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建築扎鋼筋有幾種扎法
主要有五種類型:支柱鋼筋綁扎工藝,梁加固綁扎,板加固綁帶專,樓梯加固綁帶和柱環屬綁扎。
柱子鋼筋綁扎工藝
1、 工藝流程:
豎向受力筋連接→畫箍筋間距線→套柱箍筋→綁箍筋
2、向受力鋼筋的連接方式必須符合設計要求。
3、畫箍筋間距線:在立好的柱子豎向鋼筋上,按圖紙要求用粉筆劃箍筋間距線。
4、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箍筋數量,先箍筋套在下層伸的搭接筋上,然後立柱子鋼筋,在搭接長度內,綁扣不少於3個,綁扣要向柱中心。如果柱子主筋採用光圓鋼筋搭接時,角部彎鉤應與模板成45°,中間鋼筋的彎鉤應與模板成90°角。
5、柱箍筋綁扎。
綁扎接頭規范:
(1)搭接長度的末端與鋼筋彎曲處的距離,不得小於鋼筋直徑的10倍,接頭不宜位於構件最大彎矩處;
(2)受拉區域內,I級鋼筋綁扎接長的末端應做彎鉤,Ⅱ、Ⅲ級鋼筋可不做彎鉤;
(3)直徑等於或小於12mm的受壓I級鋼筋的末端,以及軸心受壓構件中任意直徑的受力鋼筋的末端,可不做彎鉤,但搭接長度不應小於鋼筋直徑的35倍。
❷ 房子地基鋼筋柱子鋼筋怎麼扎
柱鋼筋綁扎
1、工藝流程:放柱線→校正主筋、清粘灰→套柱子箍筋→連接豎專向受力屬筋→畫箍筋間距線→綁箍筋。
2、套柱箍筋:按圖紙要求間距,計算好每根柱子箍筋數量,先將箍筋套在下層預留的柱子筋上。
3、≥Φ16柱子鋼筋採用滾軋直螺紋套筒連接。
4、使用50×50木方製作皮數桿,皮數桿上按圖紙要求畫出箍筋間距線,依線綁扎箍筋。
5、箍筋的綁扎
1)、按皮數桿上已劃好的箍筋位置線,將已套好的箍筋往上移動,由上往下綁扎,採用纏扣綁扎。
2)、箍筋與主筋要垂直,箍筋轉角處與主筋交點要綁扎牢固。部分的相交點呈梅花交錯綁扎。
3)、箍筋的彎鉤疊合處應沿柱子豎筋交錯布置,再綁扎牢固。
4)、柱箍筋端頭彎成135度,平直部分長度不小於10d。
5)、框架柱箍筋加密區范圍基礎底板上取Hn/3,樓板上取柱長邊尺寸、Hn/6、500mm三者最大值。
6)、箍筋綁扎位置應盡量避開連接套筒,避免箍筋無法與其它豎筋接觸到。
❸ 直徑0.8米高5米井樁配鋼筋
所謂『井樁』,乃民間俗語,應叫成孔灌注樁。
用途為抗拔、抗滑、抗側力版的灌注樁,其配筋權,應根據荷載方向、大小及地質狀況,經過規范規定的方法計算,並符合規定的構造確定;
用途為承受軸向壓力的灌注樁的縱向配筋,是按JGJ94-2008《建築樁基技術規范》規定的構造配置,4.1.1 灌注樁應按下列規定配筋:
1 配筋率:當樁身直徑為300~2000mm時,正截面配筋率可取0.65%~0.2%(小直徑樁取高值);.....(略)。
題述0.8m直徑的樁,屬大樁,縱向配筋為樁身截面積的0.36%左右。配筋面積≧1847mm².即12Φ14;箍筋φ6@200.
❹ 長13米寬9米深9米的沉井含模板及附材,鋼筋邦扎,澆築混凝土怎樣報價
95元每平方米左右就是好價錢!
明白了請採納
❺ 請問圓形沉井底板鋼筋如何抽料
如果要簡單,就算每平方含量乘以多少個平方了 ,要精確的話就是每根計算了
❻ 直徑8毫米的鋼筋規范綁扎長度是多少
一級鋼、砼標號C30應該是36CM
你自己查1111G101-3
❼ 圓沉井高6.9米直徑9米鋼筋18要多少噸鋼筋
一米直徑6 鋼筋多少錢一米直徑8鋼筋多少錢一米直徑10鋼筋多少錢一噸鋼筋也就4500左右吧 不知道怎麼算 希望講的細一點
❽ 圖中的鋼筋怎麼扎啊
其實圖中表示只是讓你看清楚相應的尺寸而已 其實在我們現場的施工中版 柱的鋼筋並不是圖中權那樣懸空,都是固定在底板的鋼筋之上,那不是有個100mm的平直長度么 那就可以固定在底板上 個人認為100mm太短了,用綁扎的話容易被外力(比如施工時候混凝土的側壓力等等)導致移位或處於不垂直的狀態,通俗的說就是倒過一邊,最好是焊接在底板鋼筋上
❾ 跨度8米鋼筋混凝土大梁如何配筋
上部縱筋:計算As=390mm2;實配4E12(452mm2 ρ=0.23%),配筋滿足;
腰筋:計算構造As=b*hw*0.2%=354mm2;實配6d10(471mm2 ρ=0.24%),配筋滿足;
下部縱筋:計算As=3515mm2;實配6E28(3695mm2 ρ=1.89%),配筋滿足;
箍筋:計算Av/s=664mm2/m;實配d8250四肢(804mm2/m ρsv=0.27%),配筋滿足E為III級鋼,d為I級鋼。
(9)直徑8米沉井鋼筋怎麼扎擴展閱讀:
樓板大梁配筋:
當大梁跨度較小時,大梁配筋受鋼筋直徑、最小間距制約,大梁鋼筋採用HRB400鋼筋不能充分發揮強度,宜採用HPB300鋼筋;滿足大梁配筋要求。
當大梁跨度較大或跨厚比較大時,大梁配筋主要受承載力控制,與HPB300相比,HRB400鋼筋最小配筋率常數限值由0.20減小到0.15,且強度高,當釆用HRB400鋼筋可比採用HPB300鋼筋節約鋼筋20%左右;
當跨厚比較大時,大梁截面相對有效截面高度小,即鋼筋抗彎力臂小,造成鋼筋的浪費,且大梁撓度不易滿足要求,這種情況下適當增加大梁厚度,減小跨厚比,可以明顯減少配筋量。
綜合考慮結構安全、剛度以及配筋經濟等因素,新《混凝土結構設計規范》對現繞混凝土板板厚比作了以下規定:鋼筋混凝土單向板不大於30,雙向板不大於40;無梁支承的有柱帽板不大於35,無梁支承的無柱帽板不大於30。預應力板可適當增加;當板的荷載、跨度較大時宜適當減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