架立鋼筋 B、腰筋
設立架立鋼筋的目的是讓它和箍筋及縱向受力鋼筋組成鋼筋骨架,就像簡支梁的上部縱筋,計算是不需要的,但如果不設架立筋,就無法綁紮成鋼筋骨架,所以架立筋是構造鋼筋。受壓鋼筋也可兼做架立筋。
腰筋是為了控制梁側面的收縮裂縫而設置的鋼筋,一般是在梁的截面高度比較大時,梁側面容易出現收縮裂縫,所以設置腰筋,它也是不需要計算的,所以也是構造鋼筋。
H. 剪力牆拉鉤下料個數怎麼計算
(面積乘2除以間距的平方)+(周長的一半除以間距)+1
I. 牆體內的拉結筋工程量該怎麼計算呢
拉結筋,通過植筋、預埋、綁扎等連接方式,使用HPB300、HRB335等鋼筋按照一定的構造要求將後砌體與混凝土構件拉結在一起的鋼筋。
牆體拉結筋可按建築面積0.6公斤/平方計算基槽土方=(基礎寬+工作面*2+挖土深*放坡系數)*挖土深*長(基礎寬度不是墊層寬);
在抗震地區,板底設有圈樑時,預制板應在板端每塊板縫處設1Φ8的拉接鋼筋,中間牆處鋼筋每邊伸入板中1000mm,端牆處伸入牆中並彎折。板跨大於4.8m的,還應在順板跨方向靠牆邊的第一塊預制板的側面,按1000mm的間距用1Φ8的鋼筋拉接;
(9)牆鋼筋拉鉤數量怎麼計算擴展閱讀:
《建築抗震設計規范》砌體牆應採取措施減少對主體結構的不利影響,並應設置拉結筋、水平系梁、圈樑、構造柱等與主體結構可靠拉結:
多層砌體結構中,後砌的非承重隔牆應沿牆高每隔500mm配置2φ6拉結鋼筋與承重牆或柱拉結,每邊伸入牆內不應少於1m;6、7度時底部三分之一樓層,8度時底部二分之一樓層,9度時全部樓層,牆頂尚應與樓板或梁拉結。
鋼筋混凝土結構中的砌體填充牆,適宜與柱脫開或採用柔性連接,並應符合下列要求:
填充牆在平面和豎向的布置,宜均勻對稱,宜避免形成薄弱層或短柱;
砌體的砂漿強度等級不應低於M5;實心塊體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MU2.5,空心塊體的強度等級不宜低於MU3.5;牆頂應與框架梁密切結合;
填充牆應沿框架柱全高每隔500~600mm 設2φ6 拉筋,拉筋伸入牆內的長度,6、7 度時宜沿牆全長貫通,8、9度時應全長貫通。;
牆長大於5m時,牆頂與梁宜有拉結;牆長超過8m或層高2 倍時,宜設置鋼筋混凝土構造柱;牆高超過4m時,牆體半高宜設置與柱連接且沿牆全長貫通的鋼筋混凝土水平系梁。
J. 水平筋和牆立筋@200.拉勾間距@600x600怎樣算拉勾數量
以牆體或者板面計算為例,間距300*300梅花布置和矩形布置,面積尺寸取0.6*0.9米為算例:
梅花版布置個數:(0.6/0.3+1)*0.9/0.3*2=18個 ,注意這個計權算順序0.6和0.9中取小的放入括弧內,順序一變,計算結果就不對。
矩形布置個數:(0.6/0.3+1)*(0.9/0.3+1)=12個
所以不是人們常說的 梅花布置是矩形布置個數的兩倍。自己畫個小圖,數一數就很清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