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鋼筋綁扎 > 現澆鋼筋混疑土後要怎麼保養

現澆鋼筋混疑土後要怎麼保養

發布時間:2021-02-22 09:57:32

鋼筋混凝土怎樣養護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花作用的結果,而水化內作用則需容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砼(混凝土)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後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

砼養護法分為自然養護和加熱仰浮兩種:現澆砼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基本要求:1.在澆築完成後,12h以內應進行養護;砼強度未達到C12以前,嚴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裝模板支架,更不得作沖擊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⑵ 混凝土地面做完要怎麼養護呢

一、蒸汽法

混凝土的蒸汽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恆溫、降溫四個階段,混凝土的蒸汽養護應分別符合下列規定: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於5℃,灌築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後方可升溫。

2、升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3、恆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恆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二、箱梁蒸汽法

混凝土灌注完畢採用養護罩封閉梁體,並輸入蒸汽控制梁體周圍的濕度和溫度。

氣溫較低時輸入蒸汽升溫,混凝土初凝後橋面和箱內均蓄水保濕。升溫速度不超過10℃/h;恆溫不超過45℃,混凝土芯部溫度不宜超過60℃,個別最大不得超過65℃。

降溫時降溫速度不超過10℃/h;當降溫至梁體溫度與環境溫度之差不超過15℃時,撤除養護罩。箱梁的內室降溫較慢,可適當採取通風措施。罩內各部位的溫度保持一致,溫差不大於10℃。

蒸汽養護定時測溫度,並作好記錄。壓力式溫度計布置在內箱跨中和靠梁端4m處以及側模外。恆溫時每2小時測一次溫度,升、降溫時每1小時測一次,防止混凝土裂紋產生。

蒸汽養護結束後,要立即進行灑淡水養護,時間不得少於7天。對於冬季施工澆注的混凝土要採取覆蓋養護,當平均氣溫低於5℃時,要按冬季施工方法進行養護,箱梁表面噴塗養護劑養護

三、自然養護

混凝土帶模養護期間,應採取帶模包裹、澆水、噴淋灑水等措施進行保濕、潮濕養護,保證模板接縫處不致失水乾燥。為了保證順利拆模,可在混凝土澆築24~48h後略微松開模板,並繼續澆水養護至拆模後再繼續保濕至規定齡期。

混凝土去除表面覆蓋物或拆模後,應對混凝土採用蓄水、澆水或覆蓋灑水等措施進行潮濕養護,也可在混凝土表面處於潮濕狀態時,迅速採用麻布、草簾等材料將暴露面混凝土覆蓋或包裹,再用塑料布或帆布等將麻布、草簾等保濕材料包覆。

包覆期間,包覆物應完好無損,彼此搭接完整,內表面應具有凝結水珠。有條件地段應盡量延長混凝土的包覆保濕養護時間。

四、養生液法

噴塗薄膜養生液養護適用於不易灑水養護的異型或大面積混凝土結構。它是將過氯乙烯樹脂料溶液用噴槍噴塗在混凝土表面上,溶液揮發後在混凝土表面形成一層塑料薄膜,將混凝土與空氣隔絕,阻止其中水分的蒸發以保證水化作用的正常進行。

有的薄膜在養護完成後自行老化脫落,否則不宜於噴灑在以後要作粉刷的混凝土表面上。在夏季,薄膜成型後要防曬,否則易產生裂紋。混凝土採用噴塗養護液養護時,應確保不漏噴。

在長期暴露的混凝土表面上一般採用灰色養護劑或清亮材料養護。灰色養護劑的顏色接近於混凝土的顏色,而且對表面還有粉飾和加色作用,到風化後期階段,它的外觀要比用白色養護劑好得多。清亮養護劑是透明材料,不能粉飾混凝土,只能保持原有的外觀。

五、滿水法

採用厚為12mm以上的九夾板條(寬為100mm)在澆搗混凝土板過程中隨抹平時沿現澆板四周臨邊搭接鋪貼,用每米二個長35mm鐵釘固定;樓梯踏步和現澆板高低處也同樣用板鋪貼,樓梯踏步貼板要求平整,步高差小於3mm;

混凝土板較大時應按澆搗時間及平面大小分塊養護,分界處同樣用100mm寬九夾板條鋪貼;板條鋪設要求平整,緊靠臨邊;

混凝土澆搗後要及時用粗木蟹抹平,及時養護,尤其是夏天高溫初凝前應採用噴霧養護,及粗蟹二次抹平,在終凝前用滿水法(即在板面先鋪一張三夾板之類平板,水再通過板面流向混凝土面,直到溢出板條)養護3d~7d,條件允許養護時間宜延長;

在養護期間切忌攏動混凝土;樓梯踏步板條宜在混凝土強度達到100%以後再取消。

這種養護方式能很好地保證混凝土在恆溫、恆濕的條件下得到養護,能大大減少因溫濕變化及失水所引起的塑性收縮裂縫,能很好地控制板厚及板面平整度,能很好地保證混凝土表面強度,避免樓面面層空鼓現象,能很好地保證混凝土外觀質量、減少裝飾階段找平、鑿平、護角等費用。

六、養護膜

混凝土節水保濕養護膜是以新型可控高分子材料為核心,以塑料薄膜為載體,粘附復合而成,高分子材料可吸收自身重量200倍的水分,吸水膨脹後變成透明的晶狀體,把液體水變為固態水,然後通過毛細管作用,源源不斷地向養護面滲透,同時又不斷吸收養護體在混凝土水化熱過程中的蒸發水。

因此在一個養生期內養護膜能保證養護體面保持濕潤,相對濕度大於或等於90%,有效抑制微裂縫,保證工程質量。

作為一種新興材料,混凝土保濕養護膜被廣泛應用於公路、鐵路、水利等工程建設各個領域,在混凝土質量問題預防中越來越多的發揮著作用。

⑶ 剛倒好的現澆隔層需要澆水幾天保養

剛倒好的現澆隔層每天都是需要澆水保養的,連續八天左右之後拆模板,內要是溫度低於15度以下容就可以兩天澆水一次,半個月左右開始拆板。混凝土澆搗之後,之所以能夠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混凝土養護化作用的結果,而水化的作用則需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當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

⑷ 混凝土澆築後多長時間養護

2-3小時之後進行養護抄。

一般常溫天氣,混凝土澆築完畢後,2~3小時後即可採用塑料薄膜、草簾等進行覆蓋,灑水養護以達到混凝土保濕目的。

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縮和乾燥收縮較大,易造成開裂。混凝土養護是補充水分或降低失水速率,防止混凝土產生裂縫,確保達到混凝土各項力學性能指標的重要措施之一。

拓展資料:

混凝土是指由膠凝材料將骨料膠結成整體的工程復合材料的統稱。通常講的混凝土一詞是指用水泥作膠凝材料,砂、石作骨料;與水按一定比例配合,經攪拌而得的水泥混凝土,也稱普通混凝土,它廣泛應用於土木工程。

混凝土養護可分靜停、升溫、恆溫、降溫四個階段:

1、靜停期間應保持環境溫度不低於5℃,灌築結束4~6h且混凝土終凝後方可升溫;

2、升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3、恆溫期間混凝土內部溫度不宜超過60℃,最大不得超過65℃,恆溫養護時間應根據構件脫模強度要求、混凝土配合比情況以及環境條件等通過試驗確定;

4、降溫速度不宜大於10℃/h。

⑸ 混泥土怎麼保養

冬季混凝土施工技術2009-06-08 14:41我國許多地方有較長的寒冷季節。由於受工期制約,許多工程的混凝土冬季施工是不可避免的。國內外對混凝土冬季施工理論和方法的探索研究認為,當環境溫度降到4℃時,只要採用適當的施工方法,避免新澆混凝土早期浸凍,使外露混凝土與冬季氣溫保持較小溫差,也會取得像在天暖施工時的效果。
混凝土冬季施工的一般原理

混凝土拌和物澆灌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和硬化,直至獲得最終強度,是由於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與混凝土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外,主要是隨著溫度的高低而變化的。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度增長也較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時,存在於混凝土中的水有一部分開始結冰,逐漸由液相(水)變為固相(水)。這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因此,水化作用減慢,強度增長相應較慢。溫度繼續下降,當存在於混凝土中的水完全變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變為固相時,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時強度就不再增長。

水變成冰後,體積約增大9%,同時產生約2500千克每平方厘米的冰脹應力。這個應力值常常大於水泥石內部形成的初期強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即旱期受凍破壞)而降低強度。此外,當水變成冰後,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從而影響混凝土的抗壓強度。當冰凌融化後,又會在混凝土內部形成各種各樣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實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見,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水的形態變化是影響混凝土強度增長的關鍵。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態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新澆混凝土在凍結前有一段預養期,可以增加其內部液相,減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試驗研究還表明,混凝土受凍前預養期愈長,強度損失愈小。

混凝土化凍後(即處在正常溫度條件下)繼續養護,其強度還會增長,不過增長的幅度大小不一。對於預養期長,獲得初期強度較高(如達到R28的35%)的混凝土受凍後,後期強度幾乎沒有損失。而對於安全預養期短,獲得初期強度比較低的混凝土受凍後,後期強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
由此可見,混凝土凍結前,要使其在正常溫度下有一段預養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混凝土獲得不遭受凍害的最低強度,一般稱臨界強度,即可達到預期效果。對於臨界強度,各國規定取值不等,我國規定為不低於設計標號的30%,也不得低於35千克每平方厘米。

混凝土冬季施工方法的選擇

從上述分析可以知道,在冬季混凝土施工中,主要解決三個問題:一是如何確定混凝土最短的養護齡期,二是如何防止混凝土早期凍害,三是如何保證混凝土後期強度和耐久性滿足要求。在實際工程中,要根據施工時的氣溫情況,工程結構狀況(工程量、結構厚大程度與外露情況),工期緊迫程度,水泥的品種及價格,早強劑、減少劑、抗凍劑的性能及價格,保溫材料的性能及價格,熱源的條件等,來選擇合理的施工方法。一般來說,對於同一個工程,可以有若干個不同的冬季施工方案。一個理想的方案,應當用最短的工期、最低的施工費用,來獲得最優良的工程質量,也就是工期、費用、質量最佳化。目前,基本上採用以下4種方法。

調整配合比方法

主要適用於在0℃左右的混凝土施工。具體做法:①選擇適當品種的水泥是提高混凝土抗凍的重要手段。試驗結果表明,應使用早強硅酸鹽水泥。該水泥水化熱較大,且在早期放出強度最高,一般3天抗壓強度大約相當於普通硅水泥7天的強度,效果較明顯。②盡量降低水灰比,稍增水泥用量,從而增加水化熱量,縮短達到齡期強度的時間。③摻用引氣劑。在保持混凝土配合比不變的情況下,加入引氣劑後生成的氣泡,相應增加了水泥漿的體積,提高拌和物的流動性,改善其粘聚性及保水性,緩沖混凝土內水結冰所產生的水壓力,提高混凝土的抗凍性。④摻加早強外加劑,縮短混凝土的凝結時間,提高早期強度。應用較普遍的有硫酸鈉(摻用水泥用量的2%)和MS—F復合早強試水劑(摻水泥用量的5%)。⑤選擇顆粒硬度高和縫隙少的集料,使其熱膨脹系數和周圍砂漿膨脹系數相近。

蓄熱法

主要用於氣溫—10℃左右,結構比較厚大的工程。做法是:對原材料(水、砂、石)進行加熱,使混凝土在攪拌、運輸和澆灌以後,還儲備有相當的熱量,以使水泥水化放熱較快,並加強對混凝土的保溫,以保證在溫度降到0℃以前使新澆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抗凍能力。此法工藝簡單,施工費用不多,但要注意內部保溫,避免角部與外露表面受凍,且要延長養護齡期。

外部加熱法

主要用於氣溫—10℃以上,而構件並不厚大的工程。通過加熱混凝土構件周圍的空氣,將熱量傳給混凝土,或直接對混凝土加熱,使混凝土處於正溫條件下能正常硬化。①火爐加熱。一般在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簡單,但室內溫度不高,比較乾燥,且放出的二氧化碳會使新澆混凝土表面碳化,影響質量。②蒸氣加熱。用蒸氣使混凝土在濕熱條件下硬化。此法較易控制,加熱溫度均勻。但因其需專門的鍋爐設備,費用較高。且熱損失較大,勞動條件亦不理想。③電加熱。將鋼筋作為電極,或將電熱器貼在混凝土表面,便電能變為熱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溫度。此法簡單方便,熱損失較少,易控制,不足之處是電能消耗量大。④紅外線加熱。以高溫電加熱器或氣體紅外線發生器,對混凝土進行密封幅射加熱。

抗凍外加劑

在—10℃以上的氣溫中,對混凝土拌和物摻加一種能降低水的冰點的化學劑,使混凝土在負溫下仍處於液相狀態,水化作用能繼續進行,從而使混凝土強度繼續增長。目前常用有氧化鈣、氯化鈉等單抗凍劑及亞硝酸鈉加氯化鈉復合抗凍劑。

上述4種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利有弊,其適用范圍都受一定條件的制約。應根據工地現有條件,採用一種或兩種以上施工方法結合作用。
砼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後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
在冬季的施工中,由於冬季氣溫較低砼凝結時間較常溫下延長很多,強度增長也較慢,過早的進行下一道工序,會給砼結構造成傷害。為避免這個問題一定要加強砼的養護,根據砼強度增長速度來確定下道工序何時進行。
砼拌和物澆築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和硬化,直至獲得最終強度,是由於水泥水化作用的結果。而水泥水化作用的速度除與砼本身組成材料和配合比有關外,主要是隨著溫度的高低而變化的。當溫度升高時,水化作用加快,強度增長也較快;而當溫度降低到0℃時,存在於砼中的水有一部分開始結冰,逐漸由液相變為固相。這時參與水泥水化作用的水減少了,因此,水化作用減慢,強度增長相應較慢。溫度繼續下降,當存在於砼中的水完全變成冰,也就是完全由液相變為固相時,水泥水化作用基本停止,此時強度就不再增長。
水變成冰後,體積約增大9%,同時產生約2500千克每平方厘米的冰脹應力。這個應力值常常大於水泥石內部形成的初期強度值,使混凝土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壞,而降低強度。此外,當水變成冰後,還會在骨料和鋼筋表面上產生顆粒較大的冰凌,減弱水泥漿與骨料和鋼筋的粘結力,從而影響砼的抗壓強度。當冰凌融化後,又會在砼內部形成各種各樣的空隙,而降低混凝土的密實性及耐久性。
由此可見,在冬季砼施工中,水的形態變化是影響砼強度增長的關鍵。國內外許多學者對水在混凝土中的形態進行大量的試驗研究結果表明,新澆砼在凍結前有一段預養期,可以增加其內部液相,減少固相,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試驗研究還表明,砼受凍前預養期愈長,強度損失愈小。
混凝土化凍後(即處在正常溫度條件下)繼續養護,其強度還會增長,不過增長的幅度大小不一。對於預養期長,獲得初期強度較高的混凝土受凍後,後期強度幾乎沒有損失。而對於安全預養期短,獲得初期強度比較低的混凝土受凍後,後期強度都有不同程度的損失。由此可見,混凝土凍結前,要使其在正常溫度下有一段預養期,以加速水泥的水化作用,使砼獲得不遭受凍害的最低強度,一般稱臨界強度,即可達到預期效果。對於臨界強度,我國規定為不低於設計標號的30%,也不得低於35Kg/cm2 。
砼養護法分為自然養護和加熱養護兩種:現澆砼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而在冬季施工中常用的養護方法——外部加熱法
外部加熱法主要用於氣溫-10℃以上,而構件並不厚大的工程。通過加熱混凝土構件周圍的空氣,將熱量傳給混凝土,或直接對混凝土加熱,使混凝土處於正溫條件下能正常硬化。①火爐加熱。一般在較小的工地使用,方法簡單,但室內溫度不高,比較乾燥,且放出的CO2會使新澆混凝土表面碳化,影響質量。②蒸氣加熱。用蒸氣使混凝土在濕熱條件下硬化。此法較易控制,加熱溫度均勻。但因其需專門的鍋爐設備,費用較高。且熱損失較大,勞動條件亦不理想。③電加熱。將鋼筋作為電極,或將電熱器貼在混凝土表面,變電能變為熱能,以提高混凝土的溫度。此法簡單方便,熱損失較少,易控制,不足之處是電能消耗量大。④紅外線加熱。以高溫電加熱器或氣體紅外線發生器,對混凝土進行密封幅射加熱。
上述的幾種外部加熱法在冬季施工方法都有利有弊,其適用范圍都受一定條件的制約。應根據工地現有條件,採用合適養護方法。

⑹ 一般混凝土澆築完後需要養護幾天一天需要養護幾次

(1)對已澆築的混凝土,應在混凝土終凝前(通常為混凝土澆築完畢後的內8~12h內)開始自容然養護。

(2)混凝土試件標准養護齡期為28d,檢測其抗壓強度。

(3)混凝土澆築完畢:1)12h內加以覆蓋並保濕養護。2)澆水養護的時間,對採用硅酸鹽水泥、普硅水泥、礦渣水泥拌制的混凝土,不得少於7d,對摻用緩凝型外加劑或有抗滲要求的,不得少於14d。

(4)整體面層施工後,養護時間不應少於7d,抗壓強度達到5MPa後方准上人行走。

(6)現澆鋼筋混疑土後要怎麼保養擴展閱讀

混凝土養護期間應注意採取保溫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溫度受環境因素影響(如曝曬、氣溫驟降等)而發生劇烈變化。養護期間混凝土的芯部與表層、表層與環境之間的溫差不宜超過20℃。大體積混凝土施工前應制定嚴格的養護方案,控制混凝土內外溫差滿足設計要求。

混凝土在冬季和炎熱季節拆模後,若天氣產生驟然變化時,應採取適當的保溫(寒季)隔熱(夏季)措施,防止混凝土產生過大的溫差應力。

⑺ 鋼筋混凝土結構後期如何養護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花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回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答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砼(混凝土)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後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

砼養護法分為自然養護和加熱仰浮兩種:現澆砼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基本要求:1.在澆築完成後,12h以內應進行養護;砼強度未達到C12以前,嚴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裝模板支架,更不得作沖擊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⑻ 鋼筋混泥土打的隔層,幾天後澆水。如何養生。養生幾天

水泥的終凝時間為10個小時以上的才為合格水泥,室溫20度時,一般15-20個小時後就可以養護,沒必要內泡在水容里,混凝土或砂漿的水分能保證強度的增長,只需要灑水養護即可。頭三天最重要,持續養護一個星期即可保證強度達到70-80%。

⑼ 求現澆混凝土養護方法

一、混凝土的來養護基本要源求
混凝土澆搗後,之所以能逐漸凝結硬化,主要是因為水泥水花作用的結果,而水化作用則需要適當的溫度和濕度條件,因此為了保證混凝土有適宜的硬化條件,使其強度不斷增長,必須對混凝土進行養護。砼(混凝土)的養護目的,一是創造各種條件使水泥充分水化,加速砼硬化:二是防止砼成型後暴曬、風吹、寒冷等條件而出現的不正常收縮、裂縫等破損現象。

砼養護法分為自然養護和加熱仰浮兩種:現澆砼在正常條件下通常採用自然養護。自然養護基本要求:1.在澆築完成後,12h以內應進行養護;砼強度未達到C12以前,嚴禁任何人在上面行走、安裝模板支架,更不得作沖擊性或上面任何劈打的操作。
二、養護工序
覆蓋養護是最常用的保溫保濕養護方法。主要措施是:
1.應在初凝以後開始覆蓋養護,在終凝後開始澆水(12小時後)覆蓋物、麥桿、爛草席、竹簾、麻袋片、編制布等片狀物。
澆水工具可以採用水管、水桶等工具保證砼的濕潤度。

養護時間,與構件項目、水泥品種和有無摻外加濟有關,常用的五種水泥正溫條件下應不少與7天;摻有外加劑或有抗滲、抗凍要求的項目,應不少與14天

⑽ 混泥土澆築完畢後多少小時內澆水養護最佳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在12h以內加以覆蓋和澆水。

作業條件

1、澆築混凝土層段的模內板、鋼筋、頂埋容件及管線等全部安裝完畢,經檢查符合設計要求,並辦完隱、預檢手續。

2、澆築混凝土用的架子及馬道已支搭完畢,並經檢查合格。

3、水泥、砂、石及外加劑等經檢查符合有關標准要求,試驗室已下達混凝土配合比通知單。

4、磅秤(或自動上料系統)經檢查核定計量准確,振搗器(棒)經檢驗試運轉合格。

(10)現澆鋼筋混疑土後要怎麼保養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1. 混凝土入模,不得集中傾倒沖擊模板或鋼筋骨架,當澆築高度大於2M時,應採用串筒,溜管下料,出料管口至澆築層的傾落自由高度不得大於1.5M。

2. 混凝土必須在5小時內澆築完畢(從發車時起),為防止混凝土澆築出現冷縫(冷縫:指上下兩層混凝土的澆築時間間隔超過初凝時間而形成的施工質量縫)。

3. 澆築過程中,振搗持續時間應使混凝土表面產生浮漿,無氣泡,不下沉為止。

4. 澆築梁板混凝土時,先澆築梁混凝土,從樑柱節點部位開始,保證樑柱節點部位的振搗密實,在用趕漿法循環向前和板一起澆築,但不得出現冷縫。

閱讀全文

與現澆鋼筋混疑土後要怎麼保養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方矩管連接專利技術 瀏覽:31
不銹鋼鍋怎麼制 瀏覽:676
不銹鋼50方管多少錢一支 瀏覽:468
cad風管90度彎頭怎麼畫 瀏覽:122
廣聯達翻樣排布圖的鋼筋亂怎麼修改 瀏覽:622
鋼鐵製造廠主要生產什麼東西 瀏覽:88
d型不銹鋼扣子哪裡有 瀏覽:642
鋼材的采保費比例是多少 瀏覽:514
鋼鐵雄心4怎麼增加決議 瀏覽:301
焊接flux是什麼 瀏覽:30
梁底鋼筋露筋是什麼原因 瀏覽:58
碳鋼不銹鋼鋁合金哪個強度高 瀏覽:82
江蘇基坑鋼管樁套什麼定額 瀏覽:121
鋼鐵雄心4海戰為什麼打不起來 瀏覽:689
光學玻璃鋼化後解水參數 瀏覽:641
成都模具加工多少錢 瀏覽:667
彎頭鉤怎麼掛泥鰍 瀏覽:246
什麼是受拉鋼筋抗震錨固長度 瀏覽:326
刺客信條4黑旗怎麼獲得鋼鐵 瀏覽:318
不銹鋼對夾蝶閥使用溫度多少 瀏覽:146